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 流行音乐的经典之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论文
流行音乐的经典之声
中国流行音乐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上海,当时已经具备了十分完善和成熟的唱片宣传、制作、发行等制度。
尽管流行音乐在当时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但一首首经典的歌曲逐步冲击着人们的心灵,演唱这些歌曲的周旋、白虹、龚秋霞、姚莉、李香兰……也成为当年最闪耀的明星,她们共同缔造了中国近代流行音乐的辉煌,为现代流行音乐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华语流行音乐舞台上又一个闪亮、传奇般的人物响彻中国乃至世界的天空,她就是华语流行乐坛神话般的人物――邓丽君。
这位华人世界级的天才歌星,以她那甜美的歌声,不仅在港、台、日本及东南亚华人社会里赢得了声誉,更造就了大陆民众的喜爱和痴迷,她演唱过的大量作品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典歌曲的一局部,对中国流行音乐开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标志着中国流行乐坛进入了一个繁荣开展的时期,影响深远。
邓丽君原名邓丽筠,英文名TangTeresa,1953年1月29日出生在河北省云林县田洋村,自幼家庭窘迫,历练了邓
丽君懂事、努力、坚强的性格。
1964年,年仅11岁的邓丽君,便参加了台湾“央视〞主办的黄梅调歌唱比赛,以一曲?访英台?获得冠军,一鸣惊人。
14岁辍学步入歌坛,凭借一幅好嗓子,一张邻家小妹纯情的脸庞,一派谦虚、和蔼的性格,1967年加盟宇宙唱片公司,推出第一张唱片,正式以歌唱为职业。
随后她的歌声足迹踏遍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成为风行东南亚流行乐坛的顶尖级人物。
她的歌声传遍世界所有华人居住的地域,并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入改革开放的大陆,引起大陆民族的疯狂追捧。
邓丽君的一生是短暂的,仅仅42年,却为我们留下了几千首动听的歌曲,她一生共发行了109张唱片,销售量超过500万张,荣获无数音乐奖项。
她演唱的?甜蜜蜜?、?在水一方?、?千言万语?、?我只在乎你?等歌曲,至今流传于我们生活中,影响着几代人的生活。
她甜美、亲切、自然、幽雅的歌声让人回味无穷,开创了流行音乐开展的新篇章。
一、超凡脱俗的语言天赋
邓丽君的语言能力相当惊人,有着超凡脱俗的语言天赋。
闽南语、广东话、上海话都讲的很流利并能熟练的使用普通话、粤语、日语、英语、法语歌唱。
她惊人的语言能力除了有良好的天赋外与她自身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她在自传中曾说“拼音字母、汉字、英文音标、罗马拼音全部都用
上了,整个歌谱全都是注解,光是念就很吃力。
还要配合音乐唱,歌词的内涵、感情必须把握,最后在揣摩出表情和动作,非常辛苦。
〞邓丽君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歌星,她的歌声从台湾的小歌厅到香港的大舞台,从日本的养多乐到美国的凯撒宫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这背后是无数的付出与努力,更多的是坚持与磨练。
邓丽君幽雅的歌声之所以能打动亿万听众的心扉与她
准确、生动的语言表现能力有着直接关系。
无论她用哪种语言歌唱,吐字清晰是她演唱中的重要特点之一,特别是用普通话和粤语演唱更是清晰、标准。
例如:歌曲?恰似你的温柔?中第一句“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张破碎的脸……中的“的〞和“天〞〔di、tian〕。
普通话字母中的“tian〞、“dian〞、“ti〞、“di〞等类似的以“t〞和“d〞借助齿、舌头发声的爆破音,邓丽君发音时上下层齿微闭,稍紧〔跟微笑差不多〕,双层齿合闭之间有响亮的气流冲出,自然的把字给说清楚了。
在演唱中她注意咬字、吐字的方法,即字头准确、富有弹性,字腹饱满、圆润,字尾收音利落、韵味悠远。
并根据歌曲情感要求的不同,适当的采用字头快咬、慢咬、深咬、松咬,字尾急收、缓收、半收、全收等等,同时为表现歌曲的意境,在她的演唱中还会特意加些装饰音〔小倚音、波音等〕以强调字音,表达字意。
二、良好的呼吸气声演唱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无论是美声、民族、通俗唱法对气息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它是歌唱的源泉。
对于流行音乐的演唱来说邓丽君的歌唱呼吸非常独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一:换气,邓丽君在演唱中的每一次换气,我们几乎听不出有任何换气的呼吸声,好似一口气儿就能唱完整首歌曲。
原因就在于邓丽君在演歌时除了靠嘴巴换气之外,鼻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用口腔和鼻腔相结合来进行呼吸,鼻腔换气发出的气流声要比口腔换气发出的声响小而轻,几乎听不出声音,而且也不会太累,又能使乐句之间自然连贯。
