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隶书条幅》
家里客厅挂什么字好 这些诗词书法更适合挂家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易从网古诗词历经岁月洗礼,穿越沧桑时光,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一定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一定有它不可抵挡的魅惑,它凝聚了前贤圣哲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华夏文明的思想荟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胸怀更加宽广,思想更加厚重,内涵更加丰富。
家里客厅挂什么字好?今日推荐【诗词书法】一、《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国宾礼书法家观山书法《诫子书》(作品来源:易从网)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千古绝唱”,更是国学大师南怀瑾最推崇的“教子经典”。
这样一篇国学经典,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此副是【易从网】独家签约书法家观山老师书法《诫子书》,用于装饰、收藏、送礼都堪称经典,装饰在家中客厅或者书房等场合更是可以启迪自身,教育后人。
二、《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国宾礼书法家观山书法《沁园春雪》(作品来源:易从网)毛泽东诗词受万人瞩目,王者之气尽显,看毛泽东写的经典诗词沁园春雪,有争夺天下的狂气、解救天下的正气、一统天下的霸气、感召天下的雅气,无不让人拍手称绝,而此篇诗词大作《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
7.Chinese calligraphy中国传统文化

章法
• 将笔画组成单字叫结字。将若干单字串联 成行,再将若干行安排成篇的方法叫章法。 章法主要研究分行布白、谋篇布局的规律, 是书法技法三要素之一。 • 汉字书写的基本章法有三种:齐整法、纵 列法、交错法。
齐整法 (neat style)
• 章法行列整齐, 横竖皆成行。 书写时常画出 大小一致的格 子,然后在格 子内书写。采 用这种方法写 出的字字距均 等,整齐美观。
启功行书五、七言联 启功行书五、
扇面 (fan style)
• 扇面的创作形式,自古有之,是传统书法创作形 式中常见的书写形式之一。扇面,尤其是对于古 代文人来讲,并非只是驱暑降温的身外之物,事 实上,持扇赏扇藏扇亦是古代文人的一大趣尚, 特别是对于喜欢舞文弄墨的书画才子来讲。 • 扇面因其小,便于放在手上把玩,故除了其幅式 章法要有新意外,笔墨技法也要精雅为上。 • 其创作形式主要有团扇与折扇两种,纵观古今各 类书扇作品,折扇上的字体选择似乎要更多样一 些,而团扇上的字体,很多人则喜欢用行草一类 的书体。
启功横幅
范曾横幅
北京老字号匾额
对联 (couplet)
• 对联是两张相对应的条幅,其文字内容讲求对仗, 对联是一种文化活动的产物。例如春联、挽联等, 一般是贴在门的两边或门柱的两边,有的则与中 堂一起悬挂在其两侧,还有的直接悬挂在房内, 以供欣赏装饰,体现主人的文化修养。今天我们 所说的对联,主要是指悬挂在屋内的“轴”系书 法作品。 • 对联分上联和下联,有时还会附上横批,对联对 文字的平仄等要求较高,好的对联作品其内容首 先要有一定的文学高度。在字数上,有四言、五 言、七言诗句,或八言,乃至几十言,上百言的 诗词组合联。
• 上款
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 字。作品完成后,应题 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 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 置,以示尊敬之 意。 上款所包括的内 容:姓名+称呼+谦词
2014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作品)获奖名单(2)

《爸爸去哪儿》 《三兄弟》 一 等 奖 题目 《印象·莲都》 《秀山丽水 养生福地》 二 等 奖 题目 《绿谷之秋比赛海报》 《众志成城 五水共治》 《花园》
序号 1 2 3
姓名 周欣亚 叶挺红 何语欣
序号 1 2 3 4 5
姓名 柳玲珑 雷思敏 钟毓彤 毛雯萍 叶欣雨
三等 奖 题目 《青瓷》 《记录梦想》 《莲花节》 《葡萄园》 《我的低碳生活》 一 等 奖 题目 《千压泰若》 《架子鼓》 《笔筒》 二 等 奖 题目 《风铃》 《茶壶》 《泥人》 《家园》
序号 1 2
姓名 赵欣悦 季晨
3 4 5 6 7 序号 1 2 3 4 5 6 7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姓名 叶展玮 王 涛 张蓝尹 徐振 王哲晟 柳清 毛季奕 刘诚然 刘心艺 曾靖淞 张俊东 杨晨艺 季炳茜 张华琳 叶丽红 李佳宁 王浩宇 项豆豆 刘余昊 李佳颖 邱劲芳 翁嘉怡 季玉华 陈子奕 刘文军 曹梓俊 刘雅琪 兰慧君 李艾璐 童舒琪
《留槎洲》 《瓷趣》 《秋意》 《花》 《捅马蜂窝》 《看大戏》 《小伙伴》 《福到》 《盛开》 繁华的超市 《秋收》 《秋收》 《绿谷之秋》 《哈哈乐园》 《花园里》 《课间十分钟》 《远方的朋友》 《我的新伙伴们》 《嘘。小鸟睡了》 《花姑娘》 《水粉画》 《水彩贴画》 《龙泉山水》 《荷花》 《爷爷唱戏》 《快乐童年》 《全力以赴》 《虎尾兰》 《畲妹》 《清廉》 《天安门口》 《吹箫》 《大丰收》 《橘香满园》 《平分秋色》 《秋意浓》
序号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书法作品落款盖印的要求

书法作品落款盖印的要求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
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
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
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
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于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
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
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三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
印与边距离约一。
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第七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获奖作品

第七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获奖作品(小学摄影)一等奖(17名)作品名称作者指导教师学校鸭子的竞赛倪想倪云志金坛市西旸小学神奇的镜子曹乐涵颜锁林金坛市白塔小学方流涵玉润圆润动珠光李仪郑君溧阳市西平小学《水——现在》郑佟刘芬溧阳市埭头小学滴水之恩潘伟傅夕萍溧阳市外国语学校水·万物生汤子怡薛向明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树在水中生,水在树中流苏香琴杨珺武进区夏溪小学萍聚谈铮阳夏俭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守护顾科萌吴冬梅武进区潘家小学露何昀昀朱艳武进区南塘桥中心小学《水光敛艳》钱含柯李红琴武进区寨桥小学云湖枯木赵宇杰于春梅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水舞夏淼唐靖霞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净水·蓝天孙绍博王华芬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动静之间》牟佳馨徐宁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孩子与水吴怡同马丽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浑浊的眼泪》朱怡澄杨敏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二等奖(47名)作品名称作者指导教师学校渔技倪想倪云志金坛市西旸小学小花也渴了倪想倪云志金坛市西旸小学生命陈婷王芸溧阳市社渚中心小学荷塘戴启晗王芸溧阳市社渚中心小学我们的呼喊!