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12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提醒】 注意区分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与人民民主的特 点。前者指的是与人民民主专政和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的根本区 别;后者指的是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以及管用性。
【典例 3】(2016·天津)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的共同心声。第十二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 全法(草案)》,而后该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识。 这表明( )
【特别提醒】 正确区分公民的五种监督权 (1)批评权,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有权 提出要求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克服改正的意见。 (2)建议权,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 (3)申诉权,公民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可向有关国家机关 提出请求,要求重新处理。 (4)控告权,公民有权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侵 权行为提出指控,请求有关机关对违法失职者给予制裁的权利。 (5)检举权,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向有关机关进行检举的权利。
不是绝对 的平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绝对平等,是指平 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 是相同或一样的
反对一切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一切
特权 特权。法律面前没有特权和特殊的公民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 范围内权利的平等,并不意味着现实生活中消灭 律范围内 了不平等现象。要消灭这种不平等,不仅需要运 权利的平等 用法律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全
【典例 1】(2015·安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必须问
法于民、立法为民,既要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活动中的作用,又要拓
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这意味着( )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②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③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3)怎么样 充分发扬社会主义 民主 ,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坚持 国家的 专政 职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政治权利与义务 (1)政治权利 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 (2)政治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 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 荣誉和 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 。 坚持权利与 义务 统一。 坚持个人利益与 国家利益 相结合。
A.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是统一的 B.政府决策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C.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D.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民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依 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A 与材料无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该 草案后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与政府无关,B 不选;公民通过社会公 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而不是民主监督,D 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初 审该草案后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 性,C 正确。
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典例 3】(2018·新课标文综Ⅰ)某市司法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 务工作站(室)建设,整合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基层法律 服务工作者和专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参与窗口接待,提供相关法律服 务。上述做法( )
形成型·微题组 归纳演绎·形成方法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国 体)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 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职能: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 专政具有民主和专政两种职能。
上是一致的
原则
家利益
(2)主要内容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③ 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 用。
【特别提醒】 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法律实施 上的平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 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而不是立法上的平 等
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
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
息。”这一条款的确立旨在( )
①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②实现公民政治权利
③维护社会秩序
④促进司法公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入选:材料强调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应保障信息的安 全并且不能违法取得及使用,其目的在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及维护正 常社会秩序。②排除:个人信息不属于政治权利范畴。④排除:立法 保障公民信息与司法公正无必然联系,与题干主旨不符。
①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②维护了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法律服务的权益
③提高了城乡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
④推进了司法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司法行政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对:某市司法局的做法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制 机制的进一步完善;②对:某市司法局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整合社会力量提供法律服务,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法律需 求,维护了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法律服务的权益;③错:材料强调 的是某市司法局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居民参与社会 公共事务管理;④错:某市司法局的做法提高了司法行政效率,但不 属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必要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 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 地载入我国宪法。 ②重要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 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 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 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 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答案】C
【解析】A 说法错误,在我国,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 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B 说法错误,人大 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依法行使各项职权,但人大代表只能在职权范 围内履行职责,而不能管理国家各项工作;C 符合题意,我国公民依 法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宪法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作了明确的规 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 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所以要切实保障公民的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说法错误,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参与 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但不是全体公民管理国家的基 础,全体公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而是通过选举出国家机关代表人民 管理国家。
【典例 1】(2018·新课标文综Ⅲ)国歌与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
象征。2017 年 10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明确
国歌使用的禁止行为,对违反规定情节恶劣的予以处罚。国歌法的颁
布实施,旨在( )
①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
②提高国歌的政治地位
③维护公民的文化活动权
④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
④公民要积极依法行使立法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 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不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故①错误;材料表 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民主立法、立法为民、问 法于民,使公民有序参与立法,这说明我国在立法时注重人民的意见、 建议,维护人民的利益,说明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故②正确; 我国公民通过人大代表参与国家管理。材料表明要发挥人大代表在立 法活动中的作用,以反映人民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管理国家事务,体现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故③正 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立法权,公民没有立法权,故④错误。
诊断型·微题组 课前预习·诊断双基
1.人民民主专政
(1)是什么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社会主义 国家。
内 涵 : 人民
是国家的主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
行 专政 。
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 真实性 、管用性。
(2)为什么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四项基本原则 是 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 政治基石 ,被载入我国宪法。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政治保证 。
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 第五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12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考纲呈现 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 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 性;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 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知识链接】 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家性质(国体)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性质是由 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管用性
【典例 2】(2018·新课标文综Ⅱ)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
原则
内容
要求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 坚持权利与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
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 义务统一的 与义务是统一的,二
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 原则 者不可分离
行公民义务
坚持个人利
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
益与国家利
结合起来;当两者发生矛
个人的利益在根本
益相结合的
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对:国歌法明确国歌使用的禁止行为,有利于增强公 民的义务意识,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④对:国歌法明确国歌使用的 禁止行为,对违反规定情节恶劣的予以处罚,其目的是规范国歌的奏 唱、播放和使用;②排除:国歌法的颁布并没有改变国歌的政治地位; ③错:国歌法的颁布会增强公民的义务意识,不是维护公民的权利。
政治权利与义务、政治生活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权利
①政治学上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选 举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 ②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被选举权 民;年满十八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 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典例 2】(2017·江苏)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国人民政 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地要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对违规违纪违 法问题“零容忍”,切实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因为 ()
A.人大代表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B.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各项工作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全体公民管理国家的基础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基本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坚持公民在 法律面前一 律平等的原 则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 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 律的基本属性。我国 务方面一律平等;国家在 公民平等地享有权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 利,平等地履行义 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 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公民一律平等
①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 ②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 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 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①监督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监督权 ②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 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2)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 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