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小学生违法与犯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预防小学生违法与犯罪
---读《预防违法与犯罪争做守法好公民》有感在假期里,我有幸读了弥勒市中学学生法制教育宣传读本《预防违法与犯罪争做守法好公民》一书。

这本书讲述的主要内容有: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毒、防毒、防艾滋;中小学生不良行为典型案例简析;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简析;本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例精选等。

读后,使我受益匪浅,知道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后果及如何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怎样预防小学生违法与犯罪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从《预防违法与犯罪争做守法好公民》这本书中可知道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

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不时的腐蚀着青少年的纯洁心灵。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有些影视、互联网传播不健康、暴力、淫秽等丑恶的东西和社会上偷盗、抢劫、黄赌、斗殴等犯罪案件对青少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2、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

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既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又对涉世不深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沉溺上网成为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个原因。

在互联网上的虚拟社会里,由于管理存在漏洞,许多电影、暴力游戏、非法论坛屡见不鲜,这些信息能够被青少年轻易获取。

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过程中,虚拟的人物可以不受法律和道德的规范,未成年人的心理随意性被无限放大。

青少年人生经历短浅,不良网络信息使他们想入非非,不务正业,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不正确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

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好冲动,易被诱惑实施犯罪;有的青少年对社会上不良风气、各种诱惑,有一种神秘感,想试试的心理;有正是由于大多数青少年犯文化素质不高和其脆弱的心理,使得他们分辨事非能力较差,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
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
(一)要让学生知法懂法、惧怕违法犯罪。

要对全体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让学生知法懂法,懂得应负的法律责任,惧怕违法,远离犯罪。

我常常利用上课时间,根据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利用上《思品》课的机会给学生讲解违法犯罪的知识,还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专门开展了“预防少年儿童违法犯罪”主题班会活动。

我们学校也每学期请司法干部来我校上法制宣传课,分析典型案例。

班内的板报、墙报、手抄报都经常刊登一些法律条文,组织学生学习《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且利用文艺节目演出、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二)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三)不要让差生形成团伙,帮助差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

差生容易结成团伙, 有些人还容易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结成哥们。

结成团伙后, 往往经常在一起吸烟喝酒, 出入游戏厅和歌舞厅等场所, 甚至夜不归宿。

这些活动需要花钱, 于是先从家里偷, 继而骗同学的钱, 抢同学的钱, 接着到社会上去偷。

作为教师要尽量了解学生的生
活习惯和活动规律, 注意他们接触什么人, 行为上, 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提前预防, 防患于未然,避免犯罪。

要巩固对学生的教育成果,就必须帮助差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

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来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从听话开始,逐步提高。

只有学习成绩提高了,学习就有了信心,差生就不再差了,自然就不会违法犯罪了。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

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

总之,预防小学生违法犯罪,就是要做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以及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树立上进心。

只有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遵纪守法,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