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经济分类模拟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经济分类模拟2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
1.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增加社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______。
(分数:2.00)
A.要素投入型经济增长方式
B.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C.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D.供给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增长方式分类。
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即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经济增长部分。
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题目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定义,与B选项恰好相反。
2.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
这种常见的经济现象体现了______。
(分数:2.00)
A.违背价值规律的事情常有发生
B.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基本经济规律,价格波动证明了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
C.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D.市场经济是多变的,没有固定的经济规律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
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3.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再分配途径的是______。
(分数:2.00)
A.生产企业提留盈余的公积金
B.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取得利息收入√
C.生产企业向企业职工支付工资
D.生产企业向国家纳税
解析: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是______。
(分数:2.00)
A.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B.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
C.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D.法人财产权的形成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基本前提。
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
5.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应当把扩大再生产的立足点转移到______上来。
(分数:2.00)
A.内涵扩大再生产√
B.外延扩大再生产
C.粗放型扩大再生产
D.劳动密集型扩大再生产
解析:[解析] 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依靠生产技术进步、提高劳动效率以及改善生产要素质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应当把扩大再生产的立足点转移到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
6.当一个地区出现以下______指标时,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分数:2.00)
A.基尼系数的值越小,其数值越接近0
B.洛伦兹曲线越近似于一条直线
C.恩格尔系数越接近于1 √
D.菲利普斯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的一些指标。
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菲利普斯曲线是衡量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关系的,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这个比例越大说明一国把大部分的收入都用在了食物上,经济发展水平必然比较低。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
(分数:2.00)
A.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现代工商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
解析:[解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中,法人财产权指的是______。
(分数:2.00)
A.财产的归属权
B.财产的运营权√
C.出资者的决策权
D.出资者的受益权
解析:[解析] 财产所有权指的是归属权,法人财产权指的是财产的运营权。
9.家庭承包经营制并未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只是改变了农村土地的______。
(分数:2.00)
A.种植结构
B.经营方式√
C.分配方式
D.管理模式
解析:[解析]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只是改变了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由相对集中的统一经营改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户经营。
10.物价稳定的前提或实质是______。
(分数:2.00)
A.经济增长
B.币值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解析:[解析] 物价稳定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前提或实质是币值稳定。
11.比较常用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是______。
(分数:2.00)
A.支出法和收入法
B.生产法和支出法
C.生产法和收入法
D.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解析:[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有三种:(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
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内生产总值看作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
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
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内生产总值。
12.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
______。
(分数:2.00)
A.毫无弹性
B.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或者说弹性较小
D.富有弹性或者说弹性很大√
解析:[解析] 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的产品,可以归于完全竞争市场,对于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而言,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供需形成的价格,而无法改变价格,所以,需求曲线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直线,富有弹性。
13.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______。
(分数:2.00)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有可能用√
解析:
14.跨国公司的实质是______。
(分数:2.00)
A.最大限度地追逐巨额垄断利润
B.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垄断组织√
C.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济活动的公司或企业
D.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和金融等功能为一体的特殊主体
解析:[解析] 跨国公司的实质是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垄断组织,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巨额垄断利润。
C选项是含义,D选项是性质,只有B选项是正确选项。
15.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直接调控实际上是一种______调节。
(分数:2.00)
A.超经济的强制性√
B.强制性
C.经济杠杆
D.超经济
解析:[解析] 直接调控是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直接调节和控制经济运行,其主要方式有定量配给、额度管理、行政调拨等,实际上是一种超经济的强制性调节。
而间接调控是以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调控市场,再由市场引导企业,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市场参数和经济杠杆,例如利率、税率、汇率、价格等来影响市场的运行和发展。
16.扩大内需特别是______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分数:2.00)
A.投资需求
B.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C.城乡需求
D.消费需求√
解析:[解析]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2年主要任务的第1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
17.内在稳定器的功能是______。
(分数:2.00)
A.减少周期性的波动√
B.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C.能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能够推迟经济的衰退
解析:
18.决定需求的首要因素是______。
(分数:2.00)
A.消费者的偏好
B.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D.家庭收入多少
解析:[解析] 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19.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是______。
(分数:2.00)
A.竞争机制
B.供求机制
C.价格机制√
D.利率机制
解析:[解析]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共同构成市场机制,其中的核心是价格机制。
20.通货膨胀治理对策中,压缩财政支出属于______。
(分数:2.00)
A.改善供给政策
B.紧缩性收入政策
C.收入指数化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解析:
21.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下列产业中,属于第三次产业的是______。
(分数:2.00)
A.建筑业
B.制造业
C.种植业
D.房地产业√
解析:[解析] 第三产业为服务业可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其中房地产业属于服务部门。
22.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是______。
(分数:2.00)
A.国有企业
B.国民经济关键行业
C.国家政府机关
D.国民经济总体活动√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为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总体调节和控制。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2.00)
A.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非竞争性是派生特征
B.“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体现了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C.非排他性成为对自愿融资起阻碍作用的关键因素√
D.政府融资的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解析:[解析]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是派生特征;“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体现了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私人融资的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24.当前我国推进产业升级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是______。
(分数:2.00)
A.创新驱动发展√
B.增加规模效应
C.降低成本消耗
D.扩大品牌营销
解析:
25.下列不属于积极财政政策措施的是______。
(分数:2.00)
A.实施结构性减税
B.增加转移支付
C.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D.提高出口退税率
解析:[解析] C项属于货币政策,不属于财政政策。
