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某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课程考试试卷B(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统计学原理》期末课程考试试卷B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8分)
1、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全体学生
B.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C.每一个学生 C.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变量
D.变量值
3、通过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5、众数是()
A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B总体中出现的最大变量值C总体中出现的最小变量值D变量值对应的最大次数
6、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准确性原则B随机原则C可靠性原则D随意原则
7、说明单项事物变动的比较指标叫()
A 个体指数
B 类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8、对全国林业企业进行生产设备利用情况调查, 其填位是( )
A. 每一个林业企业
B. 每一台林业生产设备
C. 某林业企业
D. 某一台林业生产没备
9、统计表中的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的区别在于( )
A.表的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情况 B.表的宾词是否分组和分组情况
C.表中指标多少 D.表的复杂程度
10、若要观察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展现出来的总态势,需要测定现象的()。
A.季节变动
B.循环变动
C.长期趋势
D.不规则变动
11、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A.结构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D.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年龄
B.工龄
C. 成绩
D.学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
A、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B、工业企业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2、地区国企职工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平均指标
D、质量指标
E、时期指标
3、众数是()
A、位置平均数
B、总体中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C、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
E、处于变量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4、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现象间确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B、相关系数r必须等于1
C、y与x必须同方向变化
D、现象间着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
E、相关系数r必须大于0
5、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平衡作用
B、权数作用
C、稳定作用
D、同度量作用(媒介作用)
E、调和作用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通过统计分组可以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 )
2、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威廉·配第。
( )
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 )
4、人口密度是强度相对指标。
( )
5、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可互相变换。
()
6、结构相对指标的分子与分母指标可以互换。
()
7、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之一是用算术平均法。
()
8、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要固定在基期。
()
9、相关系数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形式。
()
10、考核长期计划完成程度的方法只有水平法。
( )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总量指标中的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什么区别?
2、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3、正确运用平均指标的原则是什么?
五、计算题(第1、2题10分,第3、4小题12分,共44分)
1、有一企业2001年的计划产值为240万元,各月的生产任务是均衡地安排的,
要求计算该工业企业的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及全年提前完成计划任务和时间。
2、甲企业1998
试求:该企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和众数。
3、
试计算(1)各年的逐期增长量;(2)2000——2004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要求计算(1)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指数;
(2)三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
(3)三种商品的销售总指数。
2020-2021《统计学原理》期末课程考试试卷B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8分)
1.C
2.D
3.B
4.C
5.A
6.B
7.A
8.A
9.A 10.C
11.B 12.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BCE
2、ABC
3、ABCD
4、AD
5、BD
三、判断题(10分)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简答题(18分)
1. (1)时期指标的数值资料是连续登记的结果, 而时点指标是间断登的结果;
(2)时期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而时点指标的数值是不能相加的;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问长短成正比, 而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
时问长短无直接关系。
(6分)
2. (1)根据研究总是的目的来选择;
(2)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3)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
(6分)
3. (1)平均指标只能运用于同质总体;
(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均数;
(3)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6分)
五、计算题(44分)
1.
计划完成程度指标=240
242420806650+++++×100% =240
264×100%=110% (5分) 50+66+80+20+24=240 提前一个月完成计划 (5分)
2. 平均工资=∑∑f
xf =90
10750506502055010450⨯+⨯+⨯+⨯ =55500/90=616.67 (元) (5分)
众数=d L f f f f f f ⨯-+--+)()(131212
=600+100)
1050()2050(2050⨯-+-- =600+42.86=642.86(元) (5分)
3. 逐期增长量 2 3 9 4 (6分)
平均发展速度=n
n a a 0=42038=117.41% (6分)
4、 (1)销售额指数=7080509010060++++=200
250=125% (4分) (2)价格总指数=98.0/9008.1/10005.1/609010060++++=57
.241250 =103.49% (4分)
(3)销售总指数=%
49.103%125=120.78%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