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职教中心13级财经班第一学月考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职业技术学校(船山职教中心)2014年上期13级财经班《市场营销知识》第一学月考试题
(考试范围:第一、二章总分:110分)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请将所选答案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在交换双方中,更积极、更主动地寻求交换的一方是 ( )
A、潜在顾客
B、顾客
C、卖方
D、市场营销者
2、某造纸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在考虑消费者需要和企业利润的同时,还兼顾到社会利益,该企业所奉行的营销观念属于()
A、推销观念
B、市场营销观念
C、生态营销观念
D、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3、以与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核心理念的营销新概念是()
A、关系营销
B、绿色营销
C、公共关系
D、相互市场营销
4、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首要步骤是()
A、发现、分析市场机会
B、选择目标市场
C、市场营销组合
D、管理市场营销活动
5、广告公司在市场营销中介中属于()
A、供应商
B、商人中间商
C、代理中间商
D、辅助商
6、()不属于宏观市场营销环境。
A、人口环境
B、经济环境
C、社会文化环境
D、顾客
7、世界性的“禁烟运动”对烟草公司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烟草公司大力宣传在公共场所
设立单独的吸烟区进行应对,此种对威胁反应的对策是()
A.反抗 B.减轻 C.转移 D.保持
8、()指那些刊载、播送新闻、特写和社论的机构。
A竞争者 B 媒介公众
C 社会文化环境
D 社会公众
二、多选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请将所选答案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生产观念适应的情况是:()
A、产品供不应求
B、企业以提高产量为竞争手段
C、企业以降低成本为竞争方法
D、企业以扩大销售为竞争手段
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需求是指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某项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B、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企业营销活动相关的所有因素的总和。
C、市场营销要创造需要和欲望从而影响需求。
D、交换能否真正发生,取决于双方能否找到交换条件。
3、以下()标语体现的营销观念是产生于卖方市场
A、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B、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
C、能卖什么就生产生么
D、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三、判断题(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目后面画“√”,错误的画“×”。
)
1、卖主就是更主动、更积极地寻求交换的市场营销者。
()
2、宏观市场营销环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口、社会文化、自然、科技环境。
()
3、同一个环境变化给某些企业带来的是机会和利润,而给另一些企业带来威胁和损失,体现的是市场营销环境的相关性。
()
4、营销组合策略主要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调整策略、促销策略。
()
5、早期的市场营销活动的范围主要局限于流通领域。
()
6、物流企业、零售商、银行、寄售商属于市场营销渠道企业中的辅助商。
()
7、机会小,威胁水平高表述的是成熟型业务的特点。
()
8、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和储蓄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会上升。
()
四、简答题(2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1分,共23分。
)
1、什么是市场机会?请简述市场营销的过程?
2、什么是公众?企业周围的公众主要包括哪些,并请分别举两个例子?
五、案例分析题(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
1、1987年,A先生依托于南方某城市一校办企业,成立了经销部。
主要业务是代销其它企业生产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等。
1988年,国内一家口服液生产厂商与该经销部合作,由经销部为其加工口服液,由此A先生发现当时国内存在一个巨大的营养食品需求市场。
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已进行了十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营养、保健和身体健康,市场对营养食品的需求迅速扩大,传统的中医保健食品市场焕发出巨大的生机。
在市场上,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营养保健食品比比皆是,保健食品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景象。
而此时也正是中国自1979年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的第十个年头,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了普遍性问题,即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度宠爱,使其养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而家长对这个问题又束手无策。
面对这一群独生子女儿童市场,A先生抓住了市场机会,于1989年成立了×××营养食品厂,开发生产出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解决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的×××营养口服液,靠一则以宣传产品功能为宗旨的电视广告在全国一炮打响,走红全国。
