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源煤业技改项目竣工环保预验收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源煤业技改项目竣工环保预验收意见
第一篇:盛源煤业技改项目竣工环保预验收意见
盛源煤业技改项目竣工环保预验收意见
根据集团公司总体工作安排,2010年4月29日环保部参与了盛源煤业技改项目竣工预验收工作。
对照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郑煤集团盛源煤业有限公司30万吨/年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和初步设计内容,有关人员对技改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现场核查并查阅了相关资料,现提出如下预验收意见:
一、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该矿在技改过程中高度重视环保“三同时”工作,目前正在建设矿井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完成了锅炉烟尘处理设施、煤场及临时矸石场洒水降尘设施、高噪场所的消音降噪设施等项目工程,煤矸石得到有效利用,建立健全了环保管理规章制度等。
二、结论及建议:同意盛源煤业技改项目环保“三同时”工程通过竣工环保预验收。
建议盛源煤业尽快完成矿井水处理设施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时尽快完成环保专项验收。
参加验收人员:钱世超
二0一0年四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技改竣工验收汇报材料
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技改竣工验收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检查指导工作!
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以下简称燎原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具体位置在束会川以西,奎洞沟以北,行政区划隶属于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
属技术改造矿井,现将基本情况及技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井基本概况
井田南北长约5.4~5.5km,东西宽1.1~1.8km,开采深度1280m~1203m。
井田面积8.3960 km2,矿井内共含2个可采煤层,分别为Ⅳ-
2、Ⅵ-1煤层。
Ⅳ-2煤层为全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Ⅵ-1煤层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平均厚度为5m,煤层倾角<25°,最低可采厚度:≥0.80m;截止2010年9月30日,井田内的获得煤炭总资源/储量17.17Mt。
燎原煤矿现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在井田中南部奎洞沟北侧的支沟张家渠内建有矿井工业场地及主、副、回风斜井,场地内行政、生活福利设施较齐全,地面辅助生产设施较完善。
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根据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2010年对矿井检测
报告(2010-WJ-鄂Q005),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0.71m3/min~0.78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78m3/min~
1.13m3/min,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井田煤尘具有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为Ⅰ级(容易自燃)。
井田内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以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为主,以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为辅。
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型。
矿井正常涌水量:10m3/h(含消防洒水及灌浆回水7m3/h);矿井最大涌水量:15m3/h(含消防洒水及灌浆回水7m3/h);
二、矿井生产系统状况
(一)提升、运输系统
井下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方式,辅助运输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
主斜井倾角13°,斜长175m,净断面8.18㎡,副斜井倾角6°斜长65m,净断面12.28㎡,担负行人运料。
(二)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通风方法抽出式。
矿井总风量58m3/s,选用2台FBCDZ-6-№18型对旋防
爆轴流式通风机,功率2×90kW。
(三)供电系统
设计利用地面已有10kV箱式变电所,并将原有S9—500/10,500kVA,10/0.4kV型变压器更换为S11-1000/10,1000kVA,10/0.4kV型变压器2台。
地面配电系统采用10kV、0.38/0.22kV两种电压等级。
利用井下原有两回10kV电缆线路经主井井筒引至井下中央变电所。
井下供配电电压采用10kV、1.14 kV、0.66kV和0.127kV 四种电压等
级。
井上、下主要设备均为双回路供电,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均符合防爆要求,两证一标志齐全,有完善的接地、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
(四)排水系统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m3/h,最大涌水量为15m3/h。
设计利用井下水泵房及主副水仓,利用已有水泵MD12-25 3型3台,排水管φ54×3mm沿主斜井排至地面井下水处理池。
(五)消防供水、洒水系统
工业场地内建有两座200m³的高位静压水池,井下消防洒水管路分别为DN50、DN80、DN100无缝钢管。
