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2021年最新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的全部内容。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习目标] 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有关计算。
3.理解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一、对串联电路的理解
[导学探究]如图1,三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
图1
(1)在某一段时间内,通过三个电阻的电荷量有何关系,通过三个电阻的电流有何关系?(2)用φ0、φ1、φ2、φ3分别表示电路中0、1、2、3各点的电势,用U01、U12、U23、U03分别表示0与1、1与2、2与3、0与3之间的电压,则有U01=φ0-φ1、U12=φ1-φ2、U23=φ2-φ3,U03=φ0-φ3.由此可得U03与U01、U12、U23有何关系?
答案(1)相等相等(2)U03=U01+U12+U23
[知识梳理]串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I1=I2=I3.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U1+U2+U3。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R=R1+R2+R3.
(4)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错误!=错误!=错误!=I。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串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流过各电阻的电流之和。
(×)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3)在电路中的任何一个位置串联一个电阻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一定变大.(√)
(4)R1=10 Ω,R2=5 Ω,两电阻串联,两端接30 V的电压,则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20 V、
10 V.(√)
二、对并联电路的理解
[导学探究]如图2,三个电阻构成并联电路。
图2
(1)图中6个点中,1、2、3点的电势有什么关系?4、5、6点的电势有什么关系?那么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若某段时间内通过三个电阻的电荷量分别是q1、q2、q3,则该时间内通过电路的总电荷量是多少?总电流I与各个电阻中的电流I1、I2、I3有什么关系?
(3)设总电阻为R,试证明1
R
=错误!+错误!+错误!。
答案(1)相等相等相等(2)q1+q2+q3I=I1+I2+I3(3)因I=I1+I2+I3,即U R =
错误!+错误!+错误!,故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知识梳理]并联电路的特点
(1)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I=I
1
+I2+I3.
(2)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即:
U=U
1
=U2=U3.
(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错误!=错误!+错误!+错误!.(4)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I1R1=I2R2=I3R3=U。
[即学即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两并联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两串联电阻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大于每一个支路的电阻。
(×)
(3)6 Ω与3 Ω的两电阻R1、R2并联,通过的总电流为9 A,则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6 A、
3 A。
(×)
三、电压表和电流表
[导学探究](1)小量程电流表有哪三个参数?三个参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对于小量程电流表,其额定电压比较小,如何将该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
(3)对于小量程电流表,其额定电流比较小,如何将该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
答案(1)三个参数:内阻R g、满偏电流I g、满偏电压U g.U g=I g R g。
(2)需将表头串联一个分压电阻,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
(3)需将表头并联一个分流电阻,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知识梳理] 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及其特点
项目
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
大量程电压表V
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
量程电流表A
电路结构
R的作用分压分流
扩大量程的计算U=I
g
(R+R g)_
R=
U
I
g
-R g
I
g
R
g
=(I-I g)R
R=错误!R
g
电表的总内阻R
V
=R g+R R A=错误!
使用并联在被测电路
中,“+”接线柱接电
势较高的一端
串联在被测支路中,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
[即学即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电压表中的串联电阻的作用是分去一部分电流.(×)
(2)电流表中的并联电阻的作用是分去一部分电压.(×)
(3)若将分压电阻串联在电流表上改装成电压表后,增大了原电流表的满偏电压。
(×)
(4)若将分流电阻并联在电流表两端改装成电流表后,分流电阻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相等。
(√)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
不同点n个相同电阻R串联,总n个相同电阻R并联,总电阻R
电阻R总=nR总=错误
!
R
总
大于任一电阻阻值R总小于任一电阻阻值
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接近大
电阻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相同点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例1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电路如图3所示.R1=8 Ω,R2=4 Ω,R3=6 Ω,R4=3 Ω.
图3
(1)求a、d之间的总电阻;
(2)如果把42 V的电压加在a、d两端,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答案见解析
解析(1)由题图可知R cd=错误!=错误!Ω=2 Ω.
故R ad=R1+R
2
+R cd=8 Ω+4 Ω+2 Ω=14 Ω.
