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区15~69岁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蓬莱区15~69岁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
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蓬莱区15~69岁以上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表
面抗原、表面抗体水平,探讨乙肝感染情况及防控策略和措施。

方法采用多阶
段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在蓬莱区4个镇街随机抽取15岁以上人群367人,对
抽取的血清检测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

结果此次共调查367人,HBsAg阳性率为1.63%,HBsAg检测结果在年龄分布、性别分布、文化程度、职业分布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对该人群乙肝
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力度,开展对成人易感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关键词:15~69岁;乙肝血清;
乙肝指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比较常见的感染性的肝病,由于感染了乙
型肝炎病毒所造成的急、慢性疾病。

乙肝呈全球性的流行分布,我国是乙肝大国,感染的人数非常的多。

我区于2020年开展了15~69岁以上人群乙肝血清学流行
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对蓬莱区15~69岁以上人群乙型
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探讨乙肝感染情
况及防控策略和措施,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方法
调查组人员经过统一培训,收集基本资料,遵照知情同意原则,调查前与被
调查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对所有调查者采集静脉血待检。

1.2检测方法
用采血针和负压采血管采集静脉血至少 5 ml( <5 岁儿童至少 3 ml,由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血清,由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检测,采用ELISA
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结果由中国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使用美国雅培(Abbott)公司生产的 AXSAM全自动检测仪及配套的
微粒子酶免疫法。

1.3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双录入数据库,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三间分布用描述性研究,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年龄分布
此次调查,HBsAg携带率2.72%,15~19岁组携带率最低,随着年龄逐渐升高,40~49岁年龄组达到最高为8.17%(卡方=4.222,P>0.05)。

HBsAb阳性率
为46.59%,20~2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低为12.80%,15~1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低
为3.54%。

(卡方=16.075,P<0.05)。

HBcAb阳性率23.98%,60~69岁以上人
群阳性率最高为43.82%,15~1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低(卡方=22.250,P<0.05)。

2.2性别分布
此次调查男性HBsAg携带率2.63%,女性HBsAg携带率2.79%(卡方=0.009,P>0.05)。

男性HBsAb阳性率49.34%,女性45.12%(卡方=0.639,P>0.05)。

男性HBcAb阳性率27.63%,女性21.4%(卡方=1.9,p>0.05)。

2.3文化程度
初中文化程度HBsAg携带率最高为4.55%(卡方=2.805,P>0.05)。

初中文
化程度HBsAb阳性率最低34.09%,大学最高为60.76%(卡方=16.351,P<0.05)。

小学中HBcAb阳性率38.64%最高,大学及以上人群最低为5.13%(卡方=28.161,P<0.05)。

2.4职业分布
HBsAg携带率家务及待业8.33%,农民7.02%,学生2.56%较高(卡方
=15.012,P<0.05)。

离退休人员HBsAb阳性率最低30.61%,其次是家务,医务
人员最高为80%(卡方=20.976,P<0.05)。

农民HBcAb阳性率43.86%最高,教
师未检出(卡方=49.644,P<0.05)。

2.5城乡分布
HBsAg携带率,城镇携带率最高为2.09%,农村3.41%(卡方=0.597,
P>0.05)。

HBsAb阳性率农村55.11%,城镇39.27%(卡方=9.237,P<0.05)。


村HBcAb阳性率26.14%,城镇21.99%(卡方=0.864,P>0.05)。

讨论
本研究显示男性HBsAg携带率与女性无显著差异,与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1],可能与近年来广泛开展的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居民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小年龄
组人群 HBsAg 携带率低,HBsAg携带率呈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40~49 岁
人群呈现携带高峰这与哈尔滨市[2],四川、张家界[3-4]等地区研究结果相
近;HBsAg携带率在家务及待业、农民、学生中较高,教师、医务工作者中携带率
较低,这可能跟受教育程度和医疗资源便利程度有关,提示要加强重点职业的健
康教育和干预措施,合理布置医疗资源。

HBsAb 阳性率全人群不高,而且随年
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于我国推行的小年龄组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和接种疫
苗后抗体水平的自然衰减有关。

HBcAb 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考虑与
医疗水平、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活动程度和生活方式及乙肝疫苗接种等相关。


村居民HBcAb阳性率均高于城镇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 2006年全国乙
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致[5]。

参考文献
[1]叶荣,郜艳晖,吴兆权,等.广东顺德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与家庭相关性
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9(06):628~631.
[2]范晨璐等,哈尔滨市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7,12(24):12.
[3]杜飞,刘青恋,付清培,等.四川省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
行病学杂志,2009,30(2):139-143.
[4]杜国明,刘清芳,黄莉芳,等.张家港市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
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560-4563.
[5]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人群乙型病毒性肝
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4.
作者简介:
张文华(1984~),男,学士,公共卫生主管医师,烟台市蓬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管理科;
李振(1985~),男,硕士,公共卫生主管医师,烟
台市蓬莱区紫荆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疫规划管理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