薛景郑君溧阳市西平小学宁静的夏(长荡湖)张曙蕾范忠琴溧阳市文化小学《大漠嫣然》王嘉俊张艳溧阳市埭头小学《水中芭蕾》姚丰王超溧阳市上黄中心小学水韵组照陈佳芸杜华溧阳市外国语学校水之韵虞婧逸吴毅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水鸟合一狄思晨李迎梅溧阳市昆仑实验幼儿园《留守;收留》梅婷陆静洁溧阳市强埠小学快乐之水祁一民李永清武进区潘家小学泽水而居张逸吴冬梅武进区潘家小学五彩缤纷的金鱼唐卓奕李永清武进区潘家小学怒放的生命吴沁烨李永清武进区潘家小学生命离不开水孙雯杨建东武进区南塘桥中心小学对镜梳妆杨阳朱艳武进区南塘桥中心小学人水相依居亦辉朱艳武进区南塘桥中心小学一弯清泉赵樱清傅晓丽武进区刘海粟小学滴·泪是云树周晓芬武进横山桥中心小学《渴》组图卞胜杰张敏武进区庙桥小学别样的风姿孙抒灿庄浩华武进区坂上小学萍水相逢周子澜庄旭东武进区坂上小学比翼双”飞”薛子怡赵煦阳武进区李公朴小学惊涛骇浪陈思颖朱新辉武进区三河口小学源清流洁杨智博王燕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生命与水杨智博王燕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水·万物生汤子怡薛向明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新生张潇凯吴云贤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水韵陆科宇陆晓旦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娇艳欲滴李怡菲陈晓笺武进区城东小学山水共长天一色周好杨珺武进区夏溪小学鱼戏莲叶间程佳星卞杨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动静两重天詹研花玲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水滴中的风景》沈欣露刘莉武进区寨桥小学《生命之源》潘雨欣薛仁良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生命之源》潘雨欣薛仁良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春的气息马添翼赵云龙武进区南宅实验学校(小学部)畅陈林雨夏俭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憩张旻睿夏俭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绿韵陆娅羽蒋丽萍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寄托夏淼刘军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河边那一抹希望谈佳蓓马丽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生命的渴望姚舜禹马丽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秋水》何善奇杨敏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谁来保护母亲河马文韬吴琦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三等奖(66名)作品名称作者指导教师学校听涛许亦知吴毅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相约燕河湾王艺桦金杏花溧阳市文化小学塘边·湖旁强熙涵沈乐涯溧阳市文化小学水是生命之源彭泽睿蒋亚芳溧阳市外国语学校水的故事韩书乐赵梅芳溧阳市外国语学校生命之水蒋哲彤史万瑜溧阳市外国语学校水的天堂、天河董奕辰姚秀花溧阳市旧县小学美丽的瀑布郁磊史可兰溧阳市昆仑小学一湖春水张启乐虞清河溧阳市昆仑小学《清泉石上流》朱昕晔路小兵溧阳市上黄中心小学《波影摇金》朱昕晔路小兵溧阳市上黄中心小学《竹海湖畔》张瑾尤玮溧阳市天目湖中心小学《渴望(2)》孙梦成王芳溧阳市强埠小学《艾吉玛》王嘉俊张艳溧阳市埭头小学春微漾周子澜庄旭东武进区坂上小学茂周子澜庄旭东武进区坂上小学渔舟唱晚孙抒灿庄浩华武进区坂上小学清甜的水邹子怡承丽娜武进区三河口小学希望苗培林徐蓉武进区宋剑湖小学戈壁绿洲的晨曦张文欣徐蓉武进区宋剑湖小学水·生活陆科宇陆晓旦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一脉相承杨顺然司丽琴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水韵·和谐朱昕语杨亚静武进横山桥中心小学流逝的舞蹈张谨任艳芳武进横山桥中心小学春江水暖鸭先知赵家成赵伟娟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荷·夏刘轩赵煦阳武进区李公朴小学花. 水. 影夏淼唐靖霞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孕育》冯云涛薛仁良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父子情吴昊杨珺武进区夏溪小学这边风景独好高俊杰高伟兰武进区泰村实验学校(小学部)《渴》组图卞胜杰张敏武进区庙桥小学《渴》组图卞胜杰张敏武进区庙桥小学夜南孟佼傅晓丽武进区刘海粟小学《畅游》殷洪涛刘莉武进区寨桥小学《水乡苇影》周雨婕刘莉武进区寨桥小学看我抓住你孙煜旻吴艳武进区星韵学校塞上江南高自豪姜涛虹武进区新安小学水塘鹭影王豪钰张协兴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江南水乡孙佳瑶庄燕静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西湖泛舟毛铭淇王丽琴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生命的“点点滴滴”王榕杨洁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小学部)生命的摇篮胡静婷陈晓笺武进区城东小学碧波仙子陈茜陈晓笺武进区城东小学生命家园何星月杨建东武进区南塘桥中心小学让白色垃圾远离水源王瑞杨建东武进区南塘桥中心小学托起生命的希望承煜灵吴建宏武进区焦溪小学朝露沾衣马文雯吴冬梅武进区潘家小学《水嬉》组图史可凡张敏武进区庙桥小学流溪如云张先月恽超武进区花园小学水吟夏淼唐靖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怒放的生命》朱蒋俊薛仁良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参观污水处理厂组照朱玉兰恽小芬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枕河人家组片1234》何书妍沈建文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水上人家朱佳韵王如萍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绿水人家王源张华杰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动静之间唐梣旸潘冬芳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无源孙冠玺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浑然天成相映成趣薛焯仁许小芬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水波映桥——圆韵谢缘柳国良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水中芦苇——龟的栖息顾欣怡柳国良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最浪漫的事》曹宇轩徐宁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水语自然徐燕新北区新桥中心幼儿园《小荷才露尖尖角》王可欣杨敏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塔影吴沛恒李桦常州市怀德教育集团水之源宣雨欣张锡伟常州市怀德教育集团小河在“哭诉”高钦圣谢军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第届七“