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
整)】含答案
1.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①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
“我真是老了。
”椅子想。
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
②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______了,______成小木片,______成美丽的木地板,______在了阳台上。
③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它觉得自己又交成了一棵树。
(1)把下列四个动词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填序号)
①锯②拼③拆④铺
(2)根据上文的内容填一填。
①上文的主要内容是椅子老了想休息,后来被做成了________。
②上文第③段中表现木地板心态的词语是________。
(3)“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全文中出现了四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体现了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B. 它表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C. 它表现了主人公不求上进,比较平庸
【答案】(1)③;①;②;④
(2)木地板;满意
(3)C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③;①;②;④
(2)木地板、满意。
(3)C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课内阅读。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
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
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
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
第二天,天晴了,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喵喵,谢谢!”
(1)照样子,写词语。
(限写三个)
①很久很久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②自言自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完成填空。
一个活了________岁的、________变成黑窟窿、________破了洞、很久很久________的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________请求进入老屋________,安心________。
老屋答应小猫________。
(3)从这部分你体会到什么?
【答案】(1)讨论讨论;打扫打扫;打扮打扮;一五一十;自由自在;多种多样
(2)一百多岁;窗户;门板;没人住;小猫;躲避暴风雨;睡觉;再站一个晚上
(3)老屋对小猫的关爱。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①给出的词语“很久很久”来看,是ABA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从②给出的词语“自言自语”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运用能力。
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故答案为:(1)讨论讨论、打扫打扫、打扮打扮、一五一十、自由自在、多种多样;(2)一百多岁、窗户、门板、没人住、小猫、躲避暴风雨、睡觉、再站一个晚上;(3)老屋对小猫的关爱。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中心的把握能力。
3.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
“为什么?”我惊肾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湖湿,飞起来沉重。
”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愕——________ 沉重——________
(2)为什么鸟最快活的时刻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从文中找出答案并画上波浪线
(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了解鸟,却不去伤害鸟,“我”为父亲感到骄傲
B. 如果要当猎人,就应该像父亲那样知鸟爱鸟
【答案】(1)惊奇;笨重
(2)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3)A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惊奇、笨重;(2)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3)A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4.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甲)了金色的小喇叭。
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松柏(乙)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丙)树妈妈的脚下。
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给文中甲、乙、丙三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填序号)
A.飘到
B.吹起
C.穿上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
(2)根据文段的内容连一连。
小喜鹊________ 挖洞
小松鼠________ 造房子
小青蛙________ 找松果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A. 秋天的雨,把各种动物、植物打扮得更加漂亮
B. 各种动物、植物都准备过冬了
【答案】(1)B;C;A
(2)造房子;找松果;造房子
(3)B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确定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B、C、A
(2)造房子、找松果、造房子
(3)B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课内阅读。
手术台就是阵地
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
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
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
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1)课文的2-4自然段主要讲述了________。
()
A. 白求恩是如何抢救伤员的。
B. 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救伤员的经过。
C. 白求恩如何在硝烟中帮助撤退伤员的经过。
(2)从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出白求恩大夫________。
()(多选)
A. 临危不惧
B. 不考虑个人安危
C. 白求恩医术高明
(3)从文中划线部分可以读出()
A. 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伟大的精神。
B. 白求恩很是生气。
C. 白求恩觉得阵地上没有什么危险。
【答案】(1)B
(2)A,B,C
(3)A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B;(2) A B C ;(3)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假期的欢乐
我最大的乐趣是黎明时去迎接草地的苏醒。
我手拿一本书,离开尚在沉睡的屋子,轻轻推开栅栏。
草地上覆盖着一层薄霜,无法坐下去;我踏着小路,沿着被爷爷称为“庭院”的种满奇花异木的花园散步。
我边走边读书,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zī rùn着我的皮肤。
那一抹lǒng zhào大地的雾霭逐渐消散;紫红色的山毛榉、蓝色的雪松、银白色的
杨树闪烁发光,像天国的清晨一样jīng yíng。
我独自一人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和上帝的恩惠,同时由于腹中空空,我想起了巧克力和烤面包的美味。
mù yù了阳光的紫藤散发着清香,蜜蜂嗡嗡地叫着,绿色的百叶窗打开了。
对于别人来说这是一天的开始,可是我同这一天已经秘密分享了一段漫长的时光了。
家人互道早安后吃早餐,然后我到木豆树下坐在一张铁桌旁边做我的“假期作业”。
这对于我是愉快的时刻,因为作业很容易;我好像在用功,实际上却陶醉于夏日的喧闹:胡蜂的嗡鸣、珠鸡的咕咕声、孔雀的哀叫、树叶的飒飒。
福禄考花的芬芳和从厨房里飘来的焦糖、巧克力的诱人香味混杂在一起,阳光在我的作业本上投下了朵朵跳动的圆圈。
这儿,每件事物和我自己都各得其所,现在,永远。
(1)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
zī rùn
lǒn g
zhào
jīng
yíng
mù
yù
___ _____
____
____
___
_____
___
_____
(2)在文中找到与下列意思相同的四字词语。
①指奇特罕见的花草树木。
________
②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________
(3)“我”在被爷爷称为“庭院”的花园中,独自享受着大自然的哪些美景?()
A. 空气
B. 雾霭
C. 山毛榉
D. 雪松
E. 杨树
(4)文中画线的句子作者采用了哪些感官描写?()
A. 视觉
B. 味觉
C. 听觉
D. 嗅觉
(5)“我好像在用功,实际上却陶醉于夏日的喧闹。
”这句话中“夏日的喧闹”指的是什么?
