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首要环节,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情况深刻
影响着学生在未来学习中的发展。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奠定国家
富强、科技进步的人才基础。
然而,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之一,
面临着较多的问题,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因此,笔者将浅谈如何在小
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问题意识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16-01
众所周知,数学教学一直都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难点,为了打破传统小学数学课
堂教学的僵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发散性思维,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探索其可行途径。
一、教师应当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导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通常情况下,和谐、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有利于
学生更加勇敢的展露自身的想法与才能,提出疑问。
因此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有效培
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平等、友好关系的构建,消除学生的焦虑与紧张。
[2]
1.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首先,教师应当明确的一点是——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拥有完整的人格与自身的独立意识。
并且,尊重学生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应当在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
学生的家庭背景与成绩的好坏区别对待学生。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将民主引入到
教学课堂之中,在课堂提问时尊重学生,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与此同时,若学生没有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或者对提问保持沉闷时,教师应当保持微笑,改变自身的提问
方式、修改提问措辞、缩小提问范围,从而引导学生打破沉默,开口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笔者认为,若学生此时也只是回答了与问题毫不相干的只言片语,教师也应当给予学生鼓励,缓解学生的紧张与焦虑,维护他们的自尊。
2.教师应当以耐心、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的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教师应当在面对学生的提问时保持耐心的态度,切
勿以严肃、冷峻的表情对待学生,使学生产生害怕、紧张的心理,阻碍其积极思维。
尤其是
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教师应当对其报以耐心、宽容的态度,切勿过度关注于学生错误本身,应当和学生进行沟通,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过程及原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质疑,从
而向学生展示问题的解答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积极性。
笔
者认为,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或者问题练
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当先让学生进行相互补充,然后自己再在一旁进行辅导,从而
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教师应当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为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提供丰富的素材
数学学习具有抽象性强、科学性强、复杂性强、逻辑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
然而,处
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较为丰富的的社会经验与较高的思维认知水平,在某种角度看来,数
学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数学问题的提問则更加具有难度。
因此,为了在小
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当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学生
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提供丰富的素材。
[4]首先,教师应当认真研习现有教材的内容,总结教学内容特点与教学重难点问题,从而设
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其次,教师应当善于观察生活,将抽象的教材知识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
景之中。
例如,笔者在进行加减乘除一课的教学工作中,首先提问学生是否有过和爸爸妈妈
一起进行购物或者帮助爸爸妈妈进行商品贩卖的经历,待他们回答“有”之后笔者便鼓励他们
回忆自己和父母一起购物或者贩卖商品的具体情形,促使他们发现具体情形中的具体数字与
加减乘除的运算应用。
最后,待学生回忆之后,笔者就选择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情形进行相关
知识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活跃学生的思维。
笔者曾在教学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
为同学播放了购物中数学运算的动画短片,并且随后抛出情景——小明和妈妈去商场进行购物,番茄2.3元一公斤,鸡肉13.4元一公斤,猪肉13.5元一公斤,小白菜1.3元一公斤,鼓励学生根据已有条件提出相关的问题,如若妈妈想购买一荤一素,那么哪种方案最便宜呢?哪种又最贵呢?
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提问,传授学生提问的方法
数学提问需要一定的方式与技巧,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教育的初始阶段,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缺乏相应的学习技巧,无法依据教材知识教师传授的知识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因此,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提问,传授学生问题提问的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活跃思维,诱导问题意识的产生。
[5]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利用数学例题解释题干与重点信息,分析相关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使用“如果……那么省略号……”“总量是……”等的提问句式或者词语,促使学生规范提问。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身的观点,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我认为……”
“我觉得……”等句式,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与学生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教师还应当将生活情景与教学知识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诱导其问题意识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赵越.将生活元素引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价值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
[2]许晓莹.翻转课堂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与问题意识培养——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2)
[3]杨婷.有了问题意识就够了吗?——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
[4]于丽.谈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
[5]缪全生.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