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体验情感3论握手学业分层测评粤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握手
[语言运用层]
1.(2016·全国丙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73020018】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
....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
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
....、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
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
....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
....,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
....、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
...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B.①④⑤
C.②③⑥D.③⑤⑥
【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①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使用正确。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用在“著名豫剧演员”身上,不合语境。

③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不能用来修饰“诚信精神”,对象误用。

④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本句中采用了它的第二个义项,使用正确。

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使用正确。

⑥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失。

望文生义。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虽然中国已经在法律法规的层面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但由于某些地方对利益的渴求,依旧放纵走私“洋垃圾”等行为,有法不依。

B.新出台的网络支付管理规则,充分考虑了未来小电商发展的空间,不仅保护日交易额小于万元的交易,而且保护了超过百万元的大额交易。

C.2015年岭南古琴音乐会在“十香园”举行,演奏区设置在池塘中的亭子里,观众席绕池而设,整个园林变成了一个实景的剧场,创意十足。

D.“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优秀事迹分享团由21名当代好青年组成,他们走进基层与
青年们面对面交流,提高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风气。

【解析】A项,成分残缺,第二个分句缺少主语,应将“由于”与“某些地方”对调;B项,语序不当,递进关系不合逻辑,“百万元的大额交易”应与“小于万元的交易”对调;D项,搭配不当,“提高……风气”应改为“引领……风气”。

【答案】 C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因人的疏忽,被过多地送进海洋中的重金属是危险的,不仅对海洋中的生命,对人类也很危险。

________。

最终遭殃的是排放污染的人类。

A.藻类和海洋植物吸收了这些重金属,鱼虾吃了藻类,人又吃了鱼虾
B.人吃了鱼虾,鱼虾吃了藻类,而这些藻类和海洋植物又吸收了重金属
C.这些重金属被藻类和海洋植物吸收,鱼虾吃了藻类,人又吃了鱼虾
D.人吃了鱼虾,鱼虾吃了藻类,而这些重金属又被藻类和海洋植物所吸收
【解析】由横线前的句子可知,横线处应接着叙述“重金属”怎么样了;由横线后的句子可知,前面应该是“人类”的做法。

【答案】 C
4.以“握手”为话题在下面横线上补上两句话,要与第一句共同构成排比句。

【导学号:73020019】逆境中的握手,是寒风刺骨的冬日里温暖的可口的浓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除了前后句子要构成排比的修辞手法,还要注意暗喻的修辞手法;注意格调的一致性,前抑后扬。

【答案】困难中的握手,是酷热难耐的夏日中清爽宜人的甘泉;失败后的握手,是漫天黑暗中微弱而坚强的火花。

5.下面是一幅儿童游戏《弹弹球》的图画。

请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用活泼的语言对充满的童趣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要求:语言简洁,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导学号:730200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题目和题干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内容,然后展开想象,用
活泼的语言把童趣画面描述出来。

注意运用自己熟悉的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一)两个顽皮的小男孩,俨然一对小斗鸡。

在路边,做游戏。

弹球比人还顽皮,蹦蹦跳跳一边去,就是不进小洞里。

(比喻,拟人)
(示例二)圆溜溜的脑袋,圆溜溜的弹球,圆溜溜的小洞,两个娃娃耐心专注,可惜弹球无精打采呢。

(排比、拟人)
6.(2015·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__①__。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__②__,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

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__③__,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补写填空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做此题要在读懂语段的中心意义、背景语句内容的基础上,填写相应的语句,使上下文中心一致,意义连贯、贴切。

【答案】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上网浏览商品信息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论凑趣
徐懋庸
法国文豪巴塞尔在一本小书上,当使用“知识阶级”这一概念的时候,特地声明:“知识阶级——我是以此称思想的人们,不是以此称知趣者,吹牛者,拍马者,精神利用者。


