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目标和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目标和任务
(一)建设目标
经过三年项目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将形成国内领先的校内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开放型实验实训条件和校企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单项验证性实验—综合仿真业务模拟—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有效衔接,建成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建成“双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满足岗位需求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形成强大的社会服务能力,带动省内外相关专业群的发展。
成为全国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改革的示范。
(二)建设任务
1、继续推进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实习商场管理,完善校内工学结合;全面推行“2+1”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职业能力为标准,设计考评体系;以资格认证项目引进、创新为契机,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纳入教学计划中,实现无缝对接;以工学结合为手段,培养职业能力;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
2、完善“验证式实验-模拟实训-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条件建设。
围绕能力培养的目标,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注重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习指导老师建设。
零售方向,继续加强校内实习商场内涵建设,引进、借鉴英国OSTA—C&G商业零售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探索实施项目教学法,在学生实训管理、实训项目设计开发、现场教学推广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销售管
理方向,新建一个中心(市场营销企划中心),两个实训室(营销业务模拟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
利用营销业务模拟软件,开发虚拟市场,为实训操作前的模拟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3、建成“双师”结构合理和“双师”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学团队。
根据教学规模及发展趋势确定专业教师数量;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学源、年龄、职称结构;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学历的高级企业经营人员作为专业骨干教师,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或进修;聘请更多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高技能人员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兼职教师,优化“双师”结构;引进紧缺人才,提升专业建设总体水平;利用多种途径全面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双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4、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搭建职业导向的教学体系;以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课程置换为主线,形成项目化课程特色;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将《管理学》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将《现代零售管理》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带动其他课程和专业群建设。
5、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扩大示范影响力。
建立强大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将银座零售模拟实训中心、营销企划中心建设成为校企共享的开放式平台,承接员工在职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培训任务,为企业提供各类咨询、策划、项目管理等技术支持和服务,扩大开展营销师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成为区域性教育培训中心、技术支持中心和营销师职业指导中
心,继续发挥对口支援作用。
(三)建设思路
1、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面向零售企业现场运营和制造(分销代理、中介服务)企业业务代表两大岗位主线培养市场营销高技能人才。
2、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在企业岗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提炼两大就业岗位核心职业能力。
3、围绕职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建立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
5、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手段,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6、加强专业师资团队建设,引进培养专业带头人各1名,引进骨干教师1名。
培养骨干教师4名,引领、推动专业建设进程。
7、加大职业资格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引进和消化力度,实现校内教学与职业标准的零距离对接。
8、在实验实训条件、课程改革、师资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性,形成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相关专业群间的共享,带动专业群建设。
9、依托市场营销专业的资源优势,积极为社会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服务和对口支援等社会服务。
(见图1-1市场营销专业总体建设思路图)
图3-1市场营销专业总体建设思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