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托克旗实施退牧还草效益显著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退牧还草试点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退牧还草试点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11.22•【字号】内政办字[2002]354号•【施行日期】2003.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退牧还草试点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内政办字[2002]354号2002年11月22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退牧还草试点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退牧还草试点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退牧还草试点工程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切实搞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牧还林(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等有关政策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纳入国家和自治区退牧还草工程计划的试点旗县。
第三条退牧还草工程指导思想:坚持“围栏封育、退牧禁牧(轮牧)、舍饲圈养、承包到户”的建设方针,以政策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充分调动农牧民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的积极性,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有效遏制天然草场沙化、退化,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地资源永续利用。
第四条退牧还草工程遵循以下原则:(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休则休,宜禁则禁,宜轮则轮;(三)政策引导与农牧民自愿相结合,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四)以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为重点,以嘎查村为基本单元,集中连片实施。
第五条退牧还草工程包括季节性退牧、半年退牧和全年禁牧三种类型。
季节性退牧是指在春夏季节牧草生长期的3个月内禁止草场放牧。
半年退牧是指在春夏秋季节牧草生长期的6个月内禁止草场放牧。
草原资源保护法案例

草原资源保护法案例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保障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草原资源逐渐遭受破坏和退化,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草原资源,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草原资源保护的法规和政策,并且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详细介绍我国在草原资源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其效果。
案例一:内蒙古自治区“贺兰山林草复合防护与保护工程”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草原地区之一,然而,过度放牧和人为开发等活动导致该地区草原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治区政府实施了“贺兰山林草复合防护与保护工程”。
该工程通过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措施,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和草原保护工作。
首先,工程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项目,通过引种本土植物,增加草原植被覆盖率,减少了风蚀和水蚀现象,提高了土壤保持能力。
同时,在进行植树造林的同时,还加强了对放牧行为的管理,通过控制牧畜量和放牧时间,有效减少了草原过度放牧的问题。
其次,该工程注重草地的恢复和保护。
通过实施放牧轮换制度,合理安排放牧区域和放牧时间,保护了草地的生长和恢复。
此外,还加强了对草原退化地区的治理,通过机械除草、草皮覆盖等方式,促进了退化草地的恢复。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的贺兰山地区的草原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