【答案】(1)滋润;笼罩;晶莹;沐浴
(2)奇花异木;各得其所
(3)A,B,C,D,E
(4)A,C,D
(5)胡蜂的嗡鸣、珠鸡的咕咕声、孔雀的哀叫、树叶的飒飒。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滋、笼、莹、沐”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滋润、笼罩、晶莹、沐浴
(2)奇花异木、各得其所
(3) A B C D E;(4) A C D ;
(5)胡蜂的嗡鸣、珠鸡的咕咕声、孔雀的哀叫、树叶的飒飒。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穷磨坊小工和猫(节选)
花猫带汉斯到了她那被施了魔法的城堡,里面除了一些小猫——他们都是花猫的仆人,其余一无所有。
他们轻快地在楼上楼下跳来跳去,一片快乐无忧的景象。
晚上花猫和汉斯坐下吃晚饭,席前有三只小猫在演奏乐曲,一只拉大提琴,一只拉小提琴,第三只吹号,他鼓着腮帮子使劲地吹着。
吃完饭,桌子被撤去,花猫说:“现在,汉斯,你陪我跳舞吧。
”
“不,”汉斯说,“我可不跟母猫跳舞,我从来没这么干过。
”
“那么,带他上床吧。
”她向其他猫命令。
于是,一只猫点起灯引汉斯去卧室,一只给汉斯脱鞋,一只脱袜子,最后一只吹灭了蜡烛。
第二天早晨他们又来伺候汉斯起床,一只给汉斯穿袜子,一只系袜带,一只穿鞋,一只洗漱,一只用尾巴给汉斯擦干脸。
“这感觉好柔和。
”汉斯说。
但是汉斯还得去伺候花猫,然后每天去砍柴,砍柴工具是一把银斧头,还有银凿子和银锯子,锤子是铜的,汉斯将柴劈得细细的。
汉斯留在城堡里天天好吃好喝,天天和花猫以及她的仆人们相守,再也见不到其他任何人了。
一天花猫对汉斯说:“去草地割点草,然后把草晒干。
”说着给了汉斯一把银镰刀和一块金磨石,但要汉斯小心使用,安全归还。
汉斯去草地,把活儿干完了,他拿着镰刀、磨石和干草回到了屋里,问
是否该给他工钱了。
“不,”花猫拒绝地说,“你必须先为我多做些事。
这儿有银木、木匠的斧子、角铁和各种所需要的东西,全都是银质的。
用这些东西你给我盖座小房子。
”
汉斯把小房子盖好了,汉斯说他什么事都干了,可仍然没得到马。
其实七年过得很快,就如同六个月似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一无所有——________ 拒绝——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体现“快乐无忧”的语句。
(3)汉斯都为花猫做了哪些事?()
A. 割草
B. 陪花猫跳舞
C. 砍柴
D. 盖房子
(4)汉斯为花猫做事的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结果________。
A.能早点离开城堡 B.得到工钱 C.得到马
(5)你觉得花猫和汉斯可爱吗?为什么?
【答案】(1)应有尽有;同意
(2)他们轻快地在楼上楼下跳来跳去。
(3)A,C,D
(4)C;没有得到马
(5)可爱。
花猫好像在有意捉弄汉斯,故意让他做很多事情。
汉斯比较忠厚,面对花猫的捉弄,一点儿也不生气,还是很认真地为花猫做事情。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
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拒绝:不答应;明确地表示不愿意做或不愿意。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应有尽有、同意
(2)他们轻快地在楼上楼下跳来跳去。
(3) A C D
(4)C、没有得到马
(5)可爱。
花猫好像在有意捉弄汉斯,故意让他做很多事情。
汉斯比较忠厚,面对花猫的捉弄,一点儿也不生气,还是很认真地为花猫做事情。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课外阅读。
带刺的朋友(节选)
①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②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就看见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
啊!刺猬一家出来散步了!
