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钢琴伴奏音乐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i~,十2/K fflJ?
I I\__R三三三日忌匚卜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钢琴伴奏音乐特征
沈阳音乐学院/张蕾
摘要:被冠以“艺术歌曲之王”的弗朗茨•舒伯特所创作的《冬之旅》声乐套曲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常高
的成就,舒伯特所创作的钢琴伴奏在调式调性、和声、节拍、伴奏音型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音乐效果
和艺术性。
本文主要根据《冬之旅》中的艺术歌曲来研究其钢琴伴奏的音乐特性。
关键词:《冬之旅》钢琴伴奏音乐特征
舒伯特的《冬之旅》系列音乐套曲在钢琴伴奏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并对后世的音乐创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些艺术歌曲在调式调性、和声、演奏技法、伴奏音型以及节拍控制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现代的音乐创作中可以对该系列套曲中的钢琴伴奏的创作理念和方法等进行一定的借鉴。
一、《冬之旅》概述
从小就受到音乐熏陶的弗朗茨•舒伯特在其一生中创作了超过600首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他是人类社会在19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舒伯特生于1797年,去世于1828年。
他的生活背景恰好在法国大革命和第二次革命的过渡时期,对黑暗社会以及现实生活的各种不满驱使他在1827年冬天创作了《冬之旅》这部在后来获得极高评价的音乐套曲。
《冬之旅》中一共包括24首歌 曲,这部套曲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了故事线并不清晰的印象式手法且将重点放在了通过歌曲来传达情绪变化的细节,歌曲中曲调的变化是反应情绪的主要途径。
二、钢琴伴奏特征
1.调式和调性
歌曲中的一系列音合在一起之后就构成了一首歌曲调式调性且这一特征常常是最先被感知到的,而且一首歌曲的情绪抒发、审美层次以及思想表达等都与其调式和调性具有非常紧密的
表1《冬之旅》部分歌曲调性分布
歌曲名主要调性转调分布
Gute Nacht d小调d-D-d Der Lindenbaum E大调E-e-E
Auf Dem Flusse e小调e-E-e ruckblick g小调g-G-g
Das Wirtshaus F大调F-f-F 联系。
以下列举了《冬之旅》套曲中部分歌曲的调式和调性分布
情况。
《冬之旅》的所有歌曲中大调作品的数量和小调作品的数量
分别为8首和16首,这8首大调作品在调式和调性上主要呈现
出明亮、悠扬和相对激昂的特点,而那16首小调作品在调式和调
性方面主要呈现出忧郁、阴沉以及黯淡等特色。
小调作品在数量
上的绝对优势导致《冬之旅》这部套曲的主要调式和调性比较忧
郁,进而让听者感受到一种阴郁、悲伤的基调。
《冬之旅》中大调作
品中还通过频繁的大小调交替进行来描述特定的音乐情绪。
而且
舒伯特在创作过程中还通过调式快速游移的手法来实现音乐形
象的多变性。
例如,Der Lindenbaum这首作品就是通过E大调、e
小调的快速转换来营造出特定的音乐氛围,其调式转换的结构为
E-e-E。
整体上来将,这部套曲的调性存在相对比较散漫的特点。
2.钢琴伴奏和声
第一,大量使用七和弦。
音乐作品中一旦出现这种和弦则表
明作者想要传达出一些痛苦、尖锐的心理和心绪。
《冬之旅》中的
歌曲是在一定的故事情节和背景中来进行创作,作者大量采用七
和弦来传达流浪者在失恋之后所产生的那种极度的悲痛和焦虑,
与此同时作者还通过加重七和旋重音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作品
中的阴沉和焦虑等情绪。
《晚安》这首曲子的前奏部分中的七级七
和弦就采用了重音记号的方式来进行演奏,歌曲中的痛苦心理和
情绪通过曲子中非常不和谐的音响来进行深刻地传达。
第二,持
续音。
舒伯特在创作《冬之旅》这部套曲时大量采用持续音来传达
故事中流浪者的悲痛心理,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作者在Der Leiermann这首曲子的创作中就自伴奏声部中采用了五度的持续
和弦。
