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衷》母本竹简释文(编辑:李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帛书《衷》母本竹简释文(编辑:李守力)
一、原帛书《衷》释文解析:
原帛书《衷》可以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行:易之义阴与阳;
第二部分3-12行:各卦之义;
第三部分13-15行:《说卦传》前三章;
第四部分16-18行:五对刚柔之失;
第五部分:乾坤两卦参说;
第六部分:系辞下传第十一章;
第七部分:乾坤两卦详说;
第八部分:系辞下传六七八九章
第一部分(1-3)解说易之义唯阴与阳:
▉子曰:易之义唯阴与阳,六画而成章。
曲句焉柔,正直焉刚。
六刚无柔,是谓大阳,此天〔之义也。
〕□□□□□□见台而□□方。
六柔无刚,此地之义也。
天地相率,气味相取,阴阳流形,刚1h柔成[氵呈]。
万物莫不欲长生而恶死,会厽者而台作易,和之至也。
是故键(乾)□□□九□□,高尚□□,天之道也。
川顺从而知危兇,义沾下就,地之道也。
用六赣也,用九盈也。
盈而刚,故易曰“直方2h大,不习,〔吉〕”也。
因不习而备,故易曰“见群龙无首,吉”也。
第二部分(4-13)解说各卦卦名之义:
是故键(乾)者得之阳也;川者,得之阴也;屯者,得之难也;蒙者,得之隋也;需者,得之畏也。
讼者,得之疑也。
师者,得之救也。
比者,得鲜也。
小畜者,〔得〕之3h未雨也。
履者,諈之□行也。
益者,上下交矣。
妇者,〔阴〕阳奸矣,下多阴而紑闭也。
[剥之卦剥床以]辨,女散阳而盛也;复之卦留[止]而周,所以人背也。
无孟之卦有罪而死,无功而赏,所以嗇,故4h[灾]。
余之卦归而强,士诤也。
需□□□□□□□□□知,未腾胜也;容,失诸□□□□□□□□□□□□奇□而僮咎,□远也。
大有之卦孫位也。
大壮小腫而大从,余□□也。
大畜,兑而诲
5h〔也〕。
随之卦相而能戒也;□□□□□□□□□□□□无争而后□□□□□□□□□□□□□□□□□□周□□说,和说而知畏。
谨者,得之代郱因为。
家〔人〕者,得处也。
井者,得之6h彻也,姤者,[得之]□□□□□□□□□□□□□□□□也。
丰者得[之]□□□□□□□□□□□瞿也。
兼之卦□□□于不壹,姤之卦足而知余。
林之卦自谁不先瞿。
观之卦盈而能虚。
7h宝之卦,善近而□□□□□□□□□□□□□□□□□□□□□□□□□□□□□□□□而□□□□□□□□□□□□忠身失量,故曰慎而待也。
噬嗑北纪,恒言不8h已,讼狱凶得也。
劳之卦□□□□□□□□□□□□□□□□□□□□□□□□□□□□□故以□□□□□□行也。
损以□□□□□□□也。
大壮以卑阴也。
归妹以正女〔也〕。
9h既济者亨余比贫□□□□□□□□□□□□□□□□□□□□□□□□□□□□□□□□□大过过涉所以□[土余]也。
子曰:□□□□□□□□□□□□□□□□□□□所以禁咎也。
子曰□□□□□□□□□□□□□□□□□□□□□□□□□□□□□□,所以敎谋也。
晋如愁如,所以避怒也。
□□□□□□□□□□□□□□□□□□11h□□□□“〔不〕事王〔侯〕”,□□之谓也。
