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3.3《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器的容抗及其应用 1.基本知识
2.思考判断 (1)电容器在交变电路中,相当于一个电阻具有分压作 用.(√) (2)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时,有自由电荷通过电容器.(×) (3)电容器是通直流、阻交流,通高频、阻低频.(×)
3.探究交流 为什么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相连时,不能形成持续的电 流? 【提示】 当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时,接通 的瞬间因电容器充电产生瞬时电流,充电完毕后,电容器两 极板间电压与电源两极间电压相等,电路中没有电流.
当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时,接通的瞬间因电 容器充电产生瞬时电流.充电完毕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 与电源两极间电压相等,电路中就不再有电流.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灯泡串联接在交流 电源上的灯泡正常发光,则( )
A.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灯泡一定变亮 B.把电容器两极板距离增大,灯泡一定变亮 C.使电容器两极板正对面积减小,灯泡一定变亮 D.使交流电频率增加,灯泡变亮
【规范解答】 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时,线圈对交变 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大,通过灯泡 b 的电流将因此而减小,所 以灯泡 b 的亮度将变暗;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则随 交变电流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即流过灯泡 c 的电流增大,所 以灯泡 c 将变亮.由于电阻的大小与交变电流的频率无关, 流过灯泡 a 的基本知识 (1)感抗 电感对交流的 阻碍 作用.
(2)影响感抗的因素 电感器的 自感系数 和交变电流的 频率 .自感系数越 大、交变电流的频率 越高 ,感抗越大.
(3)实际应用 低频扼流圈—— “阻交流,通直流” . 高频扼流圈—— “阻高频,通低频” .
2.思考判断 (1)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越大,感抗就越小.(×) (2)低频扼流圈用来通低频阻高频.(×) (3)电感线圈之所以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是由于自感 电动势总是阻碍电流的变化.(√)
【答案】 D
电阻(R)、感抗(XL)、容抗(XC)的区别
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B.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感抗 C.电感对某一频率的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跟线圈的自 感系数无关 D.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感 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解析】 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 叫做感抗,与线圈的自感系数有关,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 流的频率越高,这种阻碍作用就越大,A、B、D 均正确,C 错误.
【答案】 ABD
2.交变电路中有一段长直导线,电路中的电流为 I,当
把这段导线绕成线圈接入原电路后.通过该导线的电流为
I′,则( )
第三节 交变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
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1.了解电感对交变电流的 阻碍作用,知道感抗与哪 些因素有关. 2.了解电容对交变电流的 阻碍作用,理解交变电流 能“通过”电容器,并知 道容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1.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 的阻碍作用.(重点) 2.感抗的概念及影响感抗 大小的因素.(难点) 3.容抗概念及影响容抗大 小的因素.(难点)
A.I>I′
B.I<I′
C.I=I′
D.无法确定
【解析】 直导线时无电感,对交变电流无感抗,当把
导线绕成线圈时,在交变电路中它就会起作用了,有电感,
当然就有感抗,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因此电流比先前要
小.故选项 A 正确. 【答案】 A
3.下列关于电容器、电感线圈在电路中的作用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4.线圈(扼流圈)的分类 根据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不同分类: (1)低频扼流圈 ①构造:闭合铁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 ②特点:匝数多、自感系数 L 大、电阻很小.它对低频 交流会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而对直流的阻碍作用则较小, 故低频扼流圈的作用为“阻交流、通直流”.
(2)高频扼流圈 ①构造:它的线圈有的是绕在圆柱形的铁氧体芯上或空 心. ②特点:匝数少,自感系数 L 小.它只对频率很高的交 流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而对低频交流的阻碍作用较小,故 高频扼流圈的作用为“阻高频、通低频”.
【审题指导】 解答该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灯泡的亮度由什么决定的. (2)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的特点. (3)利用 C=4πεSkd和 XC=2π1fC分析.
【解析】 由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 C=4πεSkd可知:插入 电介质,电容 C 增大;极板间距离 d 增大,C 减小;减小两 极板正对面积,C 减小.因电容越大,容抗越小,对交变电 流的阻碍作用越小,故 A 正确,B、C 错;电容器具有“通 高频、阻低频”的作用,交流电频率越高,对电流阻碍作用 越小,故 D 正确.
【答案】 D
综合解题方略——电阻、感抗、容抗的比较 如图所示,电路中完全相同的三只灯泡 a、b、c 分别与电阻 R、电感 L、电容 C 串联. 然后再并联到 220 V、50 Hz 的交流电路上.三只 灯泡亮度恰好相同.若保持交变电压不变,将交变 电流的频率增大到 60 Hz,则发生的现象是( ) A.三灯亮度不变 B.三灯均变亮 C.a 不变、b 变亮、c 变暗 D.a 不变、b 变暗、c 变亮
电容、电感对直流和交流的影响
1.基本知识 (1)实验电路 如图所示,将双刀双掷开关 S 分别接到电压相等的直流 电源和交流电源上,观察灯泡的亮暗(三灯泡相同).
(2)实验现象
灯泡
电源
亮度
L1
L2
L3
直流电源(S2′断开) 交流电源(S2′断开) 交流电源(S2′闭合)
亮 不亮 亮 亮 较亮 较暗 亮 亮 较暗
电压表与电感线圈并联,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感线圈两端 的电压 UL;设灯泡两端电压为 UR,则电源电压的有效值 U =UL+UR,因 UR=IR,故电流减小时,UR 减小,因电源电 压保持不变,故 UL 增大,选项 B 正确.