植被覆盖率得到明显提高,土壤侵蚀现象减少,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同时,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加强,对防止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案例二:青海湖周边湿地保护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周边的湿地生态系统对青海湖的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原因,青海湖周边湿地面临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湖泊周边湿地,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湖泊周边湿地的管理和保护。
设立了保护区,划定了禁止开发区域,严禁任何破坏湿地生态的行为。
内蒙古退牧还草工程中期效益分析

地表径流。
旗 县 16个苏 木 3 8个 典 型牧 户 ( 5户/ 县 ) 7 3 1 旗 进
行 人 户 调 查 :设 计 的 调 查 问 卷 包 括 2个 部 分 , 个 一
并 结合其对农牧 民生产 生活 的影响 , 力图从
经济 、 态和社 会效益等 方面 对该 工程作 一 生
的 6% , 中 禁牧 1 6万 h 休 牧 2 5万 h 划 其 5 m, 1 m,
区轮 牧 2 9万 h m。
评 价 ,以期进 一步改进 和 完善 各项 工作 , 确
保该项 工程 能够取得 预期效 果 , 实现 生 态建
财政 困难 , 配套 资 金难 以解 决 ; 分牧 户 受禁 牧 的 部
影 响较 大 , 产 成本 增 加 , 收 入下 降 ; 础 设 施 生 纯 基
民对退 牧还 草 二 程 的态 度 和意 见, 4个 问题 由 I 有
投 资 大 , 民无 力 承担 ; 民缺 乏舍 饲 、 含 饲 的 牧 牧 半 经验 ; 术项 目管 理 不够规 范 等 。 技
落实 , 否在 实践 中收到 预期 的效 果 , 全取 决 于 能 完
收 稿 日期 :0 6 0 ~ 0 20 — 8 3
人 门 、 包 t 面积 等 主要 变 鼍 进行 r加 权 , 在 承 地 并
该 基 础 上 作 了 项 目 实 施 前 后 的 对 比 分 析 , 尽 可 能 地说 明了退牧 还 草对 农牧 户 的影 响 :
文 章 顺 序 编 号 :6 2 5 9 (0 6 0 ~ O 4 0 17 ~ 10 20 )5 0 4 — 3
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对鄂尔多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益处

日前 , 全国 9 0 %f l * J , 町利 用 天 然草 原 不 同程 度 的退 化 , 其 中 覆 盖
然 地 带 的 交接 地 段 . 自然 地 理 的 过 渡 性 加 之 两 个 4 8 %, 决 定
了 自然 因 素 的 复杂 性 、 脆弱性和特殊性。一度以束乖利j f ] 轻 保护 的粗 放 式 畜牧 业 生 产 方 式 , 以段 人 口的 急 剐 增 加 , 导致 草 原生 态 环 境 整体 恶 化 . 草 场退 化 , 沙尘 暴肆 虐 , 畜 牧业 经 济 可持 续 发 展 举 步 维艰 . 农 牧 民 收 入增 K困 难 上世纪 9 0年 代 初 鄂 尔 多 斯 的 伊 霉 洛 桠 新 街 镇 等 地 草
是 鄂 尔 多 斯 市生 态 环 境 的 主 要 特 征 i 。鄂 尔 多 斯 处 住儿 个 亡 I
、
鄂 尔 多 斯 市 实 施禁 牧 、 休牧、 划 区轮 牧 制度 的背 景
草 原 是鄂 尔多 斯 市 的生 态 主 体 . 也 是 畜 牧 业 发 展 的重 要 物 质 基 础 和农 牧 民赖 以生 存 的基 本 生 产 资 料… 。 由于 全球 气 候 变 暖 及 长期 以来 草 原 开 垦 、 超载 放 牧 、 滥采乱挖 、 违法征 占 等 自然 和 人 为 因 素 , 草 原 植 被遭 到 严蘑 破 坏 , 草 原 生态 环 境 持 续 恶 化 。尽 管 我 国草 原保 护 建 设 近 年来 取 得 了 较 大 成 就 , 但 草 原生 态 环 境 “ 局部改善 、 总体恶化” 的局 面 仍 末 根 本 改 观 。
退牧还草以来准格尔旗西部沟源与矿区草地生态恢复研究

地处准格尔旗西部 , 地理位置为 3 9 。 3 4 - 3 9 。 5 7 N , 1 1 0 。 2 0 一 1 1 0 。 4 3 E, 呈东西 狭 窄 、 南北 略长 的区域 。 地 形高 而砒砂 岩 侵蚀 沟谷或 沟源 集 中地带 , 是 以高 原 平 面草原 或沟 谷性 山地草 原为 特色 , 并且 矿业 发 展 与 开发速 度缓 慢 的农 牧业 乡 ; 纳1 3 松 镇地 处准 格 尔旗 西南部 , 地 理位置 为 3 9 。 l 5 一 3 9 。 3 7 N, 1 1 0 。 1 9 1 1 0 。 5 0 E , 呈东西略长、 南北略短的区域。地形 由 西往东倾斜而黄土侵蚀沟谷地带 , 是 以黄土丘陵平 地草 原或 沟谷 灌丛草 原 为特色 , 并且 矿业 发展 与开 发速 度较 快 的农 牧业 转 向工矿业 方 向发 展 的镇 。
一
2 . 2 研 究方法
年降水量多集 中在 7 — 9月份 , 年均降
2 . 1 取样 地 区 为 了反 映影 响 草原 的工 矿企 业 因 素作 用 与草 地 现状 的特点 , 选取 了工矿企 业发 展或 开发 程度不 同的两个 乡镇 , 即暖水 乡和纳 E t 松 镇 。其 中暖水 乡
1 准格尔旗概况
准格 尔 旗 隶 属 鄂 尔 多 斯 东 部 , 地 理 坐 标 为 N 3 9 。 1 1 - 4 0 。 2 1 , E1 1 0 。 0 5 一 1 1 1 。 2 7 , 总 土 地 面 积 为7 6 9 2 k m 。该 区 属 于 典 型 的 中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其特点为冬季漫长而寒冷 , 夏季炎热而短促 , 春 秋气温变化加剧 。全旗平均气温为 6 . 2 — 8 . 7 c C; 全
