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是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给人审美感受,影响人和精神世界的艺术, 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
例孙悟空 形象
《西游记》人物形象鲜明
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里面写到儒、释、道 三教,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 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 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看。—— 鲁迅 《西游记》其想像情节新奇,上天下地,出神 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 格也极为鲜明,是一部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 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
第四章
第一节

创作中语言艺术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与其他艺术之比较
艺术分为四大类: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 表演艺术:音乐、舞蹈 语言艺术:文学 综合艺术:戏剧、影视 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文字是塑造文学形象的媒介 和手段。
文学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与其他艺术三不同:
一、形象的意象性 文学主要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在作家意向引导 下,感受作品中形象的魅力。 因而文学形象是观念中形象,具有意象性,是间 接的。 如下:
表情操的:
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第二

文学情感的表现
第三节

文学的情理关系 一、情感是文学创作动力
文学创作需要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的生命 力。
二、文学情感的实践
情感在创作中怎样发挥功能
1、情感与对象融为一体


近看青山对峙,远望白帆孤影,从天际飘 来,胸怀为之开阔。此来自唐李白《望天门 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二、凝练含蓄

例《买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 寒。”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含蓄表达男女相思的苦恼和无 奈。此句来自唐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 星。”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 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 抒发心中情怀。全诗: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 画。仅“卧看”两字,逗出情思,灵气活现。
汤显祖写《牡丹亭》,汤与剧中人物柳梦梅、
杜丽娘、春香情感互为融化。
2、情感移入对象
毛泽东的《咏梅》,高尔基的《海燕》,
作者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到描绘对象中。
《毛泽东诗词》· 卜算子· 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二、文学情感的三个层次
1、情绪 2、情感 3、情操
表情绪的: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面对春色无法留住,表达不胜惆怅的情绪。 此句来自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弥漫花香的小路。


“活水源流随时满,东风花柳逐时 新。”__明于谦
书中的知识,象源泉流水一样到处可汲, 汲也汲不尽;书中生动丰富的内容,象红花绿 柳一样,在东风吹拂下,时时有新美的境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博览群书,积累丰富,写起文章来便才思 敏捷,下笔有神。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表情感的: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表达爱恋着的男女,于远离久别时,尽管无法聚 首,但却心心相印,始终坚贞不渝的情感。此句来自 唐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 通。” 彩凤:美丽的凤凰,喻指爱情。
灵犀:犀牛角中心有一条白线贯通两头,喻心心相印。

第三、怪诞形象。
就是不求“形似”,用变形方法,创造形象。

例《西游记》中降魔伏妖的故事。
练习题:
一、文学形象有哪些主要表现形态?
第二章
创作的情感性

第一节
文学情感的内涵


一、文学离不开情感

举例如下: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在极度怀念中产生的幻觉:一夜相思梦醒, 迷糊中忽见恋人站在梅花怒放的窗前,巧妙 形象表达对知音渴望的强烈情感。此句来自 唐卢同《有所思》:“„„梦中醉卧巫山云, 觉来泪滴湘江水。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 见愁人心。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 音。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相 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
始欲“推”字,又欲“敲”字,后骑驴吟哦,
时时引手作推敲之状,用“敲”更显静幽之 美。故后世称斟酌字句、 反复思考为“推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一篇:文学创作特征性
第一章:文学创作的形象性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特性主要是它 的形象性。
例:武松形象
第一节 文学形象内涵

一、文学以形象反映生活 1、文学与科学区别 文学创造形象反映生活。 科学用概念和理论系统反映生活。

2、文学形象释义
文学形象能给我们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
__
唐韩愈 遂:顺利地成熟 膏:油脂 沃:肥、多 晔:明亮 喻指要想成就学业和事业,必须首先打好 基础。

(二)反复锤练推敲 丰富、锤炼语言是从事创作的基本功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呕心沥血地锤炼文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 吟》字斟句酌,苦心推敲
第三节

语言的构成和锤炼
一、文学语言的构成 1、人物语言 2、叙述人语言
二、文学语言的积累和锤炼
(一)广学厚积
-- 丰富文学语言途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 水清澈见底是由于有源头活水,说明博览 群书,便能知识渊博,深入探究便能融会贯 通。
闻其声的感觉。 例:
例:

