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
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
一、读拼音,写词语。

(9分)
t ōn ɡ xi āo ( ) r ǎn ɡān ɡ( ) q ī x ī( )
sh ū j í( ) yu án li àn ɡ( ) k āi z áo ( ) q īn w ěn ( ) di ǎn r án ( ) d ǐn ɡ sh èn ɡ( ) 二、选择题。

(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蜜饯.(xi àn ) 细腻.(l ì) 涕.泪(t ì) B.畜.养(x ù) 忠仆.(p ǔ) 作业簿.(b ù) C.挪.动(nu ó) 绊.倒(b àn ) 葬.礼(z àn ɡ)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判乱 纤细 商贩 无剂于事 B.婀娜 华侨 绽放 头涔涔 C.苦刑 金洛脑 锤练 乱篷篷
3.下面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技能熟悉 性格鲜明 帐篷简陋 B.锋利的犬牙 热切的听众 光鲜的鱼汤
C.悦耳的声音 猛烈地跳动 饱满的情绪
4.下面对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
心。

(破折号表示语意的递进)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是司马
迁说的。

(引号表示引用)
C.我……我不行啦。

你们吃吧!(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5.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腊八粥》是老舍写的,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B.《骑鹅旅行记》中是老巫婆让尼尔斯变成了小狐仙。

C.《匆匆》一文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好书都不是畅销书 ②因为畅销书毕竟是有一定道理的 ③而畅销书也不一定是好书 ④否则他会与时代与社会脱节 ⑤但一个人必须要看畅销书 A.①③⑤④② B.①②③⑤④ C.①③④②⑤ D.①⑤③④②
三、在括号里填入表示全部的词语。

(不要重复)(4分)
商场里摆满了商品,有的架子上( )是生活用品,有的架子上( )是体育用品,有的架子上
()是服饰,有的架子上()是食品,真是琳琅满目呀!
四、按要求写句子。

(10分)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成夸张句)
2.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已经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

谁也不会再在洞里失踪了。

(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续写句子。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树,就请你撒下一片绿荫;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请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请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语境填空。

(9分)
1.“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努力奋斗,不要老了再伤悲遗恨。

2.
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国尽忠、立志要做清白之人的情怀。

3.女子13岁称为________年华,男子20岁称为________ 60岁称为________之年。

4.
语文考得更好,这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发,
5.中秋节就要到了,望着窗外的明月,我不禁吟诵起: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与运用。

(5分)
1.
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天就读了一本书。

”这句话有歧义。

请根据你的理解续写语句,使两种意思明确化。

(2分)
(1)他一天就读了一本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天就读了一本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

(8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1分) 2.文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2分)
A.表示话题转换
B.表示语意递进
C.表示解释说明 3.文段运用了什么样的句式开头?说说这样开头的好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13分)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

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

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就放弃了。

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值得终生记忆?
1.根据意思写成语。

(2分)
(1)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2)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2.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3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3分)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
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文末句子的作用。

(3分)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小练笔。

(5分)
以“一件难忘的事”为题,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写一写开头和结尾。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

(25分)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请从下面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挚。

①感动 ②欣慰 ③欣喜若狂 ④惧怕 ⑤沮丧 ⑥忐忑不安
参考答案
一、通宵染缸栖息书籍原谅开凿亲吻点燃鼎盛
二、1.C 2.B 3.C 4.A 5.C 6.A
三、通通一律清一色都
四、示例:1.快要发疯了
2.走吧,您说买菜回来就走。

3.因为……所以……
4.老班长说,他没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5.一朵花散发一缕清香一阵雨滋润一方土地
五、1.子欲养而亲不待少壮不努力
2.何当金络脑要留清白在人间
3.豆蔻弱冠花甲
4.无心插柳柳成荫
5.不知秋思落谁家
六、1.略
2.(1)读得可真快啊!(2)实在是太慢了。

七、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C
3.排比。

这句话写燕子去了会再来,杨柳枯了会再青,桃花谢了会再开,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

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八、1.(1)欣喜若狂(2)苦口婆心
2.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
战。

3.
强烈的渴求。

4.“花”指的是书,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依恋。

5.
恋。

九、略
十、略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
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15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蜜饯.(qi án ) 唾.沫(tu ò) 黄焖.鸡(m ēn )
B.皎.洁(ji ǎo ) 演绎.(y ì) 畜.养(x ù)
C.梗.概(ɡèn ɡ) 瞟.见(pi ǎo ) 商业簿.(b ó)
D.擢.升(zhu ó) 潺.潺(ch án ) 头晕目眩.(xu án )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油腻.——细腻. 心脏.——脏.话 B.素.手——色素. 盈.利——热泪盈.眶 C.缺乏.——乏.味 妩媚.——春光明媚. D.国籍.——古籍. 熬.粥——熬.
夜 3.用一个字概括每组词语所包含的共同意思,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
A.极目远眺 屏息凝视 有目共睹 察言观色(看)
B.安然无恙 安居乐业 忐忑不安 寝不安席(安)
C.喜出望外 兴高采烈 眉开眼笑 笑逐颜开(喜)
D.深思熟虑 冥思苦想 处心积虑 发人深省(思) 4.下列词语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 A.一毛不拔
B.摩肩接踵
C.柔情似水
D.大海捞针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几千年前新出土的历史文物陈列在博物馆里。