而这种持续音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将流浪者内心的痛苦与
麻木进行了深刻得传达。
第三,采用变音和弦。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
虽然采用了少量的变音和弦,但即使这样也创造出了非常鲜明的
和声特色。
第四,频繁的和声转换。
舒伯特在创作中大量通过近关
系的转调以及大小音转调来实现一种凄美的、迷茫的音乐感。
比
63
艺术研究认知与解读丨2020-6
较典型的就是Gute Nacht中的转调。
同时作者甚至还在某些歌曲的创作中采用了一句一转调的手法来营造出前卫的音乐风格。
3.节拍
音乐歌曲的旋律和伴奏都需要通过基本的节拍来搭建起一个完整的走向和框架,因而在研究这一组歌曲的钢琴伴奏时必不可少地需要对其节拍和伴奏音型进行讨论。
以下简单列举部分歌曲的节拍特点。
表2《冬之旅》中部分歌曲的节拍分布
歌曲名节拍
Gute Nacht2/4
ruckblick3/4
Die Post6/8
Der Leiermann3/4
Mut2/4
笔者对《冬之旅》中24首乐曲的节拍特点进行分析之后总结如下:(1)其中的Gute Nacht、Rast、Auf dem Flusse、Einsamkeit、Die Post等7首歌曲采用了2/4节拍;(2)Der Lindenbaum、ruck-blick x Wasserflut等6首歌曲采用了3/4节拍;(3)Die Wetter-fahne、Fruhlingstraum、Die Post等四首歌曲采用了6/8节拍;Ir-rlicht、Im Dorfe、Gefrorne Tranen这三首歌曲分别采用了3/8节拍、12/8节拍、2/2节拍。
节拍在承担歌曲骨架和载体作用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传达者着乐曲背景故事中流浪者的遭遇和心态。
流浪者本身的行进速度可以通过7首2/4节拍的歌曲来进行充分的表达。
而歌曲故事背景中的流浪者对未来生活的失望、对现实的无奈以及过往美好生活的依依不舍可以通过6首3/4节拍的歌曲来进行传达。
4.伴奏音型
在钢琴伴奏中基本上都需要通过伴奏音型来营造出特定的音乐氛围以及雕琢出特定的音乐形象,而且音乐情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伴奏音型的作用。
钢琴伴奏中主要依靠伴奏音型来表达具体的和声且钢琴伴奏最终是通过和声以及左右手伴奏音型来构成的。
《冬之旅》这一组歌曲中的绝大多数伴奏音型和音乐旋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其主要特点如下:(1)旋律重复。
这是一种在钢琴伴奏中经常被采用的伴奏形式且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然而这种进行伴奏的显著缺点是音乐效果在某些情况下会显得有些单薄,其主要原因在于歌曲演唱者的旋律与钢琴伴奏的旋律之间产生了非常一致的重合效应,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将旋律本身的张力表现出来。
同时钢琴伴奏的步调还需要与演唱歌曲的步调之间实现良好的同步。
(2)大量采用三连音。
这种伴奏音型的大量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钢琴演奏的难度,然而舒伯特的作品在听众的心里早已建立起了非常丰富的艺术特点和演奏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技巧艰深。
通常情况下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家需要掌握非常良好的三连音演奏能力,这种演奏手法可以模拟出一些比较有特点的声音,例如,强风掠过的声音或者树叶摩挲的声音等。
同时可以借助这些三连音所营造出来的声音对故事背景中的各种情绪进行非常精准地表达。
(3)象征行动速度的节奏型。
《冬之旅》中的故事背景是一个流浪的人在穿行的过程中看到的事物、产生的想法以及形成的观念。
因而在歌曲的创作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法来表现流浪者的行进过程这突出的意象。
而节奏型的运用可以对流浪者向前行进的脚步进行良好的描述。
(4)利用节奏型来描述叹息声或者脚步声。
流浪者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遭遇新的环境、新的际遇以及新的情绪等等,舒伯特在创作《冬之旅》的歌曲时通过不断变换伴奏音型来描述流浪者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变化。
