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目前国际方面对于幸福感的研究比较热烈,很多国外研究学者开始对幸福感进行影响因素和结果的分析。

一直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界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而经济学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却很少提及。

近二三十年以来,经济学首次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分析和深层次的研究,虽然时间比较短暂。

但是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

本文将针对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并阐述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探究。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经济学理论;实证研究
引言
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被提出的,当时西方国家的研究学界对于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并从主观幸福感的来源方向进行了深入探究。

伴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也在不断上升,研究学界的学者认为,生活质量与人的主观幸福感关联比较大。

一直以来,主观幸福感在心理学和社会学层面的研究内容比较多,在经济学层面则非常少,本文将主要针对经济学理论中主观幸福感进行分析,并将经济学理论和主观幸福感进行结合。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通过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主观幸福感。

另一条则是客观幸福感,而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都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所接触到的。

国外很多学者认为,主观幸福和客观幸福二者是不同的,部分人认为幸福感是指一个人为了避免痛苦所寻求的一种作乐方式,而这种幸福感则多数是由人体大脑寻求作乐方式所产生的,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幸福感不是根据获得的快乐产生的,而是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快乐的感觉。

在经济学领域,最常提到的幸福感是一个人为了避免痛苦而寻求的作乐方式,经
济学的理论更偏重于这种理念,在经济学研究学者看来,幸福感更多的是一种主
观精神层面的感受和体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又能够获得极大的满足[1]。

二、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方式
不同的人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获取的幸福和满足各不相同,比如大
学生群体是社会中非常重要和常见的群体之一,他们获取快乐和幸福的方式比进
入社会的成年人所获取的方式更为便捷,而10岁之内的儿童获取快乐的途径更
为便捷,很多调查显示年纪越小的儿童越能在简单的事物中获取极大的满足感和
幸福感,年龄越大的人群在获得快乐的时候同样伴随着痛苦,这就说明不同年龄
的人群获得快乐的途径不同,获取快乐的数量也不同。

因此,对于不同年龄阶段
的人应当利用不同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对我国国内某个区
域的人群进行了幸福的调查,并通过“你快乐吗”这一问题询问和获取不同年龄
阶层人群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调查发现,越年轻的群体获得快乐的途径越为简单,随着年龄的上涨,年纪越大的人获得快乐的途径就比较艰难。

三、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从经济学方面进行讨论,影响人们主观幸福感的因素集中在几个区域,包括
人们的收入和就业。

大部分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财富或收入是人们获得幸福感的重
要途径,通过许多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人在获取一定的经济或收入之后就会提
升幸福感,经济学的使命就是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2]。

一直到上世
纪70年代,经济学家在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将幸福感的问题转移到了经济学领域,从而也发现了幸福悖论,简单来说,经济学领域针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分析,并发
现虽然提高人们的收入可以获取较多的幸福感,但是收入和幸福之间并不存在明
显的正相关性。

自此之后,有关于收入和幸福感之间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少。

比如,过去的50年当中,美国人和日本人通过自我描述有关于幸福感的内容,可以发
现大部分人因财富的成倍增加,幸福感而增加,欧洲也对幸福感和收入方面进行
了相关的分析。

除了收入之外,通货膨胀也会对人们的主观幸福感造成一定的影响,失业和通货膨胀会对人们的swb带来明显的损失,从传统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通货膨胀本身并不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社会中出现了通货
膨胀会导致社会经济持续下降,而社会经济持续下降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会间接
导致人们的收入降低,会对人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货膨胀确实会伤害人们,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预期的,这种伤害的主要来源是人们的心理,很多人认为通
货膨胀一旦发生会或多或少对自己的生活与工作造成影响,即便通货膨胀并不会
对生活造成影响,但是由于人们主观心理的偏见,所以大部分人都会认为通货膨
胀的影响较深。

因此,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需要将失业和通货膨胀
率作为首选目标,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通货膨胀率,那么就会在一定
程度上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四、经济学理论主观幸福感的未来发展展望
现代经济学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更多借鉴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比如
前景理论和禀赋效应。

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辅助下,利用经济学理论对主观幸福
感进行分析,可以出现很多反理性行为,而经济学理论中的主观幸福感也在心理
学和社会学的推动下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我国国内和国外的心理学与经济学的
研究学者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长期的分析和探索,这些研究为经济学中的主观幸
福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经济学计量方法的运用当中,无论是经济学还是
心理学的内容都对主观幸福感提出了很大程度上依靠直觉的理论,比如大部分人
都会通过自身的自我感觉来评定周边带来幸福的事物或人,很少有人会通过客观
的因素进行判断,这就说明了主观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会添加任何的客观因素,这对于研究学者的研究来说阻碍比较大。

而在未来的主观幸福感研究领域,
除了研究学者的分析之外,也会产生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内容,会对主观
幸福感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补充。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学理论支撑主观幸福感研究在现如今来说与心理学和社会学
的差距较大,很长一段时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全部都集中在心理学和社会学
层面,这是因为幸福感是人们的一种感觉,更多的偏向于心理层面,所以大部分
的研究学者会通过心理和社会学进行分析,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逐渐有研究
学者发现经济学理论对于主观幸福感的产生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开始利用经
济学理论进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在主观幸福感研究领
域是一项非常大的突破和挑战,希望未来有关于经济学理论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王山木. 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20.
[2]朱鹤,吴丹,陈露瑶,林妍.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03):123-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