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
4. 颅脑损伤
5. 脑变性疾病
6. 脊髓、脊柱疾病
早期CT显示不明显,晚期可表现为不同部位的萎缩:大脑、小脑、脑干、局限性皮质或基底核萎缩
(一)各种磁共振成像技术介绍
1. 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
2.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
(1) T1加权像(T1 weight imaging,T1WI)可清晰显示解剖细节(2) T2加权像(T2 weight imaging,T2WI)更有利于显示病变(3) 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是一种脑脊液信号被抑制的T2加权序列,由于抑制了脑室及脑裂内的脑脊液信号,FLAIR成像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侧脑室旁及脑沟裂旁的病灶,对于脑梗死、脑白质病变、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敏感性较高
CT平扫未见病灶
CTP示左侧基底核区较大范围CBF下降(箭头所示蓝色区域)
发病2小时脑梗死患者CT、CTP、CTA
CTP示左侧基底核区CBV下降(箭头所示蓝色区域),范围明显小于CBF下降区域,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
CTP示整个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TTP延长
CT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血流中断
发病2小时脑梗死患者CT、CTP、CTA
(二)脊柱X线检查
(一)全脑血管造影术
1. 适应证颅内外血管性病变,例如动脉狭窄、侧枝循环评估、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等;自发性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观察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
1. 脑梗死
(1)超急性期:发病12小时内,血管正常流空消失,T1WI和T2WI信号变化不明显,但出现脑沟消失,脑回肿胀,灰白质分界消失,DWI可出现高信号(2)急性期:发病后12~24小时,梗死灶呈等T1或稍长T1、长T2信号,DWI可高信号(3)起病后1~3天:长T1、长T2信号,DWI高信号,出现水肿和占位效应,可并发梗死后出血(4)病程4~7天: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显著长T1、长T2信号,DWI信号开始降低(5)病程1~2周:水肿及占位效应逐渐消退,病灶呈长T1信号,T2信号继续延长,DWI信号继续降低,T2WI信号强于DWI信号(6)2周以上:由于囊变与软化,T1与T2更长,边界清晰,呈扇形,出现局限性脑萎缩征象,如脑室扩大、脑沟加宽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学表现讲解
形态:多为团块状
密度:高密度团块
随时间变化 血肿密度从周围向中央逐渐减低
血肿周围组织:带状 晕状水肿—低密度带
占位效应:周围结构受压,中线结构偏移
脑肿瘤影像特点
形态 多呈团块状 规则/不规则 占位效应 肿瘤细胞增殖—占据一定
体积-周围结构受压移位 密度或者信号异常 多数有血供 强化 恶性肿瘤 血管生成—
亚急性晚期
临床特点:脑出血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
病因:最常见高血压病 小动脉纤维素样变性— 血压变化— 血管破裂—形成血肿
临床表现 :不同部位、出血量多少—症状不同
昏迷
突发头痛、呕吐、 偏瘫 、语言障碍、
急诊首选检查CT—定位定性定量,帮助选择并 决定治疗方案
CT表现及诊断
定位:任何部位 丘脑基底节区最常见
常见部位:基底节、放射 冠与脑干
CT:直径小于1.0cm 的低 密度灶
MRI:为类圆形T1WI低信 号、T2WI高信号灶
腔梗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出血性脑梗死
脑梗死后继发出血
临床特点:缺血性脑梗死发病急 逐渐进展常1-2天达高峰
病因:最常见 — 动脉硬化-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不同部位不同
“三偏” 偏身感觉障碍 偏瘫 语言障碍 CT/MRI可以定位定性-帮助选择并决定治疗方案
影像表现
病变范围(定位):供血动脉供血范围区所有脑组织受累--
重要诊断依据
形态—片状(腔隙性 、小片状)---小动脉堵塞 大片状(或整脑叶)--大动脉堵塞
CT上密度、MRI上信号变化—提示病变新旧和病理变化过 程
脑挫裂伤CT表现
✓ 脑密度混杂 高密度出 血 周围低密度水肿
✓ 占位效应 脑室 中线 结构偏移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CT(扫描方法)
横断面扫描基线为眦耳线或上眶耳线,层厚8~10mm, 连续8~10个层面
如遇小病变则行薄层扫描(<5mm) 垂体区病变常用冠状面,扫描基线尽量垂直于鞍底
CT
扫 描 基 线
正常颅脑CT表现:三脑室下部层面