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获奖作品(小学书法)一等奖(21名)作品名称作者指导教师学校楷书中壹周婧宇谢卫平金坛市河滨小学吴均散文胡译之金琪、葛丽珊溧阳市外国语学校水皆缥碧直幅汤俊琪彭衷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请节约用水》李文君吕鑫明溧阳市后六小学软书·行书:奏响·珍爱彭佳易赵顺溧阳市文化小学保护水资源陈泽楷唐银娣溧阳市昆仑小学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王欣然周瑛溧阳市平陵小学《上善若水》张琛王芳武进区花园小学《古诗两首》陆诗蕙王晓玲武进区漕桥小学钱塘湖春行一首(毛笔隶书)官梦竹陈松鹤武进区政平小学上善若水石轩磊章志英武进区宋剑湖小学水利万物刘居昱居佳华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楷书古诗两首《山居秋暝》和《春夜喜雨》鲜金琼蒋惠芬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隶书荆潇徐晓明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小池》万雨晴潘春美武进区庙桥小学水调歌头梁洪艳蒋建刚武进区南宅实验学校(小学部)孔子论水张晓凤费忆军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对联庄楠孙琪武进区湖塘中心小学古诗一首徐会茹徐竹武进区李公朴小学源头活水来姜思源吴琳娜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荡舟清波李明道邹双娣常州市怀德教育集团二等奖(59名)作品名称作者指导教师学校楷书中壹许苏烨谢卫平金坛市河滨小学楷书中壹吴杨谢卫平金坛市河滨小学楷书条幅戴彦成吕建荣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小学部)对联张颖贾建国金坛市城西小学不真绿净联王艺蓓彭衷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源远流长直幅金苏阳彭衷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谢佳希周瑛溧阳市平陵小学《书法》周鹭黄兴溧阳市实验小学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人们的眼泪钱途葛丽珊、金琪溧阳市外国语学校人人关心节水,时时注意节水芮芸周瑛溧阳市平陵小学书法陈一笑张鸾银溧阳市前马小学《滴水在指尖》吕晨韵陈凤芳溧阳市后六小学楷书周小媛马凤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行书严培艺徐晓明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唐诗条幅王亚婷王燕芬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楷书恽南田诗两首《烟波云影歌》和《椿林水仙图》余朱骏蒋惠芬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楷书恽南田诗两首《春愁》和《晓起》田梦枫蒋惠芬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行书古诗《山居秋暝》万方蒋惠芬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隶书《弘一嘉言》徐昕姝蒋惠芬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隶书《论书》向大伟蒋惠芬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沈奕君许波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赵师秀诗一首汤姝晗黄芳武进区寨桥小学《山居秋瞑》诗节选钱含柯李红琴武进区寨桥小学珍爱生命之水龚子涵蒋建刚武进区南宅实验学校(小学部)水是生命之源陆佳玉蒋建刚武进区南宅实验学校(小学部)《观沧海》顾文慧秦雯武进区周家巷小学节选尹婕秦雯武进区周家巷小学孔子论水是云树费忆军武进横山桥中心小学行书卞如嫣刘红玉武进横山桥中心小学对联吴轩宸孙琪武进区湖塘中心小学绝句一首曹钰杰徐小霞武进区湖塘中心小学楷书中堂徐陶然孙月夏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绿水联》丁梦莹陆筱雷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春夜洛城闻笛》孙源源徐敏洁武进星辰实验学校对联李嘉若徐竹武进区李公朴小学古诗一首谈明月徐竹武进区李公朴小学礼泉铭邓心雨徐竹武进区李公朴小学古诗一首朱承欣仇莉武进区星韵学校书法刘语涵黄德忠武进区新安小学软笔书法(楷书)杨语蕙周惠芬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对联林佳钰孙琪武进区湖塘中心小学《登湖望水》葛欣忆潘春美武进区庙桥小学《春水》陈婧潘春美武进区庙桥小学《古诗两首》蓝秋婷王晓玲武进漕桥小学《古诗一首》何佳兴王晓玲武进漕桥小学王维诗一首薛佳怡王旭东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生命之源莫荻钟燕红武进区花园小学生命之水不可枯彭鑫章志英武进区宋剑湖小学节水点滴起芮希源王华芬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软笔车骏逸王令玲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小学部)节水名言杨辉吕坚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诗一首袁心怡洪丽英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天光云影共徘徊蒋昕姜汶青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行书黄菁雍晓燕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霍昱程邹双娣常州市怀德教育集团书法作品陈沛君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源节流吴承远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行书团扇潘文煊冯宇顺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楷书条幅吕佳轩冯宇顺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三等奖(83名)行书中壹徐一凡谢卫平金坛市河滨小学古诗栾佳辉高月新金坛市常胜小学王维诗朱奕霖高月新金坛市常胜小学对联鞠文倩贾建国金坛市城西小学古诗句张颖贾建国金坛市城西小学行书条幅钱之韵吕建荣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小学部)行楷斗方胡怡乐吕建荣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小学部)源泉扇面李习容彭衷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朱熹诗直幅黎舟彭衷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朱凌燕芮芳溧阳市南渡中心小学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韩梅周瑛溧阳市平陵小学人人关心节水,时时注意节水芮芸周瑛溧阳市平陵小学《书法》蔡雨嫣黄兴溧阳市实验小学《书法》周洪辰兰带娣溧阳市实验小学《书法》邹莉芮静溧阳市实验小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谈鼎辉李倩溧阳市天目湖中心小学节约水资源我们在行动,从小事做起从平凡做起沈冰逸姚波溧阳市外国语学校节约用水徐喆涵葛丽珊、金琪溧阳市外国语学校珍惜每滴清水拥有一片绿地熊易易云娣溧阳市外国语学校生命之水不可枯赵诗玥葛丽珊、金琪溧阳市外国语学校软书:节录与朱元思书梁孝天赵顺溧阳市文化小学软书:奏响·珍惜滕若兮赵顺溧阳市文化小学《江南好》马睿雅王晓玲武进区漕桥小学对联赵嘉熙蒋朝霞武进区漕桥小学观书有感甘丽娅蒋惠苹武进区城东小学孔子论水顾晨珂费忆军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行书范芝仪刘红玉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行书梅馨烨刘红玉