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新华中学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
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
2.某学生用两个相同的热源分别对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甲、乙两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情况,作出如下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相同时间乙温度升高的快
C.升高相同温度时乙吸热更多D.相同时间甲吸热更多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10℃的冰块没有内能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温度升高,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4.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则()
A.铜块温度降低得多
B.铅块温度降低得多
C.两者温度降低得同样多
D.无法比较哪一个温度降低得多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B.摩擦后玻璃棒吸引纸屑
C.铅块压缩后粘在一起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6.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乙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比乙物质的比热容大B.比乙物质的比热容小
C.和乙物质的比热容一样大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7.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小明做手工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妈妈把棉被放在太阳底下晒
C.奶奶用热水袋取暖D.开空调时,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
8.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
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
9.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这有助于生物体调节自身的体温,以免因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其主要原因是水的()
A.比热容大B.沸点高C.密度小D.凝固点低
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内能为零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
11.依据你所学的热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0C 的冰块没有内能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12.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
()
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判断
13.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C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C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
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的快
C.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热水的质量与冷水的质量可以不相等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越多,分子热运动越激烈
B.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不是同时存在的
C.当分子之间的距离超过某一数值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便会消失
D.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5.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水和实心铁球,若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铁球投入水中后,则()
A.铁球含有的热量将会减少
B.热量由水传给铁球
C.热量由铁球传给水
D.温度由铁球传给水
二、填空题
16.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3g,放出276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300°C,则铁钉的初温为__________°C。

(c铁=0.46×103J/(kg·°C))。

17.冬天很冷,可以将手放在电暖气旁烤火取暖,电暖气通电发热是利用的______方法改变内能,而手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的______方法改变内能。

18.甲和乙两种物质比热容之比为1∶2,分别由甲和乙两种材料组成的物体吸收同样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4,则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_____;不断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

19.如图所示,端午节煮粽子,很远就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_________;脱粽叶,总有米粒粘在粽叶上,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煮熟的米粒很容易变形,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

20.A 、B 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5℃,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5℃,现将A 物体放入甲杯,B 物体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则A 、B 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

2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_____或原子组成的,_____(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内分子间作用力最大,宏观表现为既不容易压缩又不容易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

22.水的比热容为4.2×
103J/(kg ·℃),将2kg 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 ·℃);初温为30℃、质量为2kg 的水吸收2.1×
104J 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________℃。

23.图甲实验表明______; 图乙实验表明______;图丙实验表明______。

24.天然气因其环保,已经被人们广泛利用。

完全燃烧30.07m 天然气释放热量的30%被水吸收,可以将4kg 的水由20℃加热到_____℃。

,[73
410J /m q =⨯天然气,()34.210/kg C J c =⨯⋅︒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25.如图是一款名为“软质液体电热宝”,袋内是一种______和沸点都比水高的特殊液体,因此它的储热效果也比普通热水袋更好。

26.新冠疫情期间,同学们走进教室会闻到消毒水的气味,这是一种______现象,表明分子间______(选填“有”或“无”)间隙。

三、解答题
27.如图所示,是小羽同学做冰熔化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冰的质量是0.1kg ,若
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请你根据图像,计算:[3
4.210J /kg c =⨯⋅水(℃),
3
(℃)]
c=⨯⋅
2.110J/kg

(1)CD阶段物质吸收的热量是多少_____?
(2)BC阶段物质吸收的热量是多少______?
28.被誉为“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自 1991 年 12 月 15 日投入运行后,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目前每分钟的安全发电量相当于少消耗烟煤 13.0t,减排二氧化碳约
40.6t,二氧化硫约 0.2t,氮氧化合物约 0.8t.假设 13.0t 烟煤在煤炉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 8x105 kg 的水从20℃升高到60℃。

q烟煤=2.9×107J/kg, c水=4.2×103J/(kg·℃) .请你计算:
(1)水吸收的热量;
(2)煤炉的热效率
29.一定气压下,某种晶体熔化成同温度液体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该晶体的熔化热,用字母λ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一个热效率为40%的酒精炉为热源,将50g初温为0℃的冰全部熔化为0℃的水,共燃烧了14g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求:(1)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2)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化热λ冰.
30.用电热水壶把1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消耗的电能为3.6×105J.求:[c水
=4.2×103J/(kg•℃)]
(1)这壶水加热到100℃需吸收的热量Q;
(2)该电热水壶的效率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