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胰岛素皮下注射技术的应用及综合护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胰岛素皮下注射技术的应用及综合护理分析
陈宜芳,陈华,覃何珊,覃惠云,黄必勤
(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6300)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胰岛素皮下注射技术的应用及综合护理分析。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88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法,同时对两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两种不同注射方法进行综合比较。
结果 观察组采用的改良皮下注射方法拔针后滴液及漏液率、所致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改良胰岛素皮下注射技术,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拔针后胰岛素滴液/漏液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改良技术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9.32.02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武器之一,积极合理使用胰岛素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临床工作中,通常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按照胰岛素笔使用说明,注射后常有胰岛素从针头滴落或从穿刺针眼溢出,据测量,这一小滴药液相当于2个单位[1]的胰岛素。
一旦发生胰岛素滴液或溢出,可造成胰岛素使用剂量不准确,如果患者使用的胰岛素为混合制剂,漏液可导致胰岛素混合比例发生改变[2],给病人的病情造成直接影响。
本组就对改良胰岛素皮下注射技术的应用及其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体重指数(BMI)为:18.5~28的糖尿病患者176例为本组研究对象,本组入选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腹部皮肤无外伤,无过敏、感染、水肿、瘢痕,腹部皮肤未接受其他注射,所有患者无感觉或痛觉障碍,意识清晰。
其中男性100例,女76例;年龄19-83岁,平均年龄57.8岁,病程15天-31年,均未合并严重并发症。
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88例。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体位,暴露脐周皮肤,采用75%的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操作流程。
观察组在传统操作的基础上,操作者采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将腹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由内向外或由下向上移1~2cm,左手拇指和食指将侧移的皮肤捏起,右手持胰岛素笔在皱褶顶部垂直进针,推药完毕后持续按压推键6秒,放松推键后再停留6秒,缓慢拔出针头后松开左手,此时皮肤和皮下组织复位,注射通道沿Z字型路径自动封闭,用干棉签按压。
两种注射方法使用的针头规格均为31G,5mm长度。
两种方法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士操作,避免对同一穿刺皮肤造成多次穿刺[3]
1.3 护理方法
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一般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医生邀请营养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由医院食堂给患者配送营养餐;个别患者不同意订餐的,责任护士计算患者每日所需能量,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质,制定运动计划,每位患者每周行轻度或中强度运动至少5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运动过程中做好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和低血糖的发生。
②心理护理:为患者详细介绍关于胰岛素注射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向患者提供相关健康教育资料,消除患者及家属的不安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使患者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提高治疗依从性[4]。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注射方法拔针后滴液、漏液情况比较。
②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患者所致疼痛程度进行比较,采用SF-MPQ对局部皮肤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无疼痛;1分:轻度疼痛;2分:中度疼痛;3分:重度疼痛。
③平均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应用软件SPSS17.0对本组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注射方法拔针后滴液、漏液情况比较,观察组滴液/漏发生率明显降低。
见表1。
表1 两种注射方法拔针后滴液/漏液比较组别注射次数拔针后滴液/漏液次数滴液/漏液发生率对照组258842916.58%
观察组2242108 4.82%
两种注射方法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采用的皮下注射方法所致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种注射方法疼痛程度比较
组别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对照组582271
观察组79540
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1.07天,治疗费用明显减少。
见表3。
表3 两种注射方法患者平均住院日和治疗费用比较组别平均住院日(天)平均住院费用(元))
对照组12.38679
观察组11.137947
3 讨 论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在基层医院,胰岛素泵尚未得到大力推广使用,多数患者仍使用胰岛素笔进行胰岛素注射。
研究发现,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如每日注射胰岛素3次,测指尖血糖4次,则容易导致部分患者对注射产生严重抗拒心理,从而造成治疗依从性差,甚至导致治疗停止或中断。
在本组研究中,改良胰岛素注射技术主要是将腹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由内向外或由下向上移1~2cm,左手拇指和食指将侧移的皮肤捏起,右手持胰岛素笔在皱褶顶部垂直进针,该方法延长针头斜面通过皮下组织层距离与时间,从而使表皮的痛觉神经末梢刺激减轻,减轻疼痛程度。
同时该方法能减少拔针后滴液和漏液的发生率,使胰岛素注射剂量更准确,减少胰岛素浪费。
胰岛素治疗的同时予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使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缩短,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值得推广。
