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7高一上·杭锦后旗期中) 下表
身份使用乐器乐舞的规模
天子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64人
诸侯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48人
卿、大夫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32人
士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16人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A . 贵族生活腐化
B . 血缘色彩浓厚
C . 音乐发展迅速
D . 社会等级森严
2. (2分) (2017高一上·禹城期中) 中国古代祭祖之风盛行不衰,上自天子,下及庶民,都要尊祖祭祖。

材料现象
A . 反映了古人迷信思想浓厚()
B . 是统治者提倡的结果
C . 说明了古代人伦秩序森严
D . 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
3. (2分) (2019高一上·肇庆期末) 下列关于这种活动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最恰当的是()
A . 宗法制与观念的影响
B . “一国两制”的提出
C . 中华文化的辐射效应
D . 对古人智慧的尊重
4. (2分)(2017·大庆模拟)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的独创性举措()
A .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 . 调整规范了各级官员的编制
C . 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 . 使宰相成为国家实际决策者
5. (2分) (2016高一上·吉林期中) 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

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 . 察举制的实行
B . 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 . 军机处的设置
D . 科举制的推行
6. (2分) (2017高一上·金沙期中) 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

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下列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中,与材料大意相似的是:()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中外朝制度
③二府三司制
④内阁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7. (2分) (2017高一上·石家庄期中) 明朝《大诰》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

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

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A .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 . 完善官员监察体系
C . 预防地方割据出现
D . 利于规范官员行为
8. (2分) (2019高一上·阜新期中) 有学者评论说:“(它)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

”该学者评论的是()
A . 科举制
B . 郡国并行制
D . 三省六部制
9. (2分) (2017高一上·衡阳期中)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导致上述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 . 世卿世禄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10. (2分)(2017·福建模拟) 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

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
A .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 . 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
11. (2分)(2019·浙江模拟) 中国人“家”的观念十分浓厚,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谱。

族谱内容十分丰富,记载有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分、人物传略等,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是连接海内外宗亲的桥梁和纽带。

下列对中国人重视修订族谱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②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
③古代分封制的遗风
④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2. (2分) (2017高二下·江苏期中) 《全球通史》:“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

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材料所说的“这一制度”是指()
A . 太学制度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13. (2分)图是隋唐的三省六部,这一制度完善了自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

其积极意义在于()
A . 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 . 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C . 有利于人才的选用,保证了政治清明
D . 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工作效率提高
14. (2分)下图是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律”竹简。

下列规定不可能出自“秦律”的是()
A . 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灭族的酷刑
B . 由政府有关机构定期校正衡器
C .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D . 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销售
15. (2分) (2015高一上·湖北期中) 《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

”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A . 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
B . 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C . 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
D . 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
16. (2分) (2018高一上·承德月考) 清代历史学者赵翼说:“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

”可见,军机处的设立()
A . 是统治阶级权力夺斗的结果
B . 是皇权对议政处的妥协
C . 结束了议政王大臣的统治地位
D . 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17. (2分) (2017高二下·武威期中) 观察下图,图中现象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 . 强化了中央集权
B . 造成冗兵冗费
C . 削弱了武将权力
D . 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18. (2分)(2016·江西模拟)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规定:士人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推荐,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

这体现了科举取士()
A . 为了加强专制需要
B . 仍受门阀制度影响
C . 认可才能的唯一性
D . 强调品德的重要性
19. (2分) (2017高三上·怀仁期中) “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

”材料意在揭示()
A . 内阁机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 . 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处理国政
C . 明朝皇旁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 . 明代皇帝不信任内阁,自己经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20. (2分)以下关于图所示时期地方管理情况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 因“强干弱枝”而致地方困弱
B . 民族对峙致使对地方控制松弛
C . 幅员辽阔,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D . 体制创新,适应疆域扩大需要
21. (2分) (2017高一下·大石桥开学考) 唐代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 . 设三司使
B . 文官任知州
C . 设枢密院
D . 施行将兵法
22. (2分)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400多件政事。

导致朱元璋如此勤政的主要原因是
A . 朱元璋过人的智力与精力
B . 丞相职位被废除
C . 明代社会矛盾尖锐,事务繁杂
D . 明代官员的业务能力低下
23. (2分)“中国传统官僚集权社会的社会精英,主要是由地主、士绅与官僚这三个阶层角色构成的……自隋唐以来迄至近代……上述这三个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相对频繁的横向流动。

”与这种“流动”关系最为密切的制度是
A . 察举制
B . 九品中正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科举制
24. (2分) (2017高一上·宜昌期中) 我国当前实行的省制开端于()
A . 秦朝的郡县制
B . 西汉的州郡县制
C . 元朝的行省制
D . 唐朝的军镇制
25. (2分) (2018高一上·东辽期中) 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 . 皇权受到制约
B . 世袭制度消亡
C . 君主专制强化
D . 地方权力削弱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60分)
26. (20分) (2018高二上·惠来月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具有“仁、礼、孝”等品质,因为他相信拥有这些品质的人才能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

孔子认为,只有在道德高尚的人的英明领导下,中国才有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希望。

材料二:在管理中汉武帝仍然依靠法家学派的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但他又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

材料三:宋朝新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朱熹(1130—1200)。

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朱子家训》,其中对婚礼、葬礼、敬奉祖先以及其他一些家庭礼仪都做了详尽规定。

作为一个优秀的儒家学者,朱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个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在更大的社会里都应当发挥其正当的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勒格《新全球史》
材料四: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

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法家对于建立“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构想有何明显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武帝时期政治对思想提出的根本要求。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发展怎样适应了这一要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认为人要发挥“正当的作用”,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4)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宋明理学,儒学不断发展,长期占据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地位的现象给我们以怎样的历史启示?
27. (15分) (2017高一上·钦州港开学考)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而作为西周王朝的统治者周厉王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断地盘剥人民,当然最终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被人民所唾弃。

阅读下列材料:
(西周)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

大夫芮良夫谏厉王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也。

”厉王不听。

……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其谤鲜矣,诸侯不朝。

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厉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
“是鄣(通障,阻挡)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

于是国莫敢出言。

三年,乃相与畔(叛),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相行政,号曰共和。

请完成:
(1)周厉王在用人、施政上有什么特点
(2)大夫芮良夫和召公分别提出哪些劝谏这些劝谏为什么不起作用
(3)周厉王拒绝劝谏最后导致怎样的结果
28. (15分)(2016·天津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琅玡台刻石》文: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

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材料二:年轻的共和国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国库空虚,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在跨州货物的征税方面存在争端,马萨诸塞州有农民造反。

汉密尔顿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摘编自《美国的建立》
材料三: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项政治制度。

(1)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举措,并指出秦统一的意义。

(2)分析材料二中“棘手的问题”产生的根源。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相同点和最根本的不同点。

29.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

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沙皇俄国“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所釆取的措施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改变中国”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
考点:
解析:
答案:24-1、
考点:
解析:
答案:25-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60分)答案:26-1、
答案:26-2、
答案:26-3、
答案:26-4、考点:
解析:
答案:27-1、答案:27-2、
答案:27-3、
考点:
解析:
答案:28-1、
答案:28-2、答案:28-3、
考点:
解析:
答案:29-1、
答案:29-2、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