【答案】 BC
2.在收音机线路中,经天线接收下来的电信号既有 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经放大后送到下一级, 需要把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分开,只让低频成分输 送到再下一级,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电路,其中 a、b 应选择的元件是( )
【答案】 C
分析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问题导思】 1.电感线圈是如何阻碍交变电流的? 2.感抗与电感的关系是什么? 3.线圈的分类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本质 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由于电流时刻都在变化,所以自 感现象就不断地发生,而自感电动势总是要阻碍电流变化的, 这就是线圈的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因此,感抗的产 生是由线圈的自感现象引起的.直流电通过线圈时,电流的 大小、方向都不变,线圈中不产生自感电动势,也就没有感 抗.
【答案】 C
如图所示电路中,L 为电感线圈,R 为灯泡, 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限大,交流电源的 电压 u=220 2sin 100πt V,若保持电压的有效值 不变,只将电源频率改为 100 Hz,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灯泡变暗 D.灯泡变亮
【审题指导】 解答该题应理解以下几点: (1)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来源于自感现象. (2)利用公式 XL=2πfL 分析. 【解析】 由 u=220 2sin 100πt V 可得电源原来的频率 为 f=1020ππ Hz=50 Hz.当电源频率由原来的 50 Hz 增为 100 Hz 时,线圈的感抗增大;在电压的有效值不变的情况下,电 路中的电流减小,选项 A 错.灯泡的电阻 R 是一定的,电流 减小时,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减小,灯泡变暗,选项 C 正确, D 错.
2.电容器对交变电流产生阻碍的实质 (1)电源电压使自由电荷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容器极板 上电荷积累,这些积累的电荷却反抗电荷继续做这个方向的 定向移动,这就对交变电流产生了阻碍作用,其实质是产生 了与原电压方向相反的电压. (2)电容越大,在同样电压下电容器聚集的电荷就越多, 因此容抗就越小;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充电和放电就进行 得越快,因此容抗就越小.电容的容抗 XC 跟它的电容 C 和 交变电流频率 f 间关系:XC=2π1fC.(不作计算要求)
A.a 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 是低频扼流圈 B.a 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 是高频扼流圈 C.a 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b 是低频扼流圈 D.a 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b 是高频扼流圈 【解析】 电容器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的作用,这样的 电容器电容较小,所以 a 处放电容较小的电容器,电感线圈 在该电路中要求起到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b 处接一个高 频扼流圈,D 对.
3.探究交流 使用 220 V 交流电的电气设备(如洗衣机等)的金属壳为 什么要接地?若不接地,有时摸外壳会感到“麻手”,试解 释. 【提示】 与电源相连的机芯与金属外壳可以看做电容 器的两个极板,交变电流能够通过这个“电容器”.外壳上 带有电荷,用手摸外壳,将电荷通过人体导入地下,人会感 到“麻手”,虽然这点“漏电”不会造成人身危害,但为了 在机芯与外壳间真的漏电时确保安全,电气设备外壳都应该 接地.
2.感抗 电感线圈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感抗用“XL”表示,XL=2πfL =ωL.其中 f 是交流电的频率,L 是线圈的自感系数. 3.感抗与电感的关系 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来表示,线 圈的自感系数(电感)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产生的自 感电动势就越大,感抗就越大,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也就 越大.
A.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流“通过”电容器的能力越 强
B.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流“通过”电感线圈的能力 越弱
C.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直流阻交流 D.电感线圈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解析】 交流电频率越高,电容器容抗越小,电流(荷) 通过电容器的能力越强,故 A 对;交流电频率越高,电感线 圈感抗越大,电流通过电感线圈的能力越弱,故 B 对;电容 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隔直流,通交流,故 C 错;电感线圈的 作用“通低频,阻高频”、“通直流,阻交流”,故 D 对.故 选 C.
3.探究交流 纯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都有阻碍作用吗?
【提示】 纯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有阻碍作用,而对直流 电流没有阻碍作用.
分析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问题导思】 1.定向移动的电荷真的能通过电容器吗? 2.电容器是如何阻碍交变电流的? 3.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
1.交变电流是怎样通过电容器的 通常所说的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并不是自由 电荷穿过了电容器,而是在交流电源作用下,当电 压升高时电容器充电,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增加, 形成充电电流,如图甲;当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 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少,形成放电电流,如图乙. 由于电容器反复不断地充电和放电,使电路中有持续 的交变电流,从效果上看,电流好像通过了电容器.
(3)实验表明 ①电阻器对直流和交流的影响是 相同的 ; ②电容器不能让 直流 通过却能让交流通过,但对交 流有一定的 阻碍 作用;
③电感器既能让直流通过也能让交流通过,但对交流有 一定的 阻碍 作用.
2.思考判断 (1)电阻器对直流和交流的阻碍作用是不同的.(×) (2)电感器对恒定电流不起阻碍作用.(√) (3)电容器对交流电流不起阻碍作用.(×)
【答案】 AD
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u 是有效值为 220 V 的交流 电源,C 是电容器,R 是电阻.关于交流电压表的示 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于 220 V B.大于 220 V C.小于 220 V D.等于零
【解析】 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电阻 R 中有电流, 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电容器与电阻串联,根据串联分压原 理可知电阻两端电压应小于电源电压,而电压表测量的是电 阻两端的电压,故选项 C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