也提 高 了一 定 的 恢 复 效 益 。
鄂托克旗现状分析报告

鄂托克旗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鄂托克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是草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旨在对鄂托克旗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现况。
二、经济现状鄂托克旗的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导,是内蒙古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全旗畜牧业品种繁多,主要以牛、羊、马为主。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农业发展相对较弱,农田面积有限。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鄂托克旗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的重要支柱。
除畜牧业外,鄂托克旗还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近年来,旗内煤炭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成为县级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的物流和服务业的发展,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社会发展鄂托克旗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整体较低。
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健康保障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旗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交通网络欠发达。
尤其是远离县城以及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限制了这些地区的发展和对外交流。
旅游业是鄂托克旗新兴的产业之一。
作为北方草原的一部分,鄂托克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如能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和开发,鄂托克旗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有潜力的旅游目的地。
四、环境状况鄂托克旗位于草原地区,拥有大片的草原和自然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愈发突出。
大规模的牧业养殖和工业开发对土地、水源和大气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同时,过度放牧也导致了草原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的问题,给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
因此,鄂托克旗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未来发展展望鄂托克旗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鄂托克旗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和发展:鄂托克旗应进一步改善畜牧业的基础设施,提高养殖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退牧还草工程效益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
针 对 内蒙 古 阿拉 善右 旗 的 自然概 况 , 阐述 了实施 退牧 还草 工程 取得 的生 态效 益 和社 会 效 益 , 并分 析 了其 中存 在 的 问题 , 以期促
进 该 地 区退牧 还 草 工程 的推 进 。 关键 词 退牧 还 草 ; 效益 ; 在 问题 ; 存 内蒙古 阿拉 善右 旗 中 图分 类号 ¥ 1 S 5 文献 标识 码 A 8 2; 1 7 文 章编 号
施 以 来 ,0 0 2 1 2 0 - 0 0年 相 应 的草 地 指标 一 直在 增加 , 加幅 增
度极 为明 显 。 原得 到了 休养 生 息 的机 会 , 草 原 生态 安全 草 使
得 到保 障
阿 拉 善右 旗 深 处 内陆 高原 , 温性 荒 漠 干旱 区 . 有典 为 具 型 干燥 大 陆性 气候 特 征 , 平均 日照 时 数 314h。 年极 端 年 0 历
木植 被 盖度 l %~ 5 产草 量 16 5k ,m 8 2 %, 7 g} 。 l
2 退 牧 还 草 工 程 实 施 效 益
21 生 态 效 益 .
亿 元 . 方投 资 05 85亿 元 , 投 资 22 1亿 元 。 地 .3 总 .6 禁牧 面 积
11 62 0b , 牧 6 4 m 划 区 轮 牧 1 6 m 草 场 2 6 m 休 41 7h , 72 7h 。
为 1 63 m , 工草 地 3 .0k 2 .0k 人 39 m 。
12 气 候 .