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唐人诗二首吴依宸王敏燕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唐诗三首孙骏蒋辉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软笔书法(楷书)杨语蕙周惠芬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唐]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韩瑞婕周惠芬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将进酒》杨丝婷周惠芬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水(节选)杨冰燕刘芳武进区坂上小学上善若水(硬笔)丁语桐周丽萍武进区芙蓉小学对联陆彦霏孙琪武进区湖塘中心小学对联杨敏艺孙琪武进区湖塘中心小学对联张俊豪孙琪武进区湖塘中心小学对联尤佳琪孙琪武进区湖塘中心小学对联杨敏艺孙琪武进区湖塘中心小学节水颂魏梦梦钟燕红武进区花园小学朱熹《观书有感》宦欣欣王芳武进区花园小学《谏太宗十思疏》夏雨薇王芳武进区花园小学《水之赞》吴嘉沐王文娟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隶书对联朱丹迪周红颜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唐诗楷书李汶娟孙月夏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唐诗条幅魏薇王燕芬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河纳对联吴悠曹文庆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古诗一首沙文莉徐竹武进区李公朴小学有了它杨焰焰徐立勇武进区林南小学《水》胡锦龙潘春美武进区庙桥小学《远水》吴奇潘春美武进区庙桥小学《湖亭望水》陆僖潘春美武进区庙桥小学《春水》陈婧潘春美武进区庙桥小学史记外戚世家张子彦徐慧华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楷书严培艺徐晓明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行书詹研徐晓明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金怡许波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蒋政峰许波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节约水光荣苗雯雯章志英武进区宋剑湖小学观书有感张子毅戚丽佳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水(篆书)黄彬戚丽佳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苏轼文句朱欣颖黄雪芬武进区寨桥小学汤显祖诗一首沈欣露刘莉武进区寨桥小学《山重水复》俞薇陆筱雷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春雨贵如油》章乐瑜陆筱雷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古诗一首(毛笔隶书)李家宜陈松鹤武进区政平小学节选张薇诺秦雯武进区周家巷小学《初春小雨》邓思涵徐敏洁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顾柯徐敏洁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观海听涛殷嘉艺薛洁明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金生丽水殷丰蕾薛洁明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节水名言徐程志吕坚新北春江中心小学节水名言李敏慧吕坚新北春江中心小学书法裴幸安安包小飞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书法戴熠辉钟江舟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无题林与舟王慧娟新北区三井小学无题陈馨玥王慧娟新北区三井小学《风起洞庭》周昱杭姜汶青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露玲珑》居佩颖姜汶青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一水重山》戴以恒姜汶青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毛笔作品范静娴王霖晓常州市朝阳小学隶书横幅潘文煊冯宇顺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第七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获奖作品(小学征文)一等奖(24名)作品名称作者指导教师学校《小水滴旅行记》谭林菲陈元元金坛市薛埠中心小学母亲河的变迁刘婧雯徐玉国金坛市汤庄小学《夏日祭》李雅轩马瑛琴溧阳市外国语学校《那一缕清泉》杨梦婷赵彦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爱惜生命之源,关注点点滴滴》彭书涵孙玉萍溧阳市昆仑小学《珍惜生命之源》郑丽冯贤溧阳市泓口小学《一滴水的旅行》吴嘉沐钱建强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论水》冯颖恽小芬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水滴赞》崔萌萌巢春林武进区星韵学校《水龙头的自述》王心雨王丽萍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小水滴的旅程》赵涵玥周晓英武进区李公朴小学《水之歌》徐忆澜王敏燕武进湖塘桥实验小学《水,生命的源泉》吴淑雯华丽萍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清水旅行记》陶璐胡秋香武进区寨桥小学《龟哥不是传说》王靖宇方燕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珍惜生命之水》许杰李留娣武进区周家巷小学一条小鱼的自白沈文豪周见宇武进区芙蓉小学《大明星宁宁的小池塘》张艳陈亚娟新北区孝都小学节水我在行朱雅思包亚静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门前那条河》邱梓宇王瑛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听,那水滴的声音》张煊王丽娟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梦*水》万文洁费菊媛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回来吧,水孩子》王珺睿张锡伟常州市怀德教育集团挽救你——水汤茜云盛怡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二等奖(73名)作品名称作者指导教师学校珍惜水源珍惜生命刘常秦周涛峰金坛市社头小学水胜金银袁文慧苏爱琴金坛市常胜小学《假如我是一滴水》黄凡朱清华金坛市薛埠中心小学别让水成为回忆张玉培崔恒青金坛市薛埠中心小学《悟空探亲》郑嫣郑丽华金坛市尧塘中心小学请珍惜生命之源——水朱灵赵竹芸溧阳市文化小学水,生命的摇篮扶晔陈明娟溧阳市旧县小学《节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戴苏扬钱东华溧阳市后六小学《将来,会是这样吗?》高亦扬施宝英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那一滴水》李潇李秀文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水滴娃娃“哗哗”的冒险旅程》史以恒曾银华溧阳市实验小学《水荒?恐慌!》