在描述流浪者脚步变换时舒伯特通过三个重音之间的特殊处理来实现那种一步一摇的状态。
(5)渐进发展的伴奏型。
但歌曲中的情绪以及歌词发生变化时就需要通过音乐伴奏型的层次变换来对其进行良好地烘托。
例如,舒伯特在Auf dem Flusse这首歌曲中通过左右手交错弹出的八音符来营造出一种平静的心态。
然后在后续的某个小节中又通过钢琴伴奏中八音符与十六音符之间的连跳音来表达一种复杂的心情。
5.演奏技法
《冬之旅》的这一组歌曲中主要是通过一些相对朴实简单的演奏技法来衬托音乐情绪,以下试列举一部分。
表3《冬之旅》中部分歌曲的钢琴伴奏演奏技法
歌曲主要演奏技法
Die Wetterfahane颤音、椅音
Erstarrung三连音连续跑
Auf dem Flusse琵音、三连音、波音
ruckblick辰H
Gute Nacht无全曲平稳节奏
第一,颤音。
舒伯特在Die Wetterfahne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中大量采用颤音的表现形式来描述流浪者内心的战栗感,最终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第二,倚音。
在《暴风雨的早晨》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中舒伯特为了模拟火焰颤动时的感受而采用了一个简短的倚音。
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节奏的变换来营造出火焰的轻盈感和跳动感。
第三,震音。
舒伯特在创作《在河上》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时通过中声区的演奏营造出了一种与雷声非常相似的效果,而故事背景中的流浪者在此时正处在一种极端的痛苦和绝望之中,因而钢琴伴奏与故事背景之间的契合度非常高。
第四,三连音连续跑动。
《冬之旅》中的Die Krahe这首歌曲的故事背景中有一个片段是一群预示着死亡的乌鸦不断地在流浪者的头顶盘旋,流浪者的生命似乎受到了这些乌鸦的威胁。
舒伯特在创作这一片段的钢琴伴奏时采用了连续不断的三连音跑动。
6.前奏、间奏以及尾奏的特点
在一首歌曲的演唱过程中基本上都需要通过前奏、间奏以及
64
I~ii~,十2/KM宕I I\__R三三三日忌匚I
尾奏来将这个音乐结构串联在一起,当演唱者不再发出声音的时候更加凸显出了前奏、间奏、尾奏的旋律以及音乐氛围。
而且有时候一首歌曲的前奏和尾奏给人留下的印象反而比歌曲中的唱段更加深刻。
第一,音乐动机的一致性。
一般为了强化一首歌曲首尾呼应的效果而在前奏、间奏以及尾奏的处理中采用同一个音乐动机。
《冬之旅》中的Erstarrung以及Die Weterfahne在处理前奏、间奏以及尾奏时就采用非常一致的节奏型来进行伴奏。
第二,在提示演唱旋律时需要借助前奏来完成,在演唱结束时利用尾奏来延续其演唱动机。
这一点可以通过分析《冬之旅》中Gute Nacht的前奏和尾奏来进行了解。
第三,在歌曲的前奏部分采用了其内部伴奏相同的旋律而尾部对演唱的结束动机进行延续,这一特点可以通过《冬之旅》中的Gefrorne Tranen来进行证实。
第四,歌曲的前奏部分采用其内部的某些伴奏旋律而尾奏对前奏的冬季进行延续,这一点可以通过《冬之旅》中的Auf dem Flusse来进行证实。
7.伴奏与歌曲的相互作用
在舒伯特之前,钢琴伴奏在艺术类歌曲中的地位仅仅停留在陪衬和附属的作用上,而舒伯特凭借其天才的创作能力和高超的演奏技法将钢琴伴奏的艺术高度和音乐性进行了大幅度地提升,自此之后钢琴伴奏开始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演奏和欣赏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演唱中的作用主要集中在相互之间的交错、呼应以及旋律的同步等方面。
一首歌曲的音乐情境通常都是在伴奏与演唱之间的冲突、伴随甚至打断中产生的。
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舒伯特之前还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舒伯特在钢琴伴奏音乐的卓越表现让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发展问题。
第一,钢琴伴奏完全同步于音乐旋律。
在《冬之旅》的二十几首歌曲中很少采用这种伴奏音型来进行歌曲旋律的衬托。
这种伴奏形式的显著缺点在于当钢琴伴奏和歌曲演唱都集中在某些共同的旋律之上时音乐就缺乏和声的支撑,效果上比较单调。
《冬之旅》中的Wetterfahne中就采用了这种伴奏形式。