材 的 滥 采滥 挖 , 致 草 地 的 生 物 量 、 度 和 高 度 等 指 标 从 导 盖 2 0世 纪 7 0年 代 至 2 l世纪 初 一 直 处 于 下 降状 态 。 自项 目 实
补 播或 模 拟 飞播 2 3 m2退 出 牲 畜 2 33 3h o 5万 绵 羊单 位 , 搬迁 转 移牧 户 20 4户 , 0 4 38 2余人 。 拉善 右旗 退 牧 还草 工 程 的 阿 实施 使长 期 生 活在 恶 劣环 境 中的 广大 牧 民普 遍 享 受到 国 家 的优 惠政 策 【 传统 的靠 天 养畜 粗放 经 营方 式 有 了根 本性 转 2 j , 变 , 长 期贫 困 的牧 民 指 明 了多 渠道 发 展 的方 向 。 也 是 该 为 这 旗 有史 以 来实 施 的 一项 涉 及范 围 最大 的建设 工程 , 生 态 、 其
大漠葱翠“养”人眼——鄂托克旗“十一五”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来, 鄂托 克旗积 极实 施 了草原 “ 牧 、 禁 休 牧 、 区轮牧 ” 划 政策 , 并对 草原生 态 退 化 区和恶 劣 区的牧 民实施 了 “ 乡 城 统 筹 、 护 生 态 、 移 发 展 、 收 致 保 转 增
富 ” 策 略 , 后 与 生 态 脆 弱 区 牧 民 的 先 签订 搬迁 转移合 同 13 6 3户 、7 9人 。 49
天然林 保护 飞播造 林 3 亩 、封 山 育 4万 林 3. 25万亩 、 三北 ” 防护林 四期 工程 “ 1. 09万亩 、 固退耕还林 补植 补造 1 . 巩 32
万 亩 、 国 家 重 点 公 益 林 项 目 184 2 .2万 亩 , 被恢 复项 目 46 植 56万 亩 , 成 义 务 完 植 树 5 0 万株 ,有 效 地遏 制 了毛乌 0 0余 素 沙 地 和 草 原 生 态 环 境 的 恶 化 。 截 至 2 0 年 年 底 , 全 旗 林 业 用 地 面 积 达 09 14 38万 亩 。森 林 覆 盖 率 由 上 世 纪 末 的
万 多元 建设 资金 , 过 围 封 、 通 植树 种 草 等方 式 ,使昔 日的沙漠得 到 了治理 , 而 且 经 济 效 益 也 很 可 观 。每 年 秋 季 可收 获 林 木 枝 叶 1万 多 公 斤 ,可 产 优 质 牧 草 3 万 多公 斤 ,每 年 仅 出售 沙柳 条 和 网杆 等, 就能 收人 3万 多 元 , 家现 在 的林 他 业 总 价 值 约 达 lo多 万 元 。 6 “ 十一 五 ” 间 , 了稳步 推进 鄂托 期 为 克旗造林 绿化 和林业 生态 建设进 程 , 不 断加强森林 资源 保护 , 进林 沙产 业健 促 康 发展 , 鄂托 克旗 积极 实施 各级党 政领 导 一 把 手 工 程 , 林 业 生 态 建 设 工 作 纳 把 入 党政领 导年度 实绩考 核 目标管理 中。 退 耕 还林 和 天然 林 保 护等 林 业生 态 工 程 、 乡 绿 化 一 体 化 、 色 通 道 建 设 和 城 绿 全 民义务植树 均取 得 了显著 成绩 。“ 十 五” 间 , 期 全旗 共 完成 各 类林 业 生 态 建设任 务 248 6 亩。 0 .7 6万 其中完成退 耕 还 林 工 程 95万 亩 ( 封 代 造 5万 亩 ) . 以 、
鄂托克旗农牧业产业化引领农民增收

鄂托克旗现代农牧业引领农牧民增收
近年来,内蒙古鄂托克旗突出地域特色,全力发展农牧业产化经营,提高农牧业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在全旗农牧区经济发展中走出特色之路。
近年来,鄂托克旗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经营作为解决“三农”总量的根本途径,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加强生态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进行结构调整,增加农牧业科技含量,加快了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鄂托克旗根据农牧业生产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特点,提出了草牧场经营规模化、农业设施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以工业的思维谋划农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
在发展草原畜牧业方面,制定出台《鄂托克旗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在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支持农牧业通过转包、租赁互换、股分合作等形式流转草牧场承包经营权,重点培育“户均草牧场5000亩+水浇地100亩”和户均草牧场10000亩以上的经营户。
全力推进草牧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近年来累计建设养殖示范大户、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254户,逐步提升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该旗在发展农业上,累计投入1.2亿元,在赛乌素和蒙西分别实施36万亩、2.2万亩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项目,组建了8个农机服务队,大力发展精品循环农牧业。
在农牧业经营方式上,大力支持海龙、森和、远丰公司等新型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升产业层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
截至到2009年年底,有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32家,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农牧业生产已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牧业迈进。
2009年末全旗第一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8%,达到4亿元。
鄂托克旗农牧业局改良站姜向宏供稿。