不求则不足以难□□□□□□□□□□□□□□□□□□□□□□□□遬修□□□□□□□。
易曰:震惊百里不丧匕鬯,此之谓也。
子曰□□12h□□□□则危,亲伤□□。
〔易〕曰“何校”则凶,“屦校”则吉,此之谓也。
第三部分(14-15)是今本《说卦》前三章:
子曰:五行□□□□□□□□□□□□用,不可学者也,唯亓人而已矣。
然亓利□□□□□□□。
(注:此帛书《要》窜文)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13h贊於神明而生占也,參天兩地而義數也,觀變於陰陽而立卦也,發揮於剛柔而〔生爻也,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也,窮理盡性而至於命〔也。
昔者聖人之作易,將以順性〕命〔之〕理也。
是故位14h天之道曰陰與陽,位地之道曰柔與剛,位人之道曰仁與義。
兼三才兩之,六畫而成卦。
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畫而為章也。
天地定立,〔山澤通氣〕,火水相射,雷風相榑,八卦相庴。
數15h往者順,知來者逆,故易達數也。
第四部分(16-18)解说五对刚柔之失:
子曰:万物之义,不刚则不能僮,不僮则无功,恒僮而弗中则〔亡,此刚〕之失也。
不柔则不静,不静则不安,久静不僮则沈,此
柔之失也,是故键(乾)之“亢龙”,壮之“触蕃”,姤之离角,鼎之“折足”,丰之虚盈,五繇者,刚之失也,僮而不能静者也。
川之“牝马”,小畜之“密云”,姤之〔蹢〕躅,〔渐〕之孕妇,屯之“泣血”,五繇者,阴之失也,静而不能僮者也。
是故天之义,刚健僮发17h而不息,亓吉保功也。
无柔救之,不死必亡。
僮阳者亡,故火不吉也。
地之义柔弱沈静不僮,亓吉〔保安也。
无〕刚文之,则窮贱遗亡。
重阴者沈,故水不吉也。
故武之义保功而恒死,文之义18h 保安而恒窮。
是故柔而不玦(肕、韧),然后文而能朕也;刚而不折,然而后武而能安也。
第五部分(19-33))第五部分:乾坤两卦参说:
易曰“直方大,不〔习,吉”〕□□□之屯于文武也,此易赞也。
子曰:键(乾)六刚能方,汤武之德也。
“潜龙勿用”者,匿也。
19h“见龙在田”也者,德也。
“君子终日键(乾)键(乾)”,用也。
“夕愓若厉,无咎”,息也。
“或{魚翟}(跃)在渊”,隐〔而〕能静也。
“飞龙〔在天”〕,□而上也。
“亢龙有侮”,高而争也。
“群龙无首”,文而圣也。
川(坤)六柔相从顺,文之至也,君20h 子“先迷后得主”,学人之谓也。
“东北丧朋,西南得朋”,求贤也。
“屐霜坚冰至”,豫□□也。
“直方大,〔不习,吉,〕□□□〔也〕。
“含章可贞”,言美情也。
“括囊,无咎”,语无声也。
“黄裳元吉”,有而弗发也。
21h“龙战于野”,文而能达也。
“或从王事,元成有终”,学而能发也。
易曰“何校”,刚而折也。
“鸣谦”也者,柔而[玦也。
遯之〕“黄牛”,文而知朕矣。
涣之缘辞(撜馬),武而知安矣。
(注:这是第四部分“故武之义保功而恒死”前一支竹简窜入)
川之至德,柔而反于方,键(乾)之至德,22h刚而能让。
此键(乾)川(坤)之参说也。
第六部分:系辞下传第十一章:
子曰:易之用也,殷之无道,周之盛德也。
恐以守功,敬以承事,智以避患,□□□□□□□□文王之危,知史记之数书,孰能辩焉?
