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北省汉川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川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评
七年级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请选出来并将其填涂到答题卡的对应位置,每小题2分,合计24分)
中国工程师在某国进行高铁线路测绘时,拿到了一张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该国计划在图中海拔300米高处建一条水平的高速铁路。

读图,完成13~14小题。

1. 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 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B. 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 山谷、山脊、鞍部、陡崖
D. 山顶、山谷、山脊、陡崖
2. 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修建。

关于图中高速铁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条高速铁路基本上是沿河修建
B. 在AB段需要打隧道
C. 桥面与桥下地面的高差不超过100米
D. BC段若有桥,则桥长约2000千米
【答案】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中①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②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④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示高速铁路基本上是沿山修建的,A错误;AB段为山脊,高速铁路在AB段需要打隧道通过,B正确;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在本图所示地区修建的桥梁中,如BC段为山谷处,最高处桥面海拔为300米,河流最低处海拔为200米以下,因此,桥面与桥下地面的高差最大可能超过100米,C错误;
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BC 段若有桥,BC 段的图上距离约为1厘米,则桥长约1×200000=200000厘米=2千米,D 错误。

故选B 。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届时各民族同胞将相聚三亚,同台竞技,共话友谊,唱响一曲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欢歌。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关于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地海南省,说法错误的是( )
A. 简称“琼”
B. 高山族聚居区
C. 我国位置最南省区
D. 热带季风气候
4. 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意义包括( )
①统一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②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③提升民族体育运动水平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得,海南省简称“琼”,A 正确;台湾省是高山族聚居区,B 错误;海南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省区,C 正确;海南省是热带季风气候,D 正确。

故选B 。

【4题详解】
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意义包括: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民族体育运动水平、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D ②③④正确;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允许各民族有自己的文化、语言和风俗习惯等,没有必要统一,①错误,排除ABC 。

故选D 。

【点睛】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92%。

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

读我国四条重要山脉走向图,完成下列小题。

5. 图中四条山脉,不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太行山脉
B. 天山山脉
C. 昆仑山脉
D. 大兴安岭


6. 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东北平原——黑土地著称
B. ④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C. ⑤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
D. ⑧内蒙古高原——千沟万壑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天山不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山脉,B正确,排除ACD。

根据题意,故选B。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太行山脉东侧①是华北平原-地势平坦,A错误;天山山脉以南④是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B错误;昆山山脉以北⑤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C正确;大兴安岭以西⑧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千沟万壑,D错误。

故选C。

【点睛】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织构成地形的骨架。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新疆吐鲁番自古有“葡萄之乡”的美誉,这里的葡萄特别多特别甜,浇灌葡萄的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冰雪融水,荫房(下图)是晾制葡萄干的主要场所。

在夏季,鲜葡萄经过三四十天晾制即可变为葡萄干。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荫房四周墙壁留有许多方形孔洞,其作用是()
A. 利于阳光照射
B. 利于雨水渗入
C. 利于通风透气
D. 利于沙尘穿过
8. 吐鲁番葡萄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 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B. 地势平坦,利于机械化生产
C. 河湖众多,灌溉水源较充足
D. 风力较强,利于晾制葡萄干
【答案】7. C 8. A
【7题详解】
荫房是利用干燥的空气晾制形成的,四周墙壁留孔其作用是有利于通风透气,C正确;荫房中的葡萄干不是由阳光曝晒形成的,A错误;葡萄干晾制需要干燥的空气,B错误;与沙尘无关,D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新疆吐鲁番气候干旱,多晴天,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因此葡萄特别甜,A正确;机械化生产、风力较强有利于晾制葡萄干与葡萄特别甜无关,BD错误;吐鲁番气候干旱,河湖稀少,C错误。

故选A。

【点睛】荫房,也叫葡萄干晾房,是葡农充分利用吐鲁番盆地的光热资源,晾制葡萄干的生土建筑。

荫房均为土木结构,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以便于通风,又不使阳光直射在垂挂的葡萄上。

下图为南方某城市一周天气预报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城市某学校准备本周举行运动会,合适的时间是()
A. 周一、周二
B. 周二、周三
C. 周三、周四
D. 周四、周五
10. 小明所在班级计划12月20日到科技馆参观,出行时你会建议他带上()
A. 防晒霜
B. 墨镜
C. 太阳帽
D. 雨伞、外套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周一、周二为晴天,适合举行运动会,A正确;周三、周五为小雨,周四为小雨转中雨,都不适合举行运动会,排除BCD。

故选A。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12月20日为小雨,气温为10-14℃,气温相对较低,出行时小明应该带上雨伞和外套,D正确;12月20日为小雨,没有太阳,不需要带防晒霜、墨镜、太阳帽,排除ABC。

故选D。

【点睛】天气是表示某个地区短时间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多变的、不稳定的,人们往往根据天气来安排生
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

下面为我国四条河流流经省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 图示河流对应正确的是()
A. a——长江
B. b——淮河
C. c——珠江
D. d——黄河
12. 有关图中的四条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A. a河的结冰期最长,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 b河含沙量大,图中这一段在春季可能会出现凌汛
C. c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 d河是我国第一长河,该河流域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答案】11 C 12. B
.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a为流经黑龙江省的黑龙江,A错误;b为流经山东省的黄河,B错误;c为流经广东省的珠江,C正确;d为流经湖北省的长江,D错误。