鄂托克前旗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面 积 近 7万公 顷 , 林 产业 发 展 提供 了资 源 保 障 。而 为 三段地 柠 导 向 , 经 营 运 作 符 合 当 地 实 际 的 特 色 产 业 , 形 成 了 “ 业 +农 户 ”的 产 业 化 格 局 , 实 现 产 值 10万 元 , 企 年 5 创 利税 2 0多 万 元 , 地 方 发 展 撑 起 绿 色 经 济 的 一 片 天 。 为 2、 柱 产 业 不 断 形 成 。 支 产 方 面 , 政 府 和 企业 的合 力 推动 下 , 沙 柳 、 在 以 柠 条 、杨 柴 为主 的原 料林 基地 建设 突 飞猛 进 ,每 年 以 13 . 万 公 顷 的 速 度 推 进 。 二 产 方 面 , 着 主 营 产 品 市 场 前 景 随 的看 好 , 产 加 工 生 产 能 力 不 断 扩 大 , 镇 柠 条颗 粒 饲 林 敖 料加 工 厂将 针对 农 牧 民养殖 需 求 , 分 利用 本 地 富余 的 充 玉 米 、 葵 渣 、 粕 等 和 柠 条 饲 料 配 合 , 辅 以 微 量 元 油 豆 再 素 , 成 营养 更 高 、 口性更 好 的混 合 饲 料 , 泛用 于农 制 适 广
蓬 勃 发展 的林 产业 , 一方 面促 进 了鄂托 克前 旗 农 牧 产 业 结 构 的 合理 调 整 , 有效 增 加 了农 牧 民 收人 ; 一 方 另 面 合理 转 移 了鄂 托 克前 旗 农村 牧 区剩 余劳 动力 , 展壮 发 大 了地 方经 济 。 I 全 社 会 基 本 形 成 了 全 民 动 手 办 林 业 、 绕 市 场 办 、 围
NEI ENGGULI M NYE
林沙产业
◇ 一 、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林
从 林 业 渠 道 增 加 的 收 入 占 当 地 农 牧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的
内蒙古地区退牧还草工程的效益评价及问题探析

内蒙古地区退牧还草工程的效益评价及问题探析
刘宇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退牧还草工程是国家草原生态建设重大战略举措,对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工程实施过程各种资料信息的分析,对内蒙古退牧还草工程进行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基本结论是:内蒙古退牧还草工程总体上效果明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存在政策措施不到位、配套政策和产业发展脱节等问题,影响了工程实施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总页数】3页(P6-7,27)
【作者】刘宇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24;S157.4
【相关文献】
1.内蒙古地区退牧还草工程的效益评价及问题探析 [J], 刘宇
2.内蒙古地区高校助困政策问题探析 [J], 马慧
3.探析内蒙古地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J], 刘硕敏
4.内蒙古地区退牧还草工程的效益评价及问题探析 [J], 刘宇
5.我国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有林场经营现状与发展问题探析 [J], 秦家炜;于宝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牧区施行草原禁牧、休牧调研报告

内蒙古牧区施行草原禁牧、休牧及给牧民补偿情况调研报告禁牧、休牧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但如何使这一决策贯彻实施,并切实做到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牧民收入提高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多赢”目标,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为了摸清这方面的情况,提出有效对策,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受自治区发改委的委派组织农牧业厅经管站及部分专家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重点深入到新左旗、巴林右旗、西乌旗、白旗、西苏旗、四子王旗、达茂旗、乌中旗、鄂托克旗、阿左旗等十个牧业旗的29个苏木58个嘎查275个牧户,采取入户走访调查、收集分析有关资料,与盟市、旗、苏木的有关同志座谈的方法,对自治区牧区禁牧、休牧及对牧民进行补偿情况进行调查。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禁牧、休牧实施情况内蒙古禁牧、休牧政策的全面推行是依托和结合国家实施的“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开展的。
项目旗市采取的办法大都是对项目区的草场全部围封禁牧,牧民全部搬迁转移。
项目实施年限是每期五年。
2002年国家开始在自治区部分旗县进行项目试点工作,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项目基本覆盖了所有牧区旗市,有的旗市先后安排了数期建设任务。
截止2008年国家累计下达禁牧6280万亩、休牧10768万亩的任务。
内蒙古2002—2008年禁牧、休牧具体情况如下:历年国家给内蒙古下达的禁牧、休牧指标万亩资料来源:内蒙古农牧业厅禁牧、休牧补贴的国家标准为:项目施行前两年为禁牧5.5公斤陈化粮/亩·年,休牧1.375公斤陈化粮/亩·年;后三年根据禁牧、休牧补偿陈化粮的数量,按2005年的市场价格确定并换算为相应的补贴资金,即:禁牧为4.95元/亩·年,休牧则根据休牧的时间来补偿,休牧180天为2.46元/亩、90天为1.23元/亩、45天的为0.60—0.62元/亩、30天的为0.15元/亩。
到2008年国家共投入自治区补贴及建设资金累计60865.25万元。