第七部分:乾坤两卦详说:
易有名焉曰键(乾)。
键(乾)也者,八卦23h之长也。
九也者,六爻之大也。
为九之状,浮首頫下,蛇身偻曲,亓为龙类也。
夫龙,下居而上达者□□□□□□□□□□而成章。
在下为潜,在上为亢。
人之阴德不行者,亓阳必失类。
易24h曰:“潜龙勿用”,亓义潜清,勿使之谓也。
子曰:废则不可入于谋,胜则不可与戒。
忌者不可与亲,缴者不可予事。
〔易〕曰“潜龙〔勿用〕”,“亢龙有悔”,言亓过也。
物之上盛而下绝者,不久大位,必多亓25h咎。
易曰“亢龙有悔”,大人之义不实于心,则不见于德;不单于口,则不泽于面。
能威能泽,谓之龙。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子曰:君子之德也。
君子齐明好道,日自见以待用也。
见用则26h僮,不见用则静。
易曰:“君子终日键(乾)键(乾),夕沂若,厉,无咎”。
●子曰:知息也,何咎之有?人不渊不{魚翟}(跃)则不见,□渊不□,不用而反居亓□□。
易曰“或{魚翟}(跃)在渊,无咎”。
●子曰:恒{魚翟}(跃)则凶。
君子{魚翟}(跃)以自见,道以自27h成。
君子窮不忘达,安不忘亡,静居而成章,首福有皇。
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子曰:天之□□□何有亓□□□□□□人尉文而溥,齐明而达矣。
此以專名,孰能及[乎]?易曰“见群28h龙无首”,子曰:让善之谓也,君子群居,莫敢首,善而治,何疾亓和也?龙不待光而僮,无阶而登,人与龙相似,何[不]吉之有,此键(乾)之详说也。
子曰:易有名曰川,雌道也。
故曰“牝马之贞”,童兽也,川之类也。
是故良马之类,广前而寰后,遂臧,尚受而顺,下安而静,外有美形,则中有□□□□臧寿以□乎,昃以来群,文德也。
是故文人之义,不待人以不善,见恶默然弗30h反,是谓以前戒后。
武夫昌虑,文人缘序。
易曰“先迷后得主”,学人谓也,何先主之有?天气作□□□□寒暑不异,亓寒不冻,亓暑不曷。
易曰“履霜坚冰至”,子曰:孫从之谓也。
岁之义,31h始于东北,成于酉南。
君子见始弗逆,顺而保穀。
(注:前后错简)易曰:“东北丧崩,西南得崩,吉。
”子曰:非吉石也。
亓□□要诚与贤之谓也。
〔武夫〕有拂,文人有辅,拂不挠,辅不绝,何不吉之有?易曰:“直方大,不习,32h吉”,子曰:性文武也,虽强学,是弗能及之矣。
易曰“含章可贞,吉”,言美情之谓
也。
文人僮,小事时说,大〔事〕顺成,知毋过数而务柔和。
易曰:“或从事,无成有终”。
子曰:言诗书之谓也。
君子苟得亓终,可必可尽也。
(注:此处竹简脱落于后边)君子言于无罪之外,不言于有罪之内,是谓重福。
易曰“利〔永〕贞”,此川之详说也。
第八部分(34-45)是今本《系辞下》的第六、七、八、九章:
子〔曰〕:易之要,可得而知矣。
(注:此帛书《要》窜文)
键(乾)川(坤)也者,易之门户也。
键(乾),阳物也;川(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34h以体天地之化。
又(有)口能敛之,无舌罪,言不当亓时则闭慎而观。
易曰“括囊,无咎”,子曰:不言之谓也。
□□□□〔何〕咎之有?默亦毋誉,君子美亓慎而不自着也。
渊深而内亓华。
易曰“黄裳元吉”,子35h曰:蔚文而不发之谓也。
文人内亓光,外亓龙,不以亓白阳人之黑,故亓文滋彰。
易……□□既没,有爵□□□□□□居亓德不忘,“龙战于野,亓血玄黄”,子曰:圣人信哉!隐文且静,必见之谓也。
36h龙七十变而不能去亓文,则文亓信而達。
(上边的《川之详说》错简)神明之德也。
亓辯名也,襍而不戉,於指易,[亓]衰世之僮與?易[亓彰往而察]来者也。
