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经验和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经验和做法
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总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切实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不断加大巡查、督查、抽查和行政执法检查的力度,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动态安全管理;狠抓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整治一批特种设备不安全隐患,未发生一起特种设备安全重大责任事故。
为保一方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以贯彻特种设备安全条例为主线,强化组织主导,层层落实分解安全目标任务
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精心组织实施,实行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
并针对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意见、特种设备标准化管理、隐患排查、压力管道专项整治等四个专门措施指导文件,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当地安全综合管理中,部门一把手对安全工作亲自抓,分管领导跟踪具体抓好贯彻落实和督查。
同时,经常召集召开联席会议,做好关键行业关键安全隐患部位的安
全工作专题会议,分析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定期深入基层企业检查安全工作情况,及时研究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责任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各区域监管负责人为成员,从机关到检验机构均设有安全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工作。
止匕外,在特种设备动态组织网络建设上充分发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员和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协管员的作用,形成由安全监察员、协管员、监管员组成的内外结合、上下联通的监管网络体系。
为切实履行监察职能,认真贯彻上级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年初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绩效考核评价细则要求,及时制定年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点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计划。
同时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目标分解到各有关重点单位,明确安全工作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保证安全工作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到位,安全稽查执法人要认真履行监察职能,及时查处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努力做到认真查办,督促整治及时,实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销号一起,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目标责任网络体系。
二、以绩效考评为契机,强化监察职能,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动态监管
针对年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绩效考评工作,为确保考评工作顺利开展,达到通过考评促进自查自纠、促进规范管理、促进隐患整改,保证特种设备安
全的目的,主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监察工作,达到以考评促管理升级的目的。
一是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成立专门的考评机构,分三个组落实考评工作,召开考评工作动员大会,制定考评工作分阶段的工作计划,并将任务、目标、责任分解到相关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二是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自查自纠工作。
对安全监察基础资料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工作,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及作业人中台帐数据库,认真清理核查近年来的安全监察、检验检测及特种设备稽查执法文件档案,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及时召开相关单位和部门安全管理人员会议,分析通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状况,听取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意见和建议,与相关单位和部门对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基础资料,实进走访重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使用单位。
建立特种设备制造、安装、使用单位监管网络体系,实施动态监管。
四是核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考评内容,及时查看考评进程。
及时组织人员查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考评进程,虚心听取相关单位和部门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适时阐述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做法和要求、工作难点等,努力赢得社会各界对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工作信任和支持。
全员共同努力,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年度考评工作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以消除安全隐患为目标,围绕关键单位和关键安全隐患部位,全力消除安全隐患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肩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责任巨大、压力巨大。
一方面必须不折不扣地法律法规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监察重任,同时,还应该认真细致地分析解决本地区特种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为此,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特种设备安全关键单位和关键安全隐患部位要清。
针对学校特种设备安全运行责任重大的特点, 组织专门清理整顿,在暑假期间,针对学校特种安全管理现状,组织对学校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清理排查,监察、检验人员深入学校进行监察检验,并请媒体组织相关报道,确保学校特种设备做到安全组织落实、应急预案落实,设备持证运行,人员持证上岗,并保证保到在检测周期范围内,学校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及时报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学校,以便协同动作;对使用燃气管道、液化石油、烟花爆竹危险品和压力容器管道等单位和个人进行重点排查隐患;对密集场所使用的电梯、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进行重点排除隐患。
二是针对特种设备排查安全隐患存在问题,及时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整改消除隐患。
针对锅炉清洗后出现鼓包现象,及时采取紧急停炉、锅筒修补等补救措施;针对压力管道元件试验及压力管道元件排查工作,及时发出压力管道元件出厂检验、管道元件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操作规程及管理意见,防范事故的发生。
三是针对特种设备排查中气瓶使用量大、管理难度高的特点,组织专项整治。
专门组织开展对气瓶专项整治工作,要成立气瓶专项整治工作机构,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计划,召开气瓶专项整治工作会议, 与各气站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气瓶定期检测协议,强化了过期瓶充装管理及气瓶注册登记、气瓶外检、充装过程管理和充装后的检查工作;要专门安排气体充装单位安全检查,要组织开展报废气瓶集中报废行动,开展气瓶定期检查验工作;并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制作专项宣传牌匾张贴各气站显著位置, 张贴开展气瓶专项整治通告等,使气瓶专项整治及气瓶安全使用广为知晓。
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杜绝过期瓶充装行为,报废气瓶的使用,很好地保证气瓶使用安全。
四是探索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式。
围绕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多、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管理难度大的客观实际。
组织人员到管理先进地方进行学习借鉴,
吸收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建立技术咨询、检验检测、设备服务三个平台。
通过专门机构帮助开展技术服务手段,使生产企业顺利领到了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
四、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着力抓好三落实、二有证、一检验
一是做好工作责任的分工,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根据要求,结合当地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实际,在总结以往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管理,分兵把守,协同作战。
首先,强化制度建设,着重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
其次,分兵把守,由主管部门牵头,严把锅炉选址、验收及特种设备发证关;特种设备检验部门认真开展技术检验,努力提高检测工作的覆盖面, 确保检验质量;稽查执法部门对各类举报和日常执法负责。
同时要尽最大可能地发挥乡镇技术监督协管员的作用,能处理的现场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
各项专项检查与部门、乡镇协同工作,保证各项检查工作正常开展,并取得效果。
第三,经常沟通、交流, 特种设备检验部门在技术检验中发现的隐患必须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单位和部门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交稽查执法查处,三个环节相互紧扣,相互配合。
二是开展管理标准化活动,加强企业基础管理。
要组织开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活动,各单位各部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部署要求,扎实有
效地组织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建立落实相关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组织制定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实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和人员持证上岗,并对单位和部门分别开展标准化达标考核验收。
三是强化特种设备检测及人员培训。
积极举办1 各类培训班,把培训班组织到企业进行,有效解决企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和生产之间的矛盾。
培训中注意融入特种设备节能内容;组织企业参加省节能知识测试;组织撰写特种设备节能论文;组织企业对锅炉进行能效测试;对企业进行锅炉房达标验收,促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社会综合效益的双提升。
四是认真开展特种设备现场安全检查、监察活动。
根据年度现场监察计划及举报投诉情况,并结合各个重点时期、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活动,组织开展现场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下发监察指令书,有违法违规的要立案查处案件,对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要查封非法特种设备,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