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沉积物及其成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沉积物及其成因
第三章第四纪沉积物及其成因
1.简述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并讨论其原因
第四纪沉积物的概念:沉积在陆地或水盆地中的松散的矿物质颗粒或有机物质,如砾石、砂、粘土、灰泥、生物残骸等。

多来源于母岩风化产物、火山喷发物、有机物、宇宙物质等。

第四纪沉积物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沉积体),具有一定的成分、结构、构造特征(与一定的沉积环境相联系),一般具有成层性(沉积地层) 第四纪形成的松散岩石一般称之为“堆积物”、“沉积物”、“沉积层”
河流:冲积物、冲积层
洪流:洪积物、洪积层
岩性松散
习称“松散堆积物”,也有胶结甚至固结的
成因多样
岩性岩相变化快
同期沉积物可在短距离内发生相变,厚度小而多变(山顶到山脚),划分对比困难,研究难度大
厚度差异大
不同程度地风化
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
2.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判定标志有那些,如何应用
成因标志
沉积学标志
岩性、沉积结构、沉积构造、产状、沉积体形状
地貌学标志
直接地貌标志:根据堆积地貌的形态可以判别堆积物的成因
河流--阶地
洪流--洪积扇
间接地貌标志:利用剥蚀地貌推断其相关沉积物的成因和时代
相关沉积物
环境标志
(1)物理环境标志
包括对沉积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气温、降水、外动力作用类型、强度及其方向、古地磁环境等参数
黄土、岩盐、石膏--干旱
红土风化壳--温暖、潮湿
(2)化学环境标志
与沉积物有关的水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等的化学成分与区域地球化学性质
(3)生物环境标志
与沉积物形成有关的指示性动物植物化石和遗迹
海相化石
淡水化石
其他陆相生物化石
3.简述砾石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内容
砾性
砾径
砾向
砾态
砾石表面特征
风化程度
研究方法
选择层位或地点
研究区:1m2为宜
分区分块(10×10cm)统计砾向、砾经、表面特征,然后(打碎砾石),研究其岩性和风化程度
记录并制图
第四纪地质学
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地貌学
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研究对象及学科
地表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变历史
研究地表环境的重要学科
简述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分类
记两个数字:
全新世:1.17万年
第四纪:2.588百万年
第一章绪论(讲课2学时)
第二章地貌学基本概念(讲课6学时)
第三章第四纪地质学基本问题(讲课10学时)
第四章第四纪主要沉积物与地貌(讲课10学时)
第五章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讲课2学时)
第四纪生物界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牙式,植被的垂直分带,古文化,文化层,文化期,石器,文化遗存,植被带平行移动
牙式:上下齿类各一半的齿序和齿类数
植被的垂直分带
在任何一个纬度带,第一带与地面相同,往上分别相当于此带以北的带。

分带在山的两坡高度不同,南高、北低
古文化--按照原始人的生产工具划分的发展阶段
文化遗存--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村社遗址、用火痕迹等
文化层--含有文化遗存的地层
文化期--和一定的文化相适应的时代
石器-----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石质工具
植被带的平行移动
第四纪气候发生寒暖变化时,植物就要发生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称为平行移动
试述植被的分带及各带特征
见课本
自学中国北方和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特征
人类的发展划分哪几个主要阶段,论述其主要特征?
人类主要发展阶段及文化特征
A.南方古猿(早期猿人)阶段及文化
B.P300--150万年,主要发育在南非和东非,所以又称南非古猿(奥尔都维河谷)代表性的有1470号人(坦桑尼亚奥尔都维河谷)。

特征:具有能直立的结构,脑量450cc,高1.2--1.3m,为纤细种体重20公斤。

石器为砸击石器。

B、猿人阶段(晚期猿人)及旧石器早期文化
B.P 150 –30 万年,学会了用火
国外代表:印尼爪哇猿人
国内代表:蓝田猿人
周口店猿人(北京人)
C. 古人(早期智人)阶段及旧石器中期文化
B.P 30--5万年(Q23-Q3)
国外代表:尼安得特人Homo eanderthalensis (德国)
国内代表:广东的马坝人(曲江县)、陕西的大荔人、湖北的长阳人、山西的丁村人等。

脑量可达1350cc, 媚骨不太突出,脑顶骨突起,牙齿比较粗状。

此期不仅会用火,而且会取火,保存火种,用兽皮缝制衣服。

特点:第二次加工的石器大量出现,分化明显,出现尖状器、刮削器等。

如丁村文化、河套文化。

D. 新人(晚期智人)阶段及旧石器晚期文化
B.P 5--1万年
国外代表:
克鲁马农人法国(Man gromagnon)
国内代表:
山顶洞人(1.1~1.8万年,2.7~3.4)
特征
猿的特征基本消失,接近于现代人
男高1.74m, 女高1.59m
为旧石器晚期文化,以石器为主,出现骨器,并出现装饰品
石器多为磨制而成,骨器和石器出现穿孔现象
E. 中石器时代
F. 新石器时代
B.P 8000 —3000 年
特点:在中国有1000多个地址,比旧石器复杂的多,区域性差异明显,有石器,也有陶器, 具有一定的工艺水平。

出现了原始农业
G. 历史时期
公元前3000年--今
铜器时代:夏?、商、周、春秋时代
铁器时代:战国时代
原子能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