徐若萧虞丽娟溧阳市实验小学珍惜每一滴水虞梦奇虞新伟溧阳市社渚中心小学水的自述黄瑜欣黄俊亚溧阳市蒋店小学缺水两日记张湛李文波溧阳市外国语学校悠悠龟水情王佳颖朱华东溧阳市外国语学校《水啊水》陈珩页芮朝丹溧阳市前马小学节水是一种时尚赵音洁杨晨霞溧阳市殷桥小学水的自述陈喆冯贤溧阳市泓口小学保护江南明珠,珍爱濑江之水朱劲达王健群溧阳市昆仑小学多“恼”河解荷雷葛敏敏溧阳市平桥小学《七嘴八舌话水费》钱潘杰吴菊芳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滴水之恩杨楠巢春林武进区星韵学校老式马桶换新颜周奕陈智武进区星韵学校水之畅想曲徐天瑜周红娟武进区星韵学校《节水,从点滴做起》孙抒灿刘芳武进区坂上小学“细水”当“长流”陈盛鹏贾文琴武进区花园小学生命之水莫荻钟艳红武进区花园小学家规唐梣旸潘冬芳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记一次节水小实验》周俊磊顾晓兰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回来吧,我们的生命之水!》徐文霖邱金兰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井底之蛙”变迁记卢厚喜许文娟武进区锦绣小学我节水,我快乐岳嘉妍陈映华武进区潘家小学节水不是一句空话胡家驹李永清武进区潘家小学哭泣的小水滴范珂蕴刘敏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让节水成为“传家宝”》陈伊琳黄红武进区寨桥小学《我的节水小窍门》沈欣露胡秋香武进区寨桥小学《小污染受审记》陈荣果李萍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节水,我有妙招张铱炀庄洁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最后的一滴水金子涵殷郡伟武进区星河小学小水珠的来信徐湘越黄玲华武进区李公朴小学生命之水彭若男费娟武进区李公朴小学被遗忘在角落的一滴水周梓艺王敏燕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水之灵陈玺羽顾围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我是一滴水张灵玥许小芬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节水进行时陈佳益丁洪艳武进区崔桥小学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王佳韵殷素玉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生命水,水生命盛灵语杨珍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小水滴的奇幻漂流》许龄尹钱云涛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控告张晨钰周见宇武进区芙蓉小学水都去哪儿啦?甘丽娅王红娟武进区城东小学我是一滴水周佳洁王春华武进横林实验小学保护水资源,从你我做起徐熙来徐志强新北区吕墅小学一次特殊的开庭谢晓岚莫丽亚新北区吕墅小学人类,请珍惜水源吧孟星鹏王小鹰新北区吕墅小学水神的惩罚徐怡宁郑飞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老人与水黄蕊朱琴霞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生命之水,魅力之水》商蕖王瑛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如果世上没有水贾骏希周洁新北区孝都小学《生命之水》陈利君周洁新北区孝都小学节约用水,你我同行林锦豪刘宏伟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我是节水小能手耿存静陈映芬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惜水》徐雯莉钱红霞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神奇的一杯水施雨萱吴琴玉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我是一滴水汤小龙莫丽亚新北区吕墅小学《莫要浪费自己的文明》包梦钰王瑛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水的自述》谢泽宇刘艳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那个停水的日子》商梦嘉王瑛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殷欣瑜苗小燕新北区汤庄桥小学大运河,我想听你歌唱霍昱程常州市怀德教育集团《水波声中解流年》叶卓奇谢佩君常州市怀德教育集团家庭节水“快乐大本营”殷高翔张锡伟常州市怀德教育集团《我的旅行》万书婷江静常州市枫逸幼儿园三等奖(96名)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学校要像外婆那样惠孜阳朱明方金坛市薛埠中心小学节约用水要尽自己的力量杨陈瑜汤雪琴金坛市殷雪梅小学“冰雪公主”的担忧符仕健冯玉娟金坛市水北小学《有水的感觉真好!》杨小妮郑丽华金坛市尧塘中心小学《哭泣的水龙头》杨小妮郑丽华金坛市尧塘中心小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48走向世界 仙境烟台 GRACE OF YANTAI 风度烟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Hills Need Not Be High. Presence of Gods Gains Them Fame.文/尹其超《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恰似毓璜顶的写照。
毓璜顶,位于烟台芝罘区中心的一座小山,海拔72米,面积89100平方米,山不高,因供奉玉皇大帝而声名显赫。
Yuhuangding is also called Minor Penglai. Ascend the stone stairs from the east gate of Yuhuangding, you will first catch sight of the Archway of Minor Penglai.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492021.02毓璜顶的“毓璜”两个字,原本是玉皇大帝的“玉皇”。
究其信仰,缘于古代宗教,古时即有支配日、月、风、雨等自然变化和人间祸福的最高神:“帝”和“上帝”的说法。
西周以后又称“皇天”“昊天”“天帝”等。
南朝时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已有“玉皇道君”“高上玉帝”的称呼。
隋唐时,“玉皇”信仰普遍盛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梦仙》诗中就有“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至诚”的诗句。
以后历代,延袭、彰著玉帝信仰。
芝罘这座名山,亦感玄恩,敬上玉皇之号。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当地一名叫刘次垣的文人,常来此处游览。
一天同人咸集,从容地说:“异哉!玉皇顶之命名也,其毋乃亵尊严乎?况此山脉出塔顶,其势蜿蜒,气若争赴,遥而望之,如渴骥之奔泉,至此而一束。
”意思是说,这里群峰嵯峨,林峦层叠,左右群山环绕,奇景在望。
用玉皇大帝的名字命名此山,既不恭,又反映不出超尘绝俗的特点。
光绪年间重修玉皇庙时,为避玉皇大帝讳,将玉皇顶更名为毓璜顶。
“毓”是养育的意思,“璜”是玉器,“玉皇”以“毓璜”而更之,既与原来的“玉皇”谐音,同时又道出了大自然灵秀之气汇集于此的根由。
孙其峰六十二幅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孙其峰六十二幅经典书法作品赏析2022-02-20 07:14·听月工作室常言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
欣赏书法不仅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点画、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
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
因此,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书法作品与书法家“对话,交流”。
而赏得此境需要赏者“见智”、“见性”,悟得书法之妙理。
——题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百年风雨,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追忆峥嵘岁月,缅怀先辈风范,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令中华儿女倍感震撼和骄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由于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所以这一个时期的中国画创作是在一种相对狭小的空间中进行的。
