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灣第一部「自立拍攝」的彩色劇情片為中
央電影公司出品的「蚵女」。 第一部台產國語劇情片 《阿里山風雲》在台灣拍攝時,大陸恰好風 雲變色,外景隊落難台灣,把影片在台完成, 因緣際會成了二戰後台灣第一部台產國語劇 情片。
當然要有製作群、拍攝人員、演員、道具、




劇本 這是最基本要素 其他像音效、導演....等 都不是主要要素 那只是增加可看度而已
樂師在電影放映時伴奏,若電影院有相應樂 器的話,通常是鋼琴師或風琴師。伴奏的音 樂應該隨時符合電影的情節氣氛。
有聲電影
後來,技術的進步允許片人創作與電影畫
面同步的音軌,使得電影進入了有聲時期。 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是爵士歌手(1927年)。 音軌的錄製可以與拍攝電影相分離,但真人 電影音軌錄製,許多部分是與拍攝畫面同時 進行的。有聲電影發明後,無聲電影和電影 院裡的樂師迅速銷聲匿跡。
紀錄片
是指描寫、記錄或者研究實際世界的電影片。
與紀錄片相對的是故事片。紀錄片(在大多 數情況下)不需要演員來表演。在紀錄片中 表現的人、地點、情況應該與實際情況一致。
劇情片 (Feature film)

通常指有虛構情節的故事性電影,其拍攝目的是為了發行到 電影院,一般長度在30分鐘(約3000呎長)或30分鐘以上; 短於此長度的則稱為「短片」(shorts)。短片常伴隨劇情 長片,組成戲院放映節目,其長度一般約為二小時。劇情片 在1913年至1916年間的演變,促使電影院的設備及放映系 統得以改善。 1920年代早期,劇情片在票房上的成功及造成的風潮,更導 致院線制度的發展,這些院線由好萊塢大製片公司擁有和操 作,形成市場壟斷現象。劇情片常與「短片」、「紀錄片」、 「實驗電影」等有相對的意義。
電影藝術
電影
電影,是一種視聽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
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 的編輯工作而成。
視覺暫留
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
的照片構成的,但是由於這些幀的照片接替 的很快,人的肉眼無法察覺出來它們是彼此 獨立的圖像。這是由 (persistence of vision) 造成的。視覺暫留使得圖像離開後,仍能在 眼睛保留「視像」約十分之一秒。因此我們 的大腦感覺到圖像是「運動」的。
草創初期
早期的電影都是「無聲電影」。然而,電影
發行商發現,在播放電影時有一個講評人來 敘述故事、補上角色間的對話,可以更吸引 觀眾。沒過幾年,播放的電影都會在下邊附 上字幕,這樣就可以在演員「說話」時,表 示出他說的內容。這使得講評人的必要性大 打折扣。
默片
事實上,電影院老闆經常替換掉講評人,請
彩色電影
電影發展最後一個重要步驟是彩色電影於
1930年左右的引入。彩色電影取代黑白電影 更是個逐漸轉變的過程。隨著彩色技術的改 良,越來越多的電影是彩色的,到今天,可 以說已經基本沒有黑白電影了。不像攝影, 出於某些考慮用黑白膠片比較好,拍電影幾 乎沒有不用彩色的理由。極個別的例外,例 如斯皮爾伯格的電影《辛德勒名單》,前蘇 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通常都是出 於其他藝術考量。
電腦特效
在電影製作初期,電影的特效(特別效果)
鏡頭加以各項技術來配合。到如今,電腦已 大量配合應用在電影製作上,一些鏡頭演員 僅需端坐在特製椅子上,做一些表情和動作 即可,而出現在銀幕上的背景和劇情簡直不 可想像,因為以電腦來做編輯影片的工作取 代一味繁瑣的步驟,使最後出廠的拷貝品質 與已往的產品亦不可同日而語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