CT
❖CTA (CT angiography)可 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 准确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分辨肿瘤与水肿。 显示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MRA: 显示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A-V-M等。
4、DSA
显示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A-V-M、 肿瘤血供等。
5、椎管造影
显示椎管内有无肿瘤、梗阻以及梗阻 的部位和梗阻的程度。
一、头颅平片
➢ 一般用正、侧位,根据需要增加其它位置
中枢神经系统
一、检查方法
1、X线平片
方法简单,价格便宜,只能提示某些 病变,不能确诊。
2、CT扫描
平扫: 显示肿瘤、出血、梗塞、感染、畸形。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变。
确定病变性质。 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分辨肿瘤与水肿。
3、MR扫描
平扫:显示肿瘤、出血、梗塞、感染、畸形。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信号病变。
MRI扫描方法
❖ 一般横断面层厚8~10mm,间隔1~2mm。矢状及冠 状面层厚4~5mm
❖ 垂体微腺瘤或微小听神经瘤需采用薄层扫描,层厚小于 等于3mm
❖ 常规采用SE序列T1WI及T2WI。T1WI显示解剖结构较清晰, T2WI显示病变较敏感
2、MR信号表现
脑脑 脑 脂 颅 板 脑 血 钙 白灰 脊 质质 液 肪 板 障 膜 管 化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表现
一、检查技术●颅骨平片●脑血管造影(:●脑(平扫,增强,,灌注成像●脑:平扫,增强,,功能性(扩散成像,灌注成像,波谱分析,脑功能成像)●脑:少用。
成人。
颅骨侧位片正常颅骨后前位和侧位颅骨后前位片正常颅脑DSA图像(二)脑CT: 正常表现颅骨及空腔:颅骨呈高密度,鼻窦及乳突内呈低密度。
(参照物?)脑实质:分大脑额、颞、顶、枕叶、基底节区及小脑、脑干。
脑室系统: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蛛网膜下腔:包括脑沟,脑池和脑裂,呈均匀水样低密度。
增强扫描:正常脑实质无强化。
(Why ?)病灶密度的高低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急性血肿呈高密度脑梗死呈低密度颅脑CT横断面图像•(三)MRI• 正常脑MRI上,脑白质比灰质氢质子数目少,其T1 和T2值较短,故T1WI上脑白质信号稍高于脑皮质,T2WI上则稍低于脑皮质。
• 脑脊液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 脂肪组织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
•骨皮质、钙化和脑膜组织的含水量及氢质子很少,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
• 流动的血液因其流空效应,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当血流缓慢或异时,其信号增高且不均匀。
正常颅脑弥散加权像(DWI)横断面冠断面矢断面MRI上都能显示各组颅神经t(二)CT检查平扫密度改变: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及混合密度病灶增强扫描特征:均匀性、非均匀性、环形强化及无强化脑结构改变:占位效应、脑萎缩、脑积水颅骨改变:颅骨病变,颅内病变累及颅骨病灶强化方式有助于疾病的定性诊断。
额部脑膜瘤呈显著均匀强化右侧顶叶转移瘤呈环形强化•(三)MRI检查• 肿块:一般性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脂肪类肿瘤呈短T1长T2信号;含顺磁性物质肿块呈短T1短T2信号;钙化和骨化性肿块呈长T1短T2信号。
• 囊肿:长T1长T2信号或短T1长T2信号。
•水肿:长T1长T2信号。
•出血:因血肿期龄而异。
亚急性和慢性T1WI和T2WI 均呈高信号,周围低信号环。
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共10张PPT)
3
1
84
6 52 7
• 请根据左图 画出willis环 的结构图
• 并写出1-8 分别是什么 结构
请参照左图写出脑脊液的流动方向和流经部位 脑池和脑室是如何相通的? 1-4分别是什么结构? 占位效应的表现有哪些? 占位效应的表现有哪些? 这是一张什么图像?CT还是MRI? 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脑池和脑室是如何相通的? 脑池和脑室是如何相通的? 脑池和脑室是如何相通的? 并写出1-8分别是什么结构 图中20、22、37、49分别是什么结构? 请参照左图写出脑脊液的流动方向和流经部位 这是一张CT图像呢还是MRI图像?如果是MRI图像那么它是哪个序列? 占位效应的表现有哪些? 这是一张CT图像呢还是MRI图像?如果是MRI图像那么它是哪个序列?