(2)由欧姆定律知I=错误!=错误! A=3 A,即为通过R1、R2的电流.设通过R3、R4的电流分别为I
3
、I4,则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得I3R3=I4R4,又I3+I4=3 A,解得I3=1 A,I4=2 A.
针对训练1 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电阻不计(电池两端电压恒定).那么开关K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K接通前的()
图4
A.错误!
B.错误!
C。
1
3
D。
错误!
答案B
解析设电池提供的电压为U,每个电阻的阻值为R。
K接通前,流过R2的电流I=错误!=错误!.K 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I′=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B项正确.
1。
处理串联、并联电路以及简单的混联电路的方法:
(1)准确地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2)正确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性质;
(3)灵活选用恰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2.电路简化的原则:(1)无电流的支路去除;(2)电势相等的各点合并;(3)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4)理想电流表的电阻为零,理想电压表的电阻为无穷大;(5)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二、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
电表改装的步骤:
(1)先明确小量程电流表G的两个参数:I g、R g,并算出满偏电压U g=I g R g。
(2)用欧姆定律求改装时需要串联或并联的电阻
①改装成电压表时要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以分压,它的阻值用它分担的电压(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减去U g)除以最大电流(即I g)确定.
②改装成电流表时要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以分流,它的阻值用它两端的电压(即表头的U g)除以通过它的电流(即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减去I g)确定。
例2有一电流表G,内阻R g=10 Ω,满偏电流I g=3 mA.
(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
(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答案(1)990 Ω 1 000 Ω(2)0。
05 Ω0。
05 Ω
解析(1)由题意知电流表G的满偏电压
U
=I g R g=0.03 V
g
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当达到满偏时,分压电阻R的分压U R=U-U g=2。
97 V
所以分压电阻R=错误!=错误!Ω=990 Ω
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R V=R g+R=1 000 Ω.
(2)改装成量程为0~0。
6 A的电流表,当达到满偏时,分流电阻R的分流I R=I-I g=0。
597 A 所以分流电阻R=错误!≈0。
05 Ω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R A=错误!≈0。
05 Ω.
针对训练2 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120 Ω,满偏电流I g=3 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6 V的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电阻?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 A的电流表,应并联多大的电阻?
答案 1 880 Ω0。
12 Ω
解析改装成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分压电阻,由欧姆定律得:U=I g(R g+R),
分压电阻:R=错误!-R g=错误!Ω-120 Ω=1 880 Ω。
改装成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分流电阻,由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得:
I g R
g
=(I-I g)R
分流电阻:R=错误!=错误!Ω≈0。
12 Ω。
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
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
C。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
D。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
答案ABC
解析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各支路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时(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所以A、B、C对,D错.
2.如图5所示,电源内阻不计,已知R1=2 kΩ,R2=3 kΩ,现用一个内阻为6 kΩ的电压表并联在R2的两端,电压表的读数为6 V。
若把它接在a、b两点间,电压表的读数为()
图5
A.18 V B。
12 V
C。
8 V D.6 V
答案B
解析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时,并联部分的电阻为错误!=错误!kΩ=2 kΩ,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动势为12 V;电压表并联在a、b两端时,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动势,所以其示数为12 V。
故选B.
3.如图6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3 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5 V。
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为100 Ω,满偏电流为1 mA,则电阻R1的阻值是________ Ω,电阻R2的阻值是________ Ω.
图6
答案 2 900 12 000
解析接a、b时,串联的电阻为R1,则有R1=错误!-R g=错误!Ω-100 Ω=2 900 Ω;接a、c时,串联的电阻为R
1
和
R 2,则有R2=
U
2
I
g
-R g-R1=错误!Ω-100 Ω-2 900 Ω=12 000 Ω.
4。
如图7所示为一量程为100 μA的电流表的刻度盘,电流表的内阻为100 Ω,现串联一个9 900 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用它来测量电压,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电压的大小是________ V.