退牧还草工程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退牧还草工程取得的成效与经验近年来,中国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旨在促进中国草原的恢复和绿化,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此项工程的实施,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大致包括:一是草原植被恢复增加。
随着退牧还草的发展,中国草原的植被恢复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在植被丰富性、植物多样性和土地覆盖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草地覆盖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使当地植被得以复苏。
二是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退牧还草的发展,草原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臭氧和河流水质方面。
草原退牧减少了污染物,有利于水资源的恢复,改善了当地的水质。
三是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随着草原的退牧还草,当地的空气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PM2.5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有所下降。
植被发育良好,可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当地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退牧还草工程还带来了一些经验。
其中,一是要重视草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草原是一种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要求我们加强草原的管理和保护,从而确保它的持续发展。
二是要加强人口管理措施。
由于人口的增加,改变了草原的生态环境,因此,要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减少人口的增加,避免草原被过度放牧,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
三是要加强植被恢复工作。
要及时补种,培育植被,增加植物多样性,提高草地覆盖率,以及恢复草原生态环境。
四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要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加强草原资源的环境管理,尽快建立草原公园,引导村民参与草原公园的管理和保护,以及实施科技手段开发草原公园的经营管理。
总之,以上就是中国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当前仍应认真学习和总结这些成效与经验,以推动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鄂托克旗农牧业发展成绩斐然

鄂托克旗农牧业发展成绩斐然
佚名
【期刊名称】《内蒙古政报》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近年来,鄂托克旗以大力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和围封转移工程为契机,紧紧围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这条主线,积极创建示范样板工程,以增加农牧投入、提高农牧农素质为目的,把发展农牧业生产与增加农牧农民收入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鄂托克旗农牧业发展模式。
【总页数】1页(PI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
【相关文献】
1.兴海县坚持科技引领农牧业发展成绩斐然 [J],
2.对鄂托克旗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 [J], 李向;那顺
3.农牧业发展成绩斐然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J], 张宇
4.跨越式发展的鄂托克旗农牧业局 [J],
5.支持草原生态建设服务绿色产业——大力发展鄂托克旗农牧业龙头企业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拉特中旗退牧还草工程成效显著

乌拉特中旗退牧还草工程成效显著
佚名
【期刊名称】《新农业》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退牧还草项目工程从2002年开始实施以来,全旗共实施退牧还草工程1280万亩,惠及牧户2445户8260人。
2011年退牧还草项目总投资2510亿元,国家投资2150万元,地方配套360万元,该项目将于2012年7月末正式完工。
【总页数】1页(P21-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
【相关文献】
1.中国西部地区退牧还草工程成效显著 [J],
2.华池县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J], 李元锋
3.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四川省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J],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草原处
4.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保护和建设好川西北草原--关于实施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的调查和思考 [J], 但其明