“知趣者”即善于凑趣的人的意思。

凑趣,吹牛,拍马,精神利用,这四种都是所谓“二丑艺术”。

但在技术上,一和四两种要难得多,运用得好,成功较易,运用得不好,碰壁也较易。

而且这两种艺术家的身份,也比吹牛家、拍马家要高得多。

因为吹牛、拍马不过是一个势利的奴才的工夫。

但凑趣家和精神利用家,却颇像一个绅士,在主子门下,是称为“宾客”的。

我现在只来说一说凑趣。

要从凑趣家中,举出一个典型来,我认为最好是举杨修。

文士传说他“少有才学思干”,《世说新语》盛称他的“捷悟”。

但实际上,他的才学思干,他的捷悟,不过做了曹操的下酒物,他一生的效力,就在凑趣上。

曹操在自己的“相国门”上,题了一个“活”字,他马上就叫人把门拆去重造,唯他知道“王正嫌门大”。

曹操在一盒食物上写了一个“合”字,他马上就吃,唯他知道“公教人啖一口也”。

那时候连曹操也有“我才不及卿”之叹,别人
当然要“服其辩悟”了。

不料,最后一次关于“鸡肋”事件的凑趣,他却大大碰了壁,连性命都碰掉了。

凑趣只宜于平时,倘在军国大事上也乱凑起来,是免不了贻误的。

在这方面,曹操所亲信的乃是典韦、许褚之类。

但曹操竟至于把这个凑趣者杀掉,则其霸辣处诚然是个大花面。

时至今日,凑趣的情形,大有变动了。

因物质上的便利,凑趣者可以不必当着主子的面,只要在报章杂志上发表一些文字,也有被赏识的希望。

然而,主子固然高兴有人凑趣,但在实际上,他们信用的还是另一种人。

就是在更古的古代,有食客三千人的孟尝君,后来不是觉悟了“鸡鸣狗盗之徒”更合于实用么?
这样看来,凑趣家的运气,似乎向来就不是很发旺的。

据我想来,这不发旺的原因,第一,就是他们只会凑趣;第二,是他们要给自己留身份,不及拍马家吹牛家那么痛快,因而使主子也觉得他们的臭架子俗不可耐。

《世说新语》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向很有声誉的范玄平,因处世爱用权术往往错失良机。

他失掉官职后,便去投奔大司马桓温。

桓温当时正想招揽起用不得志的人才,以期胜过朝廷。

所以此时范玄平远道来投奔自己,桓温格外高兴;而范玄平虽是来投奔桓温,可又怕人家说他趋炎附势,有损名声,便说:“我虽然有心拜见长官,也正巧我有个儿子葬在这里,特意前来看望一下。

”桓温听了,大失所望。

这种作态,实在是“二丑艺术”的精髓。

可惜桓温也是个大花面,所以竟不屑意,使范先生扑了一个空。

原来,“二丑艺术”,是只好骗骗扮公子哥儿的小丑的。

7.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头引用巴塞尔的“特地声明”,意在自然地引出“凑趣、吹牛、拍马和精神利用”这几种“二丑艺术”。

B.第二段对“凑趣家”的概述,形象地暴露了凑趣家们表面上好像比吹牛家、拍马家高雅,实则寄人门下的丑态。

C.作者以杨修为例说明杨修虽是曹操门下的“绅士”、“宾客”,实则摆脱不了任人宰割的命运,今日之凑趣家当引以为戒。

D.作者认为,如今的凑趣家的情形似乎是大有变动了,但更可悲的是,他们还不如“鸡鸣狗盗之徒”合于实用。

【解析】作者开头引用巴塞尔的“特地声明”,意在自然地引出“凑趣”这一中心论题。

【答案】 A
8.综观全文,“凑趣家”有哪些主要特点?文中引用《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导学号:730200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几个论据的本质,领悟作者议论的关键词,在把握全文主题的基础上加以筛选、提炼、归纳和整合。

【答案】特点:①迎合奉承的丑脸;②奴才的地位;③虚伪的本质;④悲剧性的命运(结局)。

作用:借古观今,彻底暴露了凑趣家虚伪与酸臭的丑态,充分证明了“凑趣家”运气“不发旺”的根本原因。

9.文章结尾说:“原来,‘二丑艺术’,是只好骗骗扮公子哥儿的小丑的。

”这句话如何理解?
【导学号:730200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对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的理解。

对句子含义的理解,重点是解释“二丑艺术”、“只好骗骗”、“扮公子哥儿的小丑”这三个要点。

【答案】指出凑趣家只会投合、奉承主子的兴趣,使主子高兴,难以成什么大气候;嘲讽了凑趣者们的主子的无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