已敷设到井下工作面。
主运大巷、辅运大巷、回风大巷以及各皮带转载点等需要洒水防尘、设备用水及巷道洗尘的地点。
采煤机、掘进机自带喷雾洒水装置。
(六)压风自救系统
在主井口附近装备两台4L-20/8空压机, 主管为Φ105×6mm,支管为Φ51×4 mm,均已铺设到井下采掘工作面。
(七)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设计利用矿井已安装一套KJ110型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新增一套KJ236动目标监测系统。
设计井下配KF-F8型基本分站9个。
矿井共设9个分站,安装瓦斯传感器8个、风门开关传感器6个、风速传感器2个、温度传感器3个、一氧化碳传感器8个、负压传感器1个。
(八)通讯系统
矿井行政通信由当地市政通信系统汇接入网解决,生产调度通讯
为RCOM-40型调度总机一台(已安装),地面设分机37门,井下分机选用KHT3本安型电话机14门。
(九)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采用KJ-128A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三、矿井技改情况
燎原煤矿原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依据《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府发电[2009]9号)的文件精神,促进煤炭行业产业升级,提升煤炭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结合燎原煤矿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将矿井原设计的钻爆落煤回采工艺进行优化升级,生产能力由原有的0.60Mt/a提升至0.90Mt/a。
并于2010年10月20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批复(内煤局字[2010]436号),于2010年10月29日开工。
四、技改工程及投资完成情况(一)工程完成情况 1.矿建工程
设计工程5200m,实际完成工程5200 m,矿建单位工程10个已全部完成。
其中主要为IV-2煤层运输巷、IV-2煤层辅运巷、IV-2煤层回风巷、盘区运输巷、盘区辅运巷、盘区回风巷、永久避难硐室等。
2.土建工程
设计2项土建工程,按计划全部完成。
主要为日用消防泵房、地面油脂库。
3.机电安全工程
设计单位工程6个,实际完成6个。
主要为井下运输系统安装、井下压风系统安装、井下防灭火系统安装、井下排水系统安装、地面通风机安装、井下综采设备安装。
4.完成工作面
回采工作面设计为综采工作面,目前工作面具备正常生产条件。
5.其它方面
按照矿井初步设计,安全设施、劳动卫生、消防和生产福利设施
基本全部完成,可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环保设施已经进入运行阶段。
(二)投资完成情况
矿井设计概算投资为10813.03万元,实际完成10813.03万元,完成设计投资的100%。
1.矿建工程
设计投资6914.64万元,实际投资6914.64万元。
2.土建工程设计投资27.26万元,实际投资27.26万元。
3.安装工程
设计投资92.46万元,实际投资92.46万元。
4.其它工程
设计投资3778.67万元,实际投资3778.67万元。
五、单位工程质量认证情况
燎原煤矿技改工程初步设计单位工程共计18个,其中矿建工程10个,土建工程2个,机电安装工程6个,18项单位工程已全部申报,单位工程质量报审率100%,并已于2013年年初全部完工。
六、管理机构情况
燎原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机构为矿、科(室)、队三级管理模式,矿级领导对直属科室进行管理,科室对直属队实行管理。
(一)矿长配备矿长:张敬会;
生产矿长:李建立;总工程师:张建华;安全矿长:段全;机电矿长:栾汝升;
(二)机构设置及生产人员配备
燎原煤矿现成立了调度室、安检科、生产技术科、通风科、机电科、办公室、财务科、供销科、保卫科,组建了采煤队、掘进队、巷修队、机电队、机运队、探防队。
(三)规章制度
燎原煤矿秉承“用心做事,追求卓越”有核心价值观和“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制定完善了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科(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矿级领导值班制度》、《矿井领导入井跟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
奖罚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炸药雷管管理制度》、《探放水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制度》、《事故分析制度》等上百项规章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的执行,使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使矿井安全管理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汇报完毕!希望各位领导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指正。
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90万吨技改工程
汇
报
材
料
第三篇:技改竣工验收汇报材料
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复工验收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具体位置在束会川以西,奎洞沟以北,行政区划隶属于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
属技术改造矿井,现将基本情况及技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井基本概况
井田南北长约5.4~5.5km,东西宽1.1~1.8km,开采深度1280m~1203m。
井田面积8.3960 km2,矿井内共含2个可采煤层,分别为Ⅳ-
2、Ⅵ-1煤层。
Ⅳ-2煤层为全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Ⅵ-1煤层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平均厚度为5m,煤层倾角<25°,最低可采厚度:≥0.80m;截止2010年9月30日,井田内的获得煤炭总资源/储量17.17Mt。
