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中而字的用法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中而字的用法总结
摘要:
1.引言
2.而过秦论中而字的用法分类
3.而字的用法实例
4.而字的用法总结
5.结论
正文:
【引言】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过秦论中而字的用法。
而字在古文中是一个多功能的虚词,既可以作为连词,也可以作为副词,还可以作为代词等等。
在过秦论这篇文章中,而字的用法更加丰富,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
【而过秦论中而字的用法分类】
在过秦论这篇文章中,而字的用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如“蟹六跪而二螯”。
2.副词:译为就,才”。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3.代词:第二人称代词。
如“而母立于兹。
”
4.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
5.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6.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7.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如“宽厚而爱人,”
【而字的用法实例】
1.连词:在句子“外连衡而斗诸侯”中,而字表示并列关系,连接了“外连衡”和“斗诸侯”两个动作。
2.副词:在句子“然则何时而乐耶?”中,而字作为副词,表示“才”或“就”的意思,询问何时才能快乐。
3.代词:在句子“而母立于兹。
”中,而字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指的是“你”。
4.承接关系:在句子“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中,而字表示承接关系,连接了“心动欲还”和“大声发于水上”两个动作。
5.转折关系:在句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中,而字表示转折关系,虽然青是从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是青却比蓝更优秀。
6.假设关系:在句子“死而有知,其几何离?”中,而字表示假设关系,假设人死后有知觉,那么它们会离开这个世界吗?
7.修饰关系:在句子“宽厚而爱人,”中,而字连接了“宽厚”和“爱人”两个形容词,表示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
【而字的用法总结】
过秦论这篇文章中,而字的用法十分丰富,既可以作为连词,也可以作为副词,还可以作为代词等等。
这些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因此学习古文中的而字用法,对于提高汉语水平和理解古文有很大的帮助。
【结论】
过秦论中而字的用法多种多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
构,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