5.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创绿色美丽四川——四川省退牧还草工程成效显著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持续加强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禁垦工作的通知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持续加强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禁垦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4.07•【字号】鄂府发〔2023〕22号•【施行日期】2023.04.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草原资源正文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持续加强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禁垦工作的通知鄂府发〔2023〕22号各旗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为巩固提升全市草原保护修复成果,促进草原生态环境加快恢复、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市人民政府决定持续加强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禁垦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禁垦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具体行动,是保护草原生态安全、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的实现途径。
各旗区、市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禁垦工作,正确处理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守生态、民生底线,坚决克服禁而不止、休而不息、监管不力等问题。
要全面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的指导意见》(内政办发〔2022〕64号)有关规定和要求,细化工作举措,强化工作力度,真正将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工作抓紧抓细抓实。
二、切实履行职责各旗区人民政府是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禁垦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内相关工作负全责。
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组织实施本辖区内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禁垦工作。
草原使用者、草原承包经营者是保护草原的主体,应当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遵守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禁垦制度,履行草原保护义务。
各旗区结合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逐级签订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禁垦责任状,完善旗区、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禁牧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草原管护员的管护责任。
依托退牧还草项目鄂尔多斯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快速恢复草原生态

依托退牧还草项目鄂尔多斯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快速恢
复草原生态
刘荣
【期刊名称】《内蒙古草业》
【年(卷),期】2010(022)004
【摘要】多年来鄂尔多斯重利用轻保护的粗放式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草场退化.2000年,鄂尔多斯在全区乃至全国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从变革生产方式上促进生态恢复.2002年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开始在我市实施.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是退牧还草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得到了大力推行,同时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更加规范化.退牧还草工程在我市实施7年来,使我市草原生态快速恢复,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草原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30%提高到现在的75%以上,草群高度由平均不足15cm提高到35cm左右,梁地草场和沙地草场的产草量平均提高30%以上.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刘荣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内蒙古,东胜区,0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91
【相关文献】
1.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对鄂尔多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益处 [J], 邱馨慧;白雪峰;白媛媛;刘真;刘荣