图7
答案0。
85
解析电压表量程U=I g(R g+R)=100×10-6×(100+9 900) V=1 V,由图示刻度盘可知,其示数为0.85 V。
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7题为多选题)
1。
如图1所示,图中1、2分别为电阻R1、R2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则()
图1
A.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Ⅰ区域
B。
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Ⅲ区域
C。
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Ⅲ区域
D。
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Ⅱ区域
答案B
2.如图2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电阻阻值R1=R2=R3,接在电路中,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图2
A.1∶1∶1
B。
1∶2∶2
C。
1∶4∶4
D。
2∶1∶1
答案D
3。
R1=10 Ω,R2=20 Ω,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5 A,R2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0 V。
若将它们串联,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是()
A.45 V
B.5 V
C。
25 V D.15 V
答案D
解析本题中R1、R2串联,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5 A,经计算,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仅为0。
5 A,则通过串联电路的最大电流以最小的为准,从而求得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5 V,因而选D。
4。
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装原理为并联电阻能增大通过G的电流
B.改装成电流表后,表头G本身允许加的电压增大了
C.改装后,表头G自身的电阻减小了
D。
改装后使用时,表头G本身的参量都不改变,整个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增大了
答案D
解析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时,只是并联了一个分流电阻,使整体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增大,但表头的各特征量都不变,故D对,A、B、C错。
5.如图3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 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
02 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错误!;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3
A。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 A
B。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
02 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 A
D。
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
01 A
答案C
解析当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R1与电流表并联,由于R1=错误!,可知流过R1的电流为流过电流表电流的2倍,所以1、2接线柱间的电流为流过电流表电流的3倍,所以每一小格是原来的3倍,即为0.06 A,所以A、B错误;当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电流表与R1并联,然后再与R2串联,串联电阻对电流无影响,与1、2接入电路的效果一样,所以每一小格表示0。
06 A,C 正确,D错误。
6。
如图4所示,R1=2 Ω,R2=10 Ω,R3=10 Ω,A、B两端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则( )
图4
A。
S断开时,R1与R2的电压之比为1∶5
B.S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2∶1
C。
S闭合时,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5
D。
S断开与闭合两种情况下,电阻R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答案AB
解析S断开时,R1和R2串联,电压之比为电阻之比,即为1∶5,R1两端的电压为错误!,选项A
正确;S闭合时,R3与R2并联的阻值为5 Ω,R1与R并的电压之比为2∶5,R1两端的电压为错误!,选项C、D错误;S闭合时,通过R2与R3的电流相等,等于通过R1的电流的一半,选项B正确。
7.一个T形电路如图5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
另有一电压为100 V的测试电源,则()
图5
A。
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B。
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C。
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
D。
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
答案AC
解析当c、d端短路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R123=R1+错误!=40 Ω,同理可知当a、b端短路时,R213=R2+错误!=128 Ω,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根据欧姆定律得I=错误!=错误! A=2 A,所以U cd=IR3=80 V。
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根据欧姆定律得I′=错误!=错误! A=错误! A,所以U ab=I′R3=25 V,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二、非选择题
8.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G的内阻R g=100 Ω,满偏电流I g=1 mA,R1=900 Ω,
R 2=
100
999
Ω.
图6
(1)当S1和S2均断开时,改装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为多大?
(2)当S1和S2均闭合时,改装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为多大?
答案(1)电压表 1 V (2)电流表 1 A
解析(1)S1和S2均断开时,电阻R1与小量程电流表G串联,可组成较大量程的电压表,电压表的内阻R V=R g+R1=1 000 Ω.所以电压表两端的电压最高为:
U=I
g R
V
=0.001×1 000 V=1 V.
即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1 V。
(2)S1和S2均闭合时,电阻R1被短路,电阻R2与小量程电流表G并联,组成较大量程的电流表。
当小量程电流表G满偏时,通过R2的电流为:I R2=错误!=错误! A=0。
999 A.故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I=I R2+I g=0.999 A+0.001 A=1 A.
9。
如图7所示,R1=2 Ω,R2=3 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3=5 Ω,则当滑动触头从a滑到b的过程中,安培表示数的最小值为多少?
图7
答案 2 A
解析设触头上部分电阻为xΩ,则触头下部分电阻为(5-x) Ω,
总电阻R=错误!=错误!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2+x=8-x,即x=3 Ω时,R最大,安培表的示数最小
此时R max=错误!Ω=2。
5 Ω
I
min
=错误!=错误! A=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