处于美术的正统地位的是由延安革命美术传统、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中国模式的现实主义形式。
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色,主要是由这一历史主线规定的。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时代和革命的要求与艺术自身规律之间的矛盾,启蒙需求与救亡主题的相互制约等,都围绕上述主线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现代历史文化和包括革命斗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内的社会运动的种种曲折、变异,都可以在现代美术的山谷中听到回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许多已有成就的老画家的艺术更加臻于成熟,一批新人也开始登上画坛。
新中国从创建到发展,从探索到奋进,从积弱到富强,给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体验和难忘的记忆。
漫长也短暂的70年,让一个古老的民族焕发了青春,经验与教训、激动与叹息、汗水与成绩,伴随着我们的日日夜夜,铸就了今天的自信与荣光。
中国书法,从深厚的传统走来,与新中国一路同行,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今天我们来分享杰出书法家孙其峰的经典书法作品。
孙其峰,男,汉族,1920年生,山东招远人,国立北平艺专毕业。
(完整版)书法试题库

150选择题+50判断题判断题(不要把后面的括号对、错答案复制上)1.金文是一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古人把铜叫做金而得名(对)2.《毛公鼎》《散氏盘》是商代时期著名的金文代表作(错)3.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其中包括甲骨文(对)4。
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后的官体标准文字是小篆。
(对)5。
《峄山刻石》属于小篆(对)6.隶书是由小篆演变而来的(对)7。
瓦当文都为阴文篆书(错)8。
汉隶主要指东汉时期的隶书(对)9。
《急就章》属于小草名作(错)10.楷书起于魏晋南北朝(错)11. 漆书”,就是是用漆写的字(错)12.张芝对书法的最大贡献在于草书,钟繇的最大贡献在楷书(对)13。
章草就是张芝所创的草书(错)14。
将草书由字字区分变为一笔书,注重气脉通畅的人是张芝(对)15.唐人尚意,宋人重法(错)16。
“安”字要写好,宝盖必须小(对)17.欧体楷书中,写三点水时要做到末点之稍对首点之驻.(对)18.楷书中竖弯钩在右时竖短弯钩长(错)19。
“一波三折”的说法起源于楷书(错)20.隶书中无折笔(对)21。
蚕头燕尾是隶书的特点(对)22.“蚕不二设,雁无双飞”是指隶书只有一个波画(对)23。
草书就是将行书快写(错)24.宝盖头在草书中,左边的点可写可不写(错)25。
书法作品中提款不用草书。
26.学书法就是学习写字的方法。
(错)27。
人们常用地名或官职来指代历史上的书法名家.(对)28. 钟繇笔法向王羲之传承的重要桥梁是卫铄(对)29。
《灵飞经》是王羲之的小楷代表作(错)30.《保姆贴》是子敬的代表作(对)31.《伯远帖》是文征明发现的。
(错)32。
影响虞世南等人,开唐代楷书新风的人是智永(对)33. 王羲之的楷书作品具有浓厚的隶意,纵向笔画短促,横向笔画张扬(对)34。
《伯远帖》是现在能见到的惟一流传至今的东晋书家墨迹珍本(对)35.刻苦学书,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也被人称为铁门槛的书法家是王献之(错)36。
【将进酒隶书书法精选】将进酒隶书

【展赛选粹】温州市首届“墨池奖”中青年书法篆刻大赛获奖作品选刊 ■《书法报》编辑部

【展赛选粹】温州市首届“墨池奖”中青年书法篆刻大赛获奖作品选刊 ■《书法报》编辑部温州市首届“墨池奖”中青年书法篆刻大赛获奖作品选刊主办单位 温州市委宣传部 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温州市文联承办单位 温州书画院(美术馆) 温州市书协展览时间 2015年10月23日-11月15日展览地点 温州书画院展览厅(温州市墨池坊1号)前 言 温州古为永嘉郡,相传王羲之曾任永嘉太守,虽然正史无实证,但是温州留下了和王羲之有关的古迹逸事。
王羲之成了温州历代书家高山仰止的人文楷模,也是涵养当代温州书法的历史源泉和精神渊薮,温州当代书法即是以二王为圭臬。
相传墨池是王羲之洗砚之处,如今这里园林苍翠,烟霞散聚,亭阁楼台,移步换景,是温州书法界的圣地。
为全面展示温州当代书法篆刻的艺术成就,通过展赛选拔年轻书法人才,进一步推动温州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温州市文联主办,温州书画院(美术馆)、温州市书法家协会承办了温州市首届“墨池奖”书法篆刻大赛。
7月启动以来,在短短40天的征稿时间里,收到全市各界456件作品,经初评评出200件作品,复评选出122件入展作品,再复评选出20件“墨池奖”提名奖,终评选出8件“墨池奖”。
这次大赛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获奖作者年轻化。
在8名“墨池奖”中,以70后为主力,有3名是80后的作者,提名奖中也有3名是80后作者,温州书法后继有人;二是书体多样化,除了以往温州书家书写较多的行草之外,这次篆书、隶书和楷书的作品所占比例也较多,有了可喜的进步;三是书写内容有针对性,相当部分是围绕与温州有关的题材,比如《墨池记》《温州赋》等;四是女性作者数量较以往有所增加,而且也出现高水准的作品,有2位女性作者获得“墨池奖”,1位女性作者获得“提名奖”。
参展作品较好地反映了温州书法的风貌,也体现了温州书法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一批近年来在全国取得优秀成绩的年轻书家踊跃投稿,使这次大赛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准。
照民书法隶书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照民书法隶书登飞来峰宋王安石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详细注释(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和《王荆文公诗笺注》。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
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王安石于公元1050年登上此山,写了这首诗。
(2)千寻: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
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译文介绍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基本信息为北宋诗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越州(绍兴),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本诗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
1042年(庆历二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
1067年(治平四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陋室铭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陋室铭隶书书法作品欣赏一篇短短八十一字的《陋室铭》,竟流传了一千二百多年,成了千古绝唱。
那是因为在《陋室铭》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可以看到人生应该怎样度过,在人生的逆境时应该怎样去面对。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陋室铭隶书书法作品欣赏,希望你们喜欢。