2.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r是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J], 道吉吉
3.对新疆国债资金(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实施效果的评析 [J], 赵毅;于立新
4.草地畜牧业以及草原生态保护的调研及建议(1)--禁牧舍饲、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 [J], 李青丰
5.退牧还草禁牧封育促进草原生态建设事业再上台阶——自治区草原工作站[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自然 概 况 .
1 . 水 资 源 .4 1
全 旗可 开采 水 资源总 量 为 2 8 . 77 75万 m 。其 中地
下水 2 9. 69 49万 m ; 表 水 7 26万 1 另 有 黄 河 过 境 地 9. T; I 水 3 5亿 m3 l 。 项 目 区地 下 水 资 源 丰 富 , 质 较 好 , 南 部 沙 区 地 水 东
分地 区隔黄河 与石嘴 山市 和阿 拉善盟 相望 。 1 . 地 形 地 貌 I2 1 项 目区 深 居 鄂 尔 多 斯 高 原 ,是 鄂 尔 多 斯 台 地 重 要
组 成部分 , 势北高南低 , 地 北部除桌子 山一带属 山 区丘 陵 外, 其余 大部分呈缓慢 起伏的波状 高原 , 中部 为都斯 图河
项 目 次 有 零 星 分 布 的 灰 色 草 甸 土 与 草 甸 栗 钙 土 。 风 其 沙 土 多 属 半 固 定 风 沙 土 , 在 隆 起 的 沙 丘 地 形 , 宜 种 现 适 植 乔 、 、 , 区 域 生 念 建 设 的 主 攻 方 向 。 草 甸 栗 钙 土 灌 草 是 发育 在平 缓地 形 , 层 深厚 , 宜灌 溉和 机械 化作 业 , 土 适 是 开发 生态 经济 绿洲 的主要 土地 资源 。 天 然 草 场 从 东 到 西 分 为 4个 植 被 带 和 1个 隐 城 性 非 地 带 草 甸 草 场 , : 草 原 , 势 植 物 是 油 蒿 , 本 以 即 干 优 草 沙 竹 、 草 、 眉 草 、 芒 草 、 尾 草 为 主 ; 原 化 荒 漠 草 碱 画 冠 狗 草 场 , 势 植 物 是 油 蒿 和 狭 叶 锦 鸡 儿 , 本 以 沙 竹 、 驼 蓬 优 草 骆
下 水层 浅 , 中西 部都斯 图河 流域 承压 自流 区地 下水 源丰
富 。梁 地 也 有 部 分 富 水 区 , 水 位 在 1 4 之 间 。单 井 静  ̄ 0m
出水量 大 , 矿化 度低 , 宜人 畜饮水 , 可 保证 项 目水资 适 并
源 的利用 。
11 .. 土壤 及 植 被 资 源 5
内蒙古 鄂托 克旗 是 内蒙古 自治 区退 牧 还草 任务 最 多的 旗县 ,为 了从 根 本上 掌握 禁 牧休 牧 实施 后 的情 况 变化 , 者从 实证 分 析 的角 度 出发 , 鄂 托 克旗境 内根 笔 在 据 不 同地 域类 型选 取 6个 苏木 乡 镇进 行 了广 泛 的座 谈 并 查 阅 了相 关 的文件 档 案 , 过 问卷 调 查 、 通 当事人 访谈 等方式 走 访 了部分 农 牧户 ,具 体 了解 了禁牧 休牧 在 鄂 托 克旗 的具 体 实施 情 况 ,综 合 评 价 了禁牧 休 牧 实施 的 政 策效 应 ,为禁 牧 休 牧 区生 态补偿 机 制 的建 立 提供 了
维普资讯
牧 业经 济
t
l I i _
囊
|
|
内蒙古鄂托克旗实施退牧还草效益显著
额 尔克木 , 满都 呼 , 花 拉, 赞布格 , 连 珍 , 凤琴 庞
鄂 托 克旗 060) 110 ( 内蒙 古 鄂 尔 多斯 市 鄂 托 克旗 草 原 监理 所 , 内蒙 古
河 谷 地 形 ,东 南 部 为风 蚀 洼 地 及 沙 地 地 形 ,西 南 部 为 沙
地 , 境 海 拔 115 1 1 全 2 - 2m。 4
为 主 ; 原 化 荒 漠 主 要植 物 有 红 砂 、 草 霸王 、 刺 和 四合 棉
木 ; 草 草 甸 草 场 , 部 分 由 禾 本 科 和 沙 草 科 组 成 , 丛 禾 大 灌 草 甸 主 要 有 白刺 、 砂 、 爪 爪 、 珠 、 豆 子 等 。 红 盐 珍 苦
1 I 草 原 生 态 现 状 2
113 气 候 资 源 II
项 目区属 温带 半干 旱草 原气 候 区 ,光热 资源 十 分 丰 富 。春 季干 旱多风 、 季火 热短 促 、 夏 秋季 凉爽 多雨 、 冬 季寒 冷 漫长 是项 目区气 候 的显 著特 点 。年 均 日照 数 为
30 0h, 阳 能 总 辐 射 量 为 1 2k a c 年 , 理 辐 射 0 太 4 cl m ・ 生 / 量 为 6 . k a c 年 ; 平 均 气 温 70℃ , 端 最 高 气 96 cl m ・ 年 / . 极
11 I. 地 理 位 置 1
鄂 托 克 旗 位 于 鄂 尔 多 斯 高 原 的西 部 ,地 处 东 经
16 4 1 85 北 纬 3 。8- 0 1 间 。 其 北 部 、 0 。3 ~ 0 。4 、 8 1 '4 。 1之 东
部 和南 部 分别 与 内蒙古 杭 锦旗 、乌审旗 及 鄂 托 克前 旗 接壤 , 西部 与 乌 海 市 、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 陶乐 县 毗邻 , 部
主, 、 、 、 、 水 草 林 料 机五配套草 库 58 0处 , l . h 2 6 共 25万 m 。 饲草 料灌 溉面积达到 l - h 畜均 0 0 m 。 2万 m , .9 0 h
近 年 来 , 由 于 牲 畜 饲 养 规 模 的 不 断 扩 大 和 连 年 的
温3 6℃, 端最低 气温一 5 ; 极 3 ℃ 全年 ≥l 0℃积温 290℃ , 0 年平均 降水量 为 2 01t 右 , 0 Tn左 l 年平均 蒸发 量 240 0 mm, 是年 降水 量的 l 。无 霜期 1 4 。大风 、 尘暴 天气 2倍 3 d 沙
① 全 旗 天 然 草 场 1 69万 h 其 中可 利 用 草 场 畜 牧 与 饲 7. m, 13 3. h 7万 m 。截止 2 0 0 6年底 , 已建成各 种草库伦 1 0 98 0
处 , 积 达 10 面 3 . h z畜 均 0 3 m 。其 中 , 成 以 水 为 7万 m , . z 9 h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