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七课汉字与书法 (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篆是大篆的对称,也 叫秦篆,在大篆的基础上省 改而成,是秦统一六国后实 行“书同文”政策,在全国 推行的标准字体。小篆的主 要特点是:笔画比大篆简化, 以柔婉、圆转的线条构形; 形体呈竖长方形,整齐、匀 称;偏旁写法、部位安排有 定;象形符号的相形性更差。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金文、铭文 钟鼎文、籀文
西 周 毛 公 鼎 铭 文
2021/10/28
金文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三足圆鼎,西周康王时制器,清 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鼎腹内壁有铭文19行 2920121/字10/28,记载周康王册命贵族盂的史实。
籀文秦始皇统一文字前
的大篆,即籀文。王国维认 为这些文字“左右均一,稍 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
米芾精通前人的笔法,因此
当时有人嘲笑他是「集古字
」。他曾说:「既老而始成
家,人见之,不 知以何为祖
也。」所以在学古方面,米
芾的功力 无疑是最深厚的,Biblioteka 形成他独特的精彩生动, 跳
跃逸宕的笔法,将其为人的
性情与写字时的感受发挥无
遗,而每一字的结体 都是古
人的,每一笔的笔法都是有
来历,这也是由复古而变古
2021/10/28
2021/10/28
怀素食鱼帖
2021/10/28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 据史书载,欧阳询“虽貌 甚寝陋,而聪明绝伦,读 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 尤精‘三史’”。早年他 专学二王(羲之、献之) 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 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 贯通,独创一派书风,其 书以“险劲瘦硬” 著称, 史称“欧体”。欧体开创 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 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 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 初四大书家”。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地位:是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我国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代开始的。
2021/10/28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 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 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 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 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 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 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
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 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隶”本是隶人的意思, 也就是管罪犯的官吏。秦始皇 统一中国初始,严法酷刑,犯 法的人很多,因此每天要抄写 的报告文件也就很多,于是管 件的官吏就用这种早已在民间 流行的俗体来写,人们说它是 隶人们用的字体,所以把它叫 作隶书。秦朝的书叫做秦隶或 古隶,到汉代叫汉隶也叫今隶。
2021/10/28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黄庭坚,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
是重“韵”,持重风度,
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
2021/10/28
清风,书韵自高。
黄 庭 坚 书 法
2021/10/28
• 米芾
• 用笔丰肥豪 健,宽绰疏 朗,字态奇 逸超迈
宋 2021/10/28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一)条件: (二)特点: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三)发展历程: 1、秦汉:小篆、汉隶具美感、多为实用性文字
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承 秦隶,但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由于秦时刚统一文字,所以当时文 字比较重视实用性。
2021/10/28
秦绎山刻石(小篆)
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大篆)
大篆起于西周晚 年,同周末铜器上的 文字很接近,是春秋 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 的汉字形体。大篆也 称籀文,因见于《史 籀篇》得名。大篆的 主要特点是:象形符 号进一步失去象形性; 笔画线条化,匀称、 柔婉;构形较复杂, 字形趋于方块形,比 金文工整。
2021/10/28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021/10/28
文字发明的意义:是人类发展史
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它将人们的思 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 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世 代传承。
2021/10/28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
2021/10/28
龙
马
2021/10/28
蛇
羊
鸡
猪
猴
2021/10/28
狗
为什么说甲骨文是我国目前 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1、有了较系统的造字方 法—六书(象形、会意、形 声、指事、假借、转注);
牛
骨 2、字形结构基本固定。
刻 辞
2021/10/28
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 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 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 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 鼎》铭、《大盂鼎》铭、《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 乘之作。 2021/10/28
2021/10/28
被王懿荣,刘鄂于1899年秋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其 总数已达十五万之多,文字总量已超过百万,可识读 一千多字。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军 事、天文、历法、地理气候、礼仪民俗、医学、文法 等。甲骨文已超越原始图画文字阶段,而能以极简单 的线条符号创作文字。甲骨文对书法及文字发生意义 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性。
4、宋代: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代表:苏、黄、米、蔡四大家、 赵佶(瘦金体)
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崇文风气浓厚,又因当时理学的发展, 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 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
2021/10/28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 文学家苏洵、苏轼、苏 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 于四川眉山市。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一)条件: (二)特点: (三)发展历程:
1、秦汉:小篆、汉隶具美感、多为实用性文字 2、魏晋南北朝: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3、隋唐:达到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代表:草书—张旭、怀素(“颠张狂素”) 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颜筋柳骨”)
2021/10/28
楷书:笔画祥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 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较之颜体,柳体则稍清瘦,故有“颜 筋柳骨”之称。
2021/10/28
为什么唐代会有这种不拘一格的书法 风格?它与什么有密切关系?
