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十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熟练计算加、减、乘、除的基础上学习。






1、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里乘加(乘减)的运算技能。能熟练计算四则运算
2、能使用混合运算来解决生活问题。
重点
难点
熟练使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问题。
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组讨论。得出2种答案:
(1)45÷5=9(只)
9-8=1(只)
不够,少1只。
(2)9-45÷5=1(只)
不够,少1只。
教师总结
2.老师又要提问了,需要几辆索道?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2+30÷6=7(辆)
教师小结:
在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的先算……
三、自主练习1
气球:
小牛:我买一个大气球花了5元
老虎:我买6个小气球花了12元
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2:谁是速算小能手?
20-3×6 3×8-20 42+5×8
5×7+40 90-9×8 6×4+7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
练习3:帮帮小马虎
14-6×2=16错
应该先算6×2,改正后答案是12
3×4+5=17正确
7+2×6=54错
应该先算2×6,改正后答案是19
练习四: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信息窗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里乘加(乘减)的运算技能。
德育目标:
通过用混和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乘减)的运算技能。
2.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里乘加(乘减)的运算技能。
德育目标:
通过用混和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导学过程
讨论记录
导学过程设计


过程


一、自主练习
练习1一共多少块?
9人一组,已经分好了4组。还剩5人。
我们停了3辆小轿车。小型车4元/辆。
同学们老师想知道一共来了多少人?你们谁能告诉我?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教师板书:(1)9+9+9+9+5
为什么这样列式?
因为每组9人,分了4组,所以是9+9+9+9还有5个人,所以再加上5。
教师评价还有其它的方法么?
(2)4×9=36(人)
独立思考完成。
集体交流。
问题:
一个大气球比一个小气球贵多少钱?
教师小结:归纳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1)45÷5=9(只)
9-8=1(只)
不够,少1只。
(2)9-45÷5=1(只)
不够,少1只。
课 题
十、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案序
教学内容
课本113页自主练习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里乘加(乘减)的运算技能。
36+5=41(人)
(3)4×9+5=36(人)
把两个算是和在一起,成为一个式子来计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
1.司机叔叔交完停车费后,还剩多少钱?
小组讨论学习。
4×3=12(元)50-12=38(元)
50-4×3=38(元)
学生独立做题
板书设计
4×9=36(人)
36+5=41(人)
4×9+5=36(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讨论记录
导学过程设计


过程


一、情景导入
昨天游客们到达了旅馆休息了一晚,今天开始了游山玩水。看他们去哪了?
出示挂图。
二、讲授新课
学生仔细观察。
每船坐5人,我们有45人,有8条船。
1.老师看到了小朋友在坐船,我想知道8天船够吗?既然要求船,我们就应该找元船有关的条件。
2.条件我们有了,谁能来帮我解答?
2×34×89×71×59×6
20÷5 36÷6 72÷8 40÷5
65+12 54+36 11+89 54+37
18+32+15 67-(25+12)
学生回答
二、讲授新课
1.周末天气晴朗,大家不约而同的来到崂山旅游,看停车场里多热闹?
出示挂图P100先观察,然后说
2.你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通过看图知道了:
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板书设计
3×7-()=19
6×3-()=13
教后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用混和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集体订正
3、练习3:讲故事
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提出问题:还剩几篮?
集体解决故事中的问题。
4、练习4:魔术箱
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指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
3×7-()=196×3-()=13
讲解坐题方法,多个人补充完整。
教师总结。
5、练习5:提问题!
独立完成。
学生先自己看图,弄清意思之后,开始提问,其他学生解答。
十、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单元名称
十、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内容是以解决问题为线索,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其基础是: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及两步加减法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




学生对乘法口诀背的比较熟练,能利用口诀解决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信息窗1 1课时
自主练习1课时
信息窗2 1课时
自主练习1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学习法
单元教学进度授课安排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信息窗1
1课时
自主练习
1课时
信息窗2
1课时
自主练习
1课时
课 题
十、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案序
教学内容
信息窗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自己能够提出运用混和运算解决的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德育目标:
通过用混和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里乘加(乘减)的运算技能。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讨论记录
导学过程设计


过程


一、自主练习
1、一个大气球比一个小气球贵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2:
5分钟内完成。指名3个同学到黑板前做
教后记:
通过本节课是学习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自己能够提出运用混和运算解决的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课 题
十、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案序
教学内容
课本109页自主练习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自己能够提出运用混和运算解决的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里乘加(乘减)的运算技能。
德育目标:
通过用混和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讨论记录
导学过程设计


过程


一、复习口算
多找几个学生说说算理。
50-4×9=14(个)
练习5: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练习7:先让学生把每队的关系搞清楚,然后再解决问题。
练习8有一定难度,重点是告诉学生,做题方法。
板书设计
20-3×6 3×8-20 42+5×8
5×7+40 90-9×8 6×4+7
课 题
十、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案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