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氯喹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病例报告 •
205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8岁,于2018年1月18日因发热来我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入院时心电图正常。
给予“醋酸泼尼松、迪巧片、羟氯喹每次200 mg 日2次(19 d )”,病情稳定,于2018年2月9日出院,出院后仍服用“羟氯喹每次200 mg 日2次、醋酸泼尼松25 mg 日1次、迪巧片2片,日1次”。
此次因反复头晕、眼前黑朦5 h (共发作20次左右)于2018年2月12日来我院急诊。
急诊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最长R-R 间期2.7 s ,给予“阿托品0.5 mg iv ”后收入心内科。
入院后给予泵入“异丙肾上腺素”,但心率维持不住,患者反复出现头晕、近乎晕厥,心电图及心电监测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约38次/分,于2018年2月13日给予临时起搏器植入,设定起搏频率60次/分,于术后第1天起搏心律较多,为vvi 工作方式。
术后第2天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术后第3天仍可见起搏心率,持续4~10跳,持续数秒钟。
于术后第5天将起搏心率设定为50次/分,心电监测是窦性心律,未见起搏信号。
于术后5~9天未见起搏信号,给予拔除临时起搏电极。
行心彩超检查:左室功能减退。
出院前行24 h 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室上性早搏5次,总心博数100017次。
通知出院。
2 讨 论
本病例用了羟氯喹200 mg bid 口服22 d 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停药5 d 后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故考虑房室传导阻滞为羟氯喹所致,故在应用羟氯喹时应想到房室传导阻滞的不良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本身也可以侵犯心脏传导系统,引起房室传导阻滞,但此例患者在服用“羟氯喹”前心电图及心彩超正常,在服用“羟氯喹”22 d 后出现,且停用“羟氯喹”后5 d 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故还是考虑药物所致。
羟氯喹及氯喹治疗的患者还偶尔会出现心律失常,如束支传导阻滞以及完全或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
但Costedoat-Chalumeau 等[1]
调查了85例长期服用羟氯喹或氯喹的结缔组织病患者,发现2例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左束支传导阻滞,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与正常人群相似,且平均PR 、QTc 、心律与正常人群也无明显差异。
在“硫酸羟氯喹的不良反应临床调查分析”文章中,
提到28例不良反应中有2例为心血管反应,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律不齐等,1例心电图有传导阻滞,在转归中,1例为一过性,1例为停药后好转[2]。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使用羟氯喹治疗的安全性”文章中,共纳入 412 例患者中,未见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受累[3-9]。
羟氯喹目前是临床上治疗风湿性疾病最常用的药物,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
主要不良反应为眼部反应、神经系统反应、消化道反应,临时发现为房室传导阻滞的极少。
此次病例说明,在应用此种药物时,还是应该监测心率、心律,若患者出现头晕、黑朦时及时做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以明确有无房室传导阻滞。
参考文献
[1] C ostedoat-Chalumeau N,Hulot JS.Heart conduction disorders
related to antimalarials toxicity: an analysis of electrocardiograms in 85 patients treated with hydroxychloroquine for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J].Rheumatology,2007,46(5):808-810.
[2] 白云静,姜德训,申洪波,等.硫酸羟氯喹的不良反应临床调查分析
[J].北京医学,2011,33(7):575-577.
[3] 闫琳毅,张海艇,林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使用羟氯喹治
疗的安全性[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5,9(4):262-266.[4] 程应樟,李涛.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最新研究进展[J].医药
前沿,2012,2(29):94-95.
[5] 郑亚西,刘志琴 CRBBB 并间歇性LBBB 致反复心源性晕厥1例[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1,12(1):38.
[6] 孙竞楠 隐匿性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致假性二度Ⅱ型房室传导
阻滞1例[J].心电学杂志,2006,25(4):220-221.
[7] 郑新权,陈祎君,李忠杰 隐匿性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二联律致
假性2∶1房室传导阻滞1例[J].心电学杂志,2007,26(4):218-219.[8] 谭战荣,陈照清,王兆玉 高度窦房传导阻滞并短程非阵发多源性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交接区干扰伪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J].心电学杂志,2009,28(6):419-420.
[9] 小儿心肌炎后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
分册),2003,30(3):188-189.
羟氯喹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崔秀丽
(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 莱州 261400)
【摘要】羟氯喹作为风湿免疫科的常用药,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眼部方面及神经系统方面,在心血管方面,发生率低,此例病例旨在介绍羟氯喹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不良反应,提醒在临床工作中若有服用此类药物的时候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应想到此药引起的可能性。
【关键词】羟氯喹;不良反应;房室传导阻滞
中图分类号:R541.7;R9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2-0205-01
A Case of High Atrioventricular Block Caused by Hydroxychloroquine
CUI Xiu-li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Laizhou People's Hospital, Laizhou 261400, China)
[Abstract]The main adverse reaction of hydroxychloroquine as a common drug in the 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is the eye and nervous system,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is low. This case is intended to intro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atrioventricular block caused by hydroxychloroquine, and to remind of the occurrence of atrioventricular transmission when such drugs are taken in clinical work. The possibility of the drug caused by the drug should be thought of.[Key words] Hydroxychloroquine; Adverse reactions; Atrioventricular 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