• 两幅图中病变的密度变化?部位? • 占位效应的表现有哪些? • 会形成哪种脑疝?
• 请写出右侧四幅图
像分别是CT呢还是
MRI图像?MRI图像
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图中2又0、分22、别37是、哪49分些别序是什列么?结构?
占位效应的表现有哪些?
请• 参照请左图指写出出脑该脊液患的者流动颅方向和流经部位
图中20、22、37、49分别是什么结构?
并写出内1-病8分变别是的什么位结置构
占位效应的表现有哪些?
• 请尽量描述病变 图中20、22、37、49分别是什么结构?
脑池和脑室是如何相通的?
的表现 这是一张什么图像?CT还是MRI?
这是一张什么图像?CT还是MRI?
请参照左图写出脑脊液的流动方向和流经部位 这是一张什么图像?CT还是MRI? 图中20、22、37、49分别是什么结构? 请参照左图写出脑脊液的流动方向和流经部位 图中20、22、37、49分别是什么结构? 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占位效应的表现有哪些? 图中20、22、37、49分别是什么结构? 两幅图中病变的密度变化?部位? 脑池和脑室是如何相通的? 占位效应的表现有哪些? 请根据左图画出willis环的结构图 1-4分别是什么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
窗宽/窗位
1000
-1000
3、CT扫描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变。
确定病变性质。 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分辨肿瘤与水肿。
转移瘤
3、CT扫描
图像后处理技术:
MPR MIP VR SSD
3、CT扫描
CTA: 脑血管疾病的检查,部分取代DSA功能。 优点:
脑梗死 CBF
发生脑坏死
脑梗死 神经细胞发生缺血性梗 死,其他脑细胞可能有不同程度 受损
脑梗死
坏死过程
炎性反应过程,多核白C,微血 管长入坏死组织 胶质C增生 空腔 空腔结构 周围纤维胶质增生带 ;腔内:液体 +纤维血管网
脑梗死及其阈值和膜衰竭 CBF阈值电衰竭 15-20%以下
神经细胞膜离子泵运转受障启动 神经细胞死亡
位可清楚显示脑部与脊髓的形态结构, 如灰白质、脑室、脑裂、脑干、脑血管、 脑垂体等。其效果可与大体标本媲美。
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CT表现
①密度改变
高密度:
脑出血、钙化、富血管肿瘤
低密度:
肿瘤、炎症、梗死、水肿、囊肿、脓肿等
等密度 混杂密度
脑挫伤(出血,水肿)
脑膜瘤钙化
脑 梗 死
1、脑白质:密度稍低于灰质,CT值20-30Hu。 2、脑灰质:密度稍高于白质,CT值30-40Hu。 3、脑室脑池:呈低密度,CT值0-10Hu。 4、颅 骨: 呈高密度,CT值>250Hu。 5、生理钙化:点片状致密影。CT值>60Hu。
正常颅脑CT表现
MR信号表现
T1WI
T2WI
水-------------低信号-----------高信号
影像诊断学系列图谱-神经系统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5
25
【影像表现】
CT: 急性期呈高密度,周围有水肿和占位 效应
亚急性期密度逐渐减低,呈等密度 慢性期呈低密度
2021/3/15
26
脑出血
MRI:超急性期,T1WI和T2WI呈等信号 急性期, 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
T2WI呈低信号 亚急性期,T1WI呈高信号, T2WI呈低信
性程度进行辨别,结合发病的部位,对定性 诊断具有一定帮助。
2021/3/15
49
二、脑膜瘤
【概述】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非胶质原发肿瘤,起源于蛛网膜 颗粒细胞。
绝大多数脑膜瘤位于脑实质外,以大脑凸面、矢状窦旁、 蝶骨嵴、嗅沟等。
多为良性,恶性少见,可引起临近的脑膜和颅骨改变。 【病理学基础】
脑膜瘤呈球形或分叶形,少数呈扁平状或盘状,质地坚硬, 血供丰富,分界清晰。
CT呈低密度 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与血管周围间隙鉴别(FLAIR序列可帮助鉴别) 一些脑白质病相鉴别
2021/3/15
24
三、腔出血
【概述】 脑出血是脑组织内自发性出血,引起脑出血的原因有:
高血压、脑外伤、血管畸形、动脉瘤或脑肿瘤等。 【病理学基础】
超急性(4-6h) 急性期 (7-72h) 亚急性早期 (3-6d) 亚急性晚期(1-2w) 慢性期 (>2w)
2021/3/15
16
【影像表现】
超急性期:常规CT、MRI阴性 MR扩散加权成像表现为高信号 CT、MRI 灌注成像呈低灌注
急性期:>24小时,CT可表现为低密度 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梗死区形态多呈楔形或三角形
