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要把握时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谋要把握时机
秘书的参谋辅佐是一种以才智输出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脑力劳动。
如果才智与谋略是参谋成功的基础的话,那么对时机与场合的把握则是参谋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个好的参谋点子是早点讲还是迟点讲,是在领导胸有成竹时讲还是在领导举棋不定时讲,这些都是大有讲究的。
有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讲早了,领导思想上毫无准备,未必会引起他的注意;如果讲晚了,领导早已心中有数,难免失去参谋的作用。
如果时机和场合适宜,好点子会立即被派上用场;如果选择的时机与场合不宜,就可能碰一鼻子灰。
可见,时机与场合是秘书参谋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
时机的出现有很大的偶然性,因而很难把握。
但是,偶然往往寓于必然之中,只要认真揣摩和捕捉,任何机会的出现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认为,通常情况下领导者使用信息的高峰期或者指导工作的关键时刻便是秘书参谋的极好时机。
一是形势发生转折时。
客观形势总是不断变化的。
每当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和转折时,领导者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就可能随之调整或变动。
当面对新的转折时,领导的思想往往会有一个短暂的调适过程。
他们或者心中无数,徨观望;或者思路不清,若明若暗;或者把握不准,举棋不定。
此时,领导者最需要听到有真知灼见的好点子,最需要听到能够帮他平稳过渡、从容应对的好建议,这正是秘书人员出谋献策、展示“应变”才能的好时机。
二是进行决策试验时。
一些重要的决策在领导“拍板”之后往往要进行试验求证。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一、把握参谋时机彷杨春雨秘书参谋的时机与场合的选择中所说:“??这时候的精神、思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是否得到预期的成功。
”显然,决策作出之后领导者最需了解和掌握的,就是自己作出的决策在试验求证中的效果究竟如何,有什么异常情况和问题。
秘书人员如果能够通过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将试验求证中得出的评价意见以及对决策的调整意见或补充意见等适时地提供给领导,就能够参到点子上、谋在关键处。
三是政策措施落实时。
一项政策措施能否不SECRETARY`S COMPANION16 《秘书之友》2007年第10期M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往往是领导者关注的重点。
一方面,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再好的政策措施在落实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政策条文理解的差异和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政策措施在落实中难免出现某些偏差或者这个政策与那个政策“撞车”的现象,有时还会在某些区域、领域出现落实的“空白点”。
这就需要领导者及时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矛盾、采取新对策,做好堵塞漏洞、完善政策的工作。
这个时候,也正是秘书跟踪调研、反馈信息、参谋辅佐的“节骨眼”。
四是情况出现变化时。
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领导在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或者发生某些偶然事件,将原先正常的工作部署打乱;或者发生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等,导致必须调整生产经营计划;或者遇到不可预测的外部因素的干扰,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等。
在这些情况下,领导者亟需有人帮助出主意、想办法。
如果秘书能及时拿出一些应急的好点子,那就会正当其时、倍受欢迎。
五是出现某种征兆时。
事物发生重要变化之前往往会显现某种征兆,或者露出一些带有倾向性的苗头。
如果对此发现得早、处理得早,就能把事件或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损失和危害,取得领导工作的主动权;如果发现得晚,或者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就可能使小事酿成大事、易事变成难事,甚至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造成工作被动。
秘书人员如能注意捕捉超前性信息,敏锐地发现某些事件的苗头、前兆,并能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对策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参考,就能取得很好的参谋效果。
参谋场合包括参谋的时间、地点、对象以及与这些因素相关的自然环境、地点环境、现场气氛等。
场合对于秘书的参谋活动影响很大。
同样一条内容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在适宜的场合提效果就好,在不适宜的场合讲效果就不好。
因此,秘书人员必须讲究参谋场合的适宜性。
一是参谋地点要适宜。
地点是秘书进言时所处的特定空间,也是构成
参谋场合的一个最
主要的因素。
提意见、建议的地点,对秘书和领导的心理和情绪都有一定影响。
比如,秘书人员向领二、讲究参谋场合导提一些重要的意见和建议,话题比较严肃,最佳的参谋地点就应是办公室。
因为在办公室这个特定空间里,领导和秘书的心思都集中在工作上,会在严肃认真的气氛中交流,其效果往往比较好。
如果下班后到领导家里去谈工作上的事,场合就不适宜。
因为领导家里是领导和家人休息居住的地方,在家里,领导的心思很难集中在工作上,况且有领导家属在场谈工作也不方便。
二是环境气氛要适宜。
秘书对领导提参谋建议不可能像领导班子成员或专家学者在评估论证会上那样直陈己见。
秘书的意见、建议往往只能在适宜的场合如会议前后、会议的间隙见缝插针地提,有很大的随机性。
这就要求秘书注意把握参谋的环境气氛,根据可以利用的场合灵活地调整自己出谋划策的思路和表达方式,努力使所要表达的观点、内容与场合的特点、气氛相吻合、相协调。
比如在吃饭、娱乐场合与领导交谈,就应选择一些相对轻松的话题;随同领导下基层调研,就可以与领导深入地探讨一些比较重大的问题;在会议间隙交谈,就应选择简洁明了、三言两语即可说清楚的话题。
同样一条意见和建议,在正式场合提出语言表达就应文雅、准确、规范在非正式场合提出语言就可以平易通俗、活泼风趣些,不可用一种腔调、一副面孔去应付多种不同的场合。
三是交谈时间要适宜。
在参谋时间的选择上,既要做到及时以防止贻误,又要考虑领导的时间、精力、情绪等多种因素。
一般来说,在领导有时间、精力旺、情绪好的时候提意见建议,就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如果在领导工作很忙、精神疲惫的时候去谈问题,效果往往不会理想,有时还可能引出领导的“无名之火”使你下不了台。
许多秘书的经验表明,在以下一些时间、场合不宜提参谋建议:领导心情不佳的时候;领导处理紧急公务或突发事件的时候;领导正在主持召开重要会议的时候;领导接待重要客人或正在与客人交谈的时候;有领导家属在场或一些不相宜的人在场的时候等。
在这些时间地点找领导提意见和建议最容易引起领导的厌烦情绪,很难收到好的参谋效果。
,1. 2.3.4.5.(作者单位:中国石
油黑龙江鸡西销售分公司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