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安居区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测验考试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遂宁安居区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
力》模拟测验考试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

A.语言理解的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在后
B.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在先,语言理解的发生发展在后
D.语言理解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答案::A
解析::
幼儿言语的发展是理解在先,表达在后。

2.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 )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
B.生活逻辑
C.直观逻辑
D.客观逻辑
答案::D
解析::
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不强,常不能用客观逻辑进行思考。

3.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 )。

A.依恋
B.合作
C.移情
D.社会化
答案::A
解析::
A【解析】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4.军军的脚扭伤了,首先要处理的是对患处进行()。

A.药敷
B.热敷
C.冷敷
D.揉搓
答案::C
解析::
幼儿扭伤后,不能马上对患处进行热敷。

急性期热敷还会导致脚踝肿胀疼痛难忍.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前24小时是需要冷敷的。

5.皮亚杰认为幼儿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

A.遗传、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B.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6.看见小坦克,就要玩开坦克;听见蛙鸣,就要学青蛙跳;拿到雪花积木片,就会想到冬天的漫天飞雪;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

这反映了幼儿()。

A、想象的无意性
B、相似联想较强
C、直觉思维较强
D、想象的有意性
答案::A
解析::
幼儿的想象常常没有自己预定的目的,即具有无意性。

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

7.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

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
A、自信心的发展
B、自尊心的发展
C、自制力的发展
D、移情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8.2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

这说明他的()
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
B、形状知觉发展不够
C、距离知觉发展不足
D、想象力不够丰富
答案::C
解析::
研究表明,2岁幼儿的距离知觉发展是不足的,不能很好地判断距离的远近,因此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

9.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哪种习惯?( )
A.遵守纪律的习惯
B.良好的生活习惯
C.自我保健的技能
D.艰苦朴素习惯
答案::B
解析::
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10.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 )
A.目的性
B.优美
C.教育性
D.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二、解析题
11.某报报道:湖南湘潭市一位幼儿家长写信说,他的孙子在幼儿园被保育员体罚,脸上和身上都有明显伤痕,而且弄得大小便失禁。

他们向幼儿园投诉,对方虽然道了歉,但态度很不诚恳。

李先生的孙子今年3岁,名叫小浩(化名),3月4日进入湘潭某幼儿园,这是当地一家十分有名的民办幼儿园,收费比一般幼儿园高,被人们称为“贵族幼儿园”。

陈先生在信中写道:“小浩入园的头两周,虽有些不适应,尚未感觉有太大变化。

第三周起,我们逐渐发现孩子回家后时而埋头不语、时而大喊大叫,一提幼儿园就恐惧万分,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并且大小便失禁。

4月9日,我们去幼儿园看孩子,发现孩子两边脸颊各紫了一大块……4月12日,我们到幼儿园接孩子,小浩脸上伤痕依旧。

恰此时孩子要小便,我帮他脱下裤子,竟发现大腿两边各有青、紫几块,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其中有一处深深的、特别显眼的指甲印……校长张某还告诉我们说,前两天查夜时,晚上10点半发现小浩一个人坐在床边的痰盂上,很可怜的样子。

原来是保育员怕他半夜解手解在床上,所以让他坐痰盂直到解出来为止,是她给孩子穿好裤子抱上床。

该园幼儿正常休息时间是8点,可10点多还让孩子坐痰盂,不知道这些‘园丁’良心何在?”
请你结合著名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谈谈幼儿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实施教育?如何看待教师的体罚行为?
解析::
著名幼儿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都体现出尊重幼儿、平等对待幼儿、要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到知识,切忌以教师的观点去控制幼儿的发展。