其二:漏气,邓丽君在演唱一些表现悲伤的歌曲时,常常使用漏气衬托意境,声带有意不完全闭合,用较强的气息量冲击声带,造成一种似漏气、沙哑的声音,增加这种黯淡、幽雅声音的真实感,如歌曲?丝丝小雨?、?胭脂泪?等。
邓丽君的演唱在气息运用上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气声〞唱法。
所谓的“气声〞是一种气与声不按正常发声规律发声的方式。
正常的发声规律,要求气息振动声带时,两片声带要闭合而发声,这样发出的声音比较结实响亮;而“气声〞那么是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让气流通过未完全振动声带,使其振动发声。
①因此这种声音中因带明显的气
流声,音色略显暗淡、缥缈,更显自然亲切,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邓丽君的每首歌曲中几乎都运用了气声唱法,如?人面桃花?、?独上西楼?、?梦?、?原乡人?等。
在她的演唱中,她灵活巧妙的运用以气带声,“软〞、“硬〞相结合的发声技巧,在演唱高音时,她有控制的运用软腭,使之稍稍抬起,分散了一局部强气流对声带与喉部的冲击,扩大了共振的范围,减少了喉部所受的压力,保护了声带和咽喉,极大地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
演唱抒情性较强的歌曲时,把声音控制在软腭及咽部,让气息均匀流动,使音色更加柔和、圆润、缠绵。
三、独特的颤音演唱所谓的颤音〔Vibrato〕是指演唱或演奏的音在音高上发生迅疾而细微的波动。
完美的或悦耳的颤音的颤抖频率一般为每秒六~七次,这种频率的颤音给人一种平稳、庄重、宁静而富有生机之感。
②因此,颤音作为中国传统韵文化中一种独特的音乐技法,运用于现代演唱中,特别是流行音乐的演唱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歌手常常在每个音发出的时候,在字尾、音末很均匀地加以细微波动,这种波动在歌唱中被称为颤音。
恰到好处地颤音,无疑可以大大增加歌曲的美感,增强声音的感染力,使音乐作品富有独特的气质韵味。
邓丽君在演唱时的颤音很具独特性,她的颤音灵活多变、富有感情性,像绵绵湖水轻柔飘荡。
她的颤音随着“音高〞、“强弱〞而变化,速度从快到慢,音量越来越小,韵味悠远、回味无穷。
在颤音的使用上邓丽君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在每个乐句中她根据自己对作品感情的理解分析,习惯的在个别字眼尾音上发出适度稍慢的连续颤音,轻而婉约,有一种令人意犹未尽的感觉,更容易打动人们的心灵。
如歌曲?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中的“言〞、“楼〞、“月〞、“钩〞、“寞〞、“桐〞、“秋〞、“断〞、“乱〞、“愁〞、“味〞、“头〞等。
?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
我的情不移,我的爱不变,月亮代表我的心。
〞中的“问〞、“有〞、“深〞、“分〞、“情〞、“真〞、“心〞、“移〞、“变〞等等这些字的拉长尾音都作了颤音的设计和处理,舒缓了音乐,耐人寻味。
四、真情实感的演唱
我们经常说歌唱是心灵的呼唤,弥补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感情,因此在歌唱时一定要“用心儿歌唱〞,只有这样才能“以情带声〞,使歌声富有魅力,更好的感染人。
邓丽君在
演唱中就十分注重歌曲感情的表达,她的歌声直接宣泄人的情绪和感情,醉倒无数男男女女,抒女性之情,解男性之忧,让你的心灵在舒缓柔美的歌声中不经意的被翻开,彻底放松自我,寓情于声,寓声于行,情真意切,如绵绵流水醉入人心。
说她在歌唱,不如说她在倾述;说她在倾述不如说是感情与灵魂的激荡,真情的自然流露,这就是她歌声的魅力与神奇。
艺术的生命是情感,邓丽君对作品情感的体验非常的到位、彻底。
她从作品内容、背景、立意、结构、层次、风格等等入手,进行情感体验。
例如由庄奴先生填词,取材印尼民谣的经典爱情歌曲?甜蜜蜜?,邓丽君就用自己的心灵去理解诠释,把一位渴望爱情的女子,在温柔和谐的气氛下,陶醉着向情郎诉说,期待幸福到来的复杂心情,通过她那富有感染力的歌喉表现出来,耐人寻味,抚慰了无数期待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心灵,这首歌曲也经邓丽君的演绎成为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流传至今的成功经典爱情歌曲。
邓丽君的演唱特点可以用“甜〞、“脆〞、“圆〞、“亮〞、“水〞五个字来概括。
她那自然、清新、柔美、真挚、幽雅的演唱风格到目前是无人能超越的。
她那辉煌的成就和水一般柔情的歌声,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追忆。
她是一个时代的
象征,一个全世界华人永远难忘的名字,她抒写了流行音乐传奇般的神话。
注释:
①刘莉朋:?通俗唱法中气声的训练?,?邵阳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
②邓志武:?如何寻找美妙的颤音?,?音乐教育?,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