亚急性期:CT见梗死区密度进一步减低 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2021/3/15
15
一、脑梗死
【概述】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是由于脑的大或中等管径
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闭塞, 引起的血供区脑组织坏死。以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多见,多见 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者。 【病理学基础】
超急性脑梗死(<6h) 急性期脑梗死(6-72h) 亚急性脑梗死(3-10d) 慢性期脑梗死(>10d)
主要显示脑内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
2021/3/15
6
2021/3/15
颅脑CT平扫正常表现
7
(二)正常MRI图像
1,颅脑MRI断面图 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任意方位成像
2,颅脑MRI信号 ➢ 脑灰质较白质含水多而含脂少。在T1WI上脑灰质信号低于白
质,而在T2WI上脑灰质信号高于白质 ➢ 脑脊液在T1WI呈低信号、在T1WI上呈高信号 ➢ 脑动脉显示为无信号区 ➢ 头皮脂肪在T1WI 、T2WI均呈高信号 ➢ 颅骨内外板、硬脑膜、乳突气房、副鼻窦呈无信号或低信号 ➢ 颅骨板障含脂肪呈高信号
2021/3/15
8
2021/3/15
9
(三)头颅X线平片
1,颅板 内、外板呈致密线影 板障为松质骨,呈颗粒状低密度影
2,颅缝与囟门 囟门呈边界清晰的透亮影 颅缝呈锯齿状透亮影,新生儿较宽,30岁左右闭合
3,颅板压迹 (1)脑回压迹 (2)脑膜中动脉压迹 (3)板障静脉压迹 (4)蛛网膜颗粒压迹
2021/3/15
50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
多为均匀的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病灶,密度均匀,边界清, 周围可见轻度水肿带,少数可见坏死、 囊变、出血。
肿瘤钙化发生率约10-20%。钙化形态各异,多为边缘 弧线状钙化,或全钙化。 MRI平扫
在T1WI、T2WI呈等信号,与脑灰质的信号相当。 CT、MRI增强扫描
2021/3/15
41
【病理学基础】
星形细胞瘤成人好发生于 幕上大脑半球脑白质,儿童 好发生于幕下,一般良性边 界清晰,恶性边界不清,可以 发生囊变,钙化少见。
2021/3/15
42
【影像表现】
CT:
Ⅰ、Ⅱ级星形胶质细胞瘤: ➢ 大多数表现为均匀的低密度病灶,类似水
肿,CT值 18—24Hu。少数为混杂密度病灶。 ➢ 肿瘤边界多不清楚,少数清楚。 ➢ 90%瘤周不出现水肿,少数可有轻度或中度水
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异常 血管团。
CT:平扫呈不规则混杂密度影, 其内可见点状 或条样钙化,增强 扫描呈蚯蚓状、条状或点状强化。
MRI:T1WI和T2WI可显示迂 曲条状的流空信号。
2021/3/15
37
2021/3/15
38
【诊断与鉴别诊断】
CT、MRI增强检查及DSA 可以显示异常的血管团、供 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做出准确 的诊断。
慢性期:CT见梗死区密度更低,接近脑脊液密度 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信号接近脑脊液信号
2021/3/15
17
2021/3/15
右颞顶叶脑梗塞。CT扫描左额颞顶 叶大片低密度灶,其范围相当于大脑 中动脉供血区
18
右侧颞顶叶脑梗塞(超急性期,发病4小时):T1加权示左颞顶叶皮层 下区略低信号影。同一层面T2加权示左颞顶叶病灶呈高信号影。双 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塞呈高信号影。
2021/3/15
31
四、动脉瘤
【概述】 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张,动脉瘤
破裂引起相应的症状。 【病理学基础】
90-95%起自颈内动脉系统,5-10%起自椎动脉 系统。
以囊状动脉瘤最常见,发生于动脉分叉处,单发 或多发。
2021/3/15
32
【影像表现】 X线:诊断价值不大 DSA: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可以显示动脉瘤的 部位、大小、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 CT: 圆形或类圆形,表现为等密度、高密度或混 杂密度影,增强后呈均匀强化或囊壁强化, CTA有助于诊断。 MRI:T1WI和T2WI流空信号,有血栓形成时可呈 混杂信号,MRA可显示5mm以上的动脉瘤。
