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自燃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自燃影响因素
煤质本身对煤自燃敏感性有显著的影响
(1)煤的品级。
煤的品级表明白煤的变质程度,常用挥发分含量和
含煤量表示。
品级低的纯煤自燃热敏感性高,而且,随着煤的品能
上升其自燃敏感性下降。
因而,干燥褐煤最易自热而无烟煤几乎不
自燃。
但含有大最水分的褐煤较纯褐煤不易自燃。
(2)煤的水分含量。
煤中水分的含量对煤的自燃性有很大影响。
水
分含量达饱和的煤,特殊是在水分含量高的褐煤和次烟煤被开采和
干燥前,煤体不再吸附水分,因而不能放出润湿热。
煤氧化放出的
热量通常使内在水分温度上升。
另一方面,自热时的化学反应需要
有少量的水分参与。
低口级煤水分含量远远大于化学反应的需要量。
因而,对低品级煤来说,水分实际上是煤自热的阻化剂。
(3)矿物质。
煤中的矿物成分也叫灰分。
它可与氧反应放热增加煤温,而且使煤分解以增加煤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如黄铁矿,它可
以汲取氧化反应放出的部分热量降低煤的氧化反应进程;煤的高灰分
使单位质量的氧化热降低。
开采和贮运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煤自热的影响为:可使煤的水分含量发生变化;转变煤
氧接触条件:使生产成的热量集中。
可分为:
(1)地质因素。
断层和裂隙有利于空气和水分与煤接触。
因而散热
没有明显增加,却增加了煤发生氧化的机会和水的吸附。
也就是说
断层和裂隙增加了煤自燃的危急性。
埋藏深的煤层地面漏风较少。
采空区遗煤(特殊对于厚煤层)因不能完全回采而增中了煤的自燃危急性。
(2)开采因素。
开采因素对煤自燃的影响主要有2个方面,即通风和煤破裂,没有通风或通风充分的地方,煤自燃的可能性较低。
而通风不充分地方煤自燃的可能性较大。
裂隙漏风是不充分漏分,它制造了煤进一步氧化的条件,而散热条件并未被改善。
所以,任何漏风对煤炭自燃来说都是很危急的。
(3)贮运因素。
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影响煤自燃的因素要为通风不充分和干燥的低品级煤因雨淋和喷洒水产生润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