微显赞绝,巽而恒当,当名辩物,正言巽辤而备。
本生(性)仁義,所37h以義剛柔之制也。
(注:此帛书《要》窜文)亓称名也少,亓取类也多,亓指简,亓辤文,亓言曲而中,亓事隐而单。
因齊人行,明〔失得之报。
——以上为《周易系辞下传第六章》。
易之〕興也,於中古乎?作易者,亓(亓)又(有)患憂與?上卦九者,赞以德而占以義者38h也。
履也者,德之坖也。
谦也者,德之枋也。
复也者,德之本也。
恒也者,德之固也。
损也者,德之修也,益〔也者,德〕之誉也,困也者,德之欲也。
井者,德之地也。
涣也者,德制也。
是故占曰:履,和而至;39h谦,奠而光;复,少而辨於物;恒,久而弗厭;损,先难而後易;益,长裕而與;困,窮而達,井,居亓(亓)所而遷;〔涣,散(釋)〕而救(逑)。
是故履以果行也;谦以制禮也;复以自知也;恒以一德也;损以遠害也;益,以興40h禮也;困以辟咎也;井以辯義也;涣以行权也。
子曰:“涣而
不救(逑),则比矣。
”
——以上为《周易系辞下传第七章》。
易之为书也难前,为道就迁,□□□僮而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也,不可为典要,唯变所次,出入有度,外41h内皆惧,又知患故,无有师保,而亲若父母。
印率亓辤,揆度亓方,无有典常。
苟非亓人,则道不〔虚行〕。
□□无德而占,则易亦不当。
(注:此帛书《要》窜文)
——以上为《周易系辞下传第八章》。
易之义,赞始〔要〕终以为質。
六爻相离,唯时物也。
是故〔亓初〕42h难知而上易知也,本难知也而末易知也。
□则初如拟之,敬以成之,终而无咎。
□□□□□□□□□修道,鄉物巽德,大明在上,正亓是非,则□□□□□□□□□□占,危哉。
□□不当43h,疑德占之,则易可用矣。
(注:此帛书《要》窜文)
子曰:知者观亓缘(彖)辤,而说过半矣。
易曰: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亓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近也者,谦之谓也。
易曰:柔之〔为道,不利远者,亓〕要无〔咎,亓用〕柔若〔中也。
易〕44h曰:三与五同功异位,亓过□□,〔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亓柔危,亓刚朕邪]?□□□□□□□□□
《衷》二千45h
——以上为《周易系辞下传第九章》和帛书《衷》尾题。
二、【帛书《衷》母本竹简释文】
李守力按:帛书《衷》母本竹简释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解说易之义唯阴与阳:
第二部分(4-13)解说各卦卦名之义:
第三部分(16-18)解说五对刚柔之失:
第四部分(19-33)第五部分:乾坤两卦参说:
第五部分:乾坤两卦详说:
尾题“《衷》二千”,原释文字数3100左右,今帛书《衷》母本
竹简释文字数2243,抄书人可能没有计算《衷》的结尾语句“此川之详说也”之外脱落的148字(如果他认为这些字属于“川之详说”,他就不会抛弃在外),如此计算则是2095字,这可能是尾题“《衷》二千”的来历。
帛书《衷》母本竹简第一部分(1-3):解说易之义唯阴与阳:
▉子曰:易之义唯阴与阳,六画而成章。
曲句焉柔,正直焉刚。
六刚无柔,是谓大阳,此天〔之义也。
〕□□□□□□见台而□□方。
六柔无刚,此地之义也。
天地相率,气味相取,阴阳流形,刚1h柔成[氵呈]。
万物莫不欲长生而恶死,会厽者而台作易,和之至也。
是故键(乾)□□□九□□,高尚□□,天之道也。
川顺从而知危兇,义沾下就,地之道也。
用六赣也,用九盈也。
盈而刚,故易曰“直方2h大,不习,〔吉〕”也。