并以食品店、超市做为其主要分销渠道。
1990年,×××营养食品厂产值突破一亿元,成为全国儿童营养食品的知名品牌。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对该企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请列出两个宏观环境因素。
(4分)
(2)对该企业的微观环境进行分析,请列出两个微观环境因素。
(4分)
(3) 本案例中企业选择的目标市场是什么?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哪些意义?(7分)
2、材料1:
在古代中国的一个村庄,有一个叫明华的年轻米商。
加上他,村子里一共有6个米商。
他整日坐在米店前等待顾客的光临,但生意非常冷清。
一天,明华意识到他必须要了解一下乡亲们,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而不是单纯地将米卖给那些来到店里的乡亲。
他认识到,他必须要让乡亲们感到买他的米物有所值,而且比其他几个米商的米都合算。
于是,他决定对销售过程进行记录,记录下乡亲们的饮食习惯、订货周期和供货的最好时机。
为了进行市场调查,明华首先开始了走访调查,逐户询问下列问题:◆家庭中的人口总数;◆每天大米的升产量是多少碗;◆家中存粮缸的容量有多大。
针对所得到的资料,他向乡亲们承诺:◆免费送货;◆定期将乡亲们家中的米缸添满。
材料2:
汉堡包快餐行业提供了美味可口的食品,但却受到了批评。
原因是他的食品虽然可口却没有营养。
汉堡包脂肪含量太高,餐馆出售的油煎食品和肉馅饼都反映过多的淀粉和脂肪。
出售时采用方便包装,因而导致了过多的包装废弃物。
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这些餐馆可能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同时污染了环境。
忽略了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阅读材料1,请判断米商的经营活动所体现的经营哲学?并请对这种经营哲学进行阐述?(6分)
(2)阅读材料2,你认为汉堡包快餐行业应该树立什么营销观念?该怎么做?(4分)(3)请总结以上材料所体现的营销观念的出发点、目的、?(5分)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职业技术学校(船山职教中心)
2014年上期13级财经班《市场营销》第一学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DDAAD 6—8:DBB
二、多选题
1、ABCD
2、AD
3、ABD
三、判断题
1—5:×√××√6—8:××√
四、简答题
1、(12分)
答:(1)市场机会:是指潜在的市场需求,它包括尚未满足的需求(即尚未饱和的市场需求)
和新开发的需求。
—2分
(2)市场营销过程:
发现、分析市场机会;—2分
选择目标市场;—2分
设计营销战略;—2分
制定营销组合策略;—2分
实施营销组合策略。
—2分
2、(11分)
(1)公众: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有实际或潜在的兴趣和影响的团体。
—2分
(2)公共主要包括:
媒介公众—2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1分
政府机构—2分:财政局、工商局(税务、物价、商检、卫生防疫)—1分
社会公众—2分:社区、消费者协会(环境保护组织、少数民族组织、科研院所)—1分
五、案例分析题
1、(15分)
(1)宏观环境因素含有:—4分(答以下任意两个均得分)
经济环境:消费者收入上升;
社会文化环境: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关注健康;
政治法律环境: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中国改革开放实施十年;
人口环境: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等。
(2) 微观环境因素含有:—4分(答以下任意两个均得分)
市场营销渠道企业:广告商(辅助商),经销商(中间商);
公众:媒体公众,电视媒体;
竞争者;
顾客:儿童市场,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
(3)
①目标市场:儿童营养食品市场。
—1分
②意义:1、通过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可以把握市场环境变化的发展趋势。
—2分
2、研究市场营销环境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和指导消费。
—2分
3、对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可以提高企业竞争的能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2分
2、(15分)
(1)市场营销观念。
—2分
该观念是在是在买方市场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这种观念认为,企业只有明确目标顾客的需求,才能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实现企业目标;主要表现为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卖什么,以消费者需要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出发点;材料中,商米明华,通过市场调查的方式了解了相亲们的真实需求和愿望,据此
采取免费送货等营销策略,从而抢占了市场;此举充分体现了市场营销观念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的真正内涵。
—4分
(2)社会营销观念。
—2分
这种观念是以社会利益为中心的营销挂念。
它强调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和获取利润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的利益。
因此,营销者必须在公司利润、消费者需求和社会公共利益三者之间做出平衡。
对于汉堡包快餐行业就应该在注重企业利润的同时,要考虑消费者的健康和开发新包装等减少环境污染。
—2分
(3)材料1体现的是市场营销观念;材料2体现的是社会营销观念;
以上两种观念都属于现代营销观念,因此,其出发点是:顾客需求;—2.5分目的是:通过满足需求获利。
—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