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应用价值。

方法:采
用随机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0月-2020年8月收治的92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为
研究对象,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
综合护理模式,比照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发生率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感染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

结论:综合护理
模式用药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护理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病情凶猛,病情急,很多患者都处在一个严重的昏迷状态,抢救患者时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同时也利于促进患者更好地
排痰,人工气道在治愈这类疾病患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工气道建立
存在一定的风险,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增加感染率,一旦出现任何一种并发症都
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发生死亡,所
以人工气道建立时的护理措施非常关键,利于对上述情况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提高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以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加强人工气
道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2019年10月-2020年8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神经
外科危重患者92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

观察组:男30例,女16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为
(62.58±4.02)岁;疾病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硬膜下血肿13例、硬膜
外血肿15例、脑挫裂伤10例、颅底骨折5例。

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最
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为(64.09±4.11)岁;疾病类型:蛛
网膜下腔出血5例、硬膜下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14例、脑挫裂伤10例、颅
底骨折7例。

两组一般资料同质化(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全面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维持患者机体含量平衡,仔细观察患者管道情况,及时采取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护理,降低异常情况的发生。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1)气管切开之前,需要给患者以及家属讲解气管切口对改善患者病情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风险。

同时还需要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操作之前正确按照标准洗手流程进行操作,穿戴无菌工作服务,严格按照无菌操作[1]。

(2)吸痰护理:采用湿化方式吸痰,采用浓度为0.45%的的NaCl溶液,温度控制在35℃,湿度为97%。

将湿化以平稳的速度慢慢滴入在气管中,每分钟滴注5滴,定时更换化痰液,每天给患者滴注的化痰液剂量要控制在>50mL以上,做好对痰痂的预防。

如果在整个过程中发现患者咳嗽反应程度非常高,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自行进行排痰[2]。

如果患者需要人工帮助来完成排痰,需要在排痰前、排痰后滴入2-3滴的化痰液。

吸痰技术:采用侧孔硅胶管作为吸痰的主要工具,将其末端进行反折并插入,插入后放开该部位,慢慢转动15s,吸痰2次,时间间隔控制在4分钟。

吸痰1次以上的患者需要做好吸氧,等到SaO回升到正常水平后在进行二次吸痰。

吸痰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痰液的颜色和气味,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送检。

(3)切口护理:及时为患者更换辅料,在患者痰液过多的时候需要更换辅料。

操作过程中采用一次性的吴无纺布辅料,将其盖在患者颈部上,并用胶布进行固定,并喷湿纱布,避免患者因咳嗽导致纱布脱落[3]。

(4)口腔护理:采用口含的方式含漱口水能够加强对患者口腔的护理,并清理患者口鼻内的分泌物。

(5)预防感染: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每小时1次,确保患者病房空气流通,对于长期置管患者需要定期对导管更换。

加强重视患者是否出现误吸呕吐物、胃反流的现象,一旦出现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处理,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几率。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
调查,总分为100,非常满意:90分以上;一般满意:60-90分;不满意:60分
以下
(2)观察两组动脉血流速度情况,采用CVHD-3000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监测
仪检测患
者治疗前、后颈总动脉、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处理器处理此次研究的数据和信息,采用χ2检验表示为(%)的计数资料用,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7.82%(45/46),其中非常满意89.13%(41/46),一般满意8.70%(4/46),不满意2.17%(1/46);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为86.96%(40/46),其中非常满意67.39%(31/46),一般满意19.56%(9/46),不满意13.04%(6/46),观察组显著高度对照组(χ2=6.664,P=0.018)。

2.2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呼吸道感染1例,肺部感染和皮肤感染0例,总发生率2.17%,对照组呼吸道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皮肤感染率1例,总发生率13.04%,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721,P=0.005)。

3讨论
对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呼吸顺畅、通气与换气功能无障碍是确保患者重要
器官功能正常的主要条件,能够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后续有效的治疗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人工气道操作时会使部分患者出现呼吸暂时丧失,体温住家上升
等现象,这种情况下导致各种细菌、病毒不断滋生,极易发生严重的感染事件,
加重患者的病情。

临床研究表明,加强综合护理对控制感染,提高临床效果具有
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患者的生存提供重要保障。

本次研究中,对46例神经外
科危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模式,通过在
气管切开之前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犾,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易于人工气道操作顺利完成。

另外,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皮肤感染率显著低
于常规护理模式,整个说明该护理模式能够保障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的原则,能够有效降低各种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模式应用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患者中,能够有
效降低各种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李列红.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J].家庭医药·就医选
药,2020,(2):255.
[2]曲元华.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J].心理医
生,2016,22(8):183-184.
[3]洪晓艳.关于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J].当代临床医
刊,2016,29(4):23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