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共10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共10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一): 2023年4月12日,卫生部公布当年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五位的传染病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相关传染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病名
发病率
死亡数
艾滋病
3551
1059
肺结核
135848
200
狂犬病
98
90
乙型肝炎
117553
65
流行性出血热
609
9
A. 发病后死亡率最低的是流行性出血热
B.现在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 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D
死亡率最低的是乙型肝炎,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狂犬病,艾滋病目前为止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二): (2023•广东)2023年4月12日,卫生部公布
今年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如下表所示.病名发病数死亡数艾滋病 3551 1059 肺结核 135848 200 狂犬病 98 90 乙型肝炎 117553 65 流行性出血热 609 9下列对相关传染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现在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发病后死亡率最低的是流行性出血热
A、由分析可知,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表格中的疾病都属于传染病,都是有病原体引起的.故符合题意;
B、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故不符合题意;
C、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狂犬病.故不符合题;
D、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发病后死亡率最低的是乙型肝炎.故不符合题.
故选A【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三):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
(1)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和寄生虫的统称.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狂犬病、流感分别是由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患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而不是遗传病;镰刀形细胞贫血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
(2)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刺激人体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会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失去致病性,但这种蛋白质对甲肝、乙脑等疾病没有作用,因此,这种后天获得的免疫功能叫做特异性免疫.
(3)给人注射的流感疫苗是抗原,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只对特定的流感病毒起作用.如果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或者其他类型的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有60多种)存在时,这种抗体就不能消灭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人就会患上流感.此外,注射流感病毒疫苗产生的抗体,存留时间也比较短.流感病毒破坏人的呼吸系统,不会危害人的免疫系统.因此,接种流感疫苗不一定能预防流感.
故答案为:
(1)狂犬病、流感;镰刀形细胞贫血病.
(2)抗体;特异性免疫.
(3)不一定,流感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流感病毒起作用,当不同类型的流感病毒进入人体时就不能发挥作用.(答案合理即给分)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四): 2023年5月10日,卫生部公布今年4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如表所示.下列对相关传染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病名发病数死亡数艾滋病 3392 816 肺结核 128683 169 狂犬病 97 88 手足口病 237478 77 乙型肝炎 107415 54
A.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现在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发病后死亡率最低的是乙型肝炎
A、由分析可知,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表格中的疾病都属于传染病,都是有病原体引起的.符合题意.
B、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不符合题意.
C、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狂犬病.不符合题.
D、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发病后死亡率最低的是手足口病.不符合题.
故选:A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五): 山东省卫生厅近期组织专家对该省夏季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发布了卫生防病信息提示。

专家分析预测,今年山东省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发病水平仍比较严重,目前已进入流行期。

由于病毒型别发生转变,全省病例表现以轻症为主,重症数量相对减少。

但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病例仍占一定比例,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依然存在。

很多市民把该病与口蹄疫相混淆,曾一度引起恐慌,其实手足口病是上世纪
80年代就发现的一种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患者以婴幼儿多见。

该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播快,多在夏秋季节流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呼吸道飞沫、接触也可传播。

(1)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从免疫的角度来说,它属于。

(2)肠道病毒EV71型传染病患者康复后可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力。

原因
是,这种免疫属于免疫。

(3)科学研究发现,该肠道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变异的病毒引起的疾病更难治疗和预防。

那么,这种变异属于的变异。

(4)专家认为,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常见传染病。

为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请你为此病高发区的居民提出两条预防该传染病的可行性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病原体,抗原
(2)体内产生抗体,特异性
(3)有利
(4)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
(1)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也是侵入人体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抗原。

(2)抗原侵入人体后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抗体,并在该病原体再次侵入人体时发挥作用,所以属于特异性免疫。

(3)这种变异虽对人体不利,但对于肠道病毒来说对其生存有利。

(4)预防传染病可以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六): 为了防止传染病疫情发生,必须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环境消毒,下列有关常用的消毒剂及对应的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它的化学式:CaOH
B. 过氧化氢(H2O2)中,氧元素为-1价
C. 漂白精有效成份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为+1价
D. 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它的化学式为:CaO
A、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a (OH)2,故选项表示错误.
B、氢元素显+1价,设氧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0,则x=-1价,故选项表示正确.
C、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y+(-2)=0,则y=+1价,故选项表示正确.
D、氧化钙俗称生石灰,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aO,故选项表示正确.
故选A.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七): (2023•菏泽)山东省卫生厅近期组织专家对我省夏季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进行分析研判,于5月26日发布丁卫生防病信息提示.专家分析预测,今年我省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发病水平将低于2023年但高于2023年,目前已进入流行期.由于病毒型别发生转变,全省病例表现以轻症为主,重症数量相对减少.但肠道病毒EV7J型感染病例仍占一定比例,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依然存在.很多市民把该病与口蹄疫相混淆,曾一度引起恐慌,其实手足口病是上世纪80年代就发现的一种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患者以婴幼儿多见.该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播快,多在夏秋季节流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呼吸道飞沫、接触也可传播.
(1)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______;从免疫的角度来说,它属于______.
(2)肠道病毒EV71型传染病患者康复后可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力.原因是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3)科学研究发现,该肠道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变异的病毒引起的疾病更难治疗和预防.那么,这种变异属于______的变异.
(4)专家认为,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常见传染病.为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请你为此病高发区的居民提出两条预防该传染病的可行性措施.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的蛋白质,叫做抗体.得...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八):
(1)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因此,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来说,它属于抗原.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肠道病毒EV71型传染病患者康复后可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力.原因是体内产生了抗体,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3)分析资料可知,该肠道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变异的病毒引起的疾病更难治疗和预防.那么这种变异对于病毒本身的生存是有利的,属于有利变异.
故答案为:(1)病原体抗原(2)体内有抗体(3)有利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九): (2023•泉州)地震发生后,防控灾区传染病疫情的蔓延成为政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分析:(1)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目的是控制______;
(2)对水源、厕所、帐篷等场所喷洒消毒药物,目的是______;
(3)给灾民注射乙脑、麻疹、甲肝等疫苗,目的是保护______.从免疫角度讲,注射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______,这是为了发挥机体______免疫的作用.
(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对病人隔离治疗,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对水源、厕所、帐篷等场所喷洒消毒液,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给灾民注射疫苗,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角度讲,注射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但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抗体;特异性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十): 夏季天气回暖,雨水增加,容易出现“急性肠道传染病”疫情。

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以及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社会危害性大。

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急性肠道传染病与近视眼不同,它的病因是由外来的__________ 引起的,并且具有__________性,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以及苍蝇等媒介是该病的__________。

(2)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最重要的是要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看,这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

(3)预防急性肠道传染病还要求讲究个人卫生,不饮用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并搞好环境卫生。

从预防措施上看,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1)病原体(或致病细菌或致病微生物或病毒);传染(或流行);传播途径
(2)控制传染源
(3)切断传播途径
传染病疫情上报时限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