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遂想起》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天,遂想起》优秀教案
本诗以“忆江南”的方式表达了对故土、对祖国的游子深情。
通过形象思维和富有变化的重叠句式,表达了浓浓的乡愁和深深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写作手法和中心意象。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江南美景自古就受文人青睐。
XXX在《忆江南》中写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XXX?”江南的美让文人骚客为之留恋。
诗人余光中就
把对江南的思念写成这首《春天,遂想起》。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笔下的江南。
二、设疑激探,自主研究
1.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是当代诗人、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
他一生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代表作有诗歌《乡愁》《听听那冷雨》,诗集《白玉苦瓜》。
2.写作背景
余光中的青少年时代就浸润在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风土人情及悠久历史文化之中。
21岁时,诗人离开大陆移居台湾。
由于两岸的政治隔离,直到本诗创作之日,他始终不能重归故里。
对故乡的思念日积月累,最终凝聚成字字含情的诗句,迸发出来。
3.文学常识积累
XXX的《江南春》和《泊秦淮》,以及XXX的《西陵行》和《浣溪沙》等,都是描写江南美景的经典作品。
三、合作探究,师生展评
1.理清思路
本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江南的风光景物、乡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起笔;第二部分开始忆及江南的故旧亲友;第三部分推出象征祖国大陆的母亲形象,形成三个依次递进的抒情层次。
主旨是浓浓的乡愁和深深的爱国情怀。
2.本诗的中心意象是“江南”,诗人在这一中心意象前加了
许多修饰语,如“烟雨蒙蒙”、“春色满园”、“桃花扇底”等,它
们表现了江南的美丽和多彩。
修饰语分为两类:一是描绘景物,如“酒旗招展的”、“遍
地垂柳的”、“杏花春雨的”、“多湖的”、“多寺的”、“多亭的”、“多风筝的”、“多燕子的”、“钟声里的”等等;二是描绘人物、
人情,如“XXX的”、“XXX的”、“乾隆皇帝的”等等。
这些修
饰语从多个角度渲染出江南水乡物产富饶、风光旖旎的独特魅力,强调了江南厚实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营造出一种地地道道的江南水乡旖旎气息。
江南不仅是诗人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更是他的文化乡愁和爱国情怀,同时也象征着母亲和祖国母亲以及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
诗中的括号插入文字虽然似乎有些别扭,但却凸显了两岸的关系,表达出台湾和大陆是一衣带水、血脉相连的,而政治因素将他们隔开。
去掉这些文字会伤及作品的主旨,同时也减弱了诗人的浓浓乡愁和无限伤感。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和“母亲在喊我”这两句话
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
诗中的愁绪表现得异常凄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两岸统一、祖国完整的愿望。
以下是我最喜欢的10句描绘江南的唐诗: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XXX《江南好》)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XXX《枫桥夜泊》)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XXX《饮酒》)
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XXX《江南逢李龟年》)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XXX《赋得古原草送别》)
6.江南可采莲,莲叶XXX。
(XXX《如梦令》)
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XXX《滕王阁序》)
8.XXX,春来发几枝。
(XXX《登鹳雀楼》)
9.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XXX。
(杜牧《登高》)
10.XXX潮水XXX,海上明月共潮生。
(XXX《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