③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我家的大黑狗——大老黑来了。
我刚想叫住它,大老黑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
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
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鸣鸣”地哀叫着溜走了。
④爸爸走过来,笑着说:“俗话说,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
”我追上大老黑一看,可不是,它的嘴正滴着血呢。
⑤“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
”爸爸接着说,“别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
⑥“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
”我高兴得直拍手。
(1)文中“甭说”这个词语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替代?()
A. 没有说。
B. 可以说。
C. 不用说。
D. 不能说。
(2)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
(3)面对大老黑的进攻,刺猬是怎样应对的?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4)刺猬的“护身法宝”是________。
(5)从文中看,下面哪一项不是“我”对刺猬的感情?()
A. 钦佩。
B. 称赞。
C. 喜爱。
D. 讨厌。
【答案】(1)C
(2)刺猬吓退大黑狗
(3)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
(4)身上的刺
(5)D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选项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C
(2)刺猬吓退大黑狗
(3)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
(4)身上的刺
(5)D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
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魔法师的帽子(节选)
他们回到家,小木民矮子精吹三声长口哨,把大家叫来。
(这三声长口哨表示出了一件异乎寻常的事情。
)
大家从四面八方跑来,围着那个旋紧盖子的瓦罐。
“你们在里面放着什么?”小吸吸问。
“一只蚁狮,”小木民矮子精神气地说,“一只凶狠的真正蚁狮,我们把他给逮住了!”
“真了不起,朋友!”斯诺尔克小妞佩服地说。
“我想现在得把他倒到帽子里去了。
”斯诺尔克小子说。
“那他就会跟我一样变成另一样东西。
”小木民矮子精说。
“能不能请你们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赫木伦干脆地问道。
“我上回变样,就因为我躲在这顶帽子里,”小木民矮子精解释说,“我们想出来了。
现在我们要证实一下,看看蚁狮是不是也变成别的东西。
”
“可……可他一定要变成另一种东西,”小吸吸大叫,“就怕他变成比蚁狮更危险的东西,一分钟就把咱们大伙儿给吃掉。
”
他们心惊胆战地看着瓦罐,听着里面闷着的沙沙声。
“噢!”斯诺尔克小妞叫了一声,脸都吓灰了。
小嗅嗅提议,变的时候大伙儿得躲在桌子底下,同时在帽子上压一本大书。
“做实验总得冒险,”他说,“现在马上把他倒到帽子里去。
”
小吸吸马上钻到桌子底下,小木民矮子精、小嗅嗅和赫木伦把瓦罐倒过来举在帽子上面,斯诺尔克小子快手快脚地旋开罐盖。
蚁狮连沙一起落到帽子里去了,说时迟那时快,斯诺尔克小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一厚本外文字典压在帽子上。
接着他们全都钻到桌子底下等着。
(有删改)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①不同于平常。
________
②形容非常害怕。
________
③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使人来不及防备。
________
(2)大家商量把蚁狮倒入帽子,害怕发生的事情是()
A. 蚁狮会变成更凶猛的东西,把大伙儿吃掉。
B. 蚁狮会逃走。
C. 蚁狮会把帽子咬破。
(3)用横线画出描写大家把蚁狮倒入帽子时的表现的语句。
(4)蚁狮落到帽子里后,请你预测可能发生的变化:________。
【答案】(1)异乎寻常;心惊胆战;迅雷不及掩耳
(2)A
(3)小吸吸马上钻到桌子底下,小木民矮子精、小嗅嗅和赫木伦把瓦罐倒过来举在帽子上面,斯诺尔克小子快手快脚地旋开罐盖。
蚁狮连沙一起落到帽
子里去了,说时迟那时快,斯诺尔克小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一厚本外文字典压在帽子上。
接着他们全都钻到桌子底下等着。
(4)蚁狮变成一种可爱的小动物,让大家喜出望外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也就是故事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1)①异乎寻常;②心惊胆战;③迅雷不及掩耳
(2)A
(3)小吸吸马上钻到桌子底下,小木民矮子精、小嗅嗅和赫木伦把瓦罐倒过来举在帽子上面,斯诺尔克小子快手快脚地旋开罐盖。
蚁狮连沙一起落到帽子里去了,说时迟那时快,斯诺尔克小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一厚本外文字典压在帽子上。
接着他们全都钻到桌子底下等着。
(4)蚁狮变成一种可爱的小动物,让大家喜出望外。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块奶酪(节选)
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
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1)给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足:①(副词)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②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③充足;足够。
Ⅰ劲头比刚才更足。
________
Ⅱ这点小事微不足道。
________
Ⅲ这碗饭足以填饱肚子了。
________
(2)蚂蚁队长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的原因是()
A. 一点儿奶酪渣不够分。
B. 最小的蚂蚁需要特殊的照顾。
C. 怕其他蚂蚁偷吃。
(3)蚂蚁队长不自己吃掉奶酪渣的原因是()
A. 怕被其他蚂蚁发现。
B. 怕违反不许偷嘴的禁令而受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