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对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检查对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血常规检查对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

方法1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常规参数。

结果经过血常规检测,100例研究对象中,贫血患者有12例,占12.0%,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有11例,占11.0%,其余研究对象血常规数据显示正常。

结论血常规检查能够确诊受检人员是否贫血、是否患有白细胞减少症,对于临床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血常规检查;筛查;贫血;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意义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在正常病理数值之下[1]。

贫血按进展速度可分为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可分为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可分为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2]。

临床在诊断贫血上可通过血常规检查来确诊。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头晕、无力、肢体酸软、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低热等[3,4]。

白细胞减少症由不明原因和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而导致,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者原因不明;继发性者认为其病因可由急性感染,物理、化学因素,血液系统疾病,伴脾肿大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过敏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获得性或原因不明性粒细胞减少等[3]。

临床在诊断白细胞减少症上,可通过血常规检测确认体检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来判断。

本文作者通过对2016年8月~2017年1月于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0例受检者血常规的研究,进一步肯定了血常规检查在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上的重要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于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3~60岁。

1. 2 方法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间为7:00~8:30,具体方法:空腹,保持坐姿取血,抽取2 ml静脉血置于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的试管,为防止标本凝集须进行6~8次
混匀,并于2 h内将标本送去检验,采用深圳迈瑞公司生产的BC-3600全自动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依据分析仪操作标准由检验科医生进行校准仪器、质量控制、测定等步骤分析血常规各项参数,并出具检测结果,分析100例研究对象的贫血情况、白细胞减少症情况等。

1. 3 评判标准
1. 3. 1 贫血评判标准按照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區成人正常血细胞参数为: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含量、红细胞正常计数分别为120~160 g/L、
(4.5~5.5)×1012/L,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含量、红细胞正常计数分别为110~150 g/L、(4.0~5.0)×1012/L。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120 g/L、红细胞计数<4.5×1012/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含量<110 g/L、红细胞计数<4.0×1012/L,即为贫血。

贫血分4个等级,即:轻度贫血:低于男、女血红蛋白正常含量下限,但≥91 g/L;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含量61~90 g/L;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含量31~60 g/L;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含量≤30 g/L。

1. 3. 2 白细胞减少症评判标准成人白细胞正常计数值为(4.0~10.0)×109/L,一旦成人外周白细胞计数值<4.0×109/L,即为白细胞减少症。

2 结果
100例体检者中,77例体检者血常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值正常,占77.0%。

血常规正常者中,男50例,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33.4±1.17)g/L、(5.01±0.12)×1012/L、
(6.80±0.15)×109/L;女27例,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22.0±1.22)g/L、(4.63±
0.18)×1012/L、(6.25±0.24)×109/L。

12例体检者为贫血患者,占12.0%。

贫血患者中,男7例,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分别为(97.9±1.0)g/L、(3.91±0.15)×1012/L;女5例,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分别为(92.1±1.10)g/L、(3.64±0.14)×1012/L。

11例体检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4.0×109/L,患有白细胞减少症,占11.0%。

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中,男5例,平均白细胞计数计数为(3.21±0.14)×109/L;女6例,平均白细胞计数计数为(3.15±0.15)×109/L。

3 讨论
临床在诊断贫血上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常以血红蛋白含量来代替。

在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120 g/L,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红蛋白含量<110 g/L,孕妇血红蛋白含量<100 g/L即为贫血[5-10]。

临床可采用血常规中的红细胞参数来诊断贫血,须注意的是,若检测者处于妊娠、脾肿大、巨球蛋白血症状态,会导致血浆容量增加,因此,即便此时红细胞容量正常,也会因为血液被稀释,而使得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被误诊为贫血;而在失血或脱水情况下,因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血液浓度升高,即便此时红细胞容量偏低,也会因血红蛋白含量升高而漏诊贫血。

本文研究发现,100例体检者中有12例体检者的红细胞相关参数显示为贫血状态。

白细胞减少症指外周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持续<4.0×109/L,属于常见血液病[11,12]。

该病起病缓、症状轻,常以无力、心悸、头晕、四肢酸软、失眠多梦等为主要表现。

当白细胞计数<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时,表现为突发头痛、关节痛、极度乏力等,严重者甚至有吞咽困难等症状,死亡率极高。

临床医学在筛查白细胞减少症时,也可采用血常规白细胞相关参数来筛查。

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总数在(2.0~4.0)×109/L,且中性粒细胞也有所减少;粒细胞不足时,白细胞计数<2.0×109/L,粒细胞显著减少,甚至彻底消失,则表明有白细胞减少症倾向。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100例
体检者中有11例血常规白细胞相应参数呈白细胞计数持续<4.0×109/L,并确证为白细胞减少症,这也证实了血常规检查中相关参数能够为白细胞减少症做出一定的筛查作用。

同时,为了提高贫血及白细胞诊断准确性,应及时询问异常参数体检者的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营养史、月经发育史等,来辅助诊断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查能够确诊受检人员是否贫血、是否患有白细胞减少症,对于临床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文娟. 探讨血常规检查对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 医学信息,2015(35):200.
[2] 赵向伟,李志恒. 22例岗前血常规体检项目异常原因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32-33.
[3] 周冰. 血常规检查对筛查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35-36.
[4] 陈媛,任翠爱,崔景英. 1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象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6):50-53.
[5] 王娴默,肖林,李彦林.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4(16):2422-2423.
[6] 陈亚华. 吃阿胶的女人为何还会贫血. 中华养生保健,2017(4):72-73.
[7] 丘衍博,刘雄伟,黄衍锋,等. 血液检验对贫血疾病诊断的应用. 实用医技杂志,2016,23(10):1107-1108.
[8] 李莉.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5(4):105-106.
[9] 李葉静,吴晓莉,高晗. 妊娠期血红蛋白浓度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 中国性科学,2017,26(3):120-123.
[10] 解丽丽. 妊娠早期膳食铁营养指导对妊娠中晚期孕妇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4):3193-3195.
[11] 赵冬梅. 正常体检人群外周血白细胞减少89例骨髓象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61-162.
[12] 梁骑,唐中,李君安,等. 南充地区26336例健康体检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5):562-5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