(下转36页)
上述的几个评估标准[2],其中轻度失语,对应的是可以讲述,但是理解速度较慢,只能表达以下短语。
中度失语,只能理解单词或者讲述。
重度失语,只能对单字进行理解,发音已经丧失。
而康复效果的评价,显著效果,意味着失语程度显著下降,接近正常。
而有效对应的是失语程度得到一定缓解,通常为一度。
无效,对应的则是训练前后,不会出现显著变化。
通过上述数据表,可以得知,训练组严格按照训练计划,坚持不懈进行康复训练,可以产生较佳的效果。
而采用普通方式进行护理,整体效果较差,有20位患者竟然没有效果。
3 讨 论
3.1 语言康复训练可帮助病人重建语言表达力
在临床观察中,专业康复训练的关键就在于口、舌、鼻、嗓这四个部位反复的训练,进而有效的改善失语病人[3]。
同时也能够显著的提升这些患者的表达水平和理解能力。
尤其是感觉性失语患者,其中很多都不能通过语言进行沟通,此时,通过具体的物象,以及相应的画像来替代语言,并持续的进行听觉语言的刺激,让病患反复的进行联系。
在这两组各36位患者中,其中训练组通过对其脚心和腋下进行刺激,引导其发音。
其中24位患者,在手术之后的5天之内,就能实现“啊”的最初声音,随后在进行反复的连续,进而让改组患者取得较佳的恢复效果。
而对照组的36位患者,在20天之后,也没有成功发出“啊”声,这表明,一旦手术之后,实施语言康复训练,能够很好的帮助神经外科失语症患者重构语言,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护理措施。
3.2 语言康复可以让失语得到快速改善
通过训练可以发现,借助于周围物件,通过强行办法,可以更好的帮助病患对词语的回忆,进而让他们能够说出该物品名称,此时在借助于奖励刺激,促使他们开口说话。
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可以让病患讲出物件名称,在饮水之时,让病患说出水壶名等。
通常,训练组在15至20天之间,通过反复刺激训练,他们的失语程度显著改善,而且病患恢复的自信心也得到显著增强。
该组恢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这种训练由于长时间坚持,因此可以取得更好效果。
3.3 语言康复训练是极为重要的护理方式
针对神经外科失语患者,首先要为他们构建良好的训练环境,并通过失语水平,以及所属种类展开针对性训练[4]。
其中重点就是对病患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重点训练,如果是一些内向、孤僻的患者,还需要将其安置在小病房室,在注重心理护理的同时,强化初始音训练,如“啊”等,从而更加快速的让他们得到恢复。
4 结 语
神经外科失语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及时成功出院,也并不代表康复训练就已经完成,相反,还需要继续坚持,直至患者能够正常说话。
当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时刻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相应的心理维护,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患者的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林娟,吴丽平,王彩秀. 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
预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 2016(17)
[2] 刘娟.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
志. 2015(13)
[3] 许美丽,王申. 国内外延续性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解放军
护理杂志. 2014(19)
[4] 张莉红,刘敏艳,何雪浓. 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后运动性失
语患者康复的影响[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06)
本文编辑:李爱英
参考文献
[1] 陈立群,周秀文.笔式胰岛素注射后拔针方式的改良[J],护理
学杂志,2009,24(5):37.
[2] 陈晶莹. 胰岛素规范注射的研究现状[J],护理与康复,2014,1
(13):1.
[3] 林晨晓,邵瑜,阮海波,杨幼林,闫金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
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疗装备,2016,29(19):86-87.
[4] 高晶,娄锡恩,张丽萍,李海,王锐,卢雯玲,王磊.胰岛素泵
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在2型糖尿病患者择期手术围手术期临床应用的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09):807-810.
本文编辑:李爱英
(上接32页)
对病房内空气、地面、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以避免外界病原菌进入[3]。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饮食护理,结合患者住院期间相关营养指征变化情况,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摄入足够的能量,以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胃肠道菌群失衡,发生胃肠道感染。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患者住院期间饮食、作息等进行干预极大程度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由此可见,对于肝病患者住院期间提升护理水平,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付琴,雷俊.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分析[J].中
外医学研究,2018,16(16):81-82.
[2] 王凤丽,史婷婷.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5(26):231-232.
[3] 高艳红.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
2014,16(34):169-171.
本文编辑:雷巧云
(上接33页)
参考文献
[1] 赵天华,张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与血压
变异性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25(6):591-594. [2] 王小冬.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率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
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4):2924-2926.
[3] 徐亮,陈红武,陈燕春,等.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1892-1894.
[4] 韩振,隋瑜,孙雪林.焦虑抑郁状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
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6):1630-1632.
本文编辑:李爱英
(上接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