第二,钢琴伴奏和歌曲的旋律以及节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在音高方面存在差异。
这种模式的运用可以让钢琴的旋律与歌曲演唱者的歌声之间形成一种平行发展的关系。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Mut这首歌曲。
第三,旋律之间的呼应。
演唱过程中需要通过钢琴伴奏对演唱旋律的呼应来起到陪衬和烘托的效果。
当演唱者停止演唱或者其歌声逐渐弱化时可以通过钢琴伴奏的旋律对整个歌曲进行再创造。
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冬之旅》中的Der Leiermann,在歌 曲演唱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钢琴的伴奏作用和演唱者的歌声形成—种对唱的关系,当歌声停止以后钢琴伴奏的旋律则进入到一种相对强烈的、密集的呼应关系中去。
第四,创造新的音乐形象。
歌曲演唱者通过自己的歌声创造出一个鲜明的音乐形象,而钢琴伴奏通过特定形式的织体、音高以及节奏可以创造出一个与歌声不一样的形象,二者在共同作用之下形成了一个歌曲的音乐意境。
例如,在《冬之旅》的Erstarrung 的钢琴伴奏中通过三连音的连续跑动来形成寒风吹过时所创造
的萧索感,听者可以从钢琴伴奏中感受到一种缺乏温暖的冷漠之
感,这就是通过钢琴伴奏塑造出来的音乐形象。
三、艺术特色
《冬之旅》中的钢琴伴奏通过高超的演奏技法、优秀的旋律对
歌曲本身进行了很好的衬托,舒伯特通过钢琴伴奏对歌曲中的故
事情节、人物的内心活动、故事中的环境背景等进行了良好的塑
造。
甚至通过钢琴伴奏声与歌曲的演唱者之间形成了非常良好的
对话效果。
其大小调之间的转换、三连音的连续跑动、钢琴伴奏织
体的运用以及各种演奏技巧的灵活使用等都对钢琴伴奏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冬之旅》中24首歌曲的钢琴伴奏让当时的
音乐界看到了其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还将钢琴伴奏本身的
附属作用起到了大范围的提升,人们更加重视钢琴伴奏在音乐中
的艺术作用。
结语
舒伯特作为在艺术歌曲创作中取得巨大成就的音乐大家,其
所创作的《冬之旅》系列音乐套曲对钢琴伴奏的应用成为现代音
乐的典范。
该系列套曲在钢琴伴奏的节拍、前奏、间奏、尾奏、演奏
技法、伴奏音型以及和声等方面都存在较高的研究价值。
而且其
钢琴伴奏与歌曲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也给人们带了很大的启
发性,现代的音乐创作中可以借鉴这种钢琴伴奏的创作理念和
方法。
参考文献:
[1]谢林纳.浅析声乐套曲《冬之旅》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J].音乐教
育与创作,2017,000(004).
[2]万芊芊.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钢琴伴奏特点之解析[J].艺
术研究,2016(3).
[3]倪明晓.浅析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J].青春岁月,2019,000 (002).
[4]罗玲芝.舒伯特《冬之旅》钢琴伴奏艺术研究[J].文艺生活旬刊, 2014,000(001).
[5]沈屹.从《冬之旅》中的三首作品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
色[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12).
[6]吴晓.浅谈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钢琴伴奏——以《乌鸦》
为例[J].大众文艺,2019,000(007).
[7]张蕾.舒伯特艺术歌曲《冬之旅》钢琴伴奏之我见[J].音乐生活, 2014,000(006):72-73.
[8]王玥.舒伯特声乐套曲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以《冬之旅》
《美丽的磨坊女》为例[J].四川戏剧,2017(11).
[9]孙笑颜.舒伯特《菩提树》的音乐特点及钢琴伴奏演奏[J].北方音
乐,2018,038(002).
[10]崔青.舒伯特钢琴曲《冬之旅》教学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
2016(10).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