燎原煤矿现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在井田中南部奎洞沟北侧的支沟张家渠内建有矿井工业场地及主、副、回风斜井,场地内行政、生活福利设施较齐全,地面辅助生产设施较完善。
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根据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2012年对矿井检测
报告(2012-WJ-鄂Q005),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0.71m3/min~0.78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78m3/min~
1.13m3/min,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井田煤尘具有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为Ⅰ级(容易自燃)。
井田内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以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为主,以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为辅。
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型。
矿井正常涌水量:10m3/h(含消防洒水及灌浆回水7m3/h);矿井最大涌水量:15m3/h(含消防洒水及灌浆回水7m3/h);
二、矿井生产系统状况
(一)提升、运输系统
井下煤炭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方式,辅助运输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
主斜井倾角13°,斜长175m,净断面8.18㎡,副斜井倾角6°斜长65m,净断面12.28㎡,担负行人运料。
大巷固定式胶带输送机2部,型号为DSJ100/63/75,功率2×75kW;大巷可伸缩胶带输送机1部,型号为DSJ100/63/2×55,功率2×55kW。
本矿井已配备5台WC3FB型防爆无轨胶轮车,载重量为3.0吨,最高车速45km/h,最大爬坡度15°。
(二)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通风方法抽出式。
矿井总风量58m3/s,选用2台FBCDZ-6-№18型对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功率2×90kW。
根据矿井的开拓布置,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回采,因此,确定本矿井前期开采IV-2煤层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
回采工作面为“U”型式通风,该通风系统的主要优点
是采空区漏风量小。
新鲜风流向:由副斜井(主斜井)→IV-2煤层辅运大巷(运输大巷)→IV-2煤层盘区辅运大巷(运输大巷)→ 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采工作面。
乏风流向:由回采工作面→ 工作面回风顺槽→IV-2煤层盘区回风大巷→IV-2煤层回风大巷→ 回风斜井→ 地面。
(三)供电系统本矿采用10kV送电线路供电,两回10kV电源线路均引自兰家塔10kV开闭所10kV侧不同母线段,架空线路导线采用LGJ-150型钢芯铝绞线,杆塔主要采用12m混凝土上字型杆塔,转角耐张杆塔A字型杆塔,线路全长为0.85km,电源线路运行方式为两回同时工作,一回线路故障时,另一回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全线电压损失为3.08%。
设计利用地面已有10kV箱式变电所,并将原有S9—500/10,500kVA,10/0.4kV型变压器更换为S11-1000/10,1000kVA,10/0.4kV型变压器2台。
地面配电系统采用10kV、0.38/0.22kV两种电压等级。
利用井下原有两回10kV电缆线路经主井井筒引至井下中央变电所。
井下供配电电压采用10kV、1.14 kV、0.66kV和0.127kV四种电压等级。
井上、下主要设备均为双回路供电,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均符合防爆要求,两证一标志齐全,有完善的接地、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
(四)排水系统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m3/h,最大涌水量为15m3/h。
设计利用井下
水泵房及主副水仓,利用已有水泵MD12-25 3型3台,排水管φ54×3mm沿主斜井排至地面井下水处理池。
(五)消防供水、洒水系统
工业场地内建有两座200m³的高位静压水池,井下消防洒水管路分别为DN50、DN80、DN100无缝钢管。
已敷设到井下工作面。
工作面顺槽端头,掘进顺槽端头和皮带搭接等转载点和煤仓上下口安设了洒水器布置在容易产生煤尘的。
水幕布置在采掘工作面的进回风顺槽接近工作面附近,距离工作面20m达到净化风流的目的。
泡
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布置在易产生局部小型火灾的地点,主要布置在:井下中央变电所、水泵房、斜巷出入口等。
采煤机、掘进机自带喷雾洒水装置。
同时矿井已有井下移动式制氮装置DT300/6型矿用碳分子筛制氮装置一套和ZHJ系列矿用井下移动式防灭火注浆装置一套。
(六)压风自救系统
地面在主井口附近设有集中压缩空气站,安设了装备两台4L-20/8空压机压。
风管路沿回风斜井井筒、辅运大巷、主运大巷至采掘工作面,管路均采用无缝钢管, 主管为Φ105×6mm,支管为Φ51×4 mm。
(七)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设计利用矿井已安装一套KJ110型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新增一套KJ236动目标监测系统。
设计井下配KF-F8型基本分站9个。
矿井共设9个分站,安装瓦斯传感器8个、风门开关传感器6个、风速传感器2个、温度传感器3个、一氧化碳传感器8个、负压传感器1个。
(八)通讯系统
矿井行政通信由当地市政通信系统汇接入网解决,生产调度通讯为RCOM-40型调度总机一台(已安装),地面设分机37门,井下分机选用KHT3本安型电话机14门。
