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常以单选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难度中等。
题干多以概念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对关键词的识记。
做题要把握创造性思维特征的关键词,结合例子对不同特征进行区分。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清楚。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吉尔福特指出,可用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新异性作为评价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指标。
1.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关键词:规定时间内,观念数量多少。
衡量标准只是单位时间内的观念数量,不涉及观念的不同类型。
对同一问题在一定时间内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反之,思维就缺乏流畅性。
例如,在说出板砖的用途时,学生可能会列举:能垒墙、能垒花坛、能盖房子、能修路、能垒台阶、能垒灶台……在短时间内,提供的用途数量越多,代表着思维的流畅性越好。
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
2.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关键词:不同类型答案越多,思维的变通性越好。
不强调规定时间内。
例如,让学生说出板砖的用途,学生可能会列举:建筑材料、防身武器、当锤子用、垫东西、磨石粉玩耍、写字……此时,列举的板砖的用途是不同的,思维更多表现为观念的不同类型答案多,即思维的变通性好,也称灵活性好。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思维比一般人的思维出现的想法散布的方面广、范围大,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思维通常只想到一个方面而缺乏灵活性。
3.独创性(新异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已也超越前辈的意见。
具有新奇性。
关键词:独一份。
例如,问学生圆是什么,小明说是李谷一的嘴。
别的同学想不到这样新奇的想法,所以
小明的思维是独特、新异的。
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能以前所未有的角度、观点、策略去解决问题,其独创性越高。
思维的独特性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试题演练】
1.【单选题】个体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参考答案】A。
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流畅性是指规定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变通性指面对问题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独创性是指面对问题情境时,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方法。
题干中,“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体现了思维的流畅性,故答案为A。
2.【单选题】让被试“尽可能说出报纸的用途”,他会有“学习用”“包东西”“当坐垫”“折玩具”“剪成碎片扬着玩”“裹在身上取暖”“用来引火”等各种各样的答案。
这体现了思维的( )。
A.独创性
B.灵活性
C.流畅性
D.深刻性
【参考答案】B。
解析:思维的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题干中,报纸各种各样的答案体现的是类型多,故属于思维的灵活性。
因此本题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