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启发教师的88篇教育反思》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教师
——读《启发教师的88篇教育反思》有感最近,我阅读了张仁贤老师主编的《启发教师的88篇教育反思》,书中每一篇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
读着此书,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浮现眼前,为我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张老师耐心、细致而又科学的工作方式让我钦佩,而其中折射出的崇高的师爱更让我感动。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教师》。
教师的爱应该是博大的、公正的、无私的。
一个具有博大胸襟的教师,当将爱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
何谓爱?所谓爱,是人的一种伟大感情,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诚挚而亲密的感情联系。
捷尔任斯基说过:“爱,这是一切善良、崇高、力量、温暖、快乐的创造者。
”爱,是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
如果说亲子之爱是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老师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
我们应努力以一个教师无私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让教育在爱的田野中开出绚烂的花朵。
一、教师的仁爱之心,首先应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一名好老师要相信学生。
相信学生会变好,相信每一个学生能做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成功。
“差生”不差,只是差鼓励和机会。
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他不会吝惜给予学生言语上的鼓励和一个个可以使他们尝试到成功的机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他也不会说一些伤害学生自尊,打击学生自信的话语。
因为这颗爱心承载着太多对学生的责任。
要相信孩子的潜能,找到适合不同孩子的方法,唤醒他们心中的自信和自尊,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的仁爱之心,应是以包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名好老师,必须要宽容,允许学生犯错。
当我们面对学生尤其是在面对差生时,一次的宽容也许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当他们接连几次惹出麻烦事时,我们是否能够宽容地对待他们呢?其实,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可是,在平时的教育环节中,作为老师,往往会将这一点在不经意间遗忘。
所以时常有意识的提醒自己注意这点,对于一名优秀老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三、教师的仁爱之心,还应用细心、慧心和决心引导每一个学生
一名好老师,应当有善于发现的细心,善于引导的慧心和不言放弃的决心。
在教育过程中,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以同化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理论的各种观点和及见解,以一种顺应的态度学习和接受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反思和检查自己教学行为中的不足,生成顿悟、直觉、灵感、智慧、
想象等多元开放的思维,以改善未来的行为。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明白,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代替教育,但教育务必充满感情。
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
在教育教学中,让我们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欣赏每一位学生,包容、关爱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择机而发,因势利导,在用生命之烛“照亮”学生的同时,也“照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