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带给中国经济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运带给中国经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11-11T09:36:57.60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8月第3期供稿作者:杜永红[导读]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办了第29届奥运会,这也将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杜永红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西洋学校贵州贵阳 551100)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办了第29届奥运会,这也将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以往奥运申办国都将申办奥运会作为一种负担,自从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方成功的创造了一个盈利的奥运会后,申办国又将奥运会作为拉动经济的一架马车。

而2009年8月中国奥运会组委会正式的解散,也对外公布了奥运会的盈利。

我们着重来分析下奥运会带给中国经济什么样的影响。

关键词:奥运会中国经济影响发展自从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创了一种引入商业花运作机制的奥运会后,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经济价值,这一届奥运会不仅没有花政府一分钱,既没亏损也没有负债,反而净赚2.5亿美元。

而从2001年7月13日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我就一直在关注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在2001年年末做过一次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分析。

现在奥运会工作组完成了对奥运会的全面总结,我们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加客观的对奥运会经济有个比较。

一、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1.北京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后,在2002年到2007年间,年度增长速度高达1
2.1%。

而相比2001年年度经济增长要高出1.8个百分点,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这其中有一个百分点的因素是由于奥运会所提升的。

①奥运举办城市的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中国市场的扩大都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们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一体制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大市场开放的力度,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去不断的完善。

而中国政府也正是利用奥运会这一良好的市场契机,从而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开放度,积极吸引利用国外的优质资金和先进技术,在除了自我完善中国市场主体外利用一切资源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事件。

主办国的政府、组织和企业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和商业谈判,因此从申办到实际运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操作。

这样的操作要求该国政府、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

2.自2001年以来,北京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约2800亿元,主要完成了城市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水资源、城市建设等四个方面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而北京北京奥运会运行花费20亿美元,场馆建设花费不超过130亿人民币,鸟巢建设35亿元左右,总投资3000亿元人民币。

这样大的投资规模对国内外企业都是一次重大的机遇,这将会把中国的市场推向国际,使得中国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保证投资的最大化的利用。

3.根据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财政预算,主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有16.25亿美元的预算收入,支出为16.09亿美元,收支相抵后可盈利1600万美元(约1.2亿元人民币)。

这是奥运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4.奥运会成为推动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动力。

北京2001年人均GDP只有3262美元,到2007年已经达到了7654美元,到08年年底人均超过8000美元,比起2001年增长了一倍多。

虽然中国经济迅速稳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拉动。

在奥运会期间由于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北京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快速的提升,城市的整体面貌有非常大的改进,像机场三号航站楼的建设、信息化的投入,跟居民有关的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的改造以及环保设施的投入,极大地缩短了北京与世界城市的距离。

二、北京奥运也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北京经济的发展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2006年北京单位GDP能耗下降5.25%,是全国仅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地区。

2007年北京单位GDP能耗下降6.04%,在全国完成能耗任务最好。

到2008年上半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61.3%提高到73.7%,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北京利用奥运的筹办之机,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我们从新闻中可以得知像首钢这样的重污染企业,不是原样的迁往其他地区,而是在迁厂的过程中通过技术的改造、工艺的改进等最大限度的减小污染的排放,为2008年绿色奥运提供了保障。

三、奥运会推动就业的巨大作用从2001年八月到2008年八月一共有八年的时间,需要兴建大量的体育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这就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预计将产生74万个就业机会,这对人口基数大的中国来说可以有力的缓解就业的压力。

间接的来说从2002年到2008年,中国因为成功的申办奥运会使得世界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中国市场也随之逐渐的扩大开放,对外贸易不断的增加,合理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市场,并且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这个数字是无法用数据来表示的。

四、奥运会对中国品牌的推动
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以后,入境游人数逐渐的增加,2004年全年我过入境游人数10903.8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8.96%,相比2002年增加11.37%。

2005年比上年同期增加11.57%。

③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这对中国的城市经济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性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推动,这些都是直接可以得到数据的,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使中国开放的市场面向全球,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无法估量的,对中国品牌的推动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形容的。

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

有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在拉动举办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主办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中。

无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

从主办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形的影响往往比有形的影响更重要、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①《cctv2001年年度经济报告》王进
②《上海证券报》
③《中国旅游局年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