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文5)朱德的扁担 类文阅读(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语文16《朱德的扁担》类文阅读
(一)齐白石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
他画的花乌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hà)蜢(měng)好像会跳;小乌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
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
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ùn)在地上画画。
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
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
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小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
他要画蚱蜢,就跟茌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时双腿的动作为止。
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喜欢——()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昏暗——()仔细——()
3.齐白石爷爷绘画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因为……所以……”
的句式写出来。
4.你从齐白石爷爷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二)关怀
1934年11月,红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同志的指挥下,击溃拦截之敌,向陕北挺进。
一天下午,部队正在赶路,一个伤员忽然倒在路旁,起不来了。
贺老总知道后,立即下马跑过去看望。
“快上马吧,小鬼!”贺老总说着,就把马身上的背包等东西卸下来了。
然后用手去扶那个伤员上马。
那个伤员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叫他,吃力地睁开眼睛,一看是贺老总,就喃喃地推辞:“不行,……不行,这是你的马。
”
“不,这是革命的马,谁需要谁就可以骑。
”
“可是……你是首长,我……”
“你是战士,是英雄,是为革命流血流汗的英雄啊!”
“贺老总,我……我可以走。
”伤员说着就挣扎着要起身。
“别说了,我命令你上马!”贺老总立刻招呼警卫员把伤员扶上马背,自己扛着背包扶着伤员,走在队伍中间。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击溃()拦截()看望()
2.这篇短文主要用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答案。
()
A.主要写人物外貌。
B.主要写人物的行动。
C.主要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D.主要写人物之间的对话。
3.你知道贺龙是谁吗?你还知道有关他的其他故事吗?和小伙伴们开个故事会说说吧!
(三)石枕
喊雷
小映九岁那年,在河边的乱石滩上跌伤了腿。
幸好小映的爷爷就是有名的游方郎中,他的腿伤才及时得到了治疗。
无奈伤势不轻,拨筋接骨之后,只愈了外伤,关节、肌肉依旧疼痛难忍,即使扶了双拐,也难以行走,不得不卧床度日。
一天,小映看见爷爷在床前叹息落泪,便问:“爷爷,你怎么哭了?”
“你的腿已经废了。
”
小映听罢,哇的一声哭了,当即跪在床上说:“爷爷,你是医生,你救救我吧。
我不能没有走路的腿呀!”
爷爷思忖良久,说:“要根治腿伤,除非你能在三年之内找到碰伤你腿的那块条石。
找到之后,把条石凿磨成石枕,用以醒脑镇痛、散血化瘀、舒筋活络。
如此,腿伤可不治而愈。
倘若在这三年内你找不回那块条石,你爷爷就无能为力了。
”小映满怀信心地说:“碰伤我腿的是一块黑色条石,我认得它。
我一定能找到它!”
自此,小映无论风雨寒暑,每天一大早就拄着双拐,连走带爬地到乱石滩寻找那块条石。
一年过去了,小映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两年过去了,小映还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爷爷说:“河滩上的石头不会总留在原处,水涨水落会被冲往下游的。
你到下游去找吧。
”
于是小映到下游的河滩上去找。
然而总是找不到那块条石。
三年的最后一天,小映绝望地对爷爷说:“那块石头,我没有找到。
”
爷爷说:“实在找不到,就不要找了。
”
“为什么?”
“你的腿不是已经能走了么?还要那块条石干吗?”
“可我怎么也想不通:那么大的一块条石,怎么会被水冲得不见了呢?”
“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了河心深处。
你在河滩上怎么能找到?”
1.概括本小说的情节结构。
①用文字概括。
(每个框不超过5个字)
答:→→→
②根据下面的文字提示,用汉语的标点符号图示情节结构。
()→()→()→()
灾难突至→希望在哪里→漫长的寻找→圆满的结局
2.本篇微型小说不足一千字,但却用短小的篇幅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主题,这种写作手法是
3.“爷爷”叫小映到乱石滩找黑色条石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不超过23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篇小说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请说明“小映”和“黑色条石”分别象征什么?
小映象征(不超过16个字)。
“黑色条石”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4个字)。
5.下列对小说主题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两项是()
A.信念和希望是把人生引向成功的精神火炬。
B.在一个地方跌倒,在另一个地方爬起来凭着不屈不挠的信念和斗志。
C.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就可以创造奇迹。
D.医治外伤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治愈内伤治愈精神信念的
创伤。
E.不幸是人生最好的教科书。
F.跌倒之后要勇敢地爬起来,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就一定会走出困境。
(四)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
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
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
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
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
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
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
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
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
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
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
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
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
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
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
他们对一只蝴蝶的
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
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
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
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①→②→③
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5.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案
(一)1.有名喜爱
2.明亮马虎
3.因为他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所以他获得成功。
4.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肯吃苦,善于观察生活(答案不唯一)(二)1.击败;阻挡;探望
2.B,D;
3.贺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1.①小映跌伤腿→爷爷出主意→小映找条石→小映腿康复;②!→?→……→。
2.以小见大。
3.通过锻炼治疗小映外部的腿伤,用意志去治愈他心灵的内伤。
4.直面不幸,顽强抗争的人生跋涉者,遥远真切但难以实现的理想(或一种对未来矢志不移的信念)
5.CE
(四)1.用柳条营救花蝴蝶;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2.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纯真。
3.议论;作用: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4.“大沙漠”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沙
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
(意思相近即可)事例:如,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
5.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