七绝 为李进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二、文学形象是作家的创造
1、文学形象与特殊对象。 文学的对象是大千世界,它立 足于写人,写活活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鲁迅通过写阿Q,写出当时一些国人的魂灵, 这就是文学对象的特殊性。
五、模糊朦胧及形象美
精确与近似,清晰与 模湖,形象与现实
相互交织
例陶渊明的名句: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例:{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
来}

开窗眺望,才能真正领略白浪拍天的壮丽景 象。启示人要胸襟开阔,目光远大。此来自 宋曾公亮《宿甘露僧舍》:“枕中云气千峰 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 窗放入大江来。”
二、文学形象的主要表现形态 第一、写实形象。 例鲁迅《祝福》中写祥林嫂。 第二、抒情形象 例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 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 舟已过万重山。”抒发作者遇赦的轻松愉快 心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春蚕和蜡炬,用谐音双关与象征手法,抒 发爱情坚贞,至死方休。此句见唐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 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月光寒。蓬山此去 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1961年12月
诗人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到梅花的形象之中,它虽 俏丽但却不争春之美,• 只是一名报春的使者,为我 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 候,• 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 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 它与严寒搏斗, 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 并不争夺春天的美景。• 梅花默默奉献的形象,其实诗人的情感表达。•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特征 一、具体与概括的统一
具体是独一无二的个别存在。文学形象愈具
体,就愈生动。概括,是指在具体中进行概 括,能表现出人及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 例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二、描写与造型的统一 文学是借助语言描写来造型的。

例《三囯演义》中诸葛亮、曹操人物描写。

二、形象的丰富性 1、勾画广阔多变的社会生活。例《水浒》《三国 演义》 2、多侧面多层次地刻画各种人物的个性。例《红 楼梦》。 3、深入到人的复杂微妙的精神领域 例唐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 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三、形象的深刻性


第二节
一、具体可感
文学语言的特征



例《望庐山瀑布》 又例:{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描绘江涛汹涌壮观。此来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情感的火山爆发
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宋陆游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 再青。” 作者情感激起,将心胸的激情喷发而出。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创作的审美性(略)
文学审美性的内涵 文学审美性与形象性、情感性关系
第三节
文学综合审美功能及美育
唐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展示奔腾的黄河汇入大海,表露诗人的宽广 胸怀。
三、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文学形象这种感染力,是作家的认识与情感 渗透作品中的结果。

例:曹雪芹写《红楼梦》。
鲁 迅写《故乡》。 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三、富有感情色彩。
例唐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时。”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以“灰”形容相思之情破灭,以劝阻的口吻表达对 相思的失望,表现愁思之深,相思之切,极富感情 色彩。此句来自唐李商隐《无题四首》之二:“飒 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春心莫共花 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飒飒:风声。 芙蓉:荷花 春心:爱恋之心。
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给人留下深刻形象,杜十 娘的悲剧是黑暗的封建社会对她的欺骗挤压所造成的。作者 冯梦龙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 的女性形象。
例《儒林外史》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 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 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儒林”中一些人的 丑恶现象,深刻表现了封建社会 的极端腐朽和行将崩溃的趋势。

第三节 文学形象的多样性
一、理解文学形象的多样性 文学是经过作家头脑依据生活进行加工创 造的产物,它不是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作 家能动创造的结果。 文学形象的多样性,取决于人和社会生活的 多样性。
历史性的文学作品,是史实和虚构的结合。
例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奸雄,而在史书 中是个雄才大略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四、音乐美。来自作品表达的感情结构合拍,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 耳,给人以美的感受。
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房前屋后山水如画。此来自唐杜甫《绝句 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 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 船。”
又例《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这种人是什么
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 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 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爱好和平人 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 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2、文学形象的美
文学形象是作家的创造,它之所以能感染人,
是因为它在反映生活时, 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
例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以奇特的想象,展示瀑布从高峻的山,倾 泻而下的奇景。此来自唐李白《望庐山瀑 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