陋室铭隶书书法作品欣赏弹一曲秋瑟,饶一段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1】晚风习习,绿荫残喘,秋叶落地成泥。
白墙深院,幽阁寒月,总是迷离泪眼。
凭栏谁诉情,笔难尽,墨染窗前。
那堪清风曲径,不似甚似还满。
份外湮留韶华,时节正乱红,空留余恨。
淡眉醉眼,红妆轻粉,旧时依恋尘缘。
只皓月朗朗,乾坤转,故国山川。
次第红颜,疑是讴歌回畔。
【2】细风掺潇潇风愿,一晃已天明,点点滴滴至屋檐,恰似水流湍急,遥看水珠,晶莹剔透,念千古之浩浩荡荡,心思白净不过尔尔。
珠帘寥寥,满地斑驳之漏影,不觉月光寒而栗,雨停。
思绪渺渺,发怀古之悲情,世间种种,诱愁之决堤,三山五岳,撼天地之威名,流水之昌吉,涓涓之柔情,不禁闲情满溢。
试问淡烟疏柳,何时秋之瑟?不敢言明,恐春之阑珊,冬之不悦,时节多半萧条漫漫,半载已若枯萎之流年,青春华而不实,成熟隐而不透,路漫漫,独徘回,浮生醉意潺潺。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哪得是清欢?无解。
遥看富贵人家白玉为堂金作马,三百里,群阁楼台水榭,厢有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好一番叱咤风云之绚丽。
谁家姑娘,绫罗绸缎,独我青衫拂袖,且看头上戴着金丝翠玉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 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赤色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双衡比目玫瑰佩,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体格风骚,粉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篆书条幅陆游诗》作品说明

《篆书条幅陆游诗》作品说明作者:王兆阳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6期摘要: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
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
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
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
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
他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
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
关键词:邓石如;篆书;创作一、创作构思(一)书体选择篆书,是我接触时间最长的书体,也是我最喜欢的书体之一。
高中开始学习书法我就选择篆书作为我的自选创作书体。
原因有二,其一是篆书是最具有象形性的书体,字形的结构有仿形摹物的特点,可以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加以对其细致的观察,趣味性極强;其二是篆书年代久远,是书法的开端,很多书法家都认为学书应当从篆书开始。
高中时临习的是吴让之的《吴均帖》,大学四年我都不间断的临习篆书,临习最多的是邓石如篆书,同时也创作了很多作品。
因此,我选择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篆书作为我这次毕业创作的书体。
(二)内容确定在内容的选择上,我准备选择陆游田园诗,原因是陆游所写的田园诗和日常生活给人恬静美好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深深的表达了他对田园悠然恬静,无拘无束,以及人们和平相处,对无战争的生活向往。
陆游忠心爱国的精神和他对生活的积极热爱,给我感触颇深,启示我们要热爱生活。
诗人从《卜算子·咏梅》中借赞美梅花之意,表达了自己无悔青春的感叹。
从陆游的诗中我们也能深深的体会到梅花的美丽与坚毅。
此次创作,我选择《九月三日泛舟湖中作》、《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处霁》、《村居书喜》和《卜算子·咏梅》作为我创作的内容。
全国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品高清图集》

资料来源:中国书法报,书法功课张志庆(河北) 行草书《书画轶事》册页 40cm × 30cm × 12提名评委:李有来这件行书册页是十一届国展所有作品中的一个亮点,取法“二王”一脉,进而下探宋人消息,尤用力于米南宫。
笔墨精到,温润妍雅,收放有度,擒纵自如,率性自然中不失法度,且前后一贯,无有懈怠。
可以想见,此作当是作者平心静气时倾力所为。
李良东(江西)行草书《古诗二首》中堂 243cm×98cm提名评委:李木教李良东大字行草作品用笔娴熟干净,结体匀称平正,章法疏朗自然,虽行草相杂,但燥润相生而绝去矫饰造作之病,显见作者在王、米、赵、董帖学一路的深厚功力上熔冶有成,面目初具。
作品兼具小字的精到与大字的洒脱,与时下一些专事摹仿、油滑描划乃至扭捏作态、矜才使气者迥异,清新雅逸、平淡沉稳中亦有才子气,殊可玩味。
张胜伟(陕西)行书柳永《望海潮》中堂 240cm × 100cm提名评委: 刘洪彪书录柳永《望海潮》词,一气贯注,优游不迫。
其点画精致而不流滑,字形端丽而不媚俗,章法工整而不刻板,墨色匀和而不迟暮。
蒋乐志(山东)行书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中堂 248cm × 129cm提名评委: 刘洪彪此作一张白纸、48个大字、40个小字、三方印章。
作者心无挂碍,信手由心,率意行进,自然排布。
大格局,正能量,磊磊落落,力健气雄。
其远追魏碑古拙之气,近熏时代快捷之风,深得赵之谦外形内蕴,兼融各流派墨趣笔情。
张爱萍(江苏)楷书《柳三变词十首》册页 40cm × 20cm × 10(局部)提名评委: 何应辉此作不同于近些年多数全国展投稿小楷作品之以大面积多字数炫示功夫,它的正文每页面积甚小,字数百字左右,却写得精健秀逸,宁静活脱,变化有致而连贯纤茂,气息格外清雅舒畅,令人作细风梳柳、金钗度发之想。
高 岩(山东)隶书程伯子《陈公园修禊事席上赋》中堂 240cm × 120cm提名评委: 曹宝麟高岩的巨幅隶书气息醇古,一看即知是经过长期的汉碑临习酝酿得之。
[转载]《张迁碑》集字联(高清大图)
![[转载]《张迁碑》集字联(高清大图)](https://img.taocdn.com/s3/m/50674b0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3.png)
[转载]《张迁碑》集字联(高清大图)原文地址:《张迁碑》集字联(高清大图)原文作者:【《张迁碑》集字联】四言对联留云以景御风而行行万里路览三代书霞中浮月树表披风五言对联才原不世出德可为人师道在渊鱼思文有金石声芳原有胜事艺苑重高文风月归诗伯山林重隐流风月自成景山林别有天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鸿景常成字禽言雅有诗鸿文重东国雅艺谷南宗鸿休征百禄雅颂进三多晋字存淑懿明书重雅风兰风体芳素林月性高虚览四时风月读百家文章良珮双温穆新兰独芬芳林后风为近山前月常新灵禽守名节仙鸿尚高风留月除芳慕披风御素弦披书留雪起载策上云门平章三代器浏览百城书七略述天路九流宗兰台岐伯释素问仲景述方书蔷夫干利禄高隐重山林人有山林气文同金石声山花送芳素林月本高虚诗爱孟东野文遗孔北山诗书多岁月城市有山林诗有山林气书兼龙虎姿受书文中子决策武安君书通前后汉文览东西京书有五云体字无百日功四时花不谢八节草长青岁是明八谷天道焕三台唯善以为宝能仁是我师文章故渊雅风节自高骞弦月留虚性暮雪生远明乡风多树艺月令问鱼蚕悬流排石出落日送雅归周书无俗气汉文有雅声种石云垂起披书月正来六言对联风八方征淑气日五色焕天章奉三雅颂休祉策六驺广胜游地八方生淑气日五色焕天章敦行以表风尚树德可遗子孙高问不随流俗中朝独有遗芳览千家述鸿绪宗六艺守雅言龙跃千重烟景虎啸万叠云山其人有山林气斯文同金石声山高芳草不谢树小珍禽时来岁月焉容虚负山林可共胜游棠阴猎留遗爱兰台共缵新书退之文起八代长卿诗善五言弦月不容虚负名山可共胜游治国上万言策行道受千金方七言对联蔽芾荫分林外日颉頏声起树间禽地不语而生百物天不言且行四时敦行以表流俗问高德可遗子孙闻风高日落生新景月舞烟归有书声风雅相高晋七子功勋卓立汉三君高台览月光先受巨石分流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声不平盖代诗才师正雅平生书体爱来禽广开言路宣仁义常表心声征人才汉代文章故渊雅晋人书艺自风流家本遗留珍定武石