故选C。

【12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a河流是黑龙江,黑龙江位于东部季风区,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A错误;b是黄河,流经我国北方地区,含沙量大,下游山东段春季会出现凌汛,B正确;c是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C错误;d是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与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交汇于湖口,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D错误。

故选B。

【点睛】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体自净能力、有无凌汛、流速及水位。

二、非选择题(共3题,合计26分)
13. 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中国代表团以201枚金牌的辉煌战绩收官。

下图示意我国各省区参赛运动员数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本届亚运会举办城市杭州所在的省区是____(填省级行政区全称),读图可知,该省共派出____(填数字)名运动员参赛。

(2)选派7名运动员参赛的自治区是____自治区,其行政中心是____,图中还有一省,同样是选派的7名运动员参赛,该省的简称是____。

(3)我国各省区中选派运动员最多的是____(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该行政区濒临的海洋是____海。

【答案】13. ①. 浙江省②. 98
14. ①. 新疆维吾尔②. 乌鲁木齐③. 赣
15. ①. 香港②. 南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各省区参赛运动员数量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行政区划、各省区的位置、范围、简称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举办地是杭州,杭州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浙江省的简称是浙。

读图可知,浙江省共派出98名运动员参赛。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选派7名参赛运动员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

除此以外,同样选派7名参赛运动员的省份是江西省,江西的简称是赣。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香港特别行政区参赛运动员最多,有660名运动员参赛。

香港特别行政区南临南海。

14. 2023年春节期间,河南洛阳的小明到哈尔滨去探望爷爷奶奶,他的同学小强则随爸爸妈妈到广州去旅游。

读三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为三个城市(洛阳、哈尔滨、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请在这三个城市后面的横线上写出与该城市相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代号:洛阳____哈尔滨____广州____。

(2)哈尔滨位于我国的____带(填我国的温度带),该地区的作物熟制为____。

(3)小明出发前准备了厚厚的冬衣,小强则只带了T 恤和毛衣,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____。

(4)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可知,洛阳处于____地区(填干湿地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

【答案】14 ①. 乙 ②. 甲 ③. 丙
15. ①. 中温带 ②. 一年一熟
16.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17. ①. 半湿润区 ②.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三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干湿区和热量带的分布、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广,特别是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降水南北分布也不一样,东南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广州位于我国的南方,临近海洋,相比较而言气温普遍较高,降水丰富;洛阳是我国的中部城市,相对来说,冬季气温比广州低,比哈尔滨高,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哈尔滨是我国的北方城市,相比而言冬季气温最低,降水也集中在夏季。

据此分析,图中甲、乙、丙分别为哈尔滨、洛阳、广州三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柱状图。

【小问2
详解】
.
根据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气候的分布可知,哈尔滨位于东北平原处于中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积温少,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

【小问3详解】
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南方气温较高、北方气温低。

小明出发前准备了厚厚的冬衣,小强则只带了T 恤和毛衣,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小问4详解】
根据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可知,洛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为400毫米—800毫米之间,处于半湿润地区。

受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15. 某地理小组分为三组收集资料,探究黄河与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开发利用情况,如图为黄河、长江流域示意图。

【探秘上游】
小组1:2023年1月31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签署了《共同推进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意见》。

(1)黄河发源于____山脉,黄河源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2)同学们发现黄河和长江上游沿途均有很多水电站,共同原因是上游河段____,水能资源丰富。

【解码中游】
小组2:某官方新闻网站某日搜索黄河中游出现的第一条新闻标题:推进黄河中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023年11月29日,长江中游三省举行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3)黄河中游流经____(填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多年来,黄河中游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行,修建了A____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工程,兼顾防洪与治沙。

(4)长江中游河段易发洪涝灾害,请简述其原因。

(至少答两点)

【寻访下游】
小组3:2023年2月,江苏南京博物院举办“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向观众展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

(5)长江下游文明发展至今,给沿岸居民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请列举两例。

(6)黄河下游也有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____”,针对此现象的治理措施有____(答一点即可),
【答案】15. ①. 巴颜喀拉②. 土地荒漠化及水土流失16. 落差大,水流湍急
17. ①. 黄土高原②. 小浪底
18. 中游地区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人工围垦,使得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

19. ①提供生产、生活用水;②江阔水深,水流平稳,航运发达,水路运输便利。

20. ①. 地上河②. 修建水库;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地区加固黄河大堤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河、长江流域示意图为材料,涉及长江黄河概况、水能资源的开发、黄河中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黄河的地上河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源区生态环境脆弱,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得这里面临土地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小问2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黄河上游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因此人们在上游修建了很多水电站来利用这两条河流。

【小问3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河流携带大量泥沙,下游地势平坦,泥沙淤积,导致下游形成地上河,黄河中游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行,修建了A小浪底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工程,兼顾防洪与治沙。

【小问4详解】
长江中游河段易发洪涝灾害的原因:长江中游地区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加上长期的泥沙淤积和大规模的人工围垦,使得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洪涝灾害频发。

【小问5详解】
长江的作用有: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江阔水深,水流平稳,航运发达,水路运输便利;为发展渔业创造
条件;提供灌溉水源等。

【小问6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下游也有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地上河”,针对此现象的治理措施修建水库;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地区加固黄河大堤,疏通河道,清理泥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