因不习而备,故易曰“见群龙无首,吉”也。
帛书《衷》母本竹简第二部分(4-13):解说各卦卦名之义:
是故键(乾)者得之阳也;川者,得之阴也;屯者,得之难也;蒙者,得之隋也;需者,得之畏也。
讼者,得之疑也。
师者,得之救也。
比者,得鲜也。
小畜者,〔得〕之3h未雨也。
履者,諈之□行也。
益者,上下交矣。
妇者,〔阴〕阳奸矣,下多阴而紑闭也。
[剥之卦剥床以]辨,女散阳而盛也;复之卦留[止]而周,所以人背也。
无孟之卦有罪而死,无功而赏,所以啬,故4h[灾]。
余之卦归而强,士诤也。
需□□□□□□□□□知,未腾胜也;容,失诸□□□□□□□□□□□□奇□而僮咎,□远也。
大有之卦孫位也。
大壮小腫而大从,余□□也。
大畜,兑而诲5h〔也〕。
随之卦相而能戒也;□□□□□□□□□□□□无争而后□□□□□□□□□□□□□□□□□□周□□说,和说而知畏。
谨者,得之代郱因为。
家〔人〕者,得处也。
井者,得之6h彻也,姤者,[得之]□□□□□□□□□□□□□□□□也。
丰者得[之]□□□□□□□□□□□瞿也。
兼之卦□□□于不壹,姤之卦足而知余。
林之卦自谁不先瞿。
观之卦盈而能虚。
7h宝之卦,善近而□□□□□□□□□□□□□□□□□□□□□□□□□□□□□□□□而□□□□□□□□□□□□忠身失量,故曰慎而待也。
噬嗑北纪,恒言不8h已,讼狱凶得也。
劳之卦□□□□□□□□□□□□□□□□□□□□□□□□□□□□□故以□□□□□□行也。
损
以□□□□□□□也。
大壮以卑阴也。
归妹以正女〔也〕。
9h既济者亨余比贫□□□□□□□□□□□□□□□□□□□□□□□□□□□□□□□□□大过过涉所以□[土余]也。
子曰:□□□□□□□□□□□□□□□□□□□所以禁咎也。
子曰□□□□□□□□□□□□□□□□□□□□□□□□□□□□□□,所以敎谋也。
晋如愁如,所以避怒也。
□□□□□□□□□□□□□□□□□□11h□□□□“〔不〕事王〔侯〕”,□□之谓也。
不求则不足以难□□□□□□□□□□□□□□□□□□□□□□□□遬修□□□□□□□。
易曰:震惊百里不丧匕鬯,此之谓也。
子曰□□12h□□□□则危,亲伤□□。
〔易〕曰“何校”则凶,“屦校”则吉,此之谓也。
帛书《衷》母本竹简第三部分(16-18):解说五对刚柔之失:
子曰:万物之义,不刚则不能僮,不僮则无功,恒僮而弗中则〔亡,此刚〕之失也。
不柔则不静,不静则不安,久静不僮则沈,此柔之失也,是故键(乾)之“亢龙”,壮之“触蕃”,姤之离角,鼎之“折足”,酆之虚盈,五繇者,刚之失也,僮而不能静者也。
川之“牝马”,小畜之“密云”,姤之〔蹢〕躅,〔渐〕之孕妇,屯之“泣血”,五繇者,阴之失也,静而不能僮者也。
是故天之义,刚健僮发17h而不息,亓吉保功也。
无柔救之,不死必亡。
僮阳者亡,故火不吉也。
地之义柔弱沈静不僮,亓吉〔保安也。
无〕刚文之,则窮贱遗亡。
重阴者沈,故水不吉也。
易曰“何校”,刚而折也。
“鸣谦”也者,柔而〔玦也。
遯之〕“黄牛”,文而知朕矣。
涣之緣辤(撜馬),武而知安矣。
故武之义保功而恒死,文之义18h保安而恒窮。
是故柔而不玦,然后文而能朕也;刚而不折,然而后武而能安也。
帛书《衷》母本竹简第四部分(19-33)第五部分:乾坤两卦参说:易曰“直方大,不〔习,吉”〕□□□之屯于文武也,此易赞也。
子曰:键(乾)六刚能方,汤武之德也。
“潜龙勿用”者,匿也。
19h“见龙在田”也者,德也。
“君子终日键(乾)键(乾)”,用也。
“夕愓若厉,无咎”,息也。
“或跃{魚翟}(跃)渊”,隐〔而〕能静也。
“飞龙〔在天”〕,□而上也。
“亢龙有侮”,高而争也。
“群龙无首”,文而圣也。
川(坤)六柔相从顺,文之至也,君20h 子“先迷后得主”,学人之谓也。
“东北丧崩(朋),西南得崩