(九)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采用KJ-128A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三、矿井现状
燎原煤矿原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依据《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府发电[2009]9号)的文件精神,促进煤炭行业产业升级,提升煤炭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结合燎原煤矿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将矿井原设计的钻爆落煤回采工艺进行优化升级,生产能力由原有的0.60Mt/a提升至0.90Mt/a。
并于2013年8月31
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组织的综合验收。
现开采1408综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165m。
走向长度1145m,综合验收后推进320m,复工前调整支架及综采设备推进5m。
工作面走向长度现剩余820m。
现工作面恢复生产状态。
掘进工作面暂不掘进。
四、管理机构情况
燎原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机构为矿、科(室)、队三级管理模式,矿级领导对直属科室进行管理,科室对直属队实行管理。
(一)矿长配备矿长:柴成忠;
生产矿长:王金荣;总工程师:陈福明;安全矿长:翟汉伟;机电矿长:栾汝升;
(二)机构设置及生产人员配备
燎原煤矿现成立了调度室、安检科、生产技术科、通风科、机电科、办公室、财务科、供销科、保卫科,组建了采煤队、掘进队、巷修队、机电队、机运队、探防队。
(三)规章制度
燎原煤矿秉承“用心做事,追求卓越”有核心价值观和“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制定完善了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科(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矿级领导值班制度》、《矿井领导入井跟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奖罚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炸药雷管管理制度》、《探放水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制度》、《事故分析制度》等上百项规章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的执行,使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使矿井安全管理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汇报完毕!希望各位领导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指正。
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复工验收
材
料汇报燎原煤矿年9月4日
2014
第四篇:技改竣工验收汇报材料
永龙新兴(登封)煤业有限公司
技改竣工验收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永龙新兴(登封)煤业有限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永龙新兴(登封)煤业有限公司是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永煤公司于2011年6月份兼并重组的煤矿企业,河南永龙煤业投资公司以51%控股,原矿方(万德投资有限公司和李俊耀先生)以49%参股,位于登封市石道乡苗庄村境内,距登封市25km,属技术改造矿井,现将基本情况及技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井基本概况
矿井东西走向长1800m,南北倾斜宽560m,井田面积为0.8228km2,主采二1煤层,平均厚度为5m,煤层倾角28°~41°。
查明矿井资源储量810.76万吨,截止2010年12月,保有资源储量504.28万吨,可采储量235.2万吨。
矿井采用三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井田划分为2个采区,即东翼11采区和西翼12采区。
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矿井排风量2070 m3/min,矿井负压为580Pa,矿井通风等积孔为1.7m2,矿井通风难易程度属中等。
矿井连续多年瓦斯等级鉴定均为低瓦斯矿井,2009年矿井瓦斯
等级鉴定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0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82m3/min。
煤尘的爆炸指数为15.11%,具有爆炸性;煤层的自燃倾向等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设计正常涌水量60m3/h,最大涌水量120 m3/h;实际正常涌水量32m3/h,最大涌水量36m3/h。
二、矿井生产系统状况
(一)提升、运输系统
主井深230m,净直径Φ4.2m,装备2JK-2.5×1.2/30型双滚筒提升机一部,提升容器为4t箕斗,双钩提升,担负提升原煤任务。
副井深270m,净直径Φ3.8m,装备2JTP-1.6B型双滚筒提升机一部,提升容器为单层1t罐笼,担负提升人员、矸石和物料任务。
皮带下山原煤运输采用DTC-800/2×30胶带输送机运输,轨道下山运输采用矿车提升运输,各种保护齐全可靠。
(二)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通风方法抽出式。
风井安装两台FBCDZ-6-№16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每台风机配防爆电机2台,单机功率75kW。
(三)供电系统
矿井供电实现双回路,分别来自胥店变电站的胥石线和杨家门变电站的门石线。
主井、副井、风井工业广场内均设置有10kV变电所,其中副井变电所为矿井主变电所。
沿主井筒敷设两趟电缆向主井底变电所供电,沿副井筒敷设两趟
电缆向副井底配电点供电,主井底变电所为井下主变电所。
井上、下主要设备均为双回路供电,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均符合防爆要求,两证一标志齐全,有完善的接地、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
