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浅谈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三个转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思想品德
第十七周校本培训
浅谈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三个转变
七年级思品组王增芳
1.转变由单一的课本课堂为主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陶先生的“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目前,一些思想品德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唯一任务,把思想品德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摆脱课堂的束缚,树立“开放性”思想,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刊,努力拓展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做好“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勇于创新。

近年来的中考命题原则是既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要求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
中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对课本知识作详尽讲解让学生理解的同时,还要紧密联系社会的热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启迪思维,提高觉悟。

例如,初三思想品德课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中的“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这一抽象理论,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查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可谓“地大物博”,是一个资源大国。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同时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科学发展。

紧跟时代步伐,是思想品德课的一大特点。

为此,我们每天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订阅《半月谈》以及《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及时了解国际国内重大政治时事和经济发展形势。

同时,组织学生出课堂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转变“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如何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这就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
主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而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模式,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台下听的昏昏欲睡。

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他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只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助长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所以,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导演”的角色出现,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把教的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点拨上,将“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使学生终身受益,把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思想心理、思维的疏导和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使每个学生能发挥个性,参与学习,开拓思维。

3.转变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提高学生解答开放性试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开放性试题,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进行开放性教育,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从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径,让学生取得唯一答案转变为要求学生积极质疑,大胆想象,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

例如判断分析题:“我们在发展经济中,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这个试题要求学生
从如下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

①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不能因保护环境而采取“零发展”。

②在发展经济中不能“杀鸡取卵”,以破坏环境去发展经济。

③我们在发展经济中应该保护环境,以保护环境去促进经济发展。

④结论: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亦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一八年六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