B.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改掉了上课爱讲话的毛病。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赞同。

二、我会填古诗。

(12分)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大家都喜欢吟诵古诗应景。

寒食节时,人们会吟诵韩翃在《寒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七夕时人们会吟诵《迢迢牵牛星》中的名句:“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时,人们会吟诵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的名句:“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时间如水不能倒流,人们会想到《长歌行》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学语文,列算式。

(4分)
古代一位长官携随从到乡下,遇到一位一百多岁的老人,惊喜之余以此为题出了一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二八岁月。

其随从也对出了下联:古稀双庆,外减四个春秋。

请你根据这副对联,各列出一个数学算式,并分别算出这位老人的具体岁数。

(温馨提示:“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


上联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9分)
你知道甲骨文表情包吗?这组表情包让传统文化符号与
网络流行语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如下图。

1.你最喜欢的表情包是第____组,喜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

(4分)
2.你如何看待“甲骨文表情包”受到极大关注这一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五、对比阅读下面的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22分)
(一)北京的春节(节选)
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
..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息。

(二)北平的中秋(节选)
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到了。

天气正好不冷不热,
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
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

够用够吃的了,
意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
都一样的漂亮工细。

玩兔儿爷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带来快乐。

当然,孩子们还会拉扯着父母吃月饼,赏月亮。

同时,北平人会给亲友们送节礼。

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
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
北平之秋。

(三)端午(节选)
北京的端午节是要多么美丽呢:……铺户和人家的门上插上一束两束的香艾,横框上贴上黄纸的神符或是红色的判官。

路旁果摊上摆着半红的杏儿,染红了嘴的小桃,虽然不好吃,可是看着多么美!
1.“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3分)
A.时光
B.景物
C.估计
D.情形
2.以下有关片段(一)中“除夕”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都在欢庆除夕,除夕是那么的红火热闹。

B.人们非常重视除夕夜,除夕夜饱含着浓浓的亲情。

C.除夕并没有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描写得很简单。

D.除夕“守岁”既有珍惜光阴,又有为父母延寿的意思。

3.把下列诗句跟对应的传统节日名称进行连线。

(3分)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端午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春节
4.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各种节日习俗,如除夕有做年菜、穿新衣等;中秋也有相应的习俗……请细读片段(二),补充右图。

(3分)
5.三个片段都描写了传统佳节的一些习俗,除了这一点,还有其他相同之处吗?请对以下说法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3分)
(1)都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北京传统佳节的一些风俗。

( ) (2)都表达了作者对北京风土人情独特的情感体验。

( ) (3)都反映出普通老百姓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 )
6.从三个片段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老舍的语言特色,下面表
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语言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

B.语言尖锐犀利,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C.语言通俗易懂,且耐人寻味。

D.语言精准简练,让人倍感亲切与自然。

7.有人说,现在传统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节日习俗太烦琐,你认为传统节日的一些习俗要不要舍弃?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8分)
散文名家“吾乡”系列
不同的是故乡,相似的是怀念
沈从文《我自故乡来》
丰子恺《若爱世界都可爱》
老舍《人老舍不得》
……
《我自故乡来》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致望桃源的你
湘西凤凰多纯净,自然心灵觅归程
沈从文回忆少年家庭、求学,
讲述湘西小镇邻友交往、口传故事,再现生于斯长于斯的南国边城的多样风土、淳朴人情。

“乡下人”热恋的湘西故土。

《若爱世界都可爱》
丰子恺名士童趣世界
致纯净如水的你
丰子恺趣谈儿时家庭生活,
讲述儿女成长经历,
追忆石门湾风土人情,
怀念“心灵归所”缘缘堂……
追忆之间,叙说一代。

“石门湾赤子”无宠不惊过一生。

《人老舍不得》
老舍的市民世界
致品读人生的你
二更明月潮先后,万事浮云雁往回
第21页,共24页 第22页,共24页
密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老舍回忆北方,怀念亲朋故友,
品味小滋味,述说小幽默 全景再现旧时北方市民世界 “人民艺术家”的市民生涯
1.根据材料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4分) (1)“吾乡”系列精选了沈从文、丰子恺、老舍等名家的散文。

( )
(2)“吾乡”系列描绘的故乡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 )
(3)沈从文在《我自故乡来》一书中讲述了石门湾的多样风土、淳朴人情。

( )
(4)丰子恺的《若爱世界都可爱》趣谈儿时家庭生活,怀念家乡亲朋故友。

( )
2.这三本书中,你最想读的是哪一本?为什么?请写下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

(30分)
提示与要求: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是一次阅读,是一次旅行,还是一次比赛?……
请你以“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习作。


选择典型事例,融入真情实感,把细节写生动,把感受写具体。

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1.B 2.C 3.B 4.C 5.D 二、春城无处不飞花 皎皎河汉女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三、60×2+2×8=136(岁) 70×2-4=136(岁)
四、2.青少年通过甲骨文表情包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对汉字的象形美有了新的感受,还能用于日常交流和网络社交,让古老的甲骨文字焕发了新的生机。

五、1.D 2.C 3.
4.吃月饼 赏月亮 玩兔儿爷
5.(1)× (2)√ (3)√
6.B
六、1.(1)√ (2)√ (3)× (4)× 七、略。

第23页,共24页第24页,共2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