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柯城区黄茶至大俱源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专家组审查意见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柯城区黄茶至大俱源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专家组审查意见的通
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公布日期】2009.08.12
•【字号】浙交办[2009]291号
•【施行日期】2009.08.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正文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柯城区黄茶至大俱源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专家组审查意见的通知
(浙交办〔2009〕291号)
衢州市交通局:
你局《关于报送黄茶至大俱源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请示》(衢市交〔2009〕137号)悉。
2009年6月9日,我厅委托省公路局主持了该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会议。
现将《衢州市柯城区黄茶至大俱源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专家组审查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据此继续推进前期工作,抓紧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附件:衢州市黄茶至大俱源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核定表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
(代章)
二○○九年八月十二日
衢州市柯城区黄茶至大俱源
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专家组审查意见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组织衢州市柯城区黄茶至大俱源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的通知》(浙交会〔2009〕189号),2009年6月9日,省公路局在衢州主持召开了柯城区黄茶至大俱源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省、衢州市、柯城区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并组成专家组(名单附后)。
与会代表听取了衢州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对初步设计文件的介绍后,赴实地踏勘了路线重点路段并进行了认真讨论。
现将专家组审查意见综述如下:
一、路线走向和工程规模
赞同该项目起点为花大线黄茶村村口牌坊处(K0+000),路线经黄茶、大岭背、小沟、鸭路岭、后余、童前、半源,终点为大俱源上社自然村村尾,与气象雷达站道路相接,路线全长约13.548公里,其中中桥52米/1座,小桥152.4延米/7座,隧道760延米/2座。
其初步设计所确定的路线走向和工程规模基本符合“工可”批复意见。
二、工程技术标准
赞同该项目采用原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其中黄茶至童前段(K0+000-K6+111)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基宽7.5米,行车道宽6.5米;童前至终点段(K6+111~K14+280),采用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米,行车道宽6.0米,隧道净宽7.5米,净高4.5米。
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桥涵与路基同宽。
中小桥设计洪水频率1/50,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
其它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三、路线
(一)赞同初步设计提出的路线起终点位置及路线主要控制点。
(二)大岭背隧道段(K1+403~K2+900),初步设计提供了两个比较方案:推荐线方案,路线在岭后村南侧山坡展线,穿过大岭背隧道后,沿山坡下坡至山脚
对面桔子地,路线长约1.496公里,该方案需征地27亩,无房屋拆迁,路基土石方约5.5万方,隧道长约550米/1座,造价约2239万元。
比较线方案,路线在岭后村南侧山坡展线,穿过大岭背隧道后,沿山坡下坡至比较段终点,路线长约
1.54公里,该方案需征地26亩,无房屋拆迁,路基土石方约5.8万方,隧道长约490米/1座,造价约2255万元。
推荐线方案路线指标相对较高,隧道长度稍长,且投资省;比较线隧道出口处在弯道上,且地质条件较差。
经综合比较,赞同设计采用推荐线方案。
建议进一步优化大岭背隧道进洞口位置,尽量避免隧道接线的高填方。
(三)小沟隧道路段(K2+990~K4+380),初步设计提供了两个比较方案:推荐方案,路线在脚岗村对面桔子地,穿过小沟隧道、跨小沟溪后接鸭路岭老路,路线长约1.39公里,该方案需征地37亩,房屋拆迁1347平方米,路基土石方6.2万方,隧道1座长235米,最大纵坡7%,造价约1735万元;比较方案B,路线在脚岗村对面沿山坡展线,经小沟村,跨小沟溪后接鸭路岭老路,路线长约
1.475公里,该方案需征地35亩,房屋拆迁1510平方米,路基土石方5.4万方,最大纵坡7.9%,造价约495万元。
推荐方案路线平纵指标相对较高,对小沟村影响较小,但隧道地质条件较差,造价较高;比较线方案纵坡较大,路线穿小沟村过,拆迁量较大,对营运安全不利。
经综合比较,原则赞同采用推荐线方案。
建议进一步做技术经济比较。
(四)K3+850~K4+800段为7%左右反向纵坡,建议调整纵坡变坡点,以减小纵坡。
(五)K4~K5、K10~K12、K13~K14段,建议进一步优化平纵线形,以减少土石方数量。
四、路基、路面
(一)赞同初步设计提出的路基横断面布置形式及几何尺寸。
(二)赞同面层采用水泥砼路面。
黄茶至童前段,采用22厘米厚水泥砼面层,基层为18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挖方路段垫层采用15厘米厚级配沙砾;童前至大俱源段,采用22厘米厚水泥砼面层,基层为15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
(三)对于岩质较好边坡,建议采用光面爆破。
建议全线进行边坡详细地质调查提出针对性处理方案,宜以植物防护为主。
(四)请设计单位按环保、水保等要求细化弃渣场的设计。
(五)请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详细调查,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涵洞位置、形式及孔径、标高。
五、桥梁
(一)赞同桥梁上部结构采用8米现浇板,10米、13米、16米跨径预应力砼空心板;桥台采用U型桥台、扩大基础。
(二)建议设计单位进一步完善桥梁的地质资料,并调查水文资料,补充桥梁常水位和冲刷资料,合理确定桥梁配跨及桩基的桩径、桩长。
六、隧道
(一)基本赞同隧道断面形式及其组成尺寸。
(二)请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探明隧道位置的围岩地质情况,对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应进行优化,尽量减少支护工程量。
(三)同意隧道内采用22厘米厚水泥砼路面和15厘米厚贫砼路面。
(四)请进一步优化隧道洞门设计。
七、除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采用钢质防撞护栏外,其余路段建议采用防撞墩、警示桩等其他形式,并进一步完善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
八、请设计单位根据专家组审查意见对图纸进一步修改完善,调整概算并按程序报批。
九、请柯城区政府协调好发改、城建、国土、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有关
事宜,以利工程顺利实施。
十、本项目建设工期为24个月。
附件
衢州市黄茶至大俱源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核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