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课件(共21张PPT)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路点拨】 双星在他们的引力作用下 做圆周运动,周期和角速度相同,都是由万 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精讲精析】 设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 m1、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1、r2.根 据题意有
r1+r2=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Gmr1m2 2=m14Tπ22r1 Gmr1m2 2=m24Tπ22r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地球的公转周期T、轨道半径r,求太阳的质量M
思考:不同行星与太阳的距离r和绕太阳公转的周
期T都是不同的。但是太阳质量必须是一样的!上 面这个公式能保证这一点吗?
探究四:月球的质量如何称量?
如果你是登月宇航员,在已知月球的半径r,能否 测量出月球的质量?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如何测 定?(已知引力常量为G)
苹果在地球表面时,如果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万有 引力等于重力。
GM=gR2
黄金代换
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F引
=Fn
G
Mm r2

ma向

m
v2 r

mr 2

2
mr( T
)2
地球质量M与月球质量m无关。 根据公式能否求出月球的质量?
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
已知:地球表面g=9.8m/s2,地球半径R=6400km,引 力常量G=6.67×10-11Nm2/kg2。请你根据这些数据 计算地球的质量。
A、1/4
B、1/2
C、2倍
D、4倍
双星系统
双星的运动
显示轨迹线 隐藏轨迹线
“双星”问题的求解
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 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 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 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 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 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 系统的总质量.(万有引力常量为G)
m1+m2=4Tπ22Gr3.
【答案】
4π2r3 T2G

Mm G mg
R2
gR2 M
G
M=6.0×1024kg
探究二:地球的平均密度
M

gR 2 G
v 4 R 3
3
rM
V
r

3g 4 RG
M

4 2r 3 GT 2
v 4 R 3
3
rM
V
r

3 r 3 GT 2R 3
当r≈R时
r

3 GT
2
探究三:太阳的质量如何称量?
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BCD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离地球的距离 C.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和运行周期 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
某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均为地球的一半,质量为
50kg的宇航员在该星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
F mg 月
g月 F m
mg月

G
Mm R2
解得: M R 2 F
Gm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哪些行星?科学家如何发现的? 笔尖下的发现
天王星运动之谜
实际轨道
理论轨道
海王星发现之后,人们发现它的轨道也与理论计算的不 一致.于是几位学者用亚当斯和勒维列的方法预言另一 颗新星的存在.在预言提出之后,1930年3月14日,汤博 发现了这颗新星——冥王星.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万 有 引 力
2、公式: F

G
m1m2 r2

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

r:质点(球心)间的距离
3、条件: 质点或均质球体
探究一:地球的质量怎样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