文初勒纪岐阳家近云山多野兴人对风月有新诗家为近山多野兴人于对月有新诗晋君三雅颂新祉遗我双鱼感旧游旧本遗留真定武石文初勒记岐阳孔明出师前后表张载体道东西铭立功德言于永世通风雅颂以为诗林芳树隐成风月鸿景禽言是文章鲁公书爱中兴颂退之功在原道文千山雪白行人少四野云黄蔷事兴千山落日萌新感万里归云纪胜游千山留月萌雅兴万里归云纪胜游千重烟树浮月色四野山林起风声千载诗书思尚友四时风月不言钱千载水云尚书友四时风月感诗思迁宗气节芳千岁原树言行光百朝禽立芳阴声自在月来书幕景分明人随明月多时立门对远山长日开人物风流征朝野言语公明纪世家荣禄书宗王令体义山诗有拾遗风山林高隐天随子孝友家风万石君山间明月从容出天外行云自在流山如北苑巨然胜诗在退之东野间山阴书丽千载月退之文起八代风山在北苑巨然胜诗如东野退之间诗社近同良友起山游唯带小溪来诗文渊雅张平子才器风流贺狄千时务练通能事吏文章排落不羁才石上云归山气重林间风送市声来书在山阴声自雅月来林问景所归颂树谷鱼蚕俗务兴诗书艺文雅风俗务不留云自在文思独出雪聪明四野云黄多诗兴千山雪白少行人文字本原存叔重书家宗尚在山阴仙道双行云自在文思独出雪聪明雪光如练鸿留景月色上弦有诗声雪光如练起天幕月色上弦留云间雅艺不为时俗问兰苑独有遗芳留烟树干重啸风虎野山万叠跃云龙以山月风林为友览九流百家之言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游山有路千云上种树成荫更岁多鱼在渊中征化气鸿留雪上纪前游渊深龙隐鱼读月坐高禽语鸿舞风渊明诗舞山林气退之文有金石声渊鱼喋月有诗思野禽随风无俗声渊云垂后文多丽广受归林世所荣远有光来东山外时留诗送北苑问远有光来林外月时闻芬送石间兰云林山景多平远开府文章自丽新云升天汉开三素禽对朝阳丽九苞张仲器从原父孝金山带是长公留种树成阴多岁月云山有路共胜游字雅不以时俗重艺高常有胜事留【《张迁碑》集字联图】。
《中国书法艺术修养》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书法艺术修养》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1.“钻坚仰高,忘其疲劳”语出()。
A.《说文解字》B.《非草书》C.《散氏盘》D.《画赞》2.汉字以()为基本的成字方式。
A.抽象B.形声C.象形D.会意3.汉字的成字方式有()种。
A.三B.四C.五D.六4.《说文解字》作者是()时期人。
A.东汉B.西汉C.西晋D.东晋5.“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语出()。
A.《说文解字》B.《艺舟双楫》C.《书谱》D.《非草书》6.“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语出()。
A.许慎B.王羲之C.蔡邕D.刘向7.圣书文字是()使用的文字。
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印度8.()是我们现今能看到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
A.英文B.甲骨文C.金文D.纸草文字9.秦统一六国之后用于书写诏书等匹配皇帝的专用字体是()。
A.金文B.隶书C.小篆D.大篆10.()是秦朝末年民间从“草篆”发展而来的一种字体。
A.大篆B.小篆C.草书D.隶书11.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是()。
A.篆书B.章草C.行书D.隶书12.汉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即()。
A.图画B.刻画符号C.图样D.符号13.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篆书D.纸草文14.甲骨文最初于河南()出土。
A.洛阳B.安阳C.新乡D.唐河15.著名古文学家董作宾将甲骨文按书法风格划分为()个时期。
A.三B.四C.五D.六16.金文是()的一种类型。
A.小篆B.甲骨文C.隶书D.大篆17.金文以()为代表。
A.战国青铜器铭文B.春秋青铜器铭文C.西周青铜器铭文D.东周青铜器铭文18.《大盂鼎》是西周()时期金文的代表。
A.早期B.中期C.晚期D.后期19.()为西周中期金文的代表,形成金文大篆的典型风貌。
A.《大盂鼎》B.《散氏盘》C.《毛公鼎》D.《虢季子白盘》20.()是晚期金文的杰出代表。
A.《大盂鼎》B.《散氏盘》C.《毛公鼎》D.《虢季子白盘》21.石鼓文是战国时代()的文字。
隶书章法(六),隶书横幅章法特点解析及名家作品欣赏

隶书章法(六),隶书横幅章法特点解析及名家作品欣赏原创书法赏析网2019-09-03 08:56:10隶书章法名家书法作品实例分析第四部分:隶书横幅。
横幅,就是我们通常称作的横披,还有称横批的,隶书横幅和其它书体的横幅格式、章法基本一样,横幅的格式我们在行书横幅已经说过了,这儿在简要的重复一下。
横幅它取横势,自右向左书写,字数或多或少。
横幅是和竖幅相对的,一张四尺宣纸对裁后,可写横幅,亦可作条幅,只是横竖的取势不同而已。
横幅两头的字要稍大,起笔和收笔要稍重,用重笔浓墨写出。
不管小字横幅还是大字横幅,都采取一格一字的方法,每个字间距要匀等。
总的来说要以气势夺人,墨饱力足,以厚重朴茂取胜。
横幅落款一般都写作两行,第一行为时间,用旧纪年,第二行为作者姓名。
落款的行数不管多少,都不能超出正文的上下限,总之以少短为好。
隶书横幅在书法创作中,有字数多的,也有字数少的,但大多是少字数的作品,如二、三、四字不等,四个字的最常见。
字数少的,简单明快,清新爽朗,字数较多的,内容丰富,气势宏大。
那么横幅的横势如果再长,那就成了横卷,或者叫作长卷、手卷,其章法形式和要求都同于横幅,只是其形更长,其势更大而已。
横幅作品一般不适合展览,或因无法悬挂,或因比较占用空间,但却非常适合现代家庭书房或客厅及单位的会议室悬挂。
下面是历代或近代名家隶书名品的横幅作品。
一、马衡马衡,生于1881年,逝于1955年,现代学者、书法家、篆刻家,浙江鄞县人。
工书法,精篆、隶书,书风古朴淳厚,又精篆刻,取法秦汉。
著有《汉石经集存》、《凡将斋金石论丛》等,曾任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
马衡隶书横幅欣赏:马衡隶书横幅作品章法分析:马衡先生这一隶书横幅字数较多,整体气势宏大,字形端严规矩,得汉隶神韵,八分舒展,自然和谐。
正文作九行半,每行书六个字,布局合理自然。
最后一行只有两个字,形成较大的空间增加疏朗感。
题款另起行写,低于正文,上下款落在一行“廉澄尊兄属,马衡”,上款和下款中间空一个字的位置,姓名下盖有一方印章。
书法试题库

150选择题+50判断题判断题(不要把后面的括号对、错答案复制上)1.金文是一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古人把铜叫做金而得名(对)2.《毛公鼎》《散氏盘》是商代时期著名的金文代表作(错)3.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其中包括甲骨文(对)4. 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后的官体标准文字是小篆。
(对)5. 《峄山刻石》属于小篆(对)6.隶书是由小篆演变而来的(对)7.瓦当文都为阴文篆书(错)8.汉隶主要指东汉时期的隶书(对)9.《急就章》属于小草名作(错)10.楷书起于魏晋南北朝(错)11. 漆书”,就是是用漆写的字(错)12.张芝对书法的最大贡献在于草书,钟繇的最大贡献在楷书(对)13.章草就是张芝所创的草书(错)14.将草书由字字区分变为一笔书,注重气脉通畅的人是张芝(对)15.唐人尚意,宋人重法(错)16.“安”字要写好,宝盖必须小(对)17.欧体楷书中,写三点水时要做到末点之稍对首点之驻。
(对)18.楷书中竖弯钩在右时竖短弯钩长(错)19.“一波三折”的说法起源于楷书(错)20.隶书中无折笔(对)21.蚕头燕尾是隶书的特点(对)22.“蚕不二设,雁无双飞”是指隶书只有一个波画(对)23.草书就是将行书快写(错)24.宝盖头在草书中,左边的点可写可不写(错)25.书法作品中提款不用草书。
26.学书法就是学习写字的方法。
(错)27.人们常用地名或官职来指代历史上的书法名家。
(对)28.钟繇笔法向王羲之传承的重要桥梁是卫铄(对)29.《灵飞经》是王羲之的小楷代表作(错)30.《保姆贴》是子敬的代表作(对)31.《伯远帖》是文征明发现的。
(错)32. 影响虞世南等人,开唐代楷书新风的人是智永(对)33.王羲之的楷书作品具有浓厚的隶意,纵向笔画短促,横向笔画张扬(对)34. 《伯远帖》是现在能见到的惟一流传至今的东晋书家墨迹珍本(对)35.刻苦学书,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也被人称为铁门槛的书法家是王献之(错)36. 平正中见险绝,古朴中寓润雅是欧阳询的风格(对)37.初学平正,渐追险绝,复归平静是一个书法家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