故本题答案选择C。
2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
(分数:2.00)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同
B.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方式不同
C.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
D.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
解析:[解析]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所在。
27.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财政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财政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的预算方式是______。
(分数:2.00)
A.功能财政预算
B.年度平衡财政预算
C.充分就业平衡预算
D.周期平衡预算√
解析:[解析] 题干是周期平衡预算的定义。
28.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______。
(分数:2.00)
A.消费
B.交换
C.生产√
D.分配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9.商品的本质属性是______。
(分数:2.00)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剩余价值
解析:[解析]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3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下列各项中,属于最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的是______。
(分数:2.00)
A.电讯
B.公共卫生√
C.价格补贴
D.高等教育
解析:[解析] 社会公共需要主要有纯公共需要、准公共需要。
纯公共需要是保证国家履行其职能的需要,如国防、外交、公共安全、司法、行政管理、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等。
准公共需要是介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之间,在性质上难以严格划分的一些需要,如社会保障、抚恤救济、高等教育、价格补贴等。
31.下列各项财政支出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______。
(分数:2.00)
A.行政经费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救济支出
D.补贴支出
解析:[解析] 购买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
32.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______。
(分数:2.00)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
33.企业具有两重属性,它既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______。
(分数:2.00)
A.社会生产目的
B.社会生产关系√
C.经济发展水平
D.生产力发展水平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两重属性。
企业具有两重属性,它既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34.下列各项财政支出中,体现政府非市场性分配活动的支出是______。
(分数:2.00)
A.转移性支出√
B.建设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消费性支出
解析:[解析]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
35.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______。
(分数:2.00)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解析:[解析] 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进而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36.通货膨胀根据成因可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以及结构型、摩擦型等,其中由于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是______。
(分数:2.00)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动型√
C.结构型
解析:[解析] 通货膨胀的成因通常有四种:第一种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即由于成本上升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主要有两种具体情况:(1)由于工资的刚性上涨导致的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2)某些垄断性行业的生产者为追求超额利润,抬高物价,称为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第二种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投资规模扩大和消费需求增长过快引起的。
第三种是混合型的通货膨胀,由过度需求、通货膨胀预期和成本推进共同作用。
第四种是结构型的通货膨胀,在总供求关系基本平衡情况下由个别关键性商品供不应求拉动的物价全面上涨。
37.电子政务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可以从根本上规范政府行为,避免暗箱操作,减少______。
(分数:2.00)
A.“寻租”行为√
B.“梗阻”行为
C.“贯通”行为
D.“沟通”行为
解析:[解析] 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
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
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而不是传统的经过层层关卡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而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是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可以使用的形式、要求的时间及地点,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从应用、服务及网络通道等三个层面,进行电子政务基本架构的规划。
电子政务的意义在于突破了传统的工业时代“一站式”的政府办公模式,建立了适应网络时代的“一网式”“一表式”新模式,开辟了推动社会信息化的新途径,创造了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新手段。
电子政务的出现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提高运作的效率和政府管理运作的透明度。
38.如果一个社会的收入是绝对平衡的,那么,基尼系数将______。
(分数:2.00)
A.等于1
B.等于0 √
C.大于1
D.小于0
解析:[解析] 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39.企业的经济利润,等同于______。
(分数:2.00)
A.超额利润√
B.平均利润
C.边际利润
D.正常利润
解析:[解析] 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它等同于超额利润。
40.一国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的目标是______。
(分数:2.00)
A.减少失业、降低利率、经济增长
B.稳定物价、降低利率、减少失业、国企改革
C.控制通胀、增加出口、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解析:[解析] 一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41.以下不是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选项是______。
(分数:2.00)
A.经济手段
B.市场手段√
C.行政手段
解析:[解析] 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行政手段(行政命令、指示、指标和规定等)和法律手段(经济法规),不包括市场手段。
故本题答案B。
4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______。
(分数:2.00)
A.价格等于价值
B.价格低于价值
C.价格高于价值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解析:[解析]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3.在国际市场上,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由______决定的。
(分数:2.00)
A.生产商品最少的国家的国别价值
B.国际范围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生产条件最好的国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生产条件最好的国家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时间
解析:[解析]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量,其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不仅是作为个别国家的劳动。
而且作为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劳动。
所以本题答案为B。
44.GDP、GNP、CPI、PPI分别是指______
(分数:2.00)
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
B.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
D.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
解析:[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ycerPrice Index,简称PPI)。
45.经济萧条期,应该采用______的货币政策,经济繁荣时,可以采用______的货币政策。
(分数:2.00)
A.宽松;紧缩√
B.紧缩;宽松
C.宽松;宽松
D.紧缩;紧缩
解析:[解析] 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放松信贷,扩张流动性,扩大生产以促进经济发展。
在经济过度繁荣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缩信贷,抑制经济过热。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_____。
(分数:2.00)
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
C.充分发挥了计划的长处
D.克服了市场的弊端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又包含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特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因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弥补市场缺陷。
故本题答案选A。
47.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______。
(分数:2.00)
A.构建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有限财产制度
B.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C.建立法人财产制度
D.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体制
解析:[解析]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4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______。
(分数:2.00)
A.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B.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C.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D.面向市场、自由经营、自由发展
解析:[解析] 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
故本题答案选B。
49.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______。
(分数:2.00)
A.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B.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同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紧密相连的。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50.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______。
(分数:2.00)
A.物价水平下降或通货紧缩
B.物价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
C.就业机会减少或失业率提高
D.通货紧缩和就业机会增加
解析:[解析] 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