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逃离与寻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的逃离与寻找
摘要:本文通过建筑生成的思考来说明建筑创新形式演化的途径,寻找新建筑创新手法的多样性及可能性。

关键词:逃离摆脱,创新手法,多样性
藤本状介提出“弱建筑”,是逃离建筑的“强”;
隈研吾提出“负建筑”,是在摆脱建筑的“胜”;
哈迪德.盖里的建筑总是曲与扭,是脱离建筑的“直”;
赫尔佐格与梅德隆的工作室只放有与建筑无关的图书,他们又在逃避什么?
......
为什么建筑的属性使得建筑师在逃避与摆脱?
建筑的属性到底还有哪些,可以去逃避与摆脱?
建筑具有稳重感、厚重感,可否提出“薄建筑”与“轻建筑”?
建筑有墙体围合产生封闭,可否产生“亭建筑”?;
建筑有门窗与外界交流,可否有“(无门窗)墙式建筑”?;
建筑外墙只有一层,可否有多层外墙化建筑?;
建筑是稳重的,不可变的,可否形体变动(滑动)的建筑?;
……
建筑百问产生百态建筑,都可以归为“非建筑”或“异建筑”?
“逃避与摆脱”建筑的现有属性,实质是对建筑未发掘属性的寻找,是对建筑属性的拓展,逃避实则是摆脱旧的,寻找新的。

如何找到建筑的新属性,逃避与摆脱就是一条寻新途径。

“有没有可能建造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呢?环顾我们的四周,“象征意义”和“视觉需要”似乎已经成为了建筑的使命,
“所谓‘负建筑’并非是输的建筑,而是指最适宜的建筑。

”这是隈研吾对建筑因为被赋予过多的寄托而偏离其本初面目的一种澄清。

这是隈研吾《负建筑》中的一段解释文字。

也是对“弱建筑”的正名。

说明隈研吾摆脱建筑的“胜”的意义所在是创新。

[1]
建筑的创新目前最常见的有两个路可去探索:
1.逃避与摆脱。

抛开建筑原有属性去找到一新的承载体。

2.嫁接。

在原有建筑体系中加入更新因子局部异化具有创新感。

这两个途径可以总结成一个词----颠覆,从而美国青蛙公司卢克.威廉姆斯提出了“颠覆性思维”的理念。

其操作途径为:
提出颠覆性假设→发现颠覆性商机→形成颠覆性创意→设计颠覆性市场方案→演示颠覆性方案
卢克提出颠覆性思维的三个假设方法:
○有什么地方可以逆向思考
○有什么地方可以否定
○有什么地方可以调整
颠覆的操作涉及三个过程:发现(找到)建筑属性→颠覆建筑属性→形成新的建筑属性。

“逃避与摆脱”“嫁接”都是产生新的建筑属性的方法。

奥斯本检核法及我国的和田十二法是更程式化的方式,卢克选择了三个最易产生颠覆性思维的着眼点,更加具有实用性,对建筑设计有参考意义。

建筑大师库哈斯就是一个善于颠覆建筑传统模式的挑战者。

举一二例说明。

○ 传统高层建筑模式为“底座裙房+塔楼”,库哈斯把传统模式颠覆成“空中裙房+塔楼”。

于是产生了“深圳证劵交易中心”方案。

○ 传统高层建筑模式为“塔楼或双子座”,库哈斯把它颠覆成“空中环形塔楼”。

于是产生了“中央电视台新台址”方案。

对于库哈斯的“中央电视台新台址”方案,也有另一说法(传说源自其本人最初想法),那就是“美女蹲”(与民间的“大裤衩”说是一致的),我们不去追究其真
实启发点,而是这些坊间说法从侧面说出了建筑创新的另一个来源----嫁接。

“抄袭---借鉴---嫁接”这是渐进式发展的创新路。

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到“嫁接”上。

罗列一些网上关于建筑的一些说法:
苏州低腰秋裤-----东方之门
“比基尼”大楼---杭州奥体博览城
马桶盖---------中国湖州喜来登酒店
......
这些说法见仁见智,抛开调侃意味,这些方案经过众多领导专家部门审核,除了极具恶俗意味的,大多数还是有一定美学因子的。

它们的产生给设计师提供了另一种产生方案的思路---“嫁接”。

以上的嫁接来源于物品及人体等成形类。

另一类嫁接则富有挑战性,嫁接于一种现象或形态。

例如韩国云朵双塔的设计。

荷兰建筑师事务所MVRDV为韩国设计两座豪华公寓楼“云端”,两栋楼中间被一团云朵连接。

像911被撞世贸中心大楼。

嫁接是建筑创新的乐园,建筑创新的主角色,形态创新的嫁接很多设计师都在尝试,但功能的嫁接创新做的却很少了,因此,有人称中国建筑师是没有理念的建筑师,只有各种好听的说辞。

也许这也是中国建筑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建筑师藤本状介设计的House N嫁接于俄罗斯套娃,设计了一个富有乐趣的住宅,该建筑有三层墙体,外层将整个别墅和花园包裹其中,墙体所有的面都开着大大的窗户。

中层是一个过道,是过渡空间。

最里层就是主人生活所需的室内功能区域了。

从室内室外透过无规则的窗户欣赏这个建筑,有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清新有活力。

摆脱与嫁接往往借助检核法会更有力,美国发明家席尼·萧尔列出了《创造促进表》,实质是摆脱与嫁接的具体手法,对建筑创新应该有大的启发。

建筑师对建筑的逃离与寻找,是建筑发展的动力,也许我们总是面对前人的建筑而不敢逃离,所以总在原地踏步,学会摆脱,也就学会了自己的建筑路。

参考文献:
(1)《天才发明家》萧尔著李旈昭译2003年7月哈尔滨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