比如:陈鹤琴先生提到过,对待幼儿的过失,如果用训斥、讥讽或变相惩罚甚至体罚来对待,就可能使幼儿为逃避灾难而说谎,这势必影响到幼儿身心的正常发展。

幼儿园事故中有一项是指由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导致的后果。

体罚是指教师的行为造成幼儿人体损害的一种行为。

广义的体罚还包括变相体罚,如罚蹲下起立、罚站、弱跪等。

老师体罚幼儿园幼儿,无论从良心、道德还是法律上来讲,都是不允许的。

教师因故意行为造成幼儿伤害的,法律也有相应的责任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幼儿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进一步指出:“对体罚幼儿情节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惩罚事件不仅对儿童的身体有伤害,同时更伤害了他们的心理,儿童的家长有通过法律讨回公道的权利。

从理论上说,学校如果办得完美,自然就用不到惩罚;因为学校不容易办得完美,惩罚也就不能废除了。

惩罚应有原则:教儿童明白规则的意义;使儿童了解规则是公共应遵守的纪律;惩罚不得妨害儿童身体;惩罚不得侮辱儿童的人格;惩罚不得妨害儿童学习;在可能的范围内须尽力顾全名誉;须鼓励儿童勇于改过,引起他们的自爱。

履行步骤:友谊式劝导——命令式的警告——提示姓名——分座。

三、问答题
12.简述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幼儿创造力的途径。

解析::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手脑并用的条件和机会。

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1)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2)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
(3)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他们发问;
(4)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社会;
(5)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做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做的事。

13.举例说明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实施"动静交替"的原则。

(15分)
解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意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地、有益地自由活动。

首先,动静交替原则表现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活动步调的节奏,避免单调和疲劳。

如:有的幼儿园日程的安排多而零碎,幼儿常跟着教师匆匆忙忙的去做每件事,而没有机会仔细去品味各种经验,这种长期匆忙所带来的压力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为避免这种情况,在大的环节转换后,应该容许有一些机会来满足幼儿的个别需要。

如较安静、不爱社交的幼儿在集体活动后,需要有个能独处、静息的空间;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当集体活动静坐的时间已超过其耐心的极限时,就需要让他有机会动一动。

其次,动静交替原则也表现在某一个教育活动中。

如为了使一些费时较多、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活动利进行,我们采取切段的方式,即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切段,让幼儿休息片刻以调适情绪。

这样既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又能使幼儿及时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感受学习快乐。

特别是在操作类活动中,以切段方式体现动静交替的安排,还有利于照顾个别差异,速度慢者可利用段与段间的小憩完成任务,既能消除幼儿间的明显差异,也能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4.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数“2”。

老师讲完后,带小朋友一起练习。

老师问一个小朋友:“你数一数,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

”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4只呢。

”那小朋友也跟着说:“长了4只呢。

”老师说:“长了5只。

”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


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

”小朋友也跟着猛一跺脚说:“长了8只。

”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小朋友还以为对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1)材料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2)教师做法对吗?请做简要分析。

解析::
(1)材料中年轻老师一时生气说“长了4只呢”,小朋友也跟着学说“长了4只呢”。

老师说“长了5只”,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

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一跺脚说“长了8只”。

这体现了幼儿好模仿的性格特征,好模仿是幼儿突出的特点,幼儿最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行为甚至表情。

(2)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理由如下:首先,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

幼儿好模仿的特点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和其能力发展有密切关系。

②幼儿的模仿和他们的受暗示性有关。

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

③幼儿的好模仿也和其自信心不足有关。

其次,利用模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获得良好的成效。

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注意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在模仿中学习。

本材料充分说明了幼儿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

同时也说明,老师决不能在幼儿面前做出错误榜样,不能说反话,否则将引起极其不良的后果。

培养幼儿的认知分化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将会使幼儿形成善于学习正确榜样而不去模仿不良行为的性格特点和习惯。

否则,其性格将会向受暗示性强和缺乏自信心的方向发展。

材料中老师应该纠正小朋友的错误,而不是用反话去学小朋友的话,甚至继续顺着小朋友的话说。

幼儿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对幼儿说话要直接,用幼儿听懂的语言交谈。

15.试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解析::
(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16.简述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

解析::
(1)幼儿健康教育是保护幼儿健康成长的特殊需要; (2)幼儿健康教育将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3)幼儿健康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