(朋)”,求贤也。
“屐霜坚冰至”,豫□□也。
“直方大,〔不习,吉,〕□□□〔也〕。
“含章可贞”,言美情也。
“括囊,无咎”,语无声也。
“黄裳元吉”,有而弗发也。
21h“龙战于野”,文而能达也。
“或从王事,元成有终”,学而能发也。
川之至德,柔而反于方,键(乾)之至德,22h刚而能让。
此键(乾)川(坤)之参说也。
帛书《衷》母本竹简第五部分:乾坤两卦详说:
易有名焉曰键(乾)。
键(乾)也者,八卦23h之长也。
九也者,六爻之大也。
为九之状,浮首頫下,蛇身偻曲,亓为龙类也。
夫龙,下居而上达者□□□□□□□□□□而成章。
在下为潜,在上为亢。
人之阴德不行者,亓阳必失类。
易24h曰:“潜龙勿用”,亓义潜清,勿使之谓也。
子曰:废则不可入于谋,胜则不可与戒。
忌者不可与亲,缴者不可予事。
〔易〕曰“潜龙〔勿用〕”,“亢龙有悔”,言亓过也。
物之上盛而下绝者,不久大位,必多亓25h咎。
易曰“亢龙有悔”,大人之义不实于心,则不见于德;不单于口,则不泽于面。
能威能泽,谓之龙。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子曰:君子之德也。
君子齐明好道,日自见以待用也。
见用则26h僮,不见用则静。
易曰:“君子终日键(乾)键(乾),夕沂若,厉,无咎”。
子曰:知息也,何咎之有?人不渊不跃{魚翟}(跃)不见,□渊不□,不用而反居亓□□。
易曰“或跃{魚翟}(跃)渊,无咎”。
子曰:恒跃{魚翟}(跃)凶。
君子跃{魚翟}(跃)自见,道以自27h成。
君子窮不忘达,安不忘亡,静居而成章,首福有皇。
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子曰:天之□□□□何有亓□□□□□□人尉文而溥,齐明而达矣。
此以專名,孰能及[乎]?易曰“见群28h龙无首”,子曰:让善之谓也,君子群居,莫敢首,善而治,何疾亓和也?龙不待光而僮,无阶而登,人与龙相似,何[不]吉之有,此键(乾)之详说也。
子曰:易有名曰川,雌道也。
故曰“牝马之贞”,童兽也,川之类也。
是故良马之类,广前而寰后,遂臧,尚受而顺,下安而静,外有美形,则中有□□□□臧寿以□乎,昃以来群,文德也。
是故文人之义,不待人以不善,见恶默然弗30h反,是谓以前戒后。
武夫昌虑,文人
缘序。
易曰“先迷后得主”,学人谓也,何先主之有?天气作□□□□,寒暑不异,亓寒不冻,亓暑不曷。
易曰:“东北丧崩,西南得崩,吉。
”子曰:非吉石(所)也。
亓□□要诚与贤之谓也。
〔武夫〕有拂,文人有辅,拂不挠,辅不绝,何不吉之有?
易曰“履霜坚冰至”,子曰:孫从之谓也。
岁之义,31h始于东北,成于酉南。
君子见始弗逆,顺而保穀。
易曰:“直方大,不习,32h吉”,子曰:性文武也,虽强学,是弗能及之矣。
易曰:“含章可贞,吉”,言美情之谓也。
文人僮,小事时说,大〔事〕顺成,知毋过数而务柔和。
易曰:“或从事,无成有终”。
子曰:言诗书之谓也。
君子苟得亓终,可必可尽也。
易曰“括囊,无咎”,子曰:不言之谓也。
□□□□〔何〕咎之有?默亦毋誉,君子美亓慎而不自著也。
渊深而内亓华。
有口能敛之,无舌罪,言不当亓时则闭慎而观。
君子言于无罪之外,不言于有罪之内,是谓重福。
易曰“黄裳元吉”,子35h曰:蔚文而不发之谓也。
文人内亓光,外亓龙,不以亓白阳人之黑,故亓文滋彰。
“龙战于野,亓血玄黄”,子曰:圣人信哉!隐文且静,必见之谓也。
36h龙七十变而不能去亓文,则文亓信而達。
易曰“利〔永〕贞”,易(子)曰:□□既没,有爵□□□,居亓德不忘,此川之详说也。
《衷》二千4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