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西沙比利思密达联合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索拉唑与西沙比利思密达联合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
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与西沙比利联合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7月期间23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服药2次后症状开始缓解,临床治愈21例(91.3%),减轻2例(8.7%)总有效率100%。
结论兰索拉唑合用西沙比利、思密达是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关键词】兰索拉唑西沙比利返流性食管炎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042-02
lansoprazole and cisaprid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reflux esophagitis in clinical
he xiubing
(luzhou city,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646000,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lansoprazole and cisapride reflux esophagitis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08—july 2011 during the 23 cases of reflux esophagiti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on medication 2 times the symptoms
have subsided, clinical cure in 21 cases (91.3%), reduced in 2 cases (8.7%) total efficiency of 100%. conclusion lansoprazole combination cisapride, smecta treatment of reflux esophagiti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drugs.
【keywords】lansoprazole cisapride reflux esophagitis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1]又称胃食管反流病,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消化道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侵害加重,我科于2008年11月——2011年7月共收治23例,经用兰索拉唑与西沙比利、思密达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年龄在18—39岁,具有典型的胃食管返流症状(反酸或反胃、烧心、胸痛或/和吞咽困难等),胃镜示食管中下段充血、水肿、渗出或/和溃疡,并排除其他疾病而致胸痛者,符合上述条件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根据hctzel内镜下表现将食管炎分级:0级=正常,i级=炎性红斑;ⅱ级=食管远端5cm 处黏膜表面糜烂10%(13例);ⅲ级=糜烂面10%—50%(食管远端5cm,7例);ⅳ级二糜烂面>50%(3例)。
年龄、吸烟、酗酒与食管炎分级等方面条件相仿,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23例均经门诊或住院治疗。
兰索拉唑(商品名达克普隆)30mg,1次/晨;西沙比利(商品名:普瑞博思)10mg,3/d;思密达3.0,3/d;疗程8周,并逐日记录返流症状、严重程度及好转
或消失时间、副反应等。
第9周复查胃镜(同一医师操作,摄像对比),以临床症状缓解,内镜证实食管炎愈后者为停药指征。
1.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指标为临床症状消失,iictzel为0级;有效指标为症状明显缓解,胃镜下明显好转;无效指标为症状不缓解,胃镜下食管炎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列表法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于服药2次后症状开始缓解,临床依次为反酸或反胃——烧心——胸痛——吞咽困难,临床治愈21例(91.3%),减轻2例(8.7%)总有效率100%。
2.2 内镜疗效第9周复查胃镜ⅱ级13例全部愈合,ⅲ级7例愈合6例,1例转为i级,ⅳ级3例愈合2例,1例转为ⅱ级,8周胃镜总愈合率91.3%,有效2例,加服2周后,胃镜复查均愈合。
2.3 副反应皮疹1例,经服息斯敏2日后消失,稀便3例,未做处理,停药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既是胃酸相关性疾病,又是胃肠道动力性疾病。
胃液或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在酸性胃液的刺激下,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增生,充血水肿,细胞浸润,表面糜烂、浅小溃疡,黏膜静脉回流障碍及食管肌层痉挛[2]。
反流症状发生的频率及严重程度与酸反流指数呈线性相关,酸反流是引起反流症状的主要原因[3]。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主要是抑酸和调节胃
食管运动功能两方面,临床上抑制和调节胃酸分泌及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增加胃的正性蠕动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
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是目前抑酸作用最强且作用持久的药物之一,服药4周后ph值得到明显改善,返流症状迅速缓解。
西沙比利(cisapride)是一种胃肠促动力药[1],不具有抗多巴胺能特性,也不具有直接的胆碱能特性,其作用机制与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不同,并不影响多巴胺受体,而是通过5羟色胺不同受体作用于胃肠道器官壁内肌神经丛节后末梢,促使壁肌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加,刺激整个消化系统器官而发挥促动力效果。
但不影响黏膜下神经丛,不改变黏膜的分泌,属前动力药物,能增加食管、胃的肌张力,使之恢复正性蠕动。
反流性食管炎与动力障碍关系密切,食管括约肌(les)松弛、压力低下,食管运动功能紊乱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4]。
思密达(smecta)对消化道黏膜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加强消化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帮助消化道上皮组织再生。
三者结合起来既能抑酸,保护食管黏膜,又能改善胃食管蠕动功能,从而获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病、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2):114.
[2]孙源源,邵建国,陈萍,等.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内镜及病理探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2):1381-1383.
[3]姜佳丽,王虹,王敏丽,等.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2):822-824.
[4]蔡联英,梁列新,梁荣新,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的研究[j].广西医学,2002,24(7):95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