(时代风貌)当时的时代风貌:国家 一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 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激荡着一种进取精神,书法也体现出 大国盛世气象。
2021/10/28
2021/10/28
东汉《曹全碑》(隶书) 结字讲究、雄健、体势挺秀 给人以疏阔大度之感的独特 字体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一)条件: (二)特点: (三)发展历程:
1、秦汉:小篆、汉隶具美感、多为实用性文字 2、魏晋南北朝: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代表:东晋王羲之 “书圣”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2021/10/28
的一个例证。
• 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 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 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 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 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
2021/10/28
• 苏轼——豪放逸丽,追求自然 • 黄庭坚——入古出新,用笔锋利,给人以
3.汉字字形丰富、数
艺术性 量庞大,便于个性化
的艺术再创造。
布圆 局润 均纤 匀细
2021/10/28
浑雄 厚放 深洒 沉脱
▪王羲之《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 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 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 “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 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 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行书第一”
小篆
廿六年皇帝尽 并兼天下诸侯 黔首大安立号 为皇帝乃诏丞 相状绾法度量 则不壹歉疑者 皆明壹之
2021/10/28 笔画粗细均等、讲究均匀对称、能给人以整齐美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 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3、商周: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
的文字)、金文(籀文) 4、春秋战国:文字紊乱 5、秦:“书同文字” 小篆(官)、隶书 6、东汉:许慎总结“六书”造字规律
规旋矩折之意多”。
2021/10/28
汉字的统一——小篆
战国时期,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 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削弱了文字的 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发展和生产进步。
统一的汉字,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2021/10/28
2021/10/28
草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 任情纵性。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 又有实用价值。
2021/10/28
怀 素《千金帖》
中国唐代书法家。俗 姓钱,字藏真,零陵 (今湖南长沙)人。 自幼出家为僧,刻苦 临池,采蕉叶练字, 秃笔成冢,经禅之馀 ,从事艺文,喜好草 书。好饮酒,酒酣与 发,於寺壁裹墙,衣 裳器具,无不书之, 与张旭合称“颠张狂 素”。史称“草圣” 。
2021/10/28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 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3、商周: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成熟的
文字)、金文(籀文) 4、春秋战国:文字紊乱 5、秦:“书同文字”
小篆(官)、隶书
2021/10/28
秦朝统一文字(以“马” 、“安”两字为例
2021/10/28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流畅洒脱。 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 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 米芾并202称1/10“/28 宋四家”。
《黄州寒食诗贴》苏轼 “天下第三行书”
2021/10/28
苏 东 坡 仅 存 的 一 幅 行 草 作 品
2021/10/28
• 黄庭坚(1045-1105) “苏门四学 士”之一。以文学 著称,尤以书法为 世所重。为宋四家 之一。黄庭坚书法 的最大特点是重“ 韵”,持重风度, 写来疏朗有致,如 郎月清风,书韵自 高。
欧阳询《化度寺碑》 2021/10/28
书
的 登 峰 造 极 之 作 , 欧 阳 询
《
九 成 宫 醴 泉 铭 》 可 谓 欧 体 楷
2021/10/28
.
唐
颜 真 卿 《 多 宝 塔 碑 》 局 部
2021/10/28
“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
神 采 飞 动 , 笔 势 雄 奇 , 姿 态 横 生 , 得 自 然 之 妙
强烈的节奏感 • 米芾——善写行书,笔力爽利而沉着 • 蔡襄——落笔精丽,使人心醉 • 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
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
2021/10/28
4、宋代: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代表:苏、黄、米、蔡四大家、 赵佶(瘦金体)
结论:汉字的演变过程就是汉字字形逐 步规范化、稳定化 2021/10/28 的过程。
汉字的发展历程
刻画符号 新石器时代
隶书 秦朝
甲骨文 商代
小篆 秦朝
2021/10/28
金文 商周
丰富发展 春秋战国
二、书艺历程
艺术性出现的原因: 1.士人表达自我情意;
自发阶段
实用性
魏晋
自觉阶段
2.文具的发展改进。
仓颉 文字的发明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
2021/10/28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 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2021/10/28
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2021/10/28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 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3、商周:甲骨文、金文(籀文)
2021/10/28
颜
真
“卿
天
下《
第 二 行 书 ”
祭 侄 文 稿
》
《玄秘塔碑》(局部)
2021/10/28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 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 之称。
• 张旭的草书较为张扬个性、意绪狂放。 • 怀素继承了张旭的草法,把草书艺术推
向了高峰。 • 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 柳公权的楷书则是遒劲森严、另创新意
王羲之像
王羲之故居——洗砚池
王20羲21/10之/28 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为古典园林式建筑。
“ 飘 若 浮 云 、 矫 若 惊 龙 ”
2021/10/28
《 兰 亭 序 》
兰亭
王羲之 《平安帖》
释文:此粗平安修 载来十余口口人近 集存想明日归复悉 口口由同增慨。
2021/10/2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