(2)等密度主要见于肿瘤、肉芽肿和血管瘤等
(3)低密度可见于脑梗死、脑水肿、肿瘤液化坏死以 及含有脂质 的病变
MRI(1)脑梗死、脑炎、肿瘤以及囊性病变大多在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2)T1WI和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主要见于亚急性出血、富含蛋 白或脂肪的病变
(3)T1WI为高信号、 T2WI为低信号主要见于胶样囊肿和黑色素 病变
2021/3/15
3
➢ CT的优势在于颅内,可解决大部分疾病的诊 断。
➢ MRI可以较CT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尤其对 后颅窝病变的显示更有优势。
➢ CTA、MRA能显示脑血管主干及较大分支, 对脑血管疾病起到筛选和初步诊断的作用。
➢ MR弥散成像、灌注成像、波谱分析以及CT 灌注成像等功能性成像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已展示出更广阔的应 用前景。
2021/3/15
19
【诊断与鉴别诊断】 梗死区形态与血供分布一致 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特点一般不难诊断 有时需要与胶质瘤相鉴别
2021/3/15
20
2021/3/15
21
二、腔隙性脑梗塞
【概述】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穿通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脑
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腔隙灶直径约5— 15mm。主要病因是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动脉硬化。
【病理学基础】
可发生任何部位,以大脑前、中动脉分布区脑皮质 内最常见。
病灶大小不一,较大者可累及一个脑叶、一侧或双 侧大脑半球。
由发育异常的血管扭曲成团形成,可见供血动脉和 引流静脉。
病灶内可夹杂有正常的脑组织、变性的神经元和胶 质细胞增生,周围可见脑组织萎缩、钙化等改变。
2021/3/15
36
【影像表现】 DSA:诊断AVM的金标准,可以
临床表现可无任何症状
【病理学基础】
好发于基底节、内囊、丘脑和大脑半球脑白质
多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在5-15mm直接 单发或多发
2021/3/15
22
2021/3/15
23
【影像表现】
CT上表现为低密度 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诊断与鉴别诊断】
基底节、内囊、丘脑和半球白质的小病灶
2021/3/15
10
(四)脑DSA
➢可以显示脑内血管主干及其细小分支 ➢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优于CTA和MRA
二、脊 髓
2021/3/15
11
第三节 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一、颅骨
颅骨骨折,表现为线样、凹陷性、粉碎性骨折和颅缝分离
颅骨破坏,表现为骨皮质缺损,边界模糊
二、脑实质
CT(1)高密度主要见于出血或钙化
2021/3/15
45
Ⅲ级星形细胞瘤,边界不清,周围可见水肿带影,增强强化明显
2021/3/15
46
T1WI
T1WI
增 强
2021/3/15
Ⅰ-Ⅱ级偏良性星形细胞 瘤, 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47
T2W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21/3/15
48
【诊断与鉴别诊断】
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很复杂,但是 根据强化特点、水肿的范围可以对肿瘤的良恶
2021/3/15
4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 一、颅脑
2021/3/15
5
(一)正常CT图像
1,颅脑横断面图 颅底到颅顶一般扫描9-11层
2,颅脑CT密度 ➢ 脑灰质的密度较脑白质高,CT值灰质为 32-40Hu,白质
为28-32Hu ➢ 颅骨和钙化呈高密度 ➢ 充满脑脊液的脑室、脑池系统呈低密度 ➢ 乳突气房和含气的鼻窦呈低密度 3,脑CTA
2021/3/15
12
三、脑室大小异常 (1)脑室扩大,主要见于脑萎缩、脑软化、发育异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