(四)排水系统
主井底泵房安装MD85-45×8型水泵三台,副井底泵房安装MD85-45×8型水泵三台,额定流量85m3/h,额定扬程360m,配用电机功率132kW。
排水管路分别沿主井、副井筒敷设两趟排水管路。
主井底水仓容量1050m3, 副井底水仓容量960m3。
(五)消防供水、洒水系统
矿井副井口附近建有300m3的消防水池,供井下及地面防灭火、防尘使用,主管为Φ 89×6 mm,支管为Φ51×4 mm,管路铺设至采掘面及井下各设备转载点。
巷道每100m(胶带运输巷每50m)安设三通阀门和支管,各转载点、卸载点、放煤口均安设有喷雾降尘装置,
工作面上下巷均安装有净化水幕。
(六)压风自救系统
在主井口附近装备两台4L-20/8空压机, 主管为Φ105×6mm,支管为Φ51×4 mm,均已铺设到井下采掘工作面。
(七)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配备有KJ70N型安全监控系统,其中主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设备运行可靠。
该系统能对井下瓦斯、风速、温度、负压、风门状态、设备开停等有效监测、监控,并能有效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井下监测参数超限时实现自动报警断电。
矿井共设9个分站,安装瓦斯传感器16个、设备开停传感器8个、风门开关传感器6个、风速传感器2个、温度传感器4个、一氧化碳传感器3个、负压传感器2个、液位传感器2个。
(八)通讯系统
矿井配备有AL2008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一套,安装在调度室内,满足井上、下各地点通讯需要;调度室另外安装外线电话和传真机,通讯畅通。
(九)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采用KJ-128A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三、矿井技改情况
永龙新兴(登封)煤业有限公司重组前为郑州新兴煤业有限公司,原矿井是2005年底在省市资源整合政策下,由登封市苗庄新兴煤矿、登封市石道乡丰鑫煤矿整合而成的有限公司,技改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
2005年11月,原矿井分别委托义马广宇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和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对矿井进行技改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编制工作。
2006年5月30日河南省煤炭工业局对此设计进行了审核,以豫煤规[2006]563号文予以批复。
2007年7月17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郑州分局以(郑州安监[2006]122号)文对《郑州新兴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进行批复。
2006年8月17日郑州市煤炭管理局以(郑煤技施[2006]3号)文批准了《郑州新兴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以“郑煤技开[2006]3号”文颁发了开工许可证,2006年8月22日登封市煤炭局以“登煤字[2006]198号”文转发了郑州市煤炭局批复。
在实际技改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实际条件限制,原矿井又委托河南工程咨询监理公司对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分别进行了修改。
2007年6月10日郑州市煤炭管理局以“郑煤技审[2007]36号”文批复了修改初步设计。
2008年1月5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郑州监察分局以“郑州安监[2008]10号”文批复了《郑州新兴煤业有限公司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修改)说明书》。
矿井2006年9月进行技术改造,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7.6年。
郑州新兴煤业有限公司委托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对技改工程进行全面监理。
2008年9月17日河南煤炭建设质量监督中心站郑州市工作组(1)对矿建、土建、安装三类工程进行了单位工程认证,以(豫煤质监[2008]38号)文件对我公司单项工程质量进行备案。
2008年8月郑州新兴煤业有限公司委托登封市煤炭局救护队和2009年3月河南理工大学煤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现生产水平进行了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后经省煤炭工业局批复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
技改结束后委托河南华泰矿安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了安全验收平价,评价结论为:该矿安全管理和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各单元的安全技术措施、设施、设备等方面适合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符合安全专篇的要求,达到规程相关规定,具备验收条件。
2008年5月16日登封市局以“登煤便字[2008]16号”文批准郑州新兴煤业有限公司开始进行联合试运转,在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郑州新兴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矿井风机、水泵、绞车、空压机等设备进行了鉴定工作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工作。
2009年8月13日通过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郑州监察分局组织的安全设施验收(郑州煤监[2009]95号),现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为(豫)MK安许证字﹝2010﹞0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