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而”的用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和”、“及”、“又”、“并且”。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二)表示递进关系。

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并且"或"而且"等。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三)表示承接关系。

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来”、“便”等,或不译。

如:启窗而观(《核舟记》)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